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江水源热泵是采用地表江湖水作为热源和热汇的热泵系统,是地表水源热泵(Surface Water Heat Pump, SWHP)中常见一类,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通常水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黄浦江水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水体温度较恒定,使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系统的高效和经济性。作为一个运行了10年的江水源热泵系统,设备已进入全寿命的中期阶段,本文对如何做好运行维护的保障工作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记录,并通过工作回顾,指导今后大型活动的空调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
《机械工程师》2006,(7):102-102
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其国家级技术中心强大的研发力量,成功研制出第一类和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取得多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各项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热泵是一种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能量利用装置,恰当地利用热泵可以把那些不能直接利用的低温热能变为有用的热能,借助热泵可以把大气、土壤、河流等蕴藏的低品位热源利用起来,从而提高了热能利用率,节约大量燃料。利用热泵可以实现冬季供热,夏季制冷,也可以同时供冷、供热。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是一种以高温热源(蒸汽、高温热水、燃…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实测以及能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雷飞  胡平放  黄素逸  孙启明 《流体机械》2012,40(2):57-59,61,62
地下水源热泵具有显著的节能性,但对此的长期实测研究较少。本文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开展了全年的运行监测,进行了能效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冷夏热地区住宅建筑中,住宅集中空调具有固有的高能耗特点。地下水源热泵实测能效比理想能效差距明显,但仍比空气源空调器能效高;制热工况下,地下水热能可利用价值高,制热效率较高;各个环节中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损最大;控制机组端差是热泵节能运行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并给出了浴室废水余热回收热泵热水系统模型,利用此污水源热泵可回收城市公共浴室废水中存在的大量废热能,减少城市余热的排放,节省了一次能源消耗.通过对该热泵热水系统模型的(火用)分析,得到了系统循环各部件(热水箱、混水器、淋浴过程、热泵)的(火用)流情况、系统(火用)效率、系统(火用)损失系数与废水进出口温度、热泵性能系数等因素的关系曲线.与普通电加热形式的热水系统的(火用)效率进行比较,得出该余热回收热泵热水系统效率是普通电加热热水系统的1.5~2倍,是理想的供热水设备.  相似文献   

5.
由大连奥德空调制造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功率水源热泵机组近日通过技术鍪定。该产品是一种可将地下水、工业污水以及海水转化为冷热能源的新型设备。其电驱动的冷热机组集供热、制冷为一体,正负温度均可达到20气以上,而所需用电费用仅为传统的供热、制冷的1/4,并且无任何环境污染。其应用原理为借助压缩机系统通过消耗少量电能,将水源中的低品位热能提取出来,变成高品位热能,供应室内采暖和空调系统;机组和系统反向运转,则会把室内的余热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6.
现有某居民澡堂使用燃气锅炉为澡堂提供热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要求和法律法规,使用锅炉违反环保政策,应采用新能源替代。热泵技术是一种以低热为热源的新型节能环保系统。该技术以消耗少量的电能为代价,将大量无用的低温热能转化成有用的高温热能,具有冬季供暖建筑、夏季建筑降温、常年热水供应等功能,实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曙五联合站污水余热回收利用工程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热泵技术在辽河油田稠油热采中的应用。使含油污水中的热能实现二次利用。  相似文献   

8.
热泵回收炉灶排气余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热泵具有制热效率高、可以回收低品位热能的特点,对厨房炉灶的排气余热进行回收,制取可供使用的生活热水。  相似文献   

