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我们采用PCR-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HBV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并将其与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43份标本采自从1997—2000年在本院接受拉米夫定长期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5例开始剂量为 150 mg/d(共6个月),后改为 100 mg/d,总疗程 1.5年。余 38例剂量为 100 mg/d,疗程 1年。其中男性37例(86%),女性6例(19%),年龄19—56岁,排除重叠感染HIV、HAV、HCV、HDV、妊娠、…  相似文献   

2.
1997~1998年,我们对急性心肌梗塞出院患者进行心脏彩超及运动试验并对其病情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心脏彩超检查:我们对两年收治的206例急性心肌梗塞存活患者出院前进行心脏彩超检查,以了解梗塞区及非梗塞区心肌运动情况、有无室壁瘤、附壁血栓及测定心脏射血分数(EF)。通过检查,发现46.1%的患者EF<50%,其中30.1%患者EF<40%,16%患者EF<30%。15.4%患者左室扩大,5.8%患者心尖部有室壁瘤形成且全部为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塞者。同时发现,前壁心梗较下壁心梗者EF降低明显预…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因头晕、胸闷1年、阵发性胸痛1周于2000年2月8日入院。1年前发现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查体:血压 140/90mmHg(1mmHg=0.133 kPa),心率 78次/分,律齐,主动脉瓣第二音大于肺动脉瓣第二音,未闻及杂音。静息心电图正常。运动试验示:4分~6分时Ⅲ、aVF、V5、V6导联ST段下移≥0.05mV,Ⅲ、aVF导联 T波倒置。血糖 5.6 mmol/L,血总胆固醇 5.8 mmol/L,血甘油三酯1. 68 mmol/L。于 2月 17日经右股动脉…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1岁,因发作性心前区闷痛1年,加重11天入院。2000年4月出现活动时心前区憋闷感,持续10分,休息可缓解,心电图正常。2001年1月5日中午12:00突感心前区广泛闷痛,性质较前加重,向后背放射,伴恶心,持续40分不缓解,外院心电图示V1~2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2 mV,12小时后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V1~6导联T波倒置,48小时后T波变为正负双向。Ⅱ、Ⅲ、aVF导联无ST-T改变。心肌酶动态变化:2001年1月6日8AM肌酸激酶(CK)265…  相似文献   

5.
分析1985~1991年老年组106例及非老年组116例心肌梗塞的机械并发症。老年组乳头肌功能失调占37.7%,高于非老年组的17.2%(P<0.01);室壁瘤(VA)72.1%,高于非老年组的55.6%(P<0.01);二组心脏破裂(CR)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分析老年组心肌梗塞的机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无Q波心肌梗塞乳头肌功能失调占73.7%,大于有Q波心肌梗塞中所占29.9%(P<0.01)。有Q波心肌梗塞中,左室内径扩大者乳头肌功能失调占56.1%,高于左室内径正常者的20.0%(P<0.01)。左室内径扩大及乳头肌功能失调导致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心室壁增厚、无心绞痛病史及首次发生的有Q波型心肌梗塞易导致室壁瘤形成。在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易发生心脏破裂。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多项指标预测心梗并室壁瘤患者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是心肌梗塞面积大,心肌严重受损,在左室负荷作用下心梗面积发生伸展、重构的结果。它使心电活动不稳定,心脏舒缩功能明显下降,严重影响预后。为探讨QT离散度、ST段抬高、左房终末电压时间(Ptfv1)对心梗合并室壁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我们于1995年1月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73例心梗患者是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男66例,女7例;年龄41~75(平均58)岁。疾病诊断符合WHO及我国规定的诊断标准[‘j。其中并室壁瘤18例,为室壁瘤组;余55例为无室壁瘤组。两组疾病情况见表1。1.2方法1·2·l…  相似文献   

7.
1998年5月~2000年6月,我们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长效消心痛)与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P)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按1979年WHO制定的UP诊断标准确定UP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54岁~75岁。所有患者在治疗前24小时内均有无规律性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检查均有 2个以上相邻导联 ST段压低>0. 1mV,均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及近期有过出血及手术史。常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1次/天;长效消心痛 20mg;肝素 6250U加入 5%萄葡糖盐水…  相似文献   

