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杨子斌  赵伟  吕乔  董锡亮 《中外医疗》2014,(10):90+92-90,92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MC+ 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比情况。方法分析该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3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治疗Ⅰ组(颈前路减压+MC+ 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组)13例和治疗Ⅱ组(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组)10例。结果两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前凸角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的前凸角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MC+R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改善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杜志勇 《中国医疗前沿》2011,(10):40+14-40,14
目的探讨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28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组),27例行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钛板内固定术(B组),25例行前路减压加PEEK-cage内植骨融合术(C组)。按JOA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分析不同术式的融合率。结果三组神经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2.14%,88.89%,88.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率分别为75.00%,77.78%,96.00%,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式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是PEEK-cage内植骨融合术早期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提高融合率。  相似文献   

3.
杨军  张仁军 《甘肃医药》2010,(6):672-67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或颈椎椎间融合器(钛网或Cage)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5月至2.5年。结果:临床结果按JOA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评定,优21例,良7例,有效5例,优良率为85%;NDI评分由术前42.3±2.7分降至26.4±3.5分;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12周,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颈前路钢板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提高了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加自锁钢板内固定术与Cage 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减压,20例部前路减压加Cage 椎间融合器植入,28例采用植骨并行带锁钢板固定,对结果进行临床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随访0.5-3 年,平均2.3 年.两组病例术后12个月骨性愈合,均无植骨块移位、脱出或陷入,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 Cage 椎间融合器植入组和植骨+自锁钢板组两者手术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可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用ORION 带锁钢板内固定,能增加稳定性,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之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有1例出现融合器陷入椎体,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颈椎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前路颈椎次全切+前路钢板固定的基础上,比较钛网植骨融合与髂骨块植骨融合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9年2月对42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前路颈椎次全切+前路钢板固定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钛网植骨融合术和髂骨块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术后定期x线检查,观察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进行术前后的JOA评分比较并计算术后12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率。结果:钛网植骨组和髂骨块植骨组术前后的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2组间比较无差异;通过对术后12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率及术后椎体间融合结果的比较,2组之间亦无差异性。结论:前路钢板固定+钛网植骨融合与前路钢板固定+髂骨块植骨融合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均有良好疗效,2种术式在疗效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前路两种不同的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的62例短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7例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取骨植骨加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25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加钛网植入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椎间高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植骨全部融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关键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两种方法均是治疗短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相邻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采取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对照组行手术治疗,治疗组术后结合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其近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术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按JOA评分术前及随访时改善率评定疗效,术后6月,治疗组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术后恢复理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 ,ACDF)与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 ,ACCF)对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由同一组医师行颈前路手术治疗并成功随访的33例相邻两节段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18例患者行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B组,15例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联合钛网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颈椎曲度变化、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5个月,平均132个月。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出血量少于B组,两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天数略少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天、术后1年随访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JOA评分、融合节段高度及颈椎曲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JOA评分及颈椎曲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节段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术后1年随访均达到骨性融合的标准。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AcDF相比,AccF视野清楚、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但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在维持融合节段高度方面比AcDF差,存在钛网下沉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 2例脊髓型颈椎病施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临床疗效评定及钛网植骨融合影像学分析。结果 3 2例病人随访3个月~1年,优良率为84.3 8% (2 7/3 2 ) ,椎间融合率为10 0 %。结论 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满意,是有效的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结合前路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118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根据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颈椎标准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并评估植骨融合情况;JOA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情况。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9个月;3例出现钛网轻度沉陷,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末次随访骨融合率为100%;JOA评分,术前与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优良率为86.2%;术后Cobb角、HAB及HPB值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与术后即刻上述指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有效的矫正了颈椎畸形并达到坚固骨融合、重建稳定的目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椎问前路减压钛网联合钉板系统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同时采用钛网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6-24个月),植骨均在6个月达到临床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不良现象。术后疗效按JOA评分,术前5~13分,术后提高4-6分,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为82.4%。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同时采用钛网融合器植骨联合钉板系统内固定可使颈椎得到即刻稳定,重建颈椎正常解剖结构,有利于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3.
