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要通过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江边一碗水生品和炮制品中鬼臼毒素含量的影响,优选了土家药"江边一碗水"的炮制工艺.采用高效液相法对江边一碗水的生品及其5种炮制品(童便浸泡制品、醋炙制品、醋蒸制品、姜汁浸泡制品、醋磨制品)中的鬼臼毒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了不同炮制工艺中鬼臼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炮制品中鬼臼毒素的含量由大至小分别是:醋炙品>醋蒸品>醋磨制品>生品>童便浸泡制品>姜汁制品.故醋炙法和醋蒸法是江边一碗水的较为适宜的炮制方法,活性成分测定结果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为江边一碗水炮制工艺规范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炮制方法对槐花有效成分百分含量的影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后的槐花中芦丁、槲皮素进行测定,比色法对鞣质的测定,从而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槐花有效成分百分含量的影响.芦丁百分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炒槐花醋炙槐花生品槐花槐花炭,醋炙槐花和炒花槐差别不明显;槲皮素百分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槐花炭炒槐花醋炙槐花生品槐花;鞣质百分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炒槐花醋炙槐花生品槐花槐花炭.结果表明,不同炮制方法的槐花中有效成分有一定差异.芦丁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百分含量增加,但在一定温度后呈递减趋势;槲皮素会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鞣质随炮制温度增加而增加,当到达一定加热温度后随时间增加变小.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黄芪生品与炮制品之间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质子核磁共振指纹谱(1H-NMR)技术对黄芪以及其4种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差异性成分进行特征提取及筛选.1H-NMR指纹谱检测并鉴定出21种化学成分,其中8个氨基酸类化合物(缬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天冬酰胺、组氨酸),4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延胡索酸、苹果酸、琥珀酸、甲酸)在黄芪炮制品中首次被报道.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显示:与生黄芪相比,酒炙品、蜜炙品和盐炙品黄芪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变化明显,而米炙品和生品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不大,其中主要的差异性成分为苏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组氨酸、葡萄糖、蔗糖和毛蕊异黄酮.上述实验结果揭示了不同的炮制方法不仅影响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同时对氨基酸类和糖类成分浸出率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不同的中药炮制方式,降低大黄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炮制生大黄,应用鼠伤寒沙门菌体外回复突变试验(Ames)和彗星实验(Comet assay)对生大黄及不同炮制方式炮制后的大黄的遗传毒性进行研究.结果:生大黄Ames试验中TA97、TA102菌株无论代谢活化或非代谢活化皆为阳性;而除醋蒸样品在代谢非活化条件下呈阳性外,各菌株的清蒸和醋蒸大黄Ames试验均为阴性,但清炒和醋炒大黄仍为阳性.彗星实验结果显示,生大黄在1.25,2.5和5.0mg/mL浓度下,其尾长、尾部DNA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毒性呈剂量-效应关系,大黄各剂量组清蒸和醋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到了降低毒性的效果.而清炒和醋炒的样品仍具有遗传毒性.结论:生大黄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清蒸和醋蒸两种炮制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大黄的遗传毒性,而清炒、醋炒减毒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丁慎德 《科技信息》2012,(7):370-370
