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立克次体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是恙虫叮咬局部引起局部溃疡或焦痂,病原体和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毒血症和全身多脏器损害。近年来,我们共收治恙虫病29例,现将肺部X线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全部来源于1995年...  相似文献   

2.
李小青 《广西医学》2005,27(5):758-759
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性发热、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多脏器损害。现将我院内科收治的23例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侵入人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丙类传染性疾病,可引起持续高热、皮肤溃疡或焦痂、浅表淋巴结增大、皮疹、肝脾肿大等症状,部分病例可以引起心、肺等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现对本院及太和镇人民医院2000~2005年收治的23例恙虫病合并肺炎、心肌炎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所病。近年发现该病可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可累及呼吸、消化、循环、肾脏及神经系统等。关于该病并血液系统损害,国内外文献报道极少。而恙虫病并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日趋多样化、复杂化,而溃疡焦痂不典型,易被误诊。1998年~2006年我院共收治51例恙虫病,现对其中27例恙虫病并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恙虫病致肺损害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昭喜  曾传生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897-1897,1899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以恙螨为媒介将此病传染给人,其临床特点为突然起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被恙螨幼虫叮咬处出现焦痂等。国内对恙虫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临床多系统、多脏器损害表现的分析表明,其常伴有肺部损害。现将收集确诊恙虫病致肺部损害的68例患者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敏  刘珺凌 《中国热带医学》2014,(3):331-332,338
目的探讨儿童恙虫病临床特征并分析本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儿均有发热,大部分发现有焦痂或淋巴结肿大;32例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偏低,12例血红蛋白少于90g/L,12例血小板少于100×109/L。15例并发肺部炎症,贫血12例,呼吸衰竭2例,心力衰竭1例,中毒性肝炎12例,肾损害8例,多器官功能损害3例。治愈率为100%,无死亡及无复发病例。结论恙虫病可累及肝、肺、心脏、血液、神经等器官、系统,结合流行病学史及焦痂或特异性溃疡是确诊恙虫病的最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恙虫叮咬而传播给人。由于特征性的焦痂、溃疡常隐藏在湿润、身体隐蔽的部位,加之并发多脏器损害者临床表现复杂,大多数内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为提高对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治愈率。我院1994年5月-2007年11月确诊恙虫病病例217例,其中并发多脏器损害7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84例恙虫病治疗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有增高的趋势,除特征表现为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外,还可以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我们收集了1995~2003年84例恙虫病患,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42例恙虫病合并多器官损害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雁芳 《右江医学》2007,35(4):474-475
恙虫病是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人感染时.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毒血症状、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Ⅲ.亦可导致多脏器损害。现将我院2004年3月~2006年月10月收治的60例恙虫病中合并多脏器损害的42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以来收集的13例儿童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溃疡或焦痂可作为恙虫病的主要表现,恙虫病对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复杂化,可损害肝、心、肺、脑等脏器。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体格检查要全面细致。  相似文献   

11.
蒋靖生 《广西医学》2002,24(7):1082-1083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等〔1〕,可导致多器官损害。我院感染科自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9月共收治成人恙虫病 98例中肺部受损共 4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恙虫病并肺损害诊断标准〔2〕:(1)符合恙虫病诊断标准 :①有野外草地接触史。②高热伴特征性溃疡或焦痂。③淋巴结肿大、皮疹。④外斐氏试验(Weil -Felix) 1∶16 0以上。具有上述中 3项可诊断。(2 )有胸部X线损害表现和 (或 )胸腔积液。 (3)除外其他疾病所致的肺损害。 (4)可伴有咳嗽…  相似文献   

12.
儿童恙虫病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2例确诊为恙虫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恙虫病以5-10月为高发季节;临床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焦痂或溃疡、皮疹为其主要表现,焦痂为特有症状;外斐试验效价1:160以上有诊断价值;恙虫病易合并多脏器损害,为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氯霉素、红霉素治疗效果良好。谱无发生毒副作用,结果提示,恙虫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焦痂或溃疡可作为主要诊断依据之一,外斐试验效价1:160以上是另一主要诊断依据,但早期阳性率不高,它可与焦痂互参,减少漏诊,恙虫病可导致多脏器不同程度受损,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3.
小儿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霞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19-1819
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发现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多脏器损害多见,极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的认识,现将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的小儿恙虫病63例,其中26例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恙虫病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收治的 17例恙虫病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 ,17例中男 11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9.1岁。夏季 6例 ,秋季 7例 ,春冬季各 2例 ,12例来自农村 ,5例来自城镇 ,临床表现以高热 ,皮肤溃疡或焦痂 ,肝、脾、淋巴结肿大为多见。皮肤溃疡或焦痂和外裴氏反应阳性为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 ,72h内误诊 7例 ,本组病例经静滴氯霉素后均治愈。认为恙虫病在儿科并非罕见 ,好发于 5~ 14岁男性儿童 ,好发季节为夏秋季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易造成误诊 ,误诊主要原因为 :①对本病认识不足 ;②缺乏典型皮肤溃疡或焦痂 ;③没有动态观察外裴氏反应。本病用氯霉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相慧  卢荣羡 《吉林医学》2009,30(6):549-549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免疫性传染性疾病,通过恙螨传播给人,临床以发热、原发性皮肤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我院2001年7月~2008年6月共诊治23例典型恙虫病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皮肤焦痂及皮疹是恙虫病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本文对26例小儿恙虫病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入院时有焦痂者11例(42.3%),出现过皮疹者10例(38.5%),双下肢有出血点3例(11.5%),误诊14例。同时提示焦痂与皮疹的发生率较低可能与部份患者求诊时间较晚及焦痂多位于身体隐蔽部位而易漏诊、误诊有关。氯霉素对本病有特效。  相似文献   

17.
恙虫病是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表现多样、复杂,合并症较多,易造成误诊。我院近3年收治有20例恙虫病散发病例,其中误诊16例,误诊率达80%。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就其误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欧松平  吴海棠 《海南医学》2010,21(18):46-46
恙虫病(亦称为丛林斑疹伤寒)是由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以及伴有典型焦痂,基层医院由于缺乏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往往不能确诊。我院2001年至2009年共收治13例有典型焦痂的恙虫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加强对小儿恙虫病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5年-2010年104例小儿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总结经验,减少误诊。结果 104例患儿均有高热,103例均发现焦痂或溃疡,52例淋巴结肿大,13例见皮疹,肝大17例,脾大6例。外斐氏试验阳性68例。误诊24例。氯霉素、四环素治疗有效。结论小儿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焦痂或溃疡是其最特异的表现,仔细体格检查,能减少误诊。氯霉素和四环素治疗效果佳,是治疗恙虫病的经典药物。  相似文献   

20.
恙虫病是一种恙虫病立克次体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传播媒介为恙螨.恙虫病并不少见,临床上常以高热为首发症状,原发性皮肤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其误诊率较高.少数患者无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及外斐反应阴性等易被误诊.现将本科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误诊的25例恙虫病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