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成人学习障碍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人作为成人教育的主体,在参与学习时虽然具有很大优势,但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障碍如生理机能障碍、意向、情感障碍、经验的负面影响、学习需求与动机障碍、多种社会因素干扰等。本文试图就成人学习者在学习时遇到的各种障碍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对措施,以期更加有效的提高成人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成人学习心理障碍归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背景下,成人教育在整个终身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成人作为成人教育的主体,已经被许多理论证明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然而由于成人学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成人学习者在参与学习时仍然会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本文对成人学习的心理障碍进行归因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成人克服这些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黄国芬 《考试周刊》2014,(32):164-165
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始认识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经济社会的初步构建也让成人教育研究变得更必要。成人教育研究应该按照成人教育的相应规律,以保障教育成功为目标,兼有经验学习、自我导向学习及参与学习等特征。成人教育研究中应该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与评估。文章对成人教育研究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成人教育参与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教育供给水平是成人教育参与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的分析,主要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全球成人教育参与的调查方式、欧洲国家成人教育的参与水平、成人教育的供给主体和方式、成人教育参与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成人教育参与的对策.以上研究有利于了解全球成人教育参与、供给的状况,有利于借鉴国际经验提高我国成人教育参与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在教育公平的视野下,分析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群体不能公平参与学习、接受教育的原因,明确指出来自社会的参考障碍,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改善不公平参与成人学习与教育的现状,使更多的成人能够自由参与成人学习与教育,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完善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成人教育在国内外都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成年公民参与成人教育的原因和障碍更是很多学者所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将在分析西方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国内的公民参与成人教育的一些主要原因和重要的阻碍因素。其重要发现在于:首先,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西方国家公民参与成人教育的原因和障碍比较复杂;其次,国内公民参与成人教育的主要动机和主要障碍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与工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希莹 《文教资料》2012,(6):112-113
成人教育是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本文在阐述终身学习理念的基础上,从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学习意识、教育机制这四个方面探讨了成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障碍。  相似文献   

8.
<正> 国际成人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方向 1.国际成人教育的新理念。针对时代的变化来理解和认识成人教育,国际社会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人类要面临未来的挑战与危机,每个人都必须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参与社会,参与社会的全而事务。因此,国际成人教育已不再处于整个人类教育系统的边缘,而应成为整个人类教育系统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2.国际成人教育的新方向。伴随着新的国际成人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终身教育框架下的成人教育体系,不断推进学习化社会的建立,渐渐形成一种趋势,成为世界成人教育发展的主流。①终身教育成为主导国际成人教育改革的方向。②世界各国的各个层面对成人教育进行全面参与和合作。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理念愈益为人们广泛接受,现代成人教育与培训变得更加必要,成人教育和培训具有经验学习、问题学习、参与学习、自我导向学习等特点,遵循成人教育规律和原则是保证成人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MOOC学习的新时代,成人教育面临着宝贵的发展机遇:成人教育对象扩大、成人教育课程丰富、成人教育功能本体化、成人教育公平化、终身化及成人教育视野国际化,等等。但同时,成人信息技术的缺失、成人M OOC学员的易流失性、成人M OOC学习的语言和文化交流障碍以及成人M OOC学习认证等问题也制约着成人教育的发展。面临MOOC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成人教育要做到:深入开展MOOC学习研究,抓住M OOC带来的机遇;立足终身学习理念,提升成人学习能力;打造成人M OOC学习平台,提供成人学习的有效途径;参照成人需求特点,建立灵活的成人MOOC学习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等继续教育学员拥有学习选择自由、学术思想自由和参与学校管理自由等三大学习权利.落实学习权利对高等继续教育学员本人、学校、教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学习权利实现中存在的政策障碍、学校障碍和学员障碍,国家应不断扩大成人高校办学自主权;成人高校应改革办学机制,推行研究性学习和自我导向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综合改革;学员应发挥践行学习权利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effects that distance education has had with adult learners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including (a) correspondence courses, (b) single technology, (c) blended learning, and (d) e-learning. Distance education has changed to decrease situational, institutional, and dispositional barriers for adult learners that students listed in the 1970s and 1980s. Removing these barriers has improved adult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however, e-learning and blended learning also raise new concerns.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近十年收录文献,使用文献研究法,发现近十年我国成人教育领域研究热点分布呈现矩阵化,分别是以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为核心的终身教育形式研究,以终身学习、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为核心的终身教育理念研究,以学分银行和国家资历框架为核心的终身教育体系支持制度研究,以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和MOOCs为核心的远程教育研究。横向分析发现研究维度聚焦于价值取向研究、跨国比较研究、治理变革研究和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结合政策的变迁将研究热点的演变路径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2010—2012年处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时期,2013—2017年处于信息化时代成人教育供给侧改革与融合创新时期,2018—2020年处于成人教育向现代化转型的治理变革时期。最后从成人教育学科理论框架进行系统构建,基于成人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实践探索及面向积极老龄化问题和终身学习体系构建问题着力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走向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对成人转化学习的研究从舶来译介、基础理论研究向本土化、应用型研究过渡,但在将转化学习理论运用于成人教育领域的实践性研究中,存在研究范围窄化、研究方法单一化,研究内容以思辨为主,对工作场所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案例研究较为鲜见。通过重点介绍美国学者将转化学习理论中的批判性反思以及故事讲述法、行动学习法运用到工作场所教育的实际案例,以期对国内成人转化学习从理论进一步走向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需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在国家复兴、教育强国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以高等院校为依托,分析成人教育模式现状问题以及全民终身教育下高校成人教育的需求特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研究高校成人教育的转型模式,有利于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为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促进其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成人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最好体现。如何提高成教脱产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成教工作者需要长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成教脱产学生现有基本状况的分析入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成人脱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以学习为中心的成人高教质量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凸现,质量保障已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中盛行的"管理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中心在于学习,并就如何确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质量保障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继续教育观念的普及,成人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研究成人学习的因素是成人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影响成人学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深入讨论和充分了解成人学习的内在因素有助于对成人学习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intensity of perceived barriers to adult learning in Europe focusing on the barriers recognised by those not participating and having no intention to do so. This relatively large subgroup has received scant scholarly attention, yet exploring their participation barriers is critical for policies aimed at encouraging learning activity. The authors propose a country typology of adult learning based on earlier typologies of welfare state regimes,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and models of lifelong learning. Multilevel analysis of 19 European countries reveals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effects on barriers to adult lear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substantial country differences in all types of barriers perceived. In general,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adults not participating and not intending to participate in learning are the least impeded. For this group of adults,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re perceived most often in the Baltic countries, situational barriers occur most frequently in liberal and continental countries, whereas dispositional barriers are most frequent in all post-socialist countries as well as in Southern Europe. This confirms the significance of including structural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 addition to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in explaining barriers to adult learning.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y people return to study in their 30s and beyond and upgrade to a higher level qualifications. Some previous research has argued that attitudes formed in childhood, via family background and schooling, continue to shape a person’s engagement in learning throughout the adult lifecourse. Psychologists distinguish extrinsic motivation, determination to progress in a career, from intrinsic motivation, love of learning and suggest that both may be relevant to particip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A well-established education literature focuses on barriers to adult learning, such as lack of time or lack of fund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people who did not enter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conventional ages of late teens or early twenties but who did subsequently obtain degree-level or equivalent qualifications in midlife, defined here as from their early 30s through to age 50. The research uses data from the 1958 British birth cohort, a large-scale longitudinal survey. In the paper, a comparison group methodology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are used to isolate the key factors which explain why cgertain individuals progress to higher level qualifications in midlife while others do n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