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兵  李莉  孙东晗  李芳  邬闻文  李冬 《护理研究》2023,(21):3953-3959
目的:调查癌症终末期病人主要家庭照顾者的安宁疗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6月在十堰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的癌症终末期病人主要家庭照顾者30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晚期癌症住院病人家属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癌症终末期病人家属安宁疗护需求得分为(125.50±12.93)分,得分率为69.72%。医护相关行为的需求得分率最高,为85.20%,安宁疗护知识的需求得分率最低,为51.0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每日照顾时长、病人自理能力是癌症终末期病人主要家庭照顾者安宁疗护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癌症终末期病人主要家庭照顾者安宁疗护需求未被充分满足,医护人员应当进行持续、全面、动态的个性化评估,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干预策略,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护生为癌症终末期病人提供安宁疗护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安宁疗护意愿评估问题、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JSPE-NS)、安宁疗护知识量表(PCQN)和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对杭州市某医学院校64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安宁疗护意愿得分为(5.98±1.84)分,安宁疗护知识、对安宁疗护社会认可度评价、亲友死亡经历、癌症终末期病人接触经历、安宁疗护课程学习经历、临终关怀态度、共情能力和社会志愿服务经历为护生从事癌症终末期病人安宁疗护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生对癌症终末期病人提供安宁疗护意愿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待加强。应加快安宁疗护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安宁疗护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并注重培养护生的共情能力,引导其形成正向态度,从而逐步提高意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信行的调查,了解安宁疗护护理人才队伍现状,为安宁疗护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10月—2021年12月选择海南省14个市县45家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共计1 819人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得分为(7.68±3.53)分,标准分为51.20分,范围0~15分。回答正确率范围为6.5%~85.3%,平均正确率为51.0%,知识水平较低;安宁疗护态度得分为(88.13±8.91)分,标准分为70.40分,态度呈中等水平;安宁疗护行为得分为(51.81±9.82)分,标准分为72.86分,总是/经常做的比率为61.39%,行为实践呈中等水平。结论: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整体水平不高,有待提升;护士对死亡教育知识缺乏,死亡应对不足;护士对症状管理能力不足,需强化提升行为实践能力。护理管理者应结合护理人才队伍现状,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安宁疗护护理人才培训体系,对护士进行常态化、分层次、有计划的培训,以提升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理论和技能水平,最终提升安宁疗护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医护人员安宁疗护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1月选取参加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培训的118名社区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态度条目得分高于知识和行为条目得分,且得分排序前5的条目中4项属于态度维度。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P=0.038)和是否从事过安宁疗护工作(P=0.01)与社区医护人员知信行得分相关。结论社区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态度积极,知识和行为较为薄弱,须加强女性在安宁疗护中的作用,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灵性关怀能力,完善安宁疗护专科教育培训体系,健全政策法规,普及生命教育,进一步提高安宁认知。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天津市护理人员的安宁疗护知信行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天津市安宁疗护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以问卷星的形式调查天津市73所医院共9 953名护理人员,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姑息护理知识问卷、安宁疗护态度问卷、安宁疗护行为问卷,采用单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信行影响因素。结果:天津市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得分为(9.56±3.27)分,得分率为47.81%;安宁疗护态度得分为(85.97±10.54)分,得分率为68.78%;安宁疗护行为得分为(46.89±10.93)分,得分率为66.99%。医院类别、科室、学历、护理层级、是否护理过临终患者、是否护理过临终亲朋好友是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医院级别、医院类别、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护理层级、是否护理过临终患者、是否护理过临终亲朋好友是护理人员安宁疗护态度的影响因素;科室、年龄、是否护理过临终亲朋好友是护理人员安宁疗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天津市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且安宁疗护态度不积极,安宁疗护行为实践不足。护理过临终亲朋好友的临终照护经验是安宁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浙江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安宁疗护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安宁疗护理念与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32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4-6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终关怀态度调查量表、姑息护理知识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态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1 322名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的安宁疗护态度得分为(102.7±10.4)分。护士职务、既往接受安宁疗护教育情况、临终护理经历、姑息护理哲理与原则对护士安宁疗护态度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浙江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安宁疗护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受护士职务、既往接受安宁疗护教育情况、临终护理经历、姑息护理哲理与原则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及时为护士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改善护士安宁疗护态度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孙佳乐  郝晓宁  刘志  郑研辉 《护理研究》2022,(11):1920-1924
