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了解金昌市关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HBV、HCV、梅毒、HIV感染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与其感染有关的行为特征,为制订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吸毒者登记表对金昌市美沙酮门诊应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248例吸毒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检测HBsAg、Anti—HCV、Anti—TP、Anti—HIV。结果:248例治疗者中,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HBV感染率10.48%,HCV感染率23.79%,梅毒感染率5.64%,HIV感染率0.81%,HCV、梅毒和HIV的感染率高于自然人群。结论:本市吸毒人群为HCV、梅毒、HIV易感人群,共用针具吸毒和不洁性行为是传播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荔湾区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HIV及HCV感染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应用ELISA进行HIV抗体检测及HCV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3873人,其中高危人群601人。重点人群556人,检出HIV阳性10人,HCV阳性191人;高危人群的HIV感染率0.83%,HCV感染率18.14%。重点人群的HIV感染率为0,HCV感染率为1.44%;吸毒人员的HCV感染率高,HIV感染状况严重。结论吸毒人员是I-HV和HCV的重要传染源,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及丙型肝炎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51名吸毒人员的行为学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感染状况的检测分析,了解到本市吸毒人员以青壮年为主,无业者居多,文化程度低,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在11.6%-89.2%之间。静脉吸毒者占62.O%,其中共用针具占58.6%,吸毒人员中曾有过非婚性行为者占68.7%,而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仅为38.2%,有时使用和从未使用者占61.8%。检测251名吸毒者,检出HIV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2.0%;HCV阳性者71例,阳性率为28.4%;梅毒抗体阳性15例,阳性率为6.0%。说明我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均属低流行;HCV在吸毒人群中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吸毒人群中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因此,尽快在该人群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从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首次入组者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防治与毒品相关的传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采集2009-2016年418名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员首次入组者问卷调查资料,并采取静脉血标本进行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418名吸毒人员HIV抗体阳性0例;HCV抗体阳性216例,占51.67%(216/418);梅毒抗体阳性30例,占7.18%(30/418);梅毒/HCV合并感染11例,占2.63%(11/418)。结论连云港市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首次入组者HIV感染率下降,HC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且HCV感染率明显高于梅毒感染率,吸毒人员对HIV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HCV和梅毒认知较低,需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干预,进一步推广美沙酮替代疗法,降低HIV、HCV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性疾病在吸毒人群乃至正常人群中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静脉吸毒人群HIV、HCV、HBV及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现状.方法:收集362名静脉吸毒人员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HIV抗体、抗HCV抗体、HBsAg;采用TRUST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结果:362名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4.14%,抗HCV抗体检出率为80.39%...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HIV、梅毒及HC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某戒毒所410名吸毒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HIV抗体和HCV抗体检测、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初筛检测,梅毒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TP2PA)进一步确证,HIV-1确证实验用蛋白印迹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0名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2.4%;梅毒抗体阳性72例,阳性率为17.6%;HCV抗体阳性186例阳性率为45.4%.HIV合并HCV感染10例,占2.4%;HCV合并梅毒感染34例,占8.3%;HIV合并HCV和梅毒感染4例,占1.0%.结论 吸毒人群中梅毒和HCV感染率较高,而HIV感染率尚较低,今后加强对吸毒人群的行为干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西宁市吸毒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在校青年学生及从业人员进行HIV、HCV及梅毒监测,了解其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这些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吸毒人员、MSM、在校青年大学生及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HI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吸毒人员HIV、HCV和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54%、47.10%、3.63%,MSM人群HIV、HCV和梅毒阳性率分别为7.18%、0.50%、8.42%,在校青年学生HIV、HCV和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00%、0.38%、0.63%,从业人员HIV、HCV和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00%、0.00%、0.24%。结论 本市吸毒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是HIV和HCV传播的高危因素,不洁性行为是MSM人群HIV高感染率的主要原因,要加强重点人群干预,防止HIV、HCV、梅毒向普通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川东北地区梅毒患者感染H/V、HBV或HCV情况,为制定梅毒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我院门诊病人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阳性血清410份,其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10份,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对患者血清进行Anti—HIV、HBV血清学试验5项和Anti—HCV检测。同时以来我院进行HBV体检者(n=1303)作为非梅毒感染对照组,并回顾性分析HBV检测结果。