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针对水下观测图像的颜色失真和散射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循环一致性生成对抗网络(Cycle-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CycleGAN)的水下图像颜色校正与增强算法.为了利用CycleGAN学习水下降质图像到空气中图像的映射关系,对传统CycleGAN的损失函数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图像强边缘结构相似度(Strong edge and structure similarity, SESS)损失函数的SESS-CycleGAN, SESS-CycleGAN可以在保留原水下图像的边缘结构信息的前提下实现水下降质图像的颜色校正和对比度增强.为了确保增强后图像和真实脱水图像颜色的一致性,建立了SESSCycleGAN和正向生成网络G相结合的网络结构;并提出了两阶段学习策略,即先利用非成对训练集以弱监督方式进行SESS-CycleGAN学习,然后再利用少量成对训练集以强监督方式进行正向生成网络G的监督式学习.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校正水下图像颜色失真的同时还增强了图像对比度,且较好地实现了增强后图像和真实脱水图像视觉颜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CUDA的数字重建影像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数字重建影像生成过程具有良好的并行性,实现了一种基于CUDA并行计算的数字重建影像生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在CPU端使用八叉树结构来剔除体数据中的空体素并将其载入GPU;然后在GPU中根据光线和线程的对应关系,设计光线内核函数来模拟一束X线穿透人体组织的衰减过程;最后在GPU中由多线程并行执行内核函数来完成DRR图像生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DRR生成质量的前提下能有效利用GPU的并行计算能力,提高DRR图像的生成效率,满足图像引导放疗中对DRR生成过程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中存在的大尺度因子的重建效果较差、不同尺度的图像重建均需要单独训练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算法中的生成器使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多尺度的图像重建,从而以渐进上采样的方式降低了大尺度因子的学习难度,并在层与层之间使用密集连接加强特征传播,从而有效避免了梯度弥散问题。算法中使用马尔可夫判别器将输入数据映射为结果矩阵,并在训练的过程中引导生成器关注图像的局部特征,从而丰富了重建图像的细节。实验结果表明:在Set5等基准数据集上分别进行放大2倍、4倍、8倍的图像重建时,所提算法的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分别达到了33.97 dB、29.15 dB、25.43 dB,平均结构相似性(SSIM)分别达到了0.924、0.840、0.667,相比用于超分辨率重建的卷积神经网络(SRCNN)、深度拉普拉斯金字塔超分辨率重建网络(LapSRN)、用于超分辨率重建的生成对抗式网络(SRGAN)等其他算法有较大提升,且其重建的图像在主观视觉上保留了更多生动的纹理和小颗粒细节。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尺度生成式对抗网络图像修复算法(MGANII)在修复图像过程中训练不稳定、修复图像的结构一致性差以及细节和纹理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多尺度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修复算法。首先,针对结构一致性差以及细节和纹理不足的问题,在传统的生成器中引入多特征融合模块(MFFM),并且引入了一个基于感知的特征重构损失函数来提高扩张卷积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从而改善修复图像的细节性和纹理特征;然后,在局部判别器中引入了一个基于感知的特征匹配损失函数来提升判别器的鉴别能力,从而增强了修复图像的结构一致性;最后,在对抗损失函数中引入风险惩罚项来满足利普希茨连续条件,使得网络在训练过程中能快速稳定地收敛。在CelebA数据集上,所提的多特征融合的图像修复算法与MANGII相比能快速收敛,同时所提算法所修复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性(SSIM)比基线算法所修复图像分别提高了0.45%~8.67%和0.88%~8.06%,而Frechet Inception距离得分(FID)比基线算法所修复图像降低了36.01%~46.97%。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修复性能优于基线算法。  相似文献   

5.
