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介绍某血站采血过程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对手和皮肤消毒先用碘伏涂抹法,后采用复合法:含5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浸泡5.0 min后,涂抹2%碘酊作用1.0 min,再75%消毒酒精脱碘;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照射60 min;物体表面消毒采用含氯消毒液擦拭;血液渗漏污染后立即清除污染血液,然后根据消毒对象性质消毒灭菌处理.按<消毒技术规范> (2002年版)进行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医疗机构Ⅱ类环境评价规定,比较复合法与碘伏涂抹法、空气消毒后使用前与工作完成后、物体表面2005年9月前后的合格率.[结果]对手和皮肤消毒碘伏涂抹法合格率为86.7%,而复合法达100%;空气消毒后使用前合格率为98.4%,工作完成后合格率仅63.7%;物体表面消毒后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逐年提高;血液渗漏污染消毒灭菌后合格率100%.[结论]对手和皮肤消毒复合法优于碘伏涂抹法;空气消毒后有人活动时质量下降;加强对相关人员培训后,物体表面消毒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血液渗漏污染消毒灭菌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1992年5月~2006年4月我院对妇产科环境卫生学常规监测实施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细菌培养的方法观察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种类、及动态变化.[结果]14年间医院专职人员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8.16%、86.82%、95.70%共监测出致病菌6次,分别从洗手肥皂检出铜绿假单胞菌5次(其中,母婴病房护士办公室1次)、新生儿浴室扑粉瓶捡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次.兼职人员对本科室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14年的常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100%、99.93%、99.70%.[结论]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医院环境的洁净度,确切地说,只要保证医院环境清洁、干燥,就一定会提高卫生学监测合格率,而不是依靠对环境卫生学进行常规性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门诊部空气细菌污染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皿沉降法对门诊部20个场所空气采样,计菌落数并根据生化反应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分类.[结果]门诊部大部分场所空气含菌量超过700 cfu/m3,以挂号厅、候诊厅、急诊观察室及口腔科诊室空气细菌含量最高(>1 500cfu/m3).共分离到519株细菌,其中G+菌占79.8%,且检出金葡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等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结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门诊部空气细菌含量.  相似文献   

4.
珠海地区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P)的生态分布和污染状况.[方法]按照CB/T4789.20-2003及GB/T4789.7-2008进行采样和检验.[结果]318份样品检出VP103株,平均检出率32.4%;不同样品检出率是:海鱼类17.7%,甲壳类41.2%,贝壳类56.7%,软体类8.5%,贝壳类和甲壳类检出率显著高于海鱼类和软体类(P<0.01);不同场所检出率是:市场33.7%,餐厅30.7%,两类场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珠海地区海产品VP污染较为严重,存在饮食安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海产品加工制售环节VP主动监测和污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环境质量、减少污染,对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净化管理与无菌物品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方法:按医院感染管理和质量管理要求对相关区域做空气、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及尘埃浓度测定。结果: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层流净化进行严格的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空气、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尘埃浓度测定结果均符合环境和国标的要求。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完善质量控制方法,不断提高层流净化空气质量,减少了污染,达到了医院感染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复用医疗器械使用环节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其针对性防范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感染科存档的270份复用医疗器械生物监测原始资料,分析复用医疗器械使用环节可能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并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240份原始资料的空气生物监测、物表生物和工作人员手监测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分析医院2016年度复用医疗器械使用环节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为空气污染、物体表面污染和工作人员手污染等,针对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后,2016年度空气生物监测、物表生物和工作人员手监测合格率较2015年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防范措施实施后医护人员对复用医疗器械满意度98.86%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9.77%。结论复用医疗器械使用环节中周围空气环境、承载物体表面以及工作人员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诱发感染危险因素,临床需加强感染培训及监管力度,从而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复用医疗器械使用环节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其针对性防范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感染科存档的270份复用医疗器械生物监测原始资料,分析复用医疗器械使用环节可能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并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240份原始资料的空气生物监测、物表生物和工作人员手监测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分析医院2016年度复用医疗器械使用环节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为空气污染、物体表面污染和工作人员手污染等,针对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后,2016年度空气生物监测、物表生物和工作人员手监测合格率较2015年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防范措施实施后医护人员对复用医疗器械满意度98.86%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9.77%。结论复用医疗器械使用环节中周围空气环境、承载物体表面以及工作人员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诱发感染危险因素,临床需加强感染培训及监管力度,从而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居室装修后不同时期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装修后不同时期居室,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同时对居住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结果]新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现象严重,居住者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阳市某医院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发现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7年8月30日某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填写统一个案调查表,并将资料汇总、整理、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396例,发生医院感染25例,现患率6.3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占29.63%;人住ICU、接受侵人性操作患者感染率显著增高;细菌培养检出率75.O%;抗菌药物使用率60.35%.[结论]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医务人员高强度高频次控烟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控烟干预的措施及途径.[方法]以无烟医院创建活动为载体,实施综合治理,对三门峡市准三级医院进行高强度高频次控烟干预前后,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和提供戒烟服务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试点医院环境洁净,无烟氛围日益浓厚,医务人员吸烟率由干预前的7.80%下降到干预后的4.94%,干预后医务人员控烟知识大于12分(满分20分)的比例(88.27%)明显高于干预前(53.62%),医务人员戒烟服务能力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如何开始规劝病人戒烟、如何为戒烟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如何帮助病人减轻戒断症状、如何为病人开戒烟处方分别由干预前的46.60%、33.89%、28.76%和14.27%提高到干预后的94.44%、75.93%、90.43%N 81.38%.[结论]实施综合治理,以无烟医院创建活动为载体的途径是实施医务人员控烟干预的有效途径,高强度高频次的控烟干预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