通过化学方法,UV光谱,薄层层析图等分析测试手段检测了柴胡的有效成分,并对柴胡生品和醋炙品所舍有效成分挥发油,皂甙进行了定量实验研究,总皂甙含量基本不变,而柴胡醋炙品比其生品含量下降了约20%,其1:10蒸馏液在276+1nm波长出的光密度值下降约26.7%,所以醋炙可影响柴胡的有效成分的收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贵州特色饮片醋炙荷叶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测定10个批次醋炙荷叶饮片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并以荷叶碱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拟定醋炙荷叶贵州特色饮片水分不超过8.61%,总灰分不超过10.30%,醇浸出物不得少于8.45%,荷叶碱含量不得少于0.05%,结论:初步建立贵州特色炮制方法醋炙荷叶饮片量化质控标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大黄和醋大黄总蒽醌的含量。方法以大黄素为对照品,浓度为1%的醋酸镁甲醇溶液对其进行显色,在513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测定生大黄和醋大黄总蒽醌的含量。结果比较其含量差异,揭示大黄炮制前后总蒽醌的含量变化。结论该方法可作为大黄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川黄柏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与盐酸黄柏碱的含量差异,采用HPLC对盐酸黄柏碱和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川黄柏不同炮制品中除黄柏炭外,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大小顺序依次为:炒黄品酒炙品醋炙品盐炙品蜜炙品炒炭品,盐酸黄柏碱的含量变化依次为:酒炙品醋炙品≈盐炙品炒黄品蜜炙品炒炭品。说明川黄柏炒黄及不同炙法均有利于盐酸小檗碱的提取,酒炙品及醋炙品对盐酸黄柏碱有利于提取,而盐炙品、炒黄品、蜜炙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炒炭品所含盐酸小檗碱和盐酸黄柏碱均比不同炮制品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成饮片后才能入药,为了给从业者提供参考,本文对甘肃省定西地区三种道地药材的炮制方法进行了概述。黄芪的炮制方法有净选与切制、米炒、蜜炙、酒炙、盐炙、盐麸制,其中在现代使用较多的炮制品是生品及蜜炙品;当归的炮制方法有净选与切制、土炒、炒炭、油炒、醋炙、酒炙、蜜炙,其中在现代使用较多的炮制品有全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酒当归、土炒当归以及当归炭;党参的炮制方法有净选与切制、炒黄、米炒、土炒、麸炒、蜜炙、酒炙、蒸制,其中在现代使用较多的炮制品有米炒党参和蜜炙党参。  相似文献   

10.
《贵州科学》2021,39(3)
目的:初步研究不同蒸制方法对莴比苷(商陆)总多糖含量的影响及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趁鲜蒸制、烘干后蒸制、流水浸泡后蒸制的方法炮制样品,以总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苯酚-硫酸法,探讨不同蒸制方法及不同蒸制时间下,苗药莴比苷(商陆)样品中总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莴比苷(商陆)不同炮制方法中总多糖的含量差异较大,生品及醋炙品总多糖含量分别为8.73%及8.60%,趁鲜蒸制不同时间样品总多糖含量为7.65%~10.67%,烘干后蒸制不同时间样品总多糖含量为6.99%~10.45%,流水浸后蒸制12 h样品总多糖含量为5.36%,其中以趁鲜蒸制12 h含量最高,为10.67%。结论:莴比苷(商陆)蒸制后,总多糖的含量有所变化,在一定蒸制时间内,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达最大值后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其安全性及炮制减毒机制奠定一定的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1.
岩陀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岩陀植物嫩叶为材料,用不同方法对岩陀叶片DNA进行提取,比较提取的质量差异,寻找适合岩陀叶片总DNA的提取方法,以满足多基原民族药岩陀DNA条形码识别系统构建的研究需要。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改良的CTAB法、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及碱裂解法提取岩陀叶片总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及PCR扩增效果检查DNA提取的质量。结果显示四种方法均能从岩陀植物叶片中提取到基因组DNA,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和完整性明显好于其他方法,且采用此法进行PCR扩增获得的目标条带明亮单一,扩增效率达到100%。改良的CTAB法是岩陀叶片总DNA的提取中最为合适的提取方法,能够满足后续DNA条形码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2.
