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无压烧结、热压烧结和热等静压烧结SIC陶瓷以及热压烧结的SiC粒子补强Al2O3基复相陶瓷(SiCp-Al2O3)和SiC粒子与SiC晶须共同增强的Al2O3基复合材料(SiCp-SiCw-Al2O3)在氮气氛中进行高温氮化处理,成功地实现了这些材料的开口气孔表面裂纹的愈合。研究表明:热等静压氯化工艺可以显著提高SiC和Al2O3陶瓷的抗弯强度,对断裂韧性也有较大的改善作用。对于热等静压烧结SiC陶瓷,在1850℃和200MPa氮气压力下氯化处理1小时后,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由582MPa和5.7MPa·m1/2提高到907MPa和8.4MPa·m1/2;对于热压烧结的SiCp-Al2O3复相陶瓷和SiCp-SiCw-Al2O3复合材料,在1700℃和150MPa氮气压力下氮化处理1小时后,其室温抗弯强度分别由460和705MPa提高到895和1033MPa。  相似文献   

2.
对于SiC与AlN在1800℃以上可以发生反应形成固溶体的研究结果有益于碳化硅陶瓷的烧结。  相似文献   

3.
碳化硅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热等静压烧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采用热等静压(HIP)这一先进的烧结工艺,研究了Al2O3添加量对SiC陶瓷之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成功地制备出Si3N4粒子以及SiC晶须补强的SiC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Al2O3是HIP烧结SiC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有效添加剂,当添加3wt%Al2O3时,采用HIP烧结工艺在1850℃温度和200MPa压力下烧结1h就可获得密度分别高达97.3%、99.4%和97.0%的SiC的  相似文献   

4.
SiC陶瓷的冲蚀磨损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无压(PL),热压(HP)、热等静压(HIP)烧结SiC陶瓷的室温冲蚀磨损行为。热等静压SiC陶瓷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细致的组织结构,其冲蚀磨损耐磨性比无压的热压烧结SiC陶瓷要好。  相似文献   

5.
SrTiO3独石化晶界层电容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低温烧结SrTiO3晶界层瓷料系统中Bi2O3、Li2O、SiO2等掺杂剂对瓷料半导化及烧结特性的作用与影响,讨论了将这种瓷料应用于常规多层陶瓷电容器制作技术的工艺特点和技术关键。实验表明,利用晶界偏析技术制造SrTiO3独石化晶界层电容器是一条可行性好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AlN-SiC固溶体陶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步文博  徐洁 《材料导报》2000,14(3):34-37
评述了国内外AlN-SiC固体溶体陶瓷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着重阐述了烧结工艺,包括粉体机械混合传统烧结工艺及化学活化烧结新工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认为化学活化烧结新工艺是今后制备AlN-SiC固溶体陶瓷的发展趋势,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SiC料浆的稳定性和流变特性、SiC粉末的填实过程、SiC薄带和骨架的制备技术、SiC的固相烧结和骨架密度的控制,以及压力浸渗等科学问题和工艺问题。采用新提出的技术路线,即以“浇带法”和(或)“料浆浇注法”制备其组成和结构递变的SiC薄带和(或)料块;以无压烧结获得具有密度梯度的SiC陶瓷骨架;以液体金属Al压力浸渗入具有密度梯度的SiC骨架,成功地合成了SiC- Al陶瓷- 金属梯度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8.
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理论钡长石凝胶玻璃,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均匀、致密的SiCpl增强的BAS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并利用SEM等设备以及显微压痕、三点弯曲等方法研究了SiCpl/BAS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探讨了SiCpl对SiCpl/BAS的强韧化机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SiC料浆稳定性和流变特性的控制条件、SiC薄带的制备工艺、SiC薄带烧结密度的影响因素等研究,采用配制SiC料浆-浇带-剪切压制-无压力烧结工艺,制备出为理论密度50-85%的具有密度梯度的SiC陶瓷骨架,使浇带法制备具有密度梯度的陶瓷骨架,进而制备其组分、结构和性能沿厚度方向呈阶梯变化的功能梯度材料的工艺路线成为可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烧结助剂AIN 和B对C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含量较低时(小于0.5w t% ),B的增加能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与断裂韧性,继续增加B的用量至1w t% ,虽能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但使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大大降低。AIN 与SiC高温反应形成固溶体,能起到强化和细化基体SiC晶粒以及改善SiC晶界结构的作用,但对复合材料内纤维与基体间界面的结合影响较小,因此与B的作用相比,AIN 对复合材料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烧结助剂为5w t% AIN-0.5w t% B,经1850℃和25MPa 热压烧结后的Cf/SiC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弯强度与断裂韧性值分别为526.6MPa 和17.14MPa·m 1/2。  相似文献   