目的:探讨北京市老年人的安宁疗护态度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安宁疗护服务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4282名老年人,利用问卷调查及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其安宁疗护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大多数老年人对安宁疗护持支持态度,年龄、户籍、文化程度、生活来源、失能状况和期望养老方式是影响其态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老年人对安宁疗护态度普遍较积极,但应更加注重对农业户籍、受教育水平低的高龄老年人开展安宁疗护健康教育,同时应进一步降低安宁疗护服务支付负担,构建适合老年人,尤其是中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多元化安宁疗护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优势分析的急诊科护士的安宁疗护知识、态度、工作环境在预测其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为制订提高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水平的最优培训课程提供实证证据。方法 2021年1—3月, 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缓和医疗照护自我能力量表、安宁疗护知识问卷、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中文版美国重症护理协会健康工作环境评估量表对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的湖北省22所三级医院41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 并进行优势分析。结果 415名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总分为(225.48 ± 60.61)分, 安宁疗护知识总分为(12.44 ± 3.83)分, 安宁疗护态度总分为(97.35 ± 9.07)分, 健康工作环境总分为(72.00 ± 11.99)分。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与安宁疗护知识、安宁疗护态度、健康工作环境均呈正相关(r=0.181、0.232、0.393, 均P<0.01)。优势分析结果表明, 健康工作环境、安宁疗护态度和安宁疗护知识分别解释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74.15%、14.97%和10.88%的方差。结论健康工作环境对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宁疗护病区护士循证实践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循证实践知信行调查问卷》对洛阳市级、县级安宁疗护病区的154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安宁疗护病区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1.36±3.80)分、(16.46±2.44)分、(12.40±3.64)分。医院级别和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是影响循证实践知信行整体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安宁疗护病区护士的循证实践态度较积极,但循证实践行为较少且缺乏相关的循证实践知识,应结合目前安宁疗护护士的循证实践知信行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以期提高安宁疗护病区护士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安宁疗护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分析其工作投入影响因素,为提升安宁疗护护士工作投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北京市及杭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调查其一般资料、安宁疗护知识、自我感知能力、共情疲劳及工作投入情况,基于多重中介模型分析安宁疗护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路径。结果 :安宁疗护护士工作投入得分为(37.32±10.38)分;安宁疗护知识正向影响自我感知能力(β=0.318,P<0.001);自我感知能力正向影响工作投入(β=0.235,P<0.001);自我感知能力负向影响共情疲劳(β=-0.204,P<0.001);共情疲劳负向影响工作投入(β=-0.141,P=0.013)。安宁疗护知识通过自我感知能力对共情疲劳产生负向间接影响(间接效应值为-0.065,P=0.005),通过自我感知能力和共情疲劳对工作投入产生正向间接影响(间接效应值为0.084,P<0.001)。结论 :安宁疗护护士工作投入处于高等水平,安宁疗护知识、自我感知能力和共情疲劳是影响工作投入的关键因素。安宁疗护知识必须转化为自我感知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安宁疗护志愿者动机现状,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于2022年8月选取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575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宁疗护志愿者动机量表、姑息护理知识量表、组织环境量表以及亲社会倾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75名护生中文版安宁疗护志愿者动机量表得分为(87.32±20.54)分, 姑息护理知识量表得分为(7.89±3.44)分, 组织环境量表得分为(49.35±10.33)分, 亲社会倾向量表得分为(96.71±18.2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大学生志愿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了解安宁疗护的渠道、亲社会倾向、姑息护理知识是护生安宁疗护志愿者动机的影响因素(P<0.05), 可解释总变异的19.9%。结论护生安宁疗护志愿者动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对护生参与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的相关教育和培训, 以自身专业为优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壮大安宁疗护志愿团队, 推动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31个省份儿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与态度现状,为培养儿科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选取31个省份74所医院的儿科护士37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宁疗护知识及态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儿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得分分别为54.55(39.77,81.82)分和72.44(6...  相似文献   

13.
