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杂交手术"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Ⅰ型)行人工血管置换同时远端置入血管内支架(即"杂交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Ⅰ型)行升主动脉并全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1例Bentall术)。术后1月及3月复查胸部螺旋CT,了解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及降主动脉血管内支架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227~331min(平均290min)。升主动脉阻断96~275min(平均209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1月及3月复查胸部大血管螺旋CT示人工血管通畅,血管内支架无内瘘及移位,远端假腔明显缩小。结论对于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全弓)加远端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34例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此病的手术技术及体外灌注方法。方法2001年至2005年间手术治疗主动脉瘤34例,其中马方综合征20例,夹层动脉瘤DeBakey I型2例,DeBakey II型2例,动脉硬化性主动脉瘤4例,动脉硬化性主动脉瘤合并夹层DeBakey III型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升主动脉扩张5例。行Bentall手术20例,W heat手术4例,Bentall手术同期行半弓置换1例,升主动脉全弓置换及降主动脉内支架置入1例,David手术1例,Cabrol手术1例,升主动脉部分纵行切除加折叠缝合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5例,行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32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灌(RCP)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1例术后发生低心排。结论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治疗主动脉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急性主动脉夹层及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急性主动脉夹层及夹层动脉瘤患者50例,行Bentall手术(或 升主动脉置换)共12例(同时行二尖瓣成形2例),升主动脉置换(或 Bentall) 部分弓置换共11例(其中同时行二尖瓣成形1例),升主动脉置换(或 Bentall/主动脉瓣成形) 全弓置换8例,升主动脉置换(或 Bentall) 全弓置换 降主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3例,主动脉瓣成形 升主动脉置换5例,Bentall(或 升主动脉置换 部分弓置换) 冠脉搭桥术3例,Wheat 弓置换2例,降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6例.所有夹层手术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40例Standford A型通过右锁骨下动脉插管进行选择性脑灌注.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死亡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脑部并发症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1例,术后因吻合口出血、远端动脉瘤破裂死于失血性休克各1例.其余均顺利恢复出院,随访6~36 个月,所有患者生活工作正常.远期因远端夹层进展行再次手术2例.结论 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同时通过右锁骨下动脉进行选择性脑灌注应可以成为升、弓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基本方法,可使远端吻合在开放下进行、并充分保证脑部灌注;Standford B型夹层仅有少数病例需要外科手术;依夹层撕裂范围及破口位置决定手术方式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逆行灌注(RCP)脑保护在DeBakeyⅠ型夹层主动脉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46例DeBakeyⅠ型夹层主动脉瘤应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上腔静脉逆行灌注(RCP)脑保护技术,施行BemalⅠ加升主动脉远端置换29例(其中加半弓置换4例,全弓置换加术中支架植入4例,全弓置换加术中支架植入加升主动脉无名动脉旁路移植1例),全弓置换加术中支架植入3例,Cabml加升主动脉远端置换6例(其中2例加全弓置换加术中支架植入),Wheat手术3例,升主动脉置换5例。结果44例RCP时间21-112min,术后清醒时间为1.5-114h,无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不能脱离体外循环。结论在主动脉瘤手术中采用RCP脑保护,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相对延长DHCA的安全时限,是行之有效的脑保护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急性Debakey Ⅰ型夹层急诊行升主动脉替换术后,择期行经股动脉腔内隔绝降主动脉的治疗体会.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对5例急性Debakey Ⅰ型夹层患者急诊行升主动脉替换术后,择期行经股动脉腔内隔绝降主动脉.术后定期复查CT血管造影,了解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内支架情况.结果 5例患者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232(208 ~26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55( 113 ~ 152) min,所有患者顺利出院.术后1个月及3个月门诊随访复查CT血管造影示人工血管通畅,支架无移位,并压缩远端假腔.结论 对于急性Debakey Ⅰ型夹层患者,急诊行升主动脉替换术,择期行经股动脉腔内隔绝降主动脉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体外灌注方法。方法:选择2001-2005年手术治疗的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急性夹层4例,慢性夹层3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瘤4例中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弓替换2例,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弓替换加支架1例,行Bentall手术同期行半弓置换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2例。4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左锁骨下动脉灌注和上腔静脉逆灌(RCP)。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瘤2例,单纯行升主动脉置换,DeBakeyⅢ型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降主动脉置换。结杲:7例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和住院死亡病例。电话及门诊随访6~12个月,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1例。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改良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改良支架"象鼻"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23~71岁,中位年龄50.7岁.其中急性夹层14例,慢性夹层6例.应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或右腋动脉顺行灌注(SCP)进行脑保护,施行改良支架"象鼻"手术(即升主动脉和半弓置换及降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同期行Ben-tall手术11例,Cabrol 2例.停循环时间36~86 min,平均34.5 min.结果:术后住院死亡2例(10%).存活患者获随访3个月~2年,无死亡,其中10例于术后3个月定期行主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8例降主动脉夹层内有血栓形成,2例有部分血栓形成.结论:改良支架"象鼻"手术简单,停循环时间短,可以达到支架"象鼻"手术的同样效果,远期降主动脉假腔封闭率仍有待进一步的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115例胸主动脉夹层瘤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总结分析胸主动脉夹层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选取1995年12月至2006年12月的115例胸部主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中,行升主动脉加全弓部血管置换术30例(其中行全胸段主动脉血管置换加Wheat手术2例、主动脉带瓣管道置换2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3例)、术中降主动脉植入覆膜支架6例、升主动脉加半弓血管置换8例;59例Ⅲ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中36例经左后外侧胸部切口、左心转流下或自体血液转流下行降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23例用介入的方法经股动脉植入降主动脉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治疗。