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We report a patient who developed persistent 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associated with renal tubular acidosis, renal resistance to parathyroid hormone, aminoaciduria and proximal tubule pattern proteinuria in the presence of a reduc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19-24 ml/min). A review of the previous reports of persistent 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revealed that in all patients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had been less than 60 ml/min at presentation. Chronic renal failure may therefore predispo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rsistent 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in patients receiving lithium.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氯高铁血红素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5/6肾切除法建立CRF模型,研究分为3组(1)假手术组(sham组)、(2)慢性肾衰组(CRF组)、(3)氯高铁血红素组(hemin组).观察术后第10周(即给药后第8周)各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蛋白、血红蛋白及术后第4,6,8和10周血压等指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表达和分布;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浆内源性CO的水平;放免法检测肾组织和血浆中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与CRF组相比,hemin组在术后第6,8和10周均出现显著的血压下降(P<0.05).同时,在术后第10周hemin组比CRF组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显著降低(P<0.05),贫血明显改善(P<0.05);肾组织中HO-1表达明显增加,血浆中内源性CO水平明显升高,肾组织和血浆中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hemin组具有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作用,这种作用与hemin诱导肾脏HO-1表达、增加血浆CO浓度,降低肾组织和血浆中的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糖尿病KKAy小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q-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肾脏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20只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予以高脂饮食至14周,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和黄芪甲苷组,每组10只,黄芪甲苷组给予黄芪甲苷40 mg·kg-·d-1,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期间,各组动物自由饮食、饮水.血糖仪测量16、20、24周龄时各组小鼠的血糖水平.24周时处死,观察各组小鼠肾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GF-β1、SMAD2/3、α-SMA的表达.结果 (1)血糖:与对照组相比,14周龄的KKAy小鼠血糖明显升高,模型组血糖在16、20、24周时血糖明显升高(P<0.05),黄芪甲苷组与其相比,血糖下降(P<0.05).(2)肾组织形态学:对照组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清晰,未出现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宽,系膜细胞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空泡样变性,肾间质炎性细胞增多,黄芪甲苷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较少,未呈现明显的纤维化.(3)肾组织TGF-β1、SMAD2/3、α-SMA的表达:对照组TGF-β1表达微弱,而模型组TGF-β1显著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TGF-β1、α-SMA表达明显下调(P<0.05);对照组肾小管与肾小球细胞核有少量磷酸化的SMAD2/3表达,模型组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表达减少(P<0.05).结论 黄芪甲苷通过影响TGF-β/SMADS信号通路,下调TGF-β1、α-SMA表达,改善糖尿病小鼠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病理的转变过程。方法 48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10.5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动态观察实验12周内小鼠24 h尿蛋白、血清生化指标、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小鼠蛋白尿于实验第2周出现,持续至第12周,第8周出现高峰( 均P<0.05);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分别于实验第4、8周出现,血肌酐于实验第12周明显高于正常组(均 P<0.05)。模型小鼠肾脏病理改变第4周表现为微小病变型;第8周病变较第4周加重,硬化不明显;第12周出现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肾小球硬化指数(GSI)为(2.81±0.84)%,明显高于同一观测时间点对照组GSI(0.33±0.21)%(P<0.01)。结论 一次性尾静脉注射10.5mg/kg阿霉素,能成功复制阿霉素肾病小鼠模型,该模型在早期表现为微小病变型肾病,晚期转变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观察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nNOS、NO表达的变化,探讨nNOS、NO对肾小球硬化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M组,n=24):行5/6肾切除术;假手术组(S组,n=24):手术方式同模型组,仅行麻醉暴露双肾,剥除肾包膜,不做手术切除。分别于实验第4、8、12周每组各随机抽取4只大鼠处死,观察不同时间点以下指标:(1)血清尿素氮、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2)HE、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形态改变,并进行肾小球硬化半定量分析;(3)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4)比色法检测血清NO的浓度。