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钴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它作用于造血过程,对氨基酸、辅酶、蛋白质代谢产生影响,对防治甲状腺肿大有一定疗效。它与锌、铜、锰有协同作用,同时补充钴、铜、锰、锌可促进生长发育。人体缺钴可引起巨细胞性贫血、白血病、白内障等疾病。摄入过多的钴盐可引起心肌炎、胃肠功能紊乱、耳聋、甲状腺吸收碘的能力减弱和导致甲状腺的肿大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86-1086
维生素B12(vitamin B12)一种含钴维生素,又称氰钴胺。其水溶液在弱酸下相当稳定,但对日光敏感。维生素B12与胃粘膜分泌的内因子结合时,才能被肠壁吸收。因此,当内因子不足时常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在甲基传递上起重要作用,与胆碱及核酸的形成有关。维生素B12可增加叶酸的利用率,这时可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从而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缺乏时表现有巨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发酵食品中含量很高,肝、肾组织中亦较高,蛋、奶和谷物中含量很少。  相似文献   

3.
吸烟对某些微量元素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吸烟者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是否依赖其辅助因子的浓度。测定吸烟者血浆硒、铜、锌、铁的浓度以及与其相关的抗氧化酶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与非吸烟者相比较。测定血浆硫(代)氰酸盐的水平作为衡量吸烟严重程度的指标。结果显示,吸烟者血浆铜浓度和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而血浆硒浓度和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低于非吸烟者,但两组血浆铁和锌的浓度及红细胞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差别。吸烟者的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浆硒、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铜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和铁的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而血浆硫(代)氰酸盐水平与硒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为:吸烟者体内抗氧化酶类活性的改变依赖于它们的辅助因子。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8种必需微量元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1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铁、锌、铜、锰、硒、铬、钴、镍8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示:(1)血清铁、铜含量增高;(2)血清锌、锰、铬、钴含量降低;(3)硒和镍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4)可根据上述微量元素变化的特点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5.
给25名健康成人每日补充20ml鱼油,共10周,测定补充前后血清和红细胞硒,红细胞和血小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红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血清硒和红细胞硒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内GSH-PX活性增强,红细胞GSH的 浓度降低。对血浆脂质影响明显的只有甘油三酯。我们假定在摄入鱼油后,红细胞和血小板膜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富集,可使脂质过氧化物产量增多,并由此变构激活…  相似文献   

6.
谭武红  张凯 《营养学报》1994,16(4):371-376
给克山病病区14~16岁居民每日口服200μg亚硒酸钠硒或硒酵母硒12周,测定红细胞硒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GPX蛋白水平,以探讨硒对GPX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补硒组在4周时红细胞硒已明显持续升高,停硒4周时仍维持在12周时的高水平,但亚硒酸钠组在各时期均明显低于硒酵母组;(2)两补硒组红细胞GPX活性于4周时开始明显上升,停硒4周后仍继续增高,但在各时期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3)硒酵母组和亚硒酸钠组红细胞GPX蛋白水平分别在4和8周时明显上升,前者在12周时明显高于后者,停硒4周时与12周时差异不显著;(4)红细胞GPX蛋白水平与硒含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说明:(1)硒水平不仅可影响红细胞GPX活性,而且对GPX蛋白水平也有调节作用;(2)硒酵母晒对红细胞GPX蛋白水平的调节作用比亚硒酸钠硒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期暴露于环境中钴、镍、铜、砷、硒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5—10月,在工业区和非工业区随机选择正常孕妇各30人,采集分娩前母血和分娩时脐带血,测定母血和脐血中钴、镍、铜、砷、硒和TNF-α、VEGF的浓度。结果工业区母血钴、砷、硒浓度高于非工业区(P0.01),脐血钴、铜、砷、硒浓度高于非工业区(P0.01,P0.05)。工业区母血和脐血TNF-α浓度高于非工业区(P0.05),脐血VEGF浓度低于非工业区(P0.05)。工业区母血TNF-α与砷、硒呈正相关(P0.05),脐血TNF-α与钴、铜、硒呈正相关(P0.05);工业区母血VEGF与钴、砷、硒呈负相关(P0.01,P0.05),脐血VEGF与铜呈正相关(P0.05),与钴、砷、硒呈负相关(P0.05)。结论孕期暴露于环境中高浓度的钴、镍、铜、砷、硒可影响母体和胎儿TNF-α和VEGF的分泌,导致TNF-α表达增加、VEGF生成减少。  相似文献   

8.
淄博市192例胎儿血6种微量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胎龄胎儿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钴、铬、锰;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锌、铜;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硒的含量,发现锌、锰从早妊到中好为逐渐增加,中妊后又逐渐减少;硒、钴、铬基本上随胎龄增长而含量减少:铜随着胎龄增长含量也逐渐增加。该6种微量元素含量,相邻两个月间相比,多为有显著差异和非常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孕妇及胎儿体内镍、钴、铜、砷和硒元素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011年5—10月,在空气中镍、钴、铜、砷和硒元素含量较高的污染区和各元素含量较低的邻近城市(对照区)共采集60对孕妇全血(母血)及脐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母血和脐血中的镍、钴、铜、砷和硒元素的含量,并分别对其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污染区脐血中镍、砷、硒含量和对照区脐血镍含量均显著高于母血(P<0.05),污染区和对照区脐血中铜含量均显著低于母血(P<0.05)。污染区和对照区的钴、铜和硒在母血和脐血中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居住地、孕期身体状况、当地居住年限和配偶职业是血钴、铜、砷和硒的影响因素。使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发现居住地、孕期身体状况、当地居住年限和配偶职业对血钴、铜、砷和硒浓度在考虑其他混杂影响因素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查地区孕妇和胎儿已暴露在镍、钴和铜等环境重金属中,空气污染严重的居住地和配偶职业是孕妇和胎儿各元素暴露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的不足或过量均可引起相应的疾病。微量元素的不足,多是由于机体吸收障碍、异常丢失、肾脏疾病等引起。其中铁、铜、钴不足均可引起贫血;碘缺乏引起甲状腺肿;锌不足引起侏儒症及性功能障碍;硒不足与克山病、大骨节病有关。摄入微量元素过量则能引起相应的中毒症。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血管病全血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及原子荧光法测定9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全血中锌、铜、硒、铬、镁的含量。结果表明全血中锌、硒、铬、镁含量均降低,锌/铜比值降低,铜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出血性脑血管病相比较,锌、铜、铬、硒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2.
钴(cobalt)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含钴5~10mg,大部分存在肝脏中,为维生素B12的主要成分,全血钴含量约5.94nmol/L。钴对人体的作用主要由维生素B12的功能表现,维生素B12可以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从而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维生素B12的一种形式——甲钴铵素参与胆碱合成,有助于从肝脏移去脂肪。钴缺乏表现为维生素B12缺乏症状。可以发展为巨红细胞性恶性贫血。人体钴的需要量尚不明确。一般膳食中可供给钴(150~600)μg/d。  相似文献   

