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预激综合征( wolt-parkinson-white,WPW)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多数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15%~30%为心房颤动( atrialtibrillation,Af),频率过于快速的心动过速可恶化为室颤或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故应积极治疗。现对本院收治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1例患者给予电转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律平是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室上性、室性过早搏动,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疗效较佳,对阵发性房颤也有一定效果。观察表明,心律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10%~34.8%。下面将其做一简述。 心血管系统心律平不仅可治疗心律失常,还可导致心律失常。国外  相似文献   

3.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本病有40~80%的病例常伴发快速心律失常。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严重者可发生猝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快速型房颤是预激综合征伴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两个主要类型,临床上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乙胺碘呋酮是广谱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自7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原为抗心绞痛药,具有对冠状动脉周围血管直接扩张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后来发现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显著,可用于治疗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对反复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颤及室性心动过速,可防止反复发作,也可防止预激综合征伴室性心律失常及房颤或心房扑动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5.
预激综合征(WPW)患者中虽有80%并发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但预激综合征伴逆向性反复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所见四例报告如下。临床与心电图资料例1:男性,16岁。7岁始反复短阵发作性心  相似文献   

6.
据报导预激综合征中,40—80%伴有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反复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约占80%),次为心房颤动(约占16%)及心房扑动(4%),亦有报告发生室速及室颤者,但较罕见。预激综合征一般预后良好,但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时,常可突发心室颤动而  相似文献   

7.
预激综合征(WPW)是严重心律失常中的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任何一个房性冲动通过房-室旁路下传到心室时,若适值心室的预激期,可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而致猝死。1968年Cobb首次用外科手术治疗WPW成  相似文献   

8.
预激综合征(WPW)系由于存在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以外的先天性房室附加通道,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引起一部分的心室肌提前激动所致的心律失常。由于房室间两条通路的存在,容易发生折返性心动过速,临床上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多见。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报道鲜见,故笔者将所治三例报告如下, 例1 张某,女,53岁,工人。1988年2月6日初诊:自幼即有阵发性心慌心悸。心电图诊断为B型预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近三个月来,室上速发作频繁,每个月约16-17次,曾服“乙胺碘呋酮”等  相似文献   

9.
第十九章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心房的激动沿正常传导系统下传尚未到达心室肌之前,就较快地通过附加的房室传导径路预先地激动心室肌的一种综合征。1930年Wolff、Parkinson与White三氏报告了11例具有P-R间期缩短、QRS间期延长伴起始部粗钝(△波)、反复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三大特征的心电图与临床表现,称为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简称WPW综合征),这是预激综合征的一种最常见类型。辨认预激综合征有重要临床意义,因为:①本征心电图颇似束支阻滞、心肌梗塞或心室肥大,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又常常类似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容易误诊。②可掩盖原有的心肌梗塞、心室肥大或束  相似文献   

10.
刘佳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132-132,134
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是严重的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相似文献   

11.
1病例介绍赵某某,男,30岁,该患于1984年开始反复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十余次,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心率达190次/分以卜,当地医院经心电图诊断为预激综合症并阵发性室主性心动过速(下称阵发性室上速),1984年一次发作持续4昼夜,就诊医院用异搏定(Verapamil)5mg静脉注射,注射后5分钟内病人自觉头晕、恶心,尽而晕厥抽搐、脉搏触不清、心音消失,心电监视显示为室颤。当即行心脏按压和电转复,转复后心电图为预激综合征A型,以后类似发作10余次,其中5次用异搏定,均有上述类似现象发生,半年前病人患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经…  相似文献   

12.
预激综合征(WPW)是一种少见的心律失常,常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亦归类室上速(SVT)。WPW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心电图。经典型WPW的诊断比较容易,然而部分预激因其表现隐匿、多变往往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现将我院2002—2004年10例表现特殊的WPW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共收集了 1998年 1月~ 1999年 3月宜城县人民医院 10 2例临床诊断为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心律失常主要类型有快速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予抗心律失常治疗。快速房颤 6 4例 ,9例立即转为窦性心律 ,余 5 5例以减慢心室率为主。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均转为窦性心律。 2 5例 PSVT均中止发作。 1例室颤因抢救无效死亡 ,余 8例室速、室颤均中止。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常见 ,部分具有高度致命性 ,急诊时必须正确识别 ,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4.
WPW综合征的特殊心电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PW综合征是预激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人群发病率约0.1%~0.3%[1-2].由于WPW综合征可以合并各类快速心律失常[3],严重者可导致室颤、猝死[4],加上其心电图极易掩盖或误认为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肥大等病理性改变[5],在临床心电图中一直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一般发作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若不及时治疗,也会发生严重后果。笔者1995~1996年治疗22例PSVT,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22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12例,女10例,年龄20~73岁。病程1个月~20余年。其中6例患者长期预防性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反复发作而求治。1.2 临床资料 22例均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Hotter)确诊为PSVT。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3例,老年性心脏病1例,先天性心包囊肿1例。B型预激综合征(WPW)7例,A型WPW2例,隐匿型WPW3例,间歇性WPW1例,L-G-L综合征1例。电生理检查确诊为自律性增高所致房性心动过速1例。余2例为特发性。  相似文献   

16.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简称预激)合并房颤是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它能导致室颤.及时正确地诊断并有效地紧急处理,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本文就本院1985~1992年12月收治的8例预激并  相似文献   

17.
张振起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933-1933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多数学者赞成仅对恶性心律失常或有明显自觉症状者进行治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适应证:①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类Ⅱ级以上;②室上速(PSVT)有或无心功能不全;③室颤(vF)或多形性室速;④预激综合征(WPW)伴房颤(AF);⑤Q—T延长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8.
安搏律定是有效的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别是伴有预激综合征以及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非常有效.安搏律定治疗引起严重癫痫发作报告甚少,国外仅见2例,国内尚未见有报道,我们曾遇1例并有脑电图异常,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多数学者赞成仅对恶性心律失常或有明显自觉症状者进行治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适应证:①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类Ⅱ级以上;②室上速(PSVT)有或无心功能不全;③室颤(vF)或多形性室速;④预激综合征(WPW)伴房颤(AF);⑤Q—T延长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20.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多数学者赞成仅对恶性心律失常或有明显自觉症状者进行治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适应证[1-3]:①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类Ⅱ级以上;②室上速(PSVT)有或无心功能不全;③室颤(VF)或多形性室速;④预激综合征(WPW)伴房颤(AF);⑤Q-T延长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