动物寄生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探讨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在该课程的应用效果,以LBL教学法的班级作为对照班, LBL+CBL教学的班级作为实验班,通过动物寄生虫学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期末试卷平均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教学成绩优良率为64.06%(41/64),高于对照组班的46.03%(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 LBL-CBL教学法在动物寄生虫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成绩.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天坑地区拥有许多特色的药茶资源。本研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神木天坑五棱苦丁茶总黄酮进行提取,并运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然后以神木天坑的五棱苦丁茶、异叶梁王茶的叶片为材料,以苦丁茶叶片为对照,测定3种药茶的总黄酮含量;同时,为研究3种药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体外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和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试验。结果显示:乙醇浓度40%(V∶V)、料液比1∶50 (g/mL)、提取温度64.9℃、提取时间35.2 min、超声波功率316.8 W和超声频率35 kHz时,苦丁茶、五棱苦丁茶、异叶梁王茶总黄酮得率分别为10.61%、4.98%和15.73%。当控制黄酮浓度为1 mg/mL时,3种茶叶黄酮均具有较好的总还原力,抗氧化活性较好,其中以异叶梁王茶对·OH、·O2-和DPPH·的清除率最大,分别为53.02%、49.84%和73.96%。试验结果表明异叶梁王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为其资源开发奠定一定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运用求积分的方法研究了含有一维p-Laplacian算子的二阶三点边值问题:{(|u′(t)|p-2 u′(t))′+λf(u(t))=0,t∈(0,1),u(0)=0,u(1)=u(η)多重正解的存在性,其中p∈(1,2],0η1是常数,λ∈(0,+∞)是一个参数,对于常数r0时,f∈C1([0,r),[0,+∞)),在(0,r)上f(s)0,且lim s→r-(r-s)p-1 f(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简单、方便且能准确估算盐沼植物生物量的方法,简化其生物量测定工作。【方法】以高度(H)和密度(D)2个形态因子作为变量,用数理统计方法构建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Lam.)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茳芏地上生物量(Wa)以DH为变量进行估测更恰当,以DH为自变量的乘幂曲线模型Wa=0.0097(DH)1.177为生物量最佳估测模型。【结论】运用回归模型估算茳芏地上生物量可行,并可取得较为可靠的预测精度,茳芏地下生物量不能得出合适的估算方程。  相似文献   

16.
Ab initio method under the effective core potential (ECP) approximation is employed to study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carbonyl migration of the cycle of olefin hydroformylation catalyzed by a carbonyl cobalt HCo(CO)3 at Hartree-Fock (HF) level. The structures of the reactant, transition state and product for the reaction are determined. The energy of each stationary point is corrected at MP2/LAN2DZ//LANL2DZ+ZPE (zero-point energy) level. The calculated activation barrier is 28.89 kJ/mol.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提取扁桃斑鸠菊(Vernonia amygdalina Del.)黄酮及自由基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扁桃斑鸠菊的叶片为试材,运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超声波辅助对其总黄酮的提取进行优化,并对其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与抗氧化活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扁桃斑鸠菊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9.6 W,超声频率35 kHz,乙醇浓度100%,料液比为1∶48.5 g/mL,提取温度61.9℃,提取时间20 min,黄酮得率为5.7%。当扁桃斑鸠菊黄酮浓度为2 mg/mL时,其对·OH、DPPH·和O_2~-·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4.7%、79.2%和32%,并具有很好的还原能力。通过热溶剂浸提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扁桃斑鸠菊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所用时间短,要求温度低,提取率好,方法简单易行,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四数九里香药材中补骨脂素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素含量,建立四数九里香中补骨脂素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力特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6nm。结果表明,TLC斑点清晰,补骨脂素在0.06~0.3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1.84%(n=6)。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以作为四数九里香药材的质量标准制定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Two set ofAndrias davidanus fertilized eggs and its seedlings were got by means of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The sections of the embryo ofAndrias davidianus were made by histological method. The expression of homologous sequences of Quox-1 gene has been studi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ith special antibo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ression of homologous sequences of Quox-1 gene was detected in the epidermis of blastula and gastula. The highly expressi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epidermis at the neural tube phrase and the tail bud stage. Deng Fengjiao: born in October, 1954, Associate Professor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杏鲍菇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杏鲍菇新鲜子实体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的水浴加热法从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等方面分析影响杏鲍菇粗多糖提取效率的因素,并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到其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47℃,提取时间为4.9h,料液比为1∶19(g/mL),其中提取温度对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在该条件下,杏鲍菇粗多糖得率达到极大值5.66%,与实际验证值接近。由此可知,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水提杏鲍菇粗多糖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