陈哲  吴建民  曹根洪  王临 《浙江医学》2010,32(6):804-806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对56例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其中1个节段20例、2个节段19例、3个节段17例),分别采用经前路椎间隙扩大式潜行减压术或椎体次全切除加扩大式开槽减压术,两侧潜行减压的宽度标准为20mm(或该椎弓根间距80%以上),直视下彻底切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和两侧钩椎关节后外缘骨赘、椎体上下缘骨赘等,同时松解颈髓和两侧神经根袖部。37例取自体髂骨植骨,12例采用椎间融合器,7例采用钛网植骨。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前路钛板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得到平均18个月随访,植骨在13~17周内融合,无骨不连、假关节发生;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钛板、螺钉等内固定物松动或损坏。神经功能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42±2.64)分上升到术后1个月时平均(1387±242)分(P〈0.01)。结论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两侧潜行减压的宽度达到20mm(或该椎弓根间距的80%以上),同时松解硬膜囊和两侧神经根袖部,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钛质网笼植骨及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袁文  贾连顺 《上海医学》1999,(3):140-142
目的探讨一种颈椎前路开槽减压后替代自体髂骨植骨并能达到融合节段即刻稳定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8例颈椎疾患患者采用前路开槽式减压、钛质网笼植骨加AO纯钛带锁钢板固定,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植骨均在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颈椎生理曲度保持良好,无椎间盘高度的丢失,无钢板螺丝钉折断、滑脱、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钛质网笼植骨是一种理想的替代颈椎椎间自体髂骨植骨的方法,再辅以带锁钢板固定后可使固定节段达到即刻稳定,并维持有效的椎间高度,易于融合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的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显明  邓少林  黄欣  权毅  屈波 《四川医学》2009,30(5):691-693
目的观察在甲基强的松龙保护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前路间隙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开槽减压钛网植入与cage植入钢板内固定术,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结果采用JOA评分评定临床效果,JOA评分13~16分,平均13.2分,其中优24例,良4例。椎间植膏、在3~5个月内融合,无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在术中与术后能够很好地保护脊髓功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减压、融合不同组合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手术减压及植骨融合方式选择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3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分别进行两种减压方式与两种植骨融合方式的不同组合治疗,其中椎板开窗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A组)23例,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B组)5例,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椎间融合器融合(C组)7例。临床疗效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计算评分好转率。结果:获得连续随访者29例,随访时间1~5年,A组19例,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0例,优良比18/19。B组4例,优2例,良2例,可0例,差0例,优良比4/4。C组6例,优4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比5/6。结论:根据病变程度选择不同的减压及融合方式,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颈椎外伤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8例颈椎骨折、脱位伤伴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结果 28例患者经随访3个月至4年,植骨均完全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损伤症状改善满意.术前脊髓损伤Frankel 分级:A级12例,B级4例,C级5例,D级7例,术后恢复至B级2例,E级26例.按日本骨科学会(JOA)疗效评定标准评分,术后改善率平均77.26%.结论 前/后路尽早行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颈椎外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可预防或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等并发症,提供脊柱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术式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比较前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前路2个(或2个以上)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21例)及颈后路脊髓受压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加侧块螺钉内固定术(15例)治疗,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前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70%,优良率为81%,后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62%,优良率78%,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1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95%,后路手术组3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80%,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两种术式疗效相近,但前路多个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植骨融合率高、术时短、出血少,较之后路术式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针对病情运用椎弓根螺钉技术,或(和)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颈胸段骨折患者28例。术后3 d观察置入的椎弓根螺钉位置、钛笼植骨的愈合情况;统计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JOA评分及ASIA分级改善情况。结果:共植入颈椎椎弓根螺钉72枚,胸椎椎弓根螺钉34枚,所有椎弓根螺钉位置合适,未见神经、血管受损表现。Ⅰ期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结合侧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椎间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术后4~6个月,无置入物断裂、脱落等。肢体功能恢复平均为3.9个级别。结论:该技术治疗颈胸段骨折疗效好,但应熟知脊柱脊髓的解剖、熟练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