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化调制剂醛氢叶酸(CF)和氟脲嘧啶联合应用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CF+5_FU+DDP或/和MMC联合方案。CF用中剂量200-300mg/(m2·d)静脉滴注,2h后接着用5-FU375mg/(m2·d)静脉滴注DDP20mg/(m2·d)静脉推注,以上药物连用5d,MMC6-8mg于化疗第1天静脉推注。结果32例可评价的胃癌有效率(CR+PR)为625%,治疗有效病例,治疗后生存3-14个月,仍在继续观察中。36例可评价的结直肠癌有效率为417%,有效病例中位生存期13个月,无效病例8个月。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结论本方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是一种疗效比较好的化疗方案,毒副反应可以忍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12例拟行APBSCT的患者予VCR1-2mg/m2,体表面静注及CTX7g/^2体表面积静滴,5-7天后予G-CSF100μg/m^2体表面积静注5-7天,白细胞升至3.0×10^9/L以上时,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单次收集单个核细胞MNC〉2.8×10^8/kg,CD^+34〉.6×10^6/kg,CFU-GM〉3.9×1-0^4/kg,APBSCT后,全部患者于+5天-+10天白  相似文献   

3.
1993~1998年10月,我们用VMCP改良方案治疗1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5例;年龄53~76岁。方法:长春新碱(VCR)2mg/d,第1天静注;马法兰(Melphalan)6mg/d,第2~11...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8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TNFα和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3例UC患者(男17例,女16例;年龄25岁~67岁;病程2个月~15a;轻型7例,中型20例,重型6例)及正常对照者40例,血清TNFα和IL8水平.结果活动性UC患者血清TNFα(2622ng/L±20ng/Lvs1462ng/L±25ng/L,P<005)和IL8(1118ng/L±26ng/Lvs575ng/L±40ng/L,P<005)水平明显增高,并与病情的轻重和病变的范围有关(P<005).结论UC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增高可能与UC的发生发展有关,它可作为UC病情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尼尔雌醇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36例绝经后妇女用尼尔雌醇进行替代治疗,剂量为每半月2mg,共6月,最后7d加用安宫黄体酮8于用药前和治疗6月后分别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尼尔雌醇替代治疗6月后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HDL-C均明显下降(P〈0.01),HDL-C明显升高(P〉  相似文献   

6.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及其移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良绪  禹涛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0):659-662
对22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三种动员方案、采集方法及移植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数量与造血重建关系,进行了研究。22例中急性白血病11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非何杰金淋巴瘤4例,晚期乳癌1例。三组动员方案:化疗十四氢叶酸+氟美松;化疗+rhGM-CSF(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氟美松;化疗+rhG-CSF(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氟美松。用流式细胞计双染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rhG-CSF方案组中7例CD34+/CD33 ̄+细胞。结果表明:(1)rhG-CSF方案组的PBSC产率最高,平均每例MNC(单个核细胞)(8.29±6.14)×10 ̄8/kg,CFU-GM(粒单系祖细胞集落生成单位)(21.35±17.24)×10 ̄4/kg。(2)CD34+细胞数与MNC及CFU-GM数大致相关。CD34 ̄+细胞在动员前外周血中多为0或<0.5%,动员后约在用rhG-CSF后6~8天明显增多,就可连续每日采集,如达到≥5×10 ̄5/kg即可停止。(3)采集与回输的PBSC数量是决定造血重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山地明治疗再障17例,其中CAA9例,SAA-Ⅰ5例,SAA-Ⅱ1例,PTCA2例。剂量为200-300mg/d,分两次口服,平均3.5-5mg/(kg.d),疗程3-6个月,除2例PRCA外余同时口服康力龙4-6mg/d,结果:基本治愈3例,缓解1例,明显进步6例,见效7例,总有效率58.8%  相似文献   

8.
应用长程心电图分析系统对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入院后第2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RTCA)后第1,3,30日以及148例健康中、老年人(对照组)24h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HRV)分析。结果:UAP组24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内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i)、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两个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大于50ms个数占总搏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2.7±14.3msvs128.9±17.8ms、78.8±10.6msvs118.6±19.1ms、19.3±7.7msvs29.8±12.7ms、3.6±1.7%vs6.5±5.5%、317.2±148.3ms2vs476.5±287.3ms2,P均<0.05),而LF/HF高于对照组(3.5±1.3vs2.4±1.1,P<0.05)。PTCA术后30天UAP患者HRV逐渐恢复正常。结果提示UAP患者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下降,而以后者更明显;PTCA后HRV逐渐恢复,说明PTCA能改善UAP患者的HRV。  相似文献   