喻婷  王聪  刘珊珊  杨智博  寸薇  蒋艳 《护理学报》2022,29(14):48-52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相关文献进行范围审查,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聚焦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以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系统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及灰色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20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大,但尚未得到广泛关注及应用,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家属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医院/政策因素5个方面。结论 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研究分布不均衡,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繁多且复杂,其安宁疗护需求受多项因素影响,医院需重视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不断满足患者及家属对安宁疗护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济南市三甲医院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核心能力问卷对随机选取的济南市6所三甲医院中198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98名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核心能力评分为(98.51±12.21)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症状控制能力得分最高为(29.12±5.21)分,沟通与心理、社会支持得分最低为(10.43±2.17)分。受教育程度、职称、是否有家人患过肿瘤、是否参加过安宁疗护相关培训是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核心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沟通与心理、社会支持方面较薄弱。护理管理者可以根据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核心能力影响因素制定相关干预对策,并对肿瘤科护士进行安宁疗护理念的普及和宣传,以促进我国安宁疗护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血液肿瘤病人对安宁疗护的认知、需求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深入访谈的形式,访谈12例血液肿瘤病人,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9个副主题,生理方面为放弃有创抢救,减轻躯体的痛苦,保持身体完整性;心理方面为得到尊重、得到关心,达成心愿;社会方面为医疗资源、经济支持、专业的团队。[结论]安宁疗护需要关注病人及家属生理、心理及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开展安宁疗护,应该增加教育力度,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增加社会宣传,普及优逝理念,组建安宁疗护团队,加大社会支持,增加安宁疗护病房及宁养机构,为临终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安宁疗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群安宁疗护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社区老年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2月—3月在湖南省长沙市4个社区选取30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安宁疗护需求筛查工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17.9%的老年慢性病群体具有安宁疗护需求;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患慢性病时间越长(OR=1.461,95%CI:1.017~2.099)、自理能力越差(OR=3.265,95%CI:1.189~8.964)以及自评健康状况越差(OR=3.622,95%CI:1.871~7.009)是安宁疗护需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群安宁疗护需求现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病程、自理能力以及自评健康状况。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可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群体进行安宁疗护需求筛查,并对其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安宁疗护服务,提高老年慢性病群体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裴娟娟  胡芬  徐丹丹  曾纪丽 《全科护理》2021,19(28):3914-3917
随着安宁疗护理念的深入,研究人员已意识到在重症监护病房开展安宁疗护的必要性,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危重病人生命的救治,还要关注治疗结局不理想病人的生命质量和死亡质量.但如何识别有潜在安宁疗护需求的重症病人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介绍了重症监护病房安宁疗护筛查相关工具及应用现状、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安宁疗护筛查的影响因素等,以期让更多的同行关注终末期重症病人和家属的安宁疗护需求,对每一个有需求的病人实施安宁疗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服务知信行现状,为推进安宁疗护分级服务模式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9年6月~8月,对参加某次省级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与安宁疗护分级服务知信行问卷。结果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分级服务认知处于部分了解状态,医护人员非常赞同安宁疗护分级服务,但患者转诊率低,安宁疗护分级服务通道有待畅通。结论各地政府、医院及有关部门领导应加强安宁疗护专科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畅通转诊通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延续护理平台提高转诊效率、促进知识共享、优化转诊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颖  罗岚  郝燕萍  邓存清  彭美芳 《护理研究》2023,(22):3981-3989
目的:调查安宁疗护护理质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我国安宁疗护质量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7月—11月在广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及2所社区医院选取46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安宁疗护护理质量量表(PNCQS)对护士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及线性回归分析安宁疗护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中文版PNCQS总分为(69.16±13.24)分,条目均分为(3.46±0.66)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年龄和对安宁疗护知识的熟悉程度是安宁疗护护理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接受调查的7所医院的安宁疗护护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护士在家庭主要照顾者、灵性支持以及照护的持续性方面的实践对安宁疗护护理质量的影响较大。为提升我国安宁疗护护理质量水平,应完善安宁疗护课程培训体系,培养护士全面的服务意识,注重照护的可持续性,合理规划安宁疗护护理团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实施新生儿安宁疗护的真实体验,探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为构建新生儿安宁疗护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题分析法,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新生儿科的16名医护人员进行访谈。结果 医护人员实施新生儿安宁疗护的心理体验包括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意志体验3个主题。结论 医护人员能认识到新生儿安宁疗护的重要性,但其安宁疗护的知识培训仍需加强,尤其是面对临终患儿家庭的沟通技巧、心理支持培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