结果梅毒患者HIV感染率为0.48%(95%C10.00%~L16%);HCV感染率为2.44%(95%C10.94%~3.92%);HBV感染率为10.24%(95%CI7.31%~13.17%),其中HBeAg阳性率为26.19%。对照组HBV感染率7.90%(95%CI6.44%-9.36%),其中HBeAg阳性率为6.79%(7/103),梅毒感染组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人群与阴性人群之间HBV和HCV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梅毒患者感染HBV和HCV情况与梅毒感染阶段无关。梅毒患者感染HIV、HBV或HCV水平较高。应加强对其的干预力度,更好地控制HIV、HBV和HCV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吸毒人群高危行为与相关血源病原感染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和性行为与HCV、HIV和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于2004年5~7月,从社区中招募吸毒人群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近3个月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和近6个月性行为情况。采集血样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在调查的451名吸毒人群中HCV和HIV感染率分别为64.1%(289/451)和15.1%(68/451),HIV和HCV混合感染率为14.4%(65/451)。口吸吸毒者和静脉吸毒者HCV感染率分别为17.3%(14/81)和74.3%(275/3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HCV感染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近3个月内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静脉吸毒(OR值为2.27;95%CI为1.41-3.66)和未结婚或同居(OR值为2、21;95%CI为1.45~3.36)。未见性行为因素对吸毒人群HCV感染的影响。结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吸毒人群HCV和HIV感染率高,应加强对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危险行为及 HIV、HCV、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取2012年4-6月乌鲁木齐某区 CDC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对360名吸毒人员的人口学基本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吸毒行为、商业性性行为、就医行为、艾滋病干预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并检测 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结果360名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达97.9%,文化程度越高其艾滋病知晓率越高(χ趋势^2=4.794,P =0.029)。曾经有注射吸毒史者占76.9%,共用针具吸毒者占40.8%(113/277)。有效应答者中13.1%(47/358)承认有过性交易,其中每次性交易都使用安全套者占57.4%。360名吸毒人员 HIV感染率为16.1%,HCV感染率为67.5%,梅毒感染率为2.2%。有注射吸毒史者感染 HIV和 HCV的危险分别是未注射吸毒者的5.5(1.8,17.1)倍和2.3(1.7,3.1)倍(P <0.01);共用注射针具者感染 HIV的危险是不共用注射针具者的2.2(1.3,3.5)倍(P <0.01)。结论吸毒人员艾滋病知晓率高,但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并未下降,“知信行脱节”是吸毒人群中 HIV、HCV、梅毒感染状况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浮地区吸毒人群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的感染现状,为更好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吸毒组样本120例,对照组样本50例,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HBsAg、HCV抗体、HIV抗体,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梅毒。结果 120名吸毒人员HBV、HCV、HI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40%,60%,1.67%,4.17%。50名非吸毒人员HBV、HCV、HI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24%,4%,0%,2%,均明显低于吸毒人员。结论应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病毒性肝炎、爱滋病、梅毒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尽早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加强对贩毒吸毒和卖淫嫖娼的打击力度,对高危人群实施定期体检,适时监测,早预防早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顺市西秀区吸毒者中HIV、梅毒、HCV感染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3年安顺市西秀区网络报告吸毒者HIV、梅毒、HCV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安顺市西秀区国家级吸毒者监测哨点HIV、梅毒、HCV感染率分别为0.94%、5.38%、53.63%;HIV合并梅毒感染者占33.33%,HIV合并HCV感染者占93.33%,梅毒合并HCV感染者占82.56%;HIV年感染率和梅毒年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CV年感染率在高水平范围(44.75%~60.50%)波动;梅毒感染率女性(10.94%)高于男性(3.98%)(χ2=24.33,P〈0.005);HCV感染率16~25岁组(20.25%)最低,26~35岁组(60.10%)最高,以后随年龄增大逐渐降低(χ2=97.00,P〈0.005);梅毒感染率以同居者(13.68%)最高,不同婚姻状况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4,P〈0.005);HCV感染率以高中或中专(61.77%)最高,不同文化程度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3,P〈0.01);有注射吸毒史者HIV、梅毒、HCV感染率均高于无注射吸毒史者(χ2=21.07、13.00、134.83,P〈0.005);共用针具者HIV、梅毒、HCV感染率均高于未共用针具者(χ2=21.12、14.67、10.97,P〈0.005),有无商业性行为者间HIV、梅毒、HC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0.15、0.95,P〉0.05)。结论安顺市西秀区吸毒者HIV感染率水平不高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吸毒者中梅毒、HC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且HIV、梅毒与HCV之间合并感染高发。继续保持清洁针具交换门诊、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良好运行,加大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加强女性相关疾病防控,进一步遏制HIV、梅毒和HCV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延安市戒毒所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梅毒的感染现状,为有效地开展疾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延安市戒毒所接受强制戒毒的2 105例吸毒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其静脉血,分离血清后进行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进而分析吸毒人员HIV、HC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 HIV的感染率为0.29%,HCV感染率为56.06%,梅毒感染率为6.46%。