9.
HLA配型相合母子间移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受者)男,20岁。1999年5月6日入院。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1)。供者为其母亲,46岁,体健。供受者HLA分型均为:A2,30;B13,62(15);Bw6,-;DRB1 12021,0701;DQB1 07;DRB3/B4。血型均为B型。受者巨细胞病毒(CMV)-IgG和IgM均为(-),而供者均为(+)。 预处理采用全身照射(TBI)加环磷酸胺(CY)方案。供者动员用惠尔血300μg/d,5d,第6天单采干细胞1次。采得单个核细胞(MNC)总数2.083 x101…  相似文献   

10.
HDCF/5-Fu加中药扶正护膜汤治疗晚期胃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1994年三月至1996年8月采用大剂量醛氢叶酸合并5-氟尿嘧啶(HDCF/5-Fu)配以中药扶正护膜汤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满意,且副作用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均为术后复发转移者。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有可测量的肿瘤病变。选择扶正护膜汤加HDCF/5-Fu治疗者23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5~73岁。Kps评分60分以上。其中肝转移8例,双肺转移3例,胰头转移6例,腹壁刀口种植性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例。13例病人术后曾用含5F…  相似文献   

11.
酒精性肝病实验室检查及远期预后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病理检查诊断酒精性脂肪肝(AF)10例,酒精性肝炎(AH)15例,酒精性肝硬化(AC)15例,轻微病变(MC)5例,与病理及HBV-M诊断CAH10例比较。GGT试验显示AF平均240±52.5μmol/LAH381±18.4μmol/L。(最高1600μmol/L),AC205±60.5μmol/L,CAH76.9±20.7μmol/L。AF、AH与CAH比较差异显著(P<0.01)。AF、AH戒酒后,GGT恢复好转,再酗明显上升,结合嗜酒史,有诊断参考意义。甘氨胆酸试验(RIA)示AC增高显著(3258±50.2mg/L,最高7000g/L,与AH(1535±l9.2mg/L)比较(P<0.01),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AH病与AH2例较西方国家轻,AC年龄接近(48.11±14.2岁)。共随访1~12年(平均6.3年)。戒酒后AF、MC完全恢复,AC于继续酗酒后2-4年内死于肝衰竭,EVB与HCC死亡。戒酒为终身治疗,支持治疗辅之,而治疗乙醇依赖及戒酒综合征(AWS)乃达到戒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用MV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和毒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MMC)、西艾克(VDS)和顺铂(DDP)组成的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 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6例,用MVP方案:MMC6mg/m^2静推第1天,VDS3mg/m^2静推第1、8天,DDP40mg静滴第1 ̄3天。结果 该方案近期有效率46.4%,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39%,Ⅲ、Ⅳ度血小板下降率1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凝血系统在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一组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SZ-58、64、65)酶免疫分析法测定26例老年UA患者、24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2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可溶性纤维蛋白复合物(SFC)及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浓度。结果U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血浆Fg、SFC及血清FDP浓度(分别为3.7±0.6g/L、49.6±19.3mg/L、325.6±79.4μg/L)显著高于S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分别为3.2±0.6g/L、20.9±10.4mg/L、224.4±47.4μg/L)和健康对照组(均为P<0.01),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UA发作终止后血浆Fg和血清FDP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栓形成是老年人UA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5-FC/CD 系统对荷大肠癌裸鼠肿瘤的杀伤效应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研究cd基因对大肠肿瘤的特异杀伤作用,探索自杀基因靶向治疗大肠癌的有效途径.方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将G1ceacdNa及pcd2分别转导入高分泌CEA的大肠癌细胞Lovo中,再分别接种到裸鼠皮下.成瘤后腹腔给予5FC(500mg/kg)治疗,观察肿瘤重量的变化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含G1ceacdNa及pcd2逆转录病毒载体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3×107及21×108CFU/L.所有转基因成功并接种动物均成瘤.腹腔给予5FC治疗后发现,转由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TRS)驱动cd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的肿瘤对5FC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转非cea调控cd基因的肿瘤,治疗结束后肿瘤重量分别为31mg±8mg及113mg±23mg(P<001).结论本实验提示cea转录调控序列可控制cd基因在CEA阳性的大肠癌组织中高效表达,进而在前药5FC的作用下发挥选择性杀伤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中缺铁的发生率,比较多糖铁复合物(PIC)与琥珀酸亚铁两种铁剂对纠正CRF透析合并缺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肾性贫血的慢性肾衰竭析患者2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PCI300mg/d或600mg/d与琥珀亚铁300mg/d或600mg/d。以3月个 一疗程,所有选病例均皮下注射α或β促红素,每次2000-3000U,每周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皮源舒张因子(EDRF)合成受抑制时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实验组大鼠(n=6)长期应用EDRF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15mg,kg~(-1)/d,腹腔注射,共28天),对照组(n=6)给予注射用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硝基精氨酸使大鼠血压明显增高、心率减慢、心功能增强,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10~(11)~10~(-5)mol/L)和内皮素(10~(-10)~10~(-6)mol/L)的收缩反应增强(P<0.05),对乙酰胆碱(10~(-9)~10~(-5)mol/L)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0~(-10)~10~(-8)mol/L)舒张反应减弱(P均<0.05),血浆和组织内皮素增高,主动脉组织环磷酸鸟苷活性减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肾素活性减低,血浆丙二醛增高。肾入球小动脉内膜增厚。结论:EDRF对心血管有重要调控功能,EDRF减少可导致心血管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比较和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CHD) 和冠状动脉基本正常者的血脂代谢改变情况,了解血脂代谢紊乱与CHD 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71 名住院病人进行CAG 并根据狭窄程度分为三组:A 组(CAG 基本正常,冠状动脉狭窄< 30% ,n = 111 例) ,B 组(CAG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内径狭窄≥50% ,n = 203例) ,C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 57 例),除外糖尿病、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结果 血清TC:A组(5-22±1.12)mmol/L(200.8 ±43.1) mg/dL,B 组(5-58 ±1-26) mmol/L,(214-6 ±48-5) mg/dL,C 组(5-09 ±1-12) mmol/L(195-8 ±43-1) mg/dL,( P= 0-031 7) ;LDL- C:A 组(3-13±1-14)mmol/L(120.4 ±43.8) mg/dL,B 组(3-69 ±1-09) mmol/L(141-9 ±41-9) mg/dL,C组(3-23±1-15)mmol/L(124-4 ±44-2) mg/dL,(P= 0-027 4) ;HDL- C:A 组(1-18 ±0-41) mmol/  相似文献   