传统灰度图像着色方法存在颜色失真、效果不佳等问题,已逐渐被深度学习方法取代。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像着色方法主要存在复杂背景下误着色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联合一致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人像着色方法。该方法在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采用联合的一致性损失训练模型;生成网络采用U型网络结构(UNet)进行改进,以提高生成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判别网络中引入多特征融合的特征提取方式,增强特征对图像的细节表达。最后通过在自建的CASIA-PlusColors高质量人像数据集中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对复杂背景中的人像着色有着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耿艳兵  廉永健 《计算机应用》2022,42(11):3573-3579
现有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超分辨率(SR)重建方法用于跨分辨率行人重识别(ReID)时,重建图像在纹理结构内容的恢复和特征一致性保持方面均存在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多粒度信息生成网络的跨分辨率行人ReID方法。首先,在生成器的多层网络上均引入自注意力机制,聚焦多粒度稳定的结构关联区域,重点恢复低分辨率(LR)行人图像的纹理结构信息;同时,在生成器后增加一个识别器,在训练过程中最小化生成图像与真实图像在不同粒度特征上的损失,提升生成图像与真实图像在特征上的一致性。然后,联合自注意力生成器和识别器,与判别器交替优化,在内容和特征上改进生成图像。最后,联合改进的GAN和行人ReID网络交替训练优化网络的模型参数,直至模型收敛。在多个跨分辨率行人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累计匹配曲线(CMC)在其首选识别率(rank?1)上的准确率较现有同类算法平均提升10个百分点,在提升SR图像内容一致性和特征表达一致性方面均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7.
生成姿势受控的人物图像要求在变换姿势条件下生成与源人物图像对应的新图像,同时新图像中人物的上衣、裤子、发型等属性需要与源人物保持一致。由于人物纹理编码和人体姿势关键点编码难以直接融合,导致生成图像中一些关键人物属性与源图像的一致性较差,为此,建立一种循环一致性约束下的双流生成网络模型。在训练阶段,该模型在纹理编码器的输入中增加源人物的姿势条件信息,从而缩小分解组件编码的搜索空间,提高人物生成的可控粒度。设计一个融合模块将源人物的姿势信息与每一个分解组件样式码相融合以进行生成和对抗训练,同时,增加循环一致性约束,使得生成图像与隐空间更为匹配。在测试阶段,通过网络对源人物的纹理编码信息与目标的姿势编码信息分别进行编码,经过信息融合和解码获得姿势变换后的人物图像。使用DeepFashion数据集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峰值信噪比、感知评分、结构相似性指标分别达到31.409 dB、3.369、0.768,模型中添加的姿势引导条件和循环一致性约束能够简化属性分解的概率生成表达,使得人物生成图像的纹理更为准确,符合人类视觉感知特性。  相似文献   

8.
林静  黄玉清  李磊民 《计算机应用》2020,40(8):2345-2350
由于网络训练不稳定,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存在模式崩溃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球形几何矩匹配与特征判别的球面双判别器超分辨率重建网络SDSRGAN,通过引入几何矩匹配与高频特征判别来改善网络训练的稳定性。首先,生成器对图像提取特征并通过上采样生成重建图像;接着,球面判别器将图像特征映射至高维球面空间,充分利用特征数据的高阶统计信息;然后,在传统判别器的基础上增加特征判别器,提取图像高频特征,重建特征高频分量和结构分量两方面;最后,对生成器与双判别器进行博弈训练,提高生成器重建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收敛,其网络能够稳定训练,峰值信噪比(PSNR)为31.28 dB,结构相似性(SSIM)为0.872,而与双三次差值、超分辨率残差网络(SRResNet)、加速的卷积神经网络超分辨率(FSRCNN)、基于GAN的单图像超分辨率(SRGAN)和增强型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ESRGAN)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重建图像具有更加逼真的结构纹理细节。所提算法为基于GAN的图像超分辨率研究提供了球形矩匹配与特征判别的双判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超分辨算法大部分仅仅利用一种网络分区重建高分辨率输出图像,并未考虑人脸图像中的结构性信息,导致了在人脸的重要器官重建上缺乏足够的细节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学习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该算法独立采用不同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势重建感兴趣的区域,由此在训练网络的过程中每个人脸区域的数据分布不同,不同的子网络能够获得更精确的先验信息。首先,对人脸图像采用超像素分割算法生成人脸组件部分和人脸背景图像;然后,采用人脸组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独立重建人脸组件图像块,并采用人脸背景重建网络生成人脸背景图像;其次,使用人脸组件融合网络将两种不同模型重建的人脸组件图像块自适应融合;最后,将生成的人脸组件图像块合并至人脸背景图像中,重建出最终的人脸图像。在FE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人脸图像超分辨率算法通过组件生成和增强学习幻构人脸图像(LCGE)及判决性增强的生成对抗网络(EDGAN)相比,所提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分别高出1.23 dB和1.11 dB。所提算法能够采用不同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势组合学习重建更精准的人脸图像,同时拓展了图像重建先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为去除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图像中的噪声,增强去噪后图像的显示效果,提出一种生成对抗网络(GAN)下的LDCT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将GAN与感知损失、结构损失相结合对LDCT图像进行去噪;然后,对去噪后的图像分别进行动态灰度增强和边缘轮廓增强;最后,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将增强后的图像在频域上分解为具有多方向性的系数子图,并将配对的高低频子图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自适应融合,以重构得到增强后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使用AAPM比赛公开的真实临床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集,进行图像去噪、增强、融合实验,所提方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度(SSIM)和均方根误差(RMSE)上的结果分别为33.015 5 dB、0.918 5和5.99。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保留CT图像的细节信息,提高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有助于医生更加准确地分析病情。  相似文献   

11.
