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氏咽宁散治疗急慢性咽炎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堰  马东  毛建军 《江苏中医药》2003,24(10):39-39
20 0 1年 4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们应用林氏咽宁散治疗急慢性咽炎 15 0例 ,并用复方西瓜霜散剂治疗10 0例作对照 ,经临床观察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急慢性咽炎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5 0例 ,其中急性咽炎 6 8例 ,男 38例 ,女 30例 ;年龄 12~ 5 8岁 ,平均 34 6岁 ;慢性咽炎 82例 ,男 39例 ,女 4 3例 ;年龄 15~ 6 4岁 ,平均4 0 3岁。对照组 10 0例 ,其中急性咽炎 4 4例 ,男 2 6例 ,女 18例 ;年龄 10~ 6 5岁 ,平均 35岁 ;慢性咽炎 5 6例 ,男 2 6例 ,女 30例 ;年龄 11~ 6 3岁 ,平均 4 …  相似文献   

2.
穴位贴敷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脂蛋白血症 ,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为探求非药物降低血脂的有效方法 ,笔者以穴位贴敷、针刺疗法治疗高脂血症 6 0例 ,并与口服降脂药治疗的6 0例对照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2 0例病人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穴位贴敷组 6 0例 ,男 4 5例 ,女 1 5例 ;年龄最小 38岁 ,最大 6 0岁 ;病程 2~ 1 5年。针刺组 4 0例 ,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在 38~ 6 5岁之间 ;病程 2~ 1 5年。口服降脂药组2 0例 ,男 1 4例 ,女 6例 ;年龄病程同以上两组。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治疗…  相似文献   

3.
笔者 1998年 6月~ 1999年应用蝶脉灵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6 0例 ,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作对照 ,采用双盲法对照观察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为我院住院患者 ,均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6 0例 ,男 35例 ,女 2 5例 ;年龄4 7~ 74岁 ,平均 (6 5.90± 9.6 0 )岁 ,其中合并高血压 13例 ,高脂血症 16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13例 ,心律失常 4例。对照组 6 0例 ,男 36例 ,女 2 4例 ;年龄 4 5~ 75岁 ,平均 (6 6 .0 0± 10 .0 0 )岁 ,其中合并高血压病 15例 ,高脂…  相似文献   

4.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76例 ,并与单纯应用激素作比较 ,观察肾功能及血脂方面的变化 ,发现肾功能的改善和血脂的下降疗效比单纯应用激素者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南京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拟定的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 3 6例均为同期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76例 ,其中男 42例 ,女 3 4例 ;年龄 1 5~ 62岁 ,平均 2 5 .5岁 ;病程 2 5天~ 3 .5年 ,平均 1 .3 5年。对照组 60例 ,男 3 2例 ,女 2 8例 ;年龄 1 6~ 60岁 ,平均2 6.6…  相似文献   

5.
补肾通脉丸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36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脂蛋白 ,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源。糖尿病脂肪代谢障碍的最基本表现是血脂过高 ,血脂过高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在常规治疗糖尿病 ,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的基础上 ,采用补肾通脉汤 (丸 )治疗糖尿病伴发高脂血症 ,取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 2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6 8例中 ,男 172例 ,女 196例 ;年龄 34~ 77岁 ,平均 5 5岁 ;糖尿病病程 7天~2 0年 ,平均 6年 ;临床高脂血症 2个月~ 10年 ,平均 4年 ;合并高血压 16 6例 ,合并心肌供血不足、冠心病 181例。对照组 2 34例中 ,男 10 8例 ,女 …  相似文献   

6.
复主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患者 6 9例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门诊高脂血症患者 6 9例作为治疗组 ,其中男 39例 ,女 30例 ;年龄 36~ 79岁 ,平均5 8岁 ;合并高血压 2 8例 ,脑血栓形成 2 5例 ,冠心病 30例 ,糖尿病 5例。同时随机选择 4 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 2 3例 ,女 2 1例 ;年龄 4 0~ 75岁 ,平均 5 1岁 ;合并高血压 18例 ,冠心病 2 0例 ,脑血栓形成 12例 ,糖尿病 2例。1.2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血脂异常患者 2~ 4周内采血2次 ,如…  相似文献   