8.
夜间无创通气在COPD缓解期的康复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创通气对于COPD患者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期有确切的疗效[1、2]。无创通气可改善肺的氧合功能,减少呼吸肌作功。COPD缓解期治疗,无创通气是治疗措施之一,COPD往往伴有夜间睡眠障碍。从1998年6月到2000年5月,我们应用无创通气夜间治疗50例COPD患者,收到一定疗效。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3],随机分为两组:夜间无创通气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年龄分别为64.5±5.6岁、65.0±6.4岁,男:女为35:15、37:13。1.2研究方法:1.2.1…  相似文献   

9.
人工心脏起搏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院自1973~1995年8月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0例,术后各种并发症149例,发生率为18.6%。并发症的发生与起搏方式、术中操作、起搏系统质量及起搏器使用不当有关。与起搏方式有关的并发症82例,占并发症发生率的55.0%;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30例,占20.1%;起搏系统并发症37例,占24.8%。对患者危害较大的并发症有VVI起搏后心力衰竭、起搏器综合征及术后皮囊感染。并发症处理不当会影响起搏功能,重者可能危及到患者生命。本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绝大部分对患者预后无影响。并发症防止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上,即合理选用起搏器及严把手术操作关。  相似文献   

10.
带活瓣补片法治疗室缺并重度肺动脉高压2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12月~2000年4月,我们对47例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25例采用了活瓣补片法修复室缺,并与22例常规补片修复法患者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47例患者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6~38岁,平均(1.2±5.0)岁;体重16~58kg,平均(27.6±6·8)kg。29例有运动后紫绀,18例伴静息时紫绀。心电图示右室肥厚27例,双室肥厚20例;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52~0.71,平均0.58±0.04。血氧饱和度88%~94%,平均0.91±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VVI与AAI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远期影响。方法分别对41和38例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行VVI和AAI起搏,术后进行了临床、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定期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39±2.6和24±1.8个月。结果VVI组21例(51.2%)发展成持续性心房颤动,20例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6例(14.1%)出现血栓栓塞,无1例死亡,无电极移位等并发症。AAI组,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9例(50%)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发作的频度及持续时间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无1例发展为持续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和死亡,1例(3%)出现电极移位,1例(3%)出现一度房室阻滞。结论AAI起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合并的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VVI。  相似文献   

12.
1.对象:28例均是1993年1月至1998年7月本院住院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1月至12岁,其中<1岁6例,-4岁8例,~12岁14例。急性重型肝炎(急重肝)6例,亚急性重型肝炎(亚重肝)22例。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会议修订标准。同期收治病毒性肝炎患者981例,重型肝炎占2.85%。2.病原:甲型肝炎7例,乙型肝炎10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6例,均经抗一HAV·IgM、HBV血清标志物、CMV一IgM·IgG确诊。未发现抗HCV阳性,5例患者上述四种病毒检测均为阴性。3.临床:…  相似文献   

13.
左心室重塑(LVR)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1],心肌梗死面积及透壁性心梗对室壁瘤、左心室形态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室壁瘤形成后,严重影响了室壁运动的协调性及左心室的椭圆形态,更易影响左心室功能。作者研究重点在于:①了解心肌梗死后LVR随时间的演变规律;②定量评价心梗后室壁瘤形成患者左心室的形态变化,阐明LVR对心功能的影响;③局部心肌功能与左心室形态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最终发生室壁瘤的患者19例,年龄34岁~70岁,平均58…  相似文献   