为了去除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中的散斑噪声,提出了一种结构保持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可以无监督地从SD-OCT图像合成高质量的增强深部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图像.该模型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结构学习无配对SD-OCT和EDI-OCT图像之间的域映射关系.为了克服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图像的结构性差异问题,模型利用连续帧之间的相似性引入全局结构损失,保证了图像的全局结构一致性;同时通过模态无关邻域描述符引入局部结构损失,保持了图像的解剖结构细节.在50组CirrusSD-OCT数据集上进行去噪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PSNR值为29.03 dB, SSIM值为0.82, EPI值为0.50,均优于现有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低秩图像生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秩纹理结构是图像处理领域中具有重要几何意义的结构,通过提取低秩纹理可以对受到各种变换干扰的图像进行有效校正.针对受到各种变换干扰的低秩图像校正问题,利用生成式框架来缓解图像中不具明显低秩特性区域的校正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监督式的由图像生成图像的低秩纹理生成对抗网络(Low-rank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LR-GAN)算法.首先,该算法将传统的无监督学习的低秩纹理映射算法(Transform invariant low-rank textures,TILT)作为引导加入到网络中来辅助判别器,使网络整体达到无监督学习的效果,并且使低秩对抗对在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上都能够学习到结构化的低秩表示.其次,为了保证生成的图像既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又有相对较低的秩,同时考虑到低秩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不易解决(NP难问题),在经过一定阶段TILT的引导后,设计并加入了低秩梯度滤波层来逼近网络的低秩最优解.通过在MNIST,SVHN和FG-NET这三个数据集上的实验,并使用分类算法评估生成的低秩图像质量,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LR-GAN算法均取得了较好的生成质量与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中的对抗训练缺乏灵活性以及DCGAN所使用的二分类交叉熵损失(BCE loss)函数存在优化不灵活、收敛状态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仲裁机制的生成对抗网络(GAN)改进算法,即在DCGAN的基础上引入了所提出的仲裁机制。首先,所提改进算法的网络结构由生成器、鉴别器和仲裁器组成;然后,生成器与鉴别器会根据训练规划进行对抗训练,并根据从数据集中感知学习到的特征分别强化生成图像以及辨别图像真伪的能力;其次,由上一轮经过对抗训练的生成器和鉴别器与度量分数计算模块一起组成仲裁器,该仲裁器将度量生成器与鉴别器对抗训练的结果,并反馈到训练规划中;最后,在网络结构中添加获胜限制以提高模型训练的稳定性,并使用Circle loss函数替换BCE loss函数,使得模型优化过程更灵活、收敛状态更明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建筑类以及人脸数据集上有较好的生成效果,在LSUN数据集上,该算法的FID指标相较于DCGAN原始算法下降了1.04%;在CelebA数据集上,该算法的IS指标相较于DCGAN原始算法提高了4.53%。所提算法生成的图像具有更好的多样性以及更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人脸识别验证的研究带动了执法机构和数字娱乐行业将素描转化为真实人脸图像的需求和兴趣。到目前为止,由于网络训练阶段缺乏配对的数据,加上素描与真实照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模态差异,现有的方法仍然存在着不可解决的局限性。利用跨域语义一致性损失使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同的语义信息,并用感知损失替换像素级的循环一致性损失以生成高分辨率图像。将PGGAN的生成器与生成对抗网络的损失函数一起训练以生成目标域真实图像,循环一致性损失则驱动同域图像保持一致。基于2个开源数据集的实验说明了所提模型在主观评价和客观标准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对抗样本的多样性和攻击成功率,提出了一种GAN图像对抗样本生成方法。首先,利用原始样本集整体训练一个深度卷积对抗生成网络G1,模拟原始样本集分布;其次,在黑盒攻击场景下,利用模型蒸馏方法对目标模型进行黑盒复制,获取目标模型的本地复制;然后以G1的输出作为输入,以蒸馏模型作为目标模型,训练生成对抗网络G2,在有目标攻击情况下还需输入目标类别,G2用以生成输入数据针对目标类别的扰动;最后将样本与扰动相加并以像素灰度值区间进行规范化,得到对抗样本。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输入条件下该方法产生图像对抗样本平均SSIM指标、MI指标和Cosin相似度分别降低50.7%、10.96%和28.7%,平均均方误差值(MSE)和图像指纹的海明距离分别提升7.6%和1974.80,同时MNIST数据集和CIFAR10数据集下模型平均攻击成功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高媛  刘志  秦品乐  王丽芳 《计算机应用》2018,38(9):2689-2695