结果:115例患者中5例围手术期死亡,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9年10个月,2例因不同原因于手术后远期死亡,余均健康存活。结论:对于胸主动脉夹层瘤应采用积极的外科治疗方法,全弓血管置换应用双侧颈动脉灌注对脑的保护效果确切,术中应用改良象鼻手术可以简化手术操作,Ⅲ型夹层瘤应用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DeBakeyIII型主动脉夹层瘤通过经外周动脉血管介入置入覆膜支架行降主动脉腔内隔绝修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2月~2011年3月,我科对36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瘤经股动脉切开,置入降主动脉覆膜支架行降主动脉破口隔绝腔内修复术,手术均在导管室全身麻醉下、肝素化(体重×1毫克)后行手术,其中有2例冈降主动脉破13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小于1.5cm,覆膜支架覆盖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未行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手术,无缺血症状。34例行降主动脉破口覆膜支架置入腔内修复,保留左锁骨下动脉通畅,手术前先将猪尾导管置入升主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降主动脉破口位置,然后测量支架锚定区的直径,确定支架大小,后置入支架,置入后再次造影确定支架封堵后效果,用5—0Prolene滑线连续吻合股动脉切口。结果:1例病人3月后复查主动脉弓部及主动脉升部有逆行剥离,即开胸行升主动脉及全弓三分叉人工血管置换,余35例病人经3月-5年复查随访均能正常生活,从事一般工作。结论: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瘤经股动脉切开置入覆膜支架行降主动脉腔内修复隔绝术效果好,术后病人症状改善,方法安全,病人恢复快,死亡率低,远期效果良好,在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64-sCT)血管造影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术后评估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术26例术后血管造影征象,分析多排CT对该术式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结果 64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26例患者升主动脉段人工血管、降主动脉段金属支架26枚、支架以远的真假腔及内膜片。共显示24例患者破口共26个,覆膜支架破口封堵术后内漏2个,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查内漏消失。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术后疗效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1.
Sperling JS  Brizzio M  Zapolanski A 《JAMA》2011,306(22):2453; author reply 2453-2453; author reply 2454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主动脉瓣脱垂的主动脉瓣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使用主动脉瓣成形术(AVP)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脱垂的手术经验并对中期结果作出评价。方法该组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14~28岁,平均21.5岁。术前心功能NYHA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1例。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瓣返流重度6例,中度3例,轻度1例,平均左心室舒张末径(57.4±11)mm,EF平均(56.5±10.5)%。10例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返流者5例,其他伴有VSD、SBE、主动脉瓣下狭窄等。病理:瓣叶脱垂、瓣叶畸形等。手术方法有瓣叶交界处缝合及瓣叶折叠和悬吊。结果术后无早期死亡,术后心包积液1例。所有出院患者随诊8.0~26.4个月,平均1.5a。术后6个月时心功能NYHAⅠ级7例,Ⅱ级3例;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径平均(52.5±8.5)mm、EF平均(58.5±8.5)%,仍存在主动脉瓣轻度返流2例。结论先天性主动脉瓣脱垂的病人使用主动脉瓣成形术(AVP)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并具有许多优点,且中期结果良好,但远期结果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胸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1年2月至2005年10月31例胸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男性26例,女性5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1.3岁.主动脉根部瘤和升主动脉瘤20例,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8例.施行经典Bentall手术21例,其中合并室缺修补1例,二尖瓣成型2例,二尖瓣置换2例;施行改良Bentall手术4例.施行Wheat手术3例.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3例均施行破口段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结果无住院期死亡,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13~46 d,平均16.4 d.随访1~63个月[平均(21±18.5)个月].术后2年猝死1例,死因不明.1例于术后半年发现主动脉肺动脉瘘1例.1例Stanford B型急性夹层患者术后半年复查发现人造血管远端吻合口内膜出现破口,经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治愈.结论胸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能够安全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个体化的外科策略和手术方法、精确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Endovascular stent-graft with fenestration can improve proximal sealing in patients with juxtaren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JAAA).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our primary ex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根部扩大术在成人主动脉瓣环窄小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因主动脉瓣环窄小行根部扩大及瓣膜置换患者为瓣环窄小扩大组,150例正常瓣环单纯行瓣膜置换患者为正常瓣膜组,143例主动脉瓣环窄小仅行瓣膜置换未行根部扩大术患者为瓣环窄小未扩大组。采用逆概率加权法(IPTW)平衡3组之间基线参数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检测术后跨瓣压差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IPTW校正后,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个月时,正常瓣膜组跨瓣压差为(26.79 ± 10.85)mmHg,瓣环窄小未扩大组跨瓣压差为(36.88 ± 19.27)mmHg,瓣环窄小扩大组跨瓣压差为(20.85 ± 6.25)mmHg,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瓣环窄小未扩大[β(95%CI):8.48(2.17~14.80),P=0.010]、术前跨瓣压差[β(95%CI):0.17(0.03~0.30),P=0.020]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跨瓣压差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瓣环窄小扩大[β(95%CI):-12.16(-21.79~2.52),P=0.015]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跨瓣压差升高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对于瓣环窄小患者,主动脉根部扩大术后短期血流动力学效果较为理想,但其中远期临床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6.