9.
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余热预热凝结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厂的循环冷却水携带有大量的低温热能,结合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废热的技术,提出一种利用锅炉排污和汽轮机抽汽驱动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废热来预热凝汽器凝结水的电厂循环经济思路.经过可行性与经济性分析,表明此思路可行,具有环保、节能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热泵的基本循环以及热泵系统将低温余热提高到高温位加以利用的过程。针对热泵实际应用的条件和环境,确定了如何选择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下二门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项目是由河南油田和新星石油公司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的中石化首个采油余热利用示范区,该项目采用蓄能式热泵余热利用技术,提取联合站回注水10℃温差的热能,全面替代七台在用天然气加热炉,承担联合站每年18.3万吨原油集输加热、100万吨掺水加热,年可节约天然气370万方、减排二氧化碳1796吨。系统COP达到4.0以上,运行稳定、可靠,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有热泵热水器基本采用小温升循环加热方式对蓄热水箱的水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弊端是需要将整箱水加热到设定温度后才可使用。若热水不足则需要重新利用热泵将整箱水的温度提高到设定值,不仅加热时间长,而且消耗的电能多,更严重地是剩余的热水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通过对蓄热水箱分层蓄热技术试验研究,然后提出热泵小温升和大温升相结合的分区循环加热方式,最后通过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该加热方式能够很好解决现有热泵热水器以上不足,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高温吸收式热泵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利用废热的有效节能装置。它消耗少量的电能,即能将废热提高品位,供工业生产所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减少废水(汽)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高温吸收式热泵主要由换热设备与连接管路构成,因此,它运行时无  相似文献   

14.
电能作为生活中较为重要的能源,与我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同时,火电厂在进行发电的过程中,能源浪费的现象也较为明显。如何节约火电厂发电中能源的消耗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经过多年的发电经验和技术的总结,有各种各样的节能技术应用在火电厂发电中,其中较为广泛应用的有热泵技术。利用热泵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火电厂节能。本文就热泵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针对热泵技术在火电厂节能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余明 《机电信息》2013,(1):24-26
人物简介:杨卫波,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副主任,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中国制冷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工程热能物理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地源热泵利用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方向涉及地热能利用与太阳能热利用中的传热传质问题及热泵节能技术,在地源热泵研究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相似文献   

16.
精馏塔是流程工业中能源消耗巨大的分离设备,热泵精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用于提高精馏塔能源利用率的一种手段.文章的目的是设计一套吸收式热泵回收精馏塔顶多余的热量,用来加热塔釜的物料,达到节省蒸汽消耗的目的.文中系统地研究了吸收式热泵各换热单元内的热、质传递机理和热动力循环过程,建立了过程模型,利用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求出最佳设计参数、操作参数.数值模拟显示该吸收式热泵的能量利用率高,温度提升幅度大,有相当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田喆  朱能  彭鹏 《流体机械》2006,34(6):51-55
提出的异层储能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综合了异层井组合采灌、季节性储冷和水源热泵串联三种技术,为实现地下水的大温差利用提供了可能。在从技术、环境和经济等方面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的基础上,针对某实际工程,利用水源热泵性能模拟软件,提出了应用3种技术大温差利用井水的具体设计方案。与常规水源热泵进行了比较后,认为特定地区异层储能型地下井水源热泵不仅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还可节约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重离子加速器(以下简称加速器)在开机运行状态下,其冷却水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传统方法是通过热交换器将冷却水系统的热量进行交换后散失在空气中被浪费掉.现在加速器系统中使用离心式热泵机组,既保证了加速器的正常运行,又使得热能被利用,降低了加速器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
依据热泵技术在多效蒸发中应用的特点,结合蒸发浓缩过程成本分析,提出了更加具有经济性的间隔式多效蒸发热泵流程方案,并结合实际蒸发工艺数据设计了配套的两级蒸汽喷射式热泵.指出了热泵蒸发的经济效益在不同工艺过程中差异性较大的原因,并在归纳计算热泵蒸发的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对比了普通多效蒸发热泵流程与间隔式多效热泵流程在蒸汽经济性上的数值大小,指明了间隔式热泵流程能大幅度不但具有很高的热能利用率,还能大幅降低多效蒸发有效总温差,尤其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低温蒸发浓缩的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20.
1.普通气体渗氮炉目前国内使用的气体渗氮炉,存在以下不足:(1)热能消耗大将需要渗氮的零件放在耐热钢制造的渗氮罐,在井式炉中加热,渗氮罐轻则一二百千克,重则五六百千克,热能消耗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