结果:(1)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h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1),提示手术成功;(2)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均升高(P<0.05);(3)免疫组化提示nNOS主要定位在肾皮质的致密斑,5/6肾切除组大鼠nNOS水平呈持续性下降,手术后4周起模型组nNOS表达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nNOS水平与肾小球硬化提示存在直线负相关(P<0.05);(4)5/6肾切除后NO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血清NO水平与肾小球硬化提示存在直线负相关(P<0.05)。结论:5/6肾切除后伴随肾小球硬化的进展存在nNOS、NO表达的减少,提示nNOS/NO途径参与了肾小球硬化病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素受体4(prostaglandin receptor 4,EP4)是内源性脂质介质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作用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的一种。EP4 在体内分布广泛,几乎在所有组织、脏器表达。在肾脏,肾小球旁颗粒细胞、肾小球上皮细胞、远曲小管和皮质集合管上皮细胞均有EP4 的高度表达。因EP4 可同时与Gs、Gi 蛋白途径偶联,与血管张力、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增殖等生理功能和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目前通过对全身性及肾组织特异性EP4 敲除小鼠模型的研究和选择性EP4 激动剂/拮抗剂的作用研究,证明EP4 在肾脏发挥重要作用,其PGE2-EP4 信号通路同时能产生保护和不良的影响。该 文将EP4 与肾脏疾病,包括肾性高血压、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肾源性尿崩症、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硬化、慢性肾脏病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单纯呼吸道蒸汽烧伤和呼吸道蒸汽烧伤复合体表烧伤肾脏病变的性质基本一致,表现为部分肾小球系膜区增宽,毛细血管袢有不同程度的缺血。超微结构显示血管球细胞呈现肥大、增生和肿胀两方面的变化。肾小管呈现空泡变、坏死及管型形成。空泡变和坏死主要累及近曲小管,管型则多见于远曲个管和髓质小管。但它们在发生频数和程度上复合组与单呼组有所差异。文中对病变的发生机理进行了简要讨论。血生化检查结果提示,本实验材料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从形态学角度来看,这种损害考虑系由肾小管坏死和肾小球缺血综合作用所致,前者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左旋-精氨酸对糖尿病肾病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左旋 精氨酸 (L arginine)对糖尿病 (DM )鼠肾脏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 3组 ,正常对照组 (A组 ) 8只 ;DM组 (B组 ) 8只 ;DM 4周后 +0 .5 %L arginine组 (C组 ) 8只。观察 8周。结果 :第 1周末开始 ,B、C组Ccr和UAE较A组明显升高 ,B、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尿NO-2 /NO-3 第 1,2周B、C较A组明显升高 ,B、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第 8周B、C组较A组降低 ,但C组较B组升高。第 8周末肾脏病理变化为 ,B组肾小球系膜区增宽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系膜及基质PAS阳性物增多 ,但C组上述变化明显较B组轻。ABC染色Laminin阳性物可见B组肾小球系膜区弥漫性增宽 ,肾小管基底膜阳性物呈宽带状沉积 ,而C组肾小球系膜区稍宽 ,肾小管基底膜阳性物呈线状沉积 ,χ2 检验P <0 .0 5。B、C组肾皮质NO-2 /NO-3 与PAS阳性物灰度值呈直线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进程中内源性NO表现为初期的升高到发展中的下降趋势。内源性NO生成增多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糖尿病肾病发展中补充小剂量L arginine能减轻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和基质的增生 ,延缓肾小球硬化 ,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改良地黄散对部分输尿管梗阻(P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作用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高低剂量组、模型组采用腰大肌管包埋法建立PUUO模型,对照组仅切除左侧肾。高剂量组(2 mL/d)和低剂量组(1 mL/d)予以改良地黄散煎剂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建模后4周、8周每组取10只采集血、尿样本,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测量肾组织大小、肾皮质厚度。制备肾组织切片,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以及肾脏纤维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肾组织的表达情况;采用qPCR检测TGF-β1、CTGF mRNA表达。结果 4周时:模型组相大鼠炎性细胞浸润,局部灶状萎缩坏死,较多胶原纤维化形成。高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病理改变不明显,肾间质增宽仅有少许间质纤维化。8周后:模型组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球坏死,结构彻底改变。间质纤维增生网状成片。高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炎性细胞浸润较轻,胶原染色较轻淡,高剂量组变化最小。TGF-β1、CTGF、α-SMA蛋白平均阳性表达率两个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4周时低剂量组均无差异,8周时两个药物治疗组均有显著差异( P <0.01)。比较TGF-β1、CTGF mRNA表达时发现,低剂量组4周时与模型组相比均无差异,8周时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差异( P <0.05)。结论 改良地黄散可能通过影响TGF-β1-CTGF信号通路,下调α-SMA的阳性表达,减轻肾纤维化的病理变化,延缓肾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在糖尿病鼠肾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42)和模型组(n=42),建立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模型,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连续多时点观察2组大鼠肾脏Ang-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分析与肾重/体重、尿蛋白、肾小球体积和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4和8周时肾脏Ang-1 mRNA表达上调(P<0.05),24周时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Ang-1主要表达于肾小球,糖尿病组4~24周肾小球Ang-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峰值在4~8周,12周后逐渐下调;Ang-1表达变化与肾重/体重、尿蛋白、肾小球体积和面积呈正相关(r=0.477;r=0.164;r=0.175).结论 糖尿病肾脏存在Ang-1异常改变,表现为早期表达上调,后期表达下调,Ang-1的改变参与了糖尿病肾脏血管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