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配合比和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彤  刘立新  杨广宁 《砖瓦》2007,(6):8-10
在分别用碎混凝土块、碎砖块和矿渣作为骨料的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研究基础上,用振动挤压成型的方法分别制作出再生骨料混凝土KP1型多孔砖,并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抗压强度、收缩性能和冻融等基本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KP1型多孔砖的强度可达到MU10~MU25,且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收缩变形较小,冻融循环试验结果符合要求,价格与烧结粘土多孔砖相当,可作为粘土砖的替代产品用于砌体结构房屋。  相似文献   

2.
制作了再生骨料掺入量为75%的再生混凝土多孔砖,进行了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块材抗压及抗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块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8.46 MPa;同时,进行了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抗剪性能试验,考察了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在不同砂浆强度下的抗剪承载力,分析了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受剪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受压徐变破坏时间、徐变变形和徐变度的影响规律,对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85%、90%和95%应力水平的徐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徐变破坏的时间缩短、徐变变形及徐变度增大;随着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的增加,徐变变形及徐变度减小,徐变破坏时间增加。废弃纤维的加入能有效缓解再生混凝土受压徐变的破坏程度。在考虑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及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的基础上,对ACI209R徐变预测模型进行修正,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混合应用天然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耀新 《混凝土》2005,(8):49-53,70
对配合比相同和坍落度相同两种情况下,不同再生骨料掺入量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中再生骨料的掺入量分别为0,25%,50%,75%和100%。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以及回弹值、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坍落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也均降低且较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降低更多。最后根据本文的试验结果,建议了两种情况下不同再生骨料掺入量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对比了两种情况下得到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得到的公式均可以用来描述不同再生骨料掺入量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再生混凝土由于骨料自身缺陷产生的性能不稳定,通过掺入废弃聚丙烯纤维的方式探讨其对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同时将分形理论引入到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孔隙结构的评价体系中,为定性或定量评定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孔结构的复杂性及孔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开辟新的思路。通过快速碳化试验,以再生骨料掺入量、废弃纤维掺入量、水灰比等为影响因素,结合分形理论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减小及纤维掺入量的增大均会减小碳化深度;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孔隙体积分形维数越小,碳化深度越大。利用孔隙体积分形维数与碳化深度的关系,建立了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戴薇原  孙伟民  缪汉良 《混凝土》2007,(8):69-71,74
利用有50年龄期的废弃混凝土破碎所得骨料作为再生混凝土的粗骨料,并分别以25%、50%、75%及100%的掺入百分比配制再生混凝土,探讨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即抗冻融循环的能力.结果表明,用以上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基本上能符合抗冻耐久性的相关规定,抗冻融循环的能力能达到一般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废弃混凝土骨料压碎值和吸水率较高的问题,采用水玻璃和硅烷偶联剂对废弃混凝土骨料进行化学强化,研究了强化前后压碎值和吸水率的变化规律,通过SEM电镜扫描得到强化前后的骨料表面形貌,明确了强化原因,同时将强化废弃混凝土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混凝土试件,分析了废弃混凝土骨料经强化后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强化后的废弃混凝土骨料吸水率和压碎值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提高了再生混凝土性能,降低了混凝土的孔隙率使其更加密实。水玻璃的强化效果优于硅烷偶联剂,水玻璃强化浓度宜大于20%,硅烷偶联剂掺入量宜大于4%。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试验分析,重点研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的收缩性和抗冻性。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最大,透水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次之,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最小。透水混凝土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25次冻融循环后的抗压强度损失不大于20%,质量损失不大于5%,满足无砂水泥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陈爱玖  张敏  常智斌 《混凝土》2014,(2):125-127
当再生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取代率为0、40%、60%、80%、100%,橡胶颗粒取代率为10%、20%、30%时,分析再生混凝土多孔砖、掺入橡胶颗粒后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砌块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先增加,达到40%时最大,后呈下降趋势;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大,砌块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随之下降,保温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2018,(10)
试验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50%时,不同龄期的普通混凝土、传统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和等体积砂浆法配制再生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等体积砂浆法再生混凝土中掺入不同掺量的粉煤灰、玄武岩纤维,得出其对再生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粉煤灰和玄武岩纤维的掺入量,确定其在等体积砂浆法再生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50%时,普通混凝土收缩性能大于再生混凝土。将粉煤灰和玄武岩纤维采用一定比例掺入到再生混凝土当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11.