11.
快速烧结法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制得连续聚碳硅烷(PCS)不熔化纤维,采用快速烧结方法制备出性能较好的连续SiC纤维。探讨了气封条件的选择,以及烧结速度对SiC纤维的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烧结条件下,可以实现向纤维上施加张力以及纤维的无机化转变,烧结速度加快会降低纤维的C/Si(原子比),同时有利于提高纤维的抗拉强度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烧结助剂Ti对C-B4C-SiC碳/陶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表明Ti在烧结温度下与B发生反应在晶界生成TiB2,并产生液相,有效地促进了C-B4C-SiC复合材料的烧结,抑制了晶粒的长大,使复合材料密度与强度大幅度地增加,电阻率下降;同时TiB2在氧化时生成致密的TiO2,包裹了易氧化的B4C和C,使制品难氧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制品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Ti对C—B4C—SiC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就烧结助剂Ti对C-B4C-SiC碳/陶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表明Ti在烧结温度下与B发生反应在晶界生成TiB2,并产生液相,有效地促进了C-B4C-SiC复合材料的烧结,抑制了晶粒的长大,使复合材料密度与强度大幅度地增加,电阻率下降,同时TiB2的氧化时生成致密的TiO2,包裹子易氧化的B4C和C,使制品难氧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制品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木材陶瓷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木材制备SiC陶瓷的反应过程及熔融硅与多孔木炭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木材制得的SiC陶瓷的最终组织取决于渗硅处理温度.较低温度下形成碳化硅多孔材料,较高温度下形成 Si/SiC复相致密材料.分析指出,木材制备 SiC陶瓷中 Si/C反应的大致过程为:熔融硅沿木炭毛细管壁上升,同时与接触的碳反应形成碳化硅,碳化硅层不断向碳层推进直至多孔碳骨架完全转化为碳化硅.生成的碳化硅在反应后期会发生再结晶,最终组织形态表现为多边形大颗粒碳化硅分布在自由硅基体上.  相似文献   

15.
浇带法制备具有密度梯度的SiC陶瓷骨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SiC料浆稳定性和流变特性的控制条件,SiC薄带的制备工艺,SiC薄带烧结密度的影响因素等研究,采用配制SiC料浆-浇带-剪切压制-无压力烧结工艺,制备出为理论密度50-85%的具有密度梯度的SiC陶瓷骨架,进而制备其组分,结构和性能沿厚度方向呈阶梯变化的功能梯度材料的工艺路线成为可行。  相似文献   

16.
SiC/Al合金层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损伤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温条件下测定了Al合金以连续层状形式存在于SiC陶瓷层间并渗透入SiC陶瓷层内、Al合金浓度呈层状变化高低相间,以及Al合金和SiC陶瓷均匀分布相互渗透三种SiC含量相同而结构形式不同的SiC/Al合金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用SEM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及裂纹扩展过程。结果表明,在SiC陶瓷层间以连续层状形式存在的Al合金在应力作用下发生较大程度的塑性变形,在裂纹尾部被拉伸和形成桥接,引起能量耗散,减缓裂纹扩展速度,防止裂纹张开,使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明显改善;SiC/Al合金陶瓷─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损伤形式主要是SiC陶瓷层开裂、金属层桥接和裂纹偏转。  相似文献   

17.
通过热压烧结技术,SiC、AlN和Y2O3粉末混合体在1920 ̄2050℃、Ar气氛下形成了致密的复相陶瓷。在室温下SiC-AlN-Y2O3复相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600MPa和7MPa·m^1/2以上。运用XRD、SEM和TEM分析致密样品的断裂裂纹、形貌和组成。SiC-AlN-Y2O3复相陶瓷在1370℃氧化试验30h,其氧化产物为莫来石。  相似文献   

18.
SiC纤维补强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SiC纤维对LCAS(Li2O-CaO-Al2O3-SiO2)和MAS(MgO-Al2O3-SiO2)微晶玻璃的补强,观察和分析了在不同复合系统中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在SiC纤维/LCAS微晶玻璃复合系统中,发现纤维与基体之间有一中间界面层,它主要是在复合材料的烧结过程中通过扩散形成,并且于1200℃时在界面上形成富C层。SiC纤维/MAS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由于在烧结过程中有化学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Bi掺杂对Ni-Zn-Cu铁氧体的烧结与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低温烧结软磁铁氧体是表面组装元件(SMD)中的一类关键材料。本文对Bi掺杂的低温烧结Ni-Zn-Cu铁氧体从烧结性质、结构与相组成、显微形貌、磁结构和磁性质(磁导率、品质因数及频谱)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Bi掺杂对材料形成过程和磁化机制的影响,发现Bi对材料磁性能的改进所起的作用主要产生于它对材料显微结构(晶粒、晶界和气孔)的调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热压烧结技术,SiC、AlN和Y2O3粉末混合作在1920~2050℃、Ar气氛下形成了致密的复相陶瓷.在室温下SiC-AlN-Y2O3复相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600MPa和7MPa·m1/2以上运用XRD、SEM和TEM分析致密样品的断裂裂纹、形貌和组成.SiC-AlN-Y2O3复相陶瓷在1370℃氧化试验30h,其氧化产物为莫来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