7.
自 1993年以来 ,笔者运用自拟保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7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5 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我院肝病专科门诊及住院病人 ,诊断符合 1995年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76例 ,其中男 6 0例 ,女 16例 ;年龄 2 4~ 4 8岁 ,平均年龄 35 7岁 ;病程 1~ 12年 ,平均病程 5 3年 ;对照组 82例 ,其中男 71例 ,女 11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年龄 4 2 3岁 ;病程 8月~ 5年 ,平均病程 6 8年。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予保肝解毒汤。方药组成 :党参 15g ,黄芪 30g ,当…  相似文献   

8.
加味生脉饮合川芎嗪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于 1998- 10~ 2 0 0 1- 0 3,采用生脉饮合川芎嗪治疗 4 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4 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5 2~ 74岁 ,平均为 6 0 .5岁 ;病程 3~ 2 0年 ,平均为 6 .6年 ;其中合并高血压者 11例 ,糖尿病 8例。对照组 30例 ,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4 8~76岁 ,平均 6 1.2岁 ;病程 3~ 2 2年 ,平均 6 .2年 ;合并高血压者 9例 ,糖尿病 5例。两组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 ,胸痛 ,心悸气短 ,乏力汗出等。两组…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期间应用茵赤黄颗粒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5 6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5例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符合 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 )诊断标准 ,其中 86例经肝穿刺组织病理学确认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5 6例 ,其中男 4 3例 ,女 13例 ;年龄 8~ 5 4岁 ,平均2 7.9岁。对照组 5 9例 ,其中男 4 5例 ,女 14例 ;年龄 9~ 5 6岁 ,平均 30 .2岁。全部病例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乙型肝炎 ,同时排除甲、丙、…  相似文献   

10.
"补脾健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临床上常见症候群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近年来笔者自拟补脾健胃汤治疗本病 80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4 0例全为门诊病人 ,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 80例 ,对照组 6 0例。治疗组中 ,男 30例 ,女 5 0例 ;年龄 2 4~ 6 5岁 ,平均 35 0岁 ;病程 1月~1 6年 ,平均病程 2 4年。对照组中 ,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 2 5~ 6 1岁 ,平均年龄 34 8岁 ;病程 1月~ 2 0年 ,平均病程 2 2年。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结果发现,33例患者血浆 cAMP 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两年以上组低于两年以内组,空腹血糖150mg/dl 以上组低于150mg/dl 以内组,表明病程越长,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与中医"久病多虚"的气阴两虚证改变颇相一致。22例24小时尿17-OHCS、17-KS、VMA 含量明显高于正常;11例血清 IgG 降低,IgA、IgM 明显增高,提示此型糖尿病与肾上腺皮质、髓质功能增强以及体液免疫功能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3.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六版《医古文》教材课文《东垣老人传》云 :“其明效大验 ,具载别书。”课文的注释云 :“别书 ,指《元史·李杲传》。”对此 ,我表示怀疑。  查《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1718页 :作者砚弥坚 ,原名贤 ,元德安庆人。生于公元 12 12年 ,卒于公元 12 89年 ,享年 78岁。其卒年距离元朝覆灭的洪武元年 (136 8)还有 80年。中国历史上 ,各朝代史书一般都是后一朝代人编修的 ,本朝不修史。《元史》就是在明代编著的。明洪武元年 ,即 136 8年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第二年 ,由宋濂等人领衔开局编写。《元史》记事起于 12 0 6年蒙古孛尔只斤·铁…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五运六气学说分析庚辰年的气候特点为金运太过,全年气候干燥少雨,凡阴虚,血虚体质者应注意保养津液。  相似文献   

16.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17.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8.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疾病"一词在今天是个常用的双音词,其意义人人皆知.但在古代文献中,"疾"和"病"往往单独使用,其意义也稍有区别.……  相似文献   

20.
从“升陷汤”浅析大气下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纯汲取《内经》之旨,参仲景、嘉言之说,于临床实践中升华理论,系统的阐述了“大气下陷”理论的内涵,并于此基础上创设升阳益气举陷法以及升陷汤诸方,发前人之说,补前人之未备,并用大气理论指导临床辨证,积累了宝贵的诊疗经验。本文研习张氏对“大气下陷”理论的认识,参合导师陈宝贵诸医案,从大气的渊源、生理功能、病因病机、主证、脉象及治疗、临床应用等方面浅析“大气下陷”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