18.
靶向化疗:基因治疗研究的新热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原文要点作者应用逆转录病毒感染法将目的基因G1CEACDNa及pCD2分别转导入高分泌CEA的大肠癌细胞系(Lovo)中,再分别接种到裸鼠皮下,成瘤后腹腔给予5FC(500mg/kg·d)治疗,疗程40d,结果显示含G1CEACDNa及pCD2逆...  相似文献   

19.
胃癌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窦粘膜胃肠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及消化性溃疡(PU)患者胃窦粘膜胃肠激素变化的意义.方法内镜及活检确诊的浅表性胃炎(CSG)10例,胃溃疡(GU)15例,十二指肠溃疡(DU)12例,胃癌(GC)6例.胃镜下取胃窦粘膜,用RIA法测定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含量,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胃窦粘膜SS含量在GU,DU,CSG,GC组分别为251pg/mg±194pg/mg(以下同),470±179,532±211及1293±523。其中GU组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GC时则显著升高(P<001).SP含量在DU组显著降低,与GU,CSG,GC比较分别为479±157vs765±415,789±390及801±346,P<005;GC患者Gas水平显著高于CSG组,为4645±2944,vs2768±1572,P<001.结论胃粘膜中Gas,SS,SP含量的变化可能在PU及胃癌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胃溃疡(GU)与神经内分泌关系密切.但尚无较系统的研究资料.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U患者胃粘膜局部淋巴细胞的变化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收集意外死亡正常人胃标本6例,GU手术标本15例,胃组织经100mL/L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成5μm厚连续切片.1.2 方法 取每例胃标本的相邻切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法分别显示T,B淋巴细胞.主要步骤为:切片脱蜡至PBS,甲醇-H2O2封闭,PBS冲洗后滴加正常羊血清工作液,室温15min;鼠抗人CD45RO和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