14.
作者回顾总结本院1980年1月至2000年10月间经内镜诊断并由手术病理证实的280例食管癌的内镜、手术和病理资料,按日本食管病学会(JSED)标准进行分型,探讨不同型别食管癌的内镜特点与浸润、转移和手术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280例中男233例,女47例,性别之比为6:1,年龄29~71岁,平均53.6岁,35岁以下10例。病变部位:上段36例,占12.8%;中段148例,占52.9%;下段96例,占34.3%。内镜分型根据JSED标准犤1犦,将癌肿分为浅表型和进展型2类,食管癌浸润深度及转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了60例急性心梗病人,溶栓对心室晚电位(VLP),持续性室速(VT)及死亡率的影响。临床发现,溶栓组VLP的检率3例(10%),持续性室速的发生率6例(20%),死亡率3例(10%),非溶栓组分别为10例(33%),VTl5例(50%),死亡率10例(33%),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再通组VLP的检出率1例(4.3%),VT的发生率2例(4.3%),非再通组分别为2例(28%)和4例(57%),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再通组与非再通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本文提示溶栓能降低心梗病人VLP及VT的发生率,降低心梗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提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市肺结核(PTB)的认识。方法 对赤道几内亚巴塔医院1996年1月~1999年11月确诊的168例HIV阳性PTB进行分析。结果 HIV在PTB患的感染率由1996年的11.4%升至1999年的22.7%。患多急骤起病(94.6%),以近期消瘦(82.1%)、全身关节酸痛(78.6%)、皮肤瘙痒(42.9%)、慢性腹泻(23.2%)、浅表淋巴结肿大(20.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和随后一年心率变异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瞻性系列观察118例急性心肌梗塞(心梗)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的心率变异(HRV)多项时域和频域指标,发现HRV在心梗后急剧变小,以后逐步变大,3个月后基本稳定,发病1年的HRV多项指标仍较正常组低。心梗恢复期频域和时域指标恢复速度不同,分别在3周和3个月趋于稳定。心梗平均19小时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其昼夜规律被破坏,患者的死亡时间亦无昼夜规律,3周后部分患者HRV恢复。心梗恢复期,心梗及其死亡的发  相似文献   

18.
崔屹  夏民 《山东医药》2001,41(14):61-62
病历摘要 患者男,46岁。因腹胀、尿黄1个月、加重3天,于2000年6月16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腹胀、尿黄、食欲下降,无恶心、呕吐、腹痛、发热。3天前进食后感右上腹疼痛,发热(38. 6℃),腹胀、尿黄加重,按“胆囊炎”给予禁食、输液、抗炎治疗2天,腹痛、发热迅速消失,腹胀、尿黄无改善。患者平素体健,12岁曾患胆道蛔虫,无胆囊炎、胆石症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无外伤、手术史。体检:T36.8℃,P100次/min,R20次/min,Bp20.0/13.3kPa(1mmHg=0.133k…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核素心脏显像评估心肌缺血预适应对老年人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AMI)面积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首发急性心梗患者,根据心梗前24小时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心绞痛组及无心绞痛组,均在急性心梗后2~4周行核素心脏显像。对比研究心梗的面积和心功能状况。结果心绞痛组和无心绞痛组心梗节段数分别是(3.2±2.6)段和(5.6±2.6)段,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左室扩大和反向运动的发生率分别为12.0%(3例)和39.3%(11例)(P<0.05);左室射血分数分别是(49.3±8.6)%和(41.8±11.4)%(P<0.01);高峰充盈率分别是(2.1±0.4)edc/s和(1.6±0.6)edc/s(P<0.01)。结论老年人AMI前短期内心绞痛发作能缩小梗死面积,对左室功能有积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Inoue气囊经皮瓣膜成形术治疗成人肺动脉瓣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12月至1994年8月,53例成人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用Inoue气囊进行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PVD口压力阶差从90.9±45.9mmHg减至38.1±32.3mmHg(P<0.001)。PV口直径从8.9±3.6mm增至17.4±4.6mm(P<0.001)。在6.4±2.8(0.8至9.5)年的随访期,心功能保持在Ⅰ级至Ⅱ级,其中9例重行心导管术检查,术前术后及随访的PV压力阶差分别为106.9±47.7mmHg、50.1±29.2mmHg及29.6±16.0mmHg(术前比术后及随访P<0.05);PV口径分别为8.26±1.4、17.2±2.05及18.7±1.3mm(P<0.001)(术前比术后及随访P<0.05).认为Inoue气羹PBPV对PS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