腔内修复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文锋  杨康  廖克龙  吴蔚 《重庆医学》2004,33(12):1779-1781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手术指征、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方法 2002年5月~2004年8月, 对多病并存的3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在全麻和选择性动脉造影动态监控下施行了腔内主动脉修复术.结果 3例均为男性,年龄39~83岁.其中Stanford B型胸腹主动脉夹层2例,腹主动脉瘤1例.其中2例经腔内人工血管支架修复后动脉夹层消失,1例腹主动脉瘤消失.3例随访1~24个月,螺旋CT提示血管内移植物无移位.结论腔内主动脉修复术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缩短了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了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背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后部分病例腹段残余夹层真假腔重塑效果不佳.术后早期如何准确预判血管重塑趋势及如何对预测不良的病例进行二次干预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目的 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血管重塑趋势的有效性并分析封闭肾下残余裂口对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的2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接受TEVAR治疗;病例1为32岁男性,病例2为47岁男性.基于术前及术后2年内随访的血管造影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资料,构建出两组个体化几何模型并计算三维形态学参数,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仿真技术计算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预测血管重塑趋势,将其与最终随访结果进行整体比较.通过在术后3个月真实模型上封闭肾下腹主动脉残余裂口得到两个修改模型以模拟二次干预的过程并计算相应参数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个病例术后早期总真腔容积增加,假腔容积减少;真假腔压强差大于0的区域明显扩大,压力差第一平衡位置(first balance position,FBP)向远端移动的距离占整个夹层长度的比例分别为3.46%、3.77%;术后进入假腔的血液分流比均出现下降(病例1从19.9%降至7.22%,病例2从17.3%降至2.45%),在肾动脉残余裂口区域均观察到高速喷射状血流.这些参数预示着两个病例术后整体将获得良性转归且假腔会良好重塑,但肾动脉裂口周围假腔可能不易完全闭合.该预测结果与术后中长期随访结果相符.通过进一步量化后续随访时间点的真假腔容积后发现,病例1真腔容积在术后3~18个月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从148.3 cm3降至142.8 cm3),病例2腹段真腔容积术后3~24个月仅有少量增加(从7.9 cm3增至8.5 cm3).这种现象说明两个病例远端真腔重塑效果不够理想.为模拟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两个修改模型,通过参数计算表明,两个修改模型在整个残余夹层段的真腔压力均大于假腔压力,且假腔相对粒子滞留时间的数值均明显变大.这些计算结果预示着修改模型将获得更好的腹段真假腔重塑效果.结论 基于CFD仿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在TEVAR后早期(3个月左右)或可有效预测中远期血管重塑趋势,早期封闭(术后半年左右)肾下残余裂口可使腹段残余夹层获得更好的重塑效果,特别是远端真腔高度受压的病例.  相似文献   

19.
David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疾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 DY  Sun LZ  Tian LX  Chang Q  Zhu JM  Jiang R  Meng Q  Tao TF  Liu NN  Chen X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2985-2987
目的总结David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1998-2004年对29例患者行David手术,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10~64岁,平均39岁±17岁;术前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4例;术前主动脉瓣反流轻度15例,中度9例,重度5例;手术行DavidⅠ型1例,DavidⅡ型25例,我们设计改良David手术3例。结果患者无手术死亡及近期死亡。体外循环时间126min±25min,心肌阻断时间87min±22min。术后随访时间29个月±15个月(5~7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心功能Ⅰ级。术后主动脉瓣无反流11例,轻度反流8例,中度反流2例。无患者需二次手术治疗。结论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David手术)对主动脉瓣叶及瓣环大致正常的主动脉根部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近期效果满意,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主动脉瓣环病变患者行瓣环扩大术后置换主动脉瓣的临床疗效,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8例主动脉瓣病变伴主动脉瓣环狭窄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加瓣环扩大成形术,其中采用K onno法6例,N icks法2例,M anougn ian法10例,同期处理合并病变。结果:全组18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M anougu ian法及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术后20d因二尖瓣周漏再次行瓣周漏修补术,术后第4天因多脏器衰竭诱发室颤而死亡。其余17例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有:频发室性早搏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III°房室传导阻滞1例,经药物调理后心率维持在50~60次/m in,未安装永久起搏器,病人无不适出院。结论:只要术式选择恰当,对于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时,需行主动脉根部瓣环扩大术;扩大狭窄的主动脉瓣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