男女吸毒人员梅毒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和HC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吸毒人员的HCV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和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安市吸毒人员中HCV和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青年吸毒人员多见,中老年女性吸毒人员中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强毒品戒禁工作,加大对吸毒人员的干预力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和预防吸毒人员感染HIV、HCV 及梅毒等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吸毒者艾滋病、丙肝、梅毒的感染率及高危行为特征。方法由禁毒社工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并由医务人员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121名社区吸毒者中未检出HIV感染者,梅毒RPR阳性1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7例,丙肝抗体阳性43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籍贯、静脉吸毒情况的吸毒者丙肝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低、外省市、曾有静脉吸毒行为者感染率较高。54.5%有静脉吸毒行为,其中22.7%在最近一次静脉吸毒中共用注射器,外省市静脉吸毒率高于本市。结论社区吸毒者静脉吸毒率高,丙肝感染率高。应加强社区吸毒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口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以及认知情况,为更好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海口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美沙酮门诊435例吸毒人员的静脉血进行HI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其进行HIV、HCV和TP感染的认知情况调查和分析。结果435例吸毒人员HIV抗体阳性率为0.46%,HCV抗体阳性率为55.89%,梅毒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6.90%;婚姻状况、学历间的HCV抗体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学历间的梅毒血清学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CV/TP合并感染率为5.06%;HIV/HCV合并感染率为0.23%。治疗过程中由于再吸毒导致的HCV和TP感染,分别占再吸毒总人数的66.67%和11.11%。吸毒人群对HIV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HCV和TP的认知相对较低。结论海口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以HCV的感染率和女性TP感染率较高,HCV/TP合并感染和复吸毒再感染现象严重,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加强HCV和TP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12-2013年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2012-2013年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的健康状况并对该人群进行HCV、HIV、TP等血清学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1名吸毒人员共检出HCV、HIV、TP抗体阳性227、15、65例。其中男性HCV感染率(29.58%)明显高于女性(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P0.01);男女HIV的感染率分别为1.87%、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TP感染率为7.50%,低于女性的13.58%(χ2=7.90,P0.01)。HCV抗体感染率41~岁最高(50.00%),其次是31~岁(37.80%);HIV抗体感染以21~(2.67%)和31~岁(1.22%)年龄组为主;TP抗体感染以31~(15.04%)和41~(18.75%)年龄组为主。重叠感染情况:HCV和TP、HCV和HIV、HIV和TP的重叠感染率分别为3.37%、0.62%、0.12%,HCV、HIV和TP混合感染率为0。结论近年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HIV、HCV和TP的感染率处在较高水平,应加强宣传健康教育和进行有效防治干预,降低吸毒人群传染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台山市2010-2012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TP)和丙肝(HCV)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台山市所有新人所的吸毒人群进行HIV、TP和HCV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检测吸毒者1 386人,男性占94.4%,平均年龄(36.1±7.6)岁.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5.7%(79/1 386),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6%(35/1 386),丙肝抗体阳性率为63.3%(878/1 386).在检出的79名艾滋病感染者中,HIV+TP、HIV+HCV、HCV+TP双重感染率分别为0.3%(4/1 386)、5.5%(76/1 386)和1.9%(26/1 386),HIV+TP+HCV混合性多重感染率为0.3%(4/1 386).结论 台山市吸毒人群HIV、TP、HCV仍存在较高感染率,应加大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和防病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综合防治干预措施,降低HIV、TP、HC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和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Wu N  Li D  Zhu B  Zou W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3,116(9):1318-1320
Objective To confirm the close relationship of high co-infection rate between HIV and hepatitis virus in intravenous drug users (IVDUs).Methods Anti-HIV, HBV and HCV were detected by ELISA in the serum from 35 scattered and 15massed IVDUs. PCR and RT-PCR were performed to confirm the infection of HIV, HBV, HCV, HGVand TTV among the 15 massed intravenous drug abusers.Results Among the 50 IVDUs, the positive rates of anti-HCVl HBsAg, anti-HBe and anti-HBc were 92% (46/50), 12% (6/50), 10% (5/50) and 66% (33/50), respectively. In the samples of HBsAg positive, their HBeAg was also positive. Although the positive rate of serum markers was different in the massed IVDUs compared to the scattered IVDU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hown.In the cases of massed IVDUs, the positive rates of HIV DNA, HBV-DNA, HCV-RNA, HGV-RNA,and TTV-DNA were 100% (15/15), 26. 6% (4/15), 53. 3% (8/15), 33. 3% (5/15) and 26. 6%(4/15), respectively. Among the 15 massed intravenous drug users, one was infected with HIV,HBV, HCV, HGV and TTV; two were infected with HIV, HBV, HCV and HGV; three were infected only with HIV; and the remaining had other forms of co-infection.Conclusion The co-infection rate of HIV, HBV, HCV, HGV and TTV in intravenous drug users is very hi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