首先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冻融循环次数、再生骨料取代率、废弃纤维体积分数对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的影响.其次从能量守恒与耗散的角度分析黏结性能损伤机理.最后基于损伤和强度劣化理论建立了黏结-滑移模型.结果表明: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性能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降低;在再生混凝土中掺入废弃纤维可以显著提升黏结性能;当废弃纤维体积分数为0.12%时,黏结强度提升了11.35%;建立的黏结-滑移模型较好地表征了黏结强度与相对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干湿循环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再生骨料取代率、水灰比、废弃纤维掺量等因素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测试了经历不同次数的干湿循环后混凝土的耐蚀系数和质量损失,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表明,随着干湿循环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硫酸盐侵蚀初期,再生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得到改善,再生骨料取代率越大,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越差。适当减小水灰比、掺入0.02%~0.04%的废弃纤维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提高密实度,有效提升再生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工业建筑》2021,51(5):70-75,107
对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50%、100%,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分别为0%、0.08%、0.12%、0.16%的梁构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抗弯构件的数值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降低;掺入的废弃纤维在细观尺度上体现为纤维的桥接作用限制了裂缝在水泥基体中的发展,在宏观尺度上表现为改善了再生混凝土梁构件的抗弯性能;当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为0.12%时,再生骨料取代率为50%的梁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了0.4%;再生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及扫描电镜(SEM)从多尺度角度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和废弃纤维的掺入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强度性能的影响情况。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在宏观上表现为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减小,细观上表现为再生混凝土的多界面性、骨料和水泥基体的裂缝。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对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最优体积掺量为0.12%。而由于废弃纤维的加入,劈裂抗拉强度增长较多,细观上表现为废弃纤维的桥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Ⅲ类再生骨料掺入C60混凝土中,研究其对混凝土性能(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能和抗收缩性能)的影响;同时掺入混凝土膨胀剂,研究其对混凝土性能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Ⅲ类再生骨料替代率为15%时,对C60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冻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无明显影响;Ⅲ类再生骨料替代率为15%时,细骨料对C60混凝土抗收缩性能无不利影响,而粗骨料影响显著;C60混凝土掺入膨胀剂后,仅对抗收缩性能具有一定改善效果,对其他性能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原料)来生产混凝土多孔砖,能使建筑废弃物几乎全部得到利用。通过对3种不同再生骨料含量、3种不同粗细骨料比例的5组,共100个混凝土多孔砖试件进行抗冻性试验研究,分析冻融循环0次、15次、30次、50次、100次后,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得到骨料含量和粗细骨料比例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抗冻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利用固体废弃物,以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为30%替代天然粗骨料并将煅烧纳米凹凸棒土取代水泥(0%、2%、4%、6%、8%)制成纳米再生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探究NAT对NRC抗冻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及氮吸附法研究NRC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NRC质量损失率呈现先负增长后正增长的变化规律;在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下,NRC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均在NAT掺量为6%时为最大值。适配掺量下NAT掺入后通过二次水化反应生成C-S-H凝胶,提高了砂浆内部及砂浆与骨料之间的密实度,填充了NRC内部部分中孔、大孔孔隙,提升界面过渡区强度,优化内部孔隙结构,进而提升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配合比、不同成型工艺的再生混凝土多孔砖进行抗压强度、含水率、吸水率和干燥收缩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烧结黏土砖细骨料取代率和成型工艺对建筑废弃物再生多孔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筑废弃物再生多孔砖不适用于承重墙的砌筑;原料中掺入30%~50%烧结黏土砖细骨料碎片颗粒有利于提高建筑废弃物再生多孔砖的性能;成型工艺中,增加耙动和振动时间对试样的强度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减小试样吸水率和干燥收缩率。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碎砖和细骨料含量的再生混凝土多孔砖进行干燥收缩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干燥收缩率随碎砖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细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成国耀 《混凝土》2005,(11):67-70
本文系统研究了坍落度相同而再生骨料取代率不同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中再生骨料的掺入量分别为0,25%,50%,75%和100%,通过调节用水量使各组混凝土达到相同的坍落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回弹值、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回归了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