13.
给潜在型克山病患者每日口服亚硒酸钠硒200μg,12周后测定红细胞硒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血清RCIA调节功能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以探讨补硒对潜在型克山病患者RCIA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潜在型克山病患者补硒后红细胞硒含量、GPX活性和红细胞C3b受体(C3bR)花环率明显提高,血清RCIA花环抑制率明显降低,但补硒对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血清RCIA花环促进率和CIC含量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说明:补硒可使潜在型克山病患者RCIA功能和血清RCIA调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李淑敏 《职业与健康》2013,(21):2862-2864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主要来源于肾脏。主要作用于红系祖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促进红系祖细胞增生和分化、成熟,增多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红细胞膜抗氧化酶功能。EPO常用于治疗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随着临床的深入研究,近年发现EPO受体(EPOR)广泛存在于各种非造血组织中,有非造血作用。具有抗凋亡、抗氧化、促进血管生长、抗炎、促进红细胞生成等机制。结合国内外的文献,发现EPO在心血管(慢性充血性心衰、急性心梗),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脑神经系统(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脑卒中、创伤性脑损伤)、肝切除术再生及高氧肺损伤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类疾病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血液中微量元素铁、铜、锌的含量,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液中铁为(537.64±164.388)g/L、铜为(2.602±0.291)g/L,含量明显升高,锌为(10.136±3.407)g/L、硒为(65.584±19.745)μg/L,含量明显降低。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儿种微量元素含量均有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深圳市一般人群全血中铜、铁、锌、硒、钴、钼含量及人群分布特点。方法于2016年6月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深圳市罗湖区和宝安区常住居民共2 160名(0~59岁),采集其肘静脉血并登记基本信息;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全血中铜、铁、锌、硒、钴、钼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深圳市一般人群血液中铜、铁、锌、硒、钴、钼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中位数(M)分别是778.24μg/L、497.97 mg/L、6.36 mg/L、153.44μg/L、0.20μg/L、0.86μg/L;血液中铜、铁、锌、硒、钴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性别差异(P0.05),其中铁、锌和硒在男性血液中含量高于女性,而铜和钴在女性血液中含量高于男性。一般人群血液中铜、铁、锌、硒、钴、钼6种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一般人群血液中铜、铁、锌、硒、钴、钼6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龄、性别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锌与硒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作用于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根据抗体作用于红细胞时所需温度的不同,分为温抗体型及冷抗体型AIHA两类。按发生AIHA的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原因不明)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的温抗体AIHA可继发于造血系统疾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和巨球蛋白血症等)、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及甲状腺机能亢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和服用α-甲基多巴后。冷抗体型AIHA…  相似文献   

18.
据社会调查,人群中贫血体虚、血液病(白血病、地贫、再障、药品性、血小扳减少性、缺铁性、不明原因贫血、失血过多、病后体虚、营养不良、孕产妇贫血、老年衰老性贫血等)相当普遍,时刻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口服人造血基础剂“红宝”当天吸收见效,10天一疗程,服约800ml自体造出优质的鲜血约400ml左右,在临床试验中对造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病者也能够自体造血,且能有效造出血色素(Hb)、血小扳(Pc)、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细胞存活时间更长。可免除昂贵的输血费用和血源紧张及感染的危险,有效提高了治疗率。  相似文献   

19.
人体全血及血清中铁状态影响微量元素的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内铁状态强烈影响胃肠道对微量元素如镉的吸收,此因素也影响着其他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度。因此,调查了234位年龄在15~17岁男、女青少年全血及血清中铁指示剂与微量元素浓度的关系。铁状态用血清铁蛋白、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与血清铁蛋白的比率,调查的微量元素有:全血或血清镉、钴、铜、锌、硒、铷、汞和铅,血清钨、全血镉。结果发现,铁状态与血镉、全血或血清钴或血铜呈负相关,与汞浓度呈正相关。硒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呈正相关。铁与铅的关系是不明确的。血清中相关性弱于全血的,但是在血清和全血中,铁与钴均呈强烈的负相关。仅发现铁与锌、铷或钨间存在偶然或许是假性相关。总之,研究支持先前研究认为的镉、钴和铜的吸收通过类似于铁转运机制的结果,但不能解释铁与汞浓度间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人体的健康离不开充足、流畅、洁净的血液,要想体健少病,保护好血液是十分重要的。 补足造血原料。血液中的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重要细胞,因而人体代谢必须依赖足够的红细胞。制造红细胞需要优质蛋白质、铁、钼、钴、铜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_2、B_6、B_(12)、叶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