针对医学影像超分辨率重建过程中细节丢失导致的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医学影像超分辨率算法。首先,算法包括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生成器网络生成高分辨率图像,判别器网络辨别图像真伪。然后,通过设计生成器网络的上采样采用缩放卷积来削弱棋盘效应,并去掉标准残差块中的批量规范化层以优化网络;进一步增加判别器网络中特征图数量以加深网络等方面提高网络性能。最后,用生成损失和判别损失来不断优化网络,指导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双线性内插、最近邻插值、双三次插值法、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超分辨率方法(SRGAN),所提算法重建出了纹理更丰富、视觉更逼真的图像。相比SRGAN方法,所提算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上有0.21 dB和0.32%的提升。所提算法为医学影像超分辨率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深度残差生成对抗网络的方法,在其实际应用中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7.
黄山  贾俊 《计算机工程》2022,48(12):218
针对现有图像去雾方法存在的颜色失真、细节丢失以及去雾效果不自然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循环生成式对抗网络用于图像去雾。通过添加多尺度鉴别器作为判别器来改进原始网络结构,增强判别能力,引导网络产生更精细自然的无雾图像。同时重新设计损失函数,使用最小二乘代替交叉熵作为对抗损失,引入循环感知损失,结合原始循环一致性损失组成新的复合损失函数,提高图像颜色与细节恢复的质量。在D-HAZY和SOT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生成较为自然的无雾图像,其主观效果和客观指标均优于对比方法,具有更好的去雾能力;与原始循环生成式对抗网络相比,峰值信噪比从19.052 dB提高至23.128 dB,结构相似性指数从0.787提高至0.867。与DehazeNet、AOD-Net与GCANet等主流去雾方法相比,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比排名第二的方法分别提升7.1%和4.3%。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的超分辨率方法难以从模糊的低分辨率图像中重建出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文本图像联合超分辨率与去模糊方法。首先,本方法聚焦于严重模糊的低分辨率文本图像,由上采样模块和去模糊模块两部分组成生成器网络;然后,通过上采样模块对输入图像上采样,生成模糊的超分辨率图像;进一步利用去模糊模块重建出清晰的超分辨率图像;最后,为了更好地恢复文本图像,引入了一个联合训练损失,包含超分辨率像素损失与去模糊像素损失、语义层的特征匹配损失以及对抗损失。在合成图像和真实图像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先进算法——单类GAN (SCGAN)相比,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度(SSIM)和光学字符识别(OCR)精度分别提高了1.52 dB、0.011 5和13.2个百分点。所提方法能更好地处理真实场景下的退化文本图像,同时计算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9.
哈希方法由于低存储、高效率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图像检索领域。面向遥感图像检索任务的无监督哈希方法存在伪标签不可靠、图像对的训练权重相同以及图像检索精度较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多相似性哈希(DMSH)的遥感图像检索方法。针对优化伪标签和训练关注度分别构建自适应伪标签模块(APLM)和成对结构信息模块(PSIM)。APLM采用K最近邻和核相似度来评估图像间的相似关系,实现伪标签的初始生成和在线校正。PSIM将图像对的多尺度结构相似度映射为训练关注度,为其分配不同的训练权重从而优化深度哈希学习。DMSH通过Swin Transformer骨干网络提取图像的高维特征,将基于语义相似矩阵的伪标签作为监督信息以训练深度网络,同时网络在两个基于不同相似度设计的模块上实现交替优化,充分挖掘图像间的多种相似信息进而生成具有高辨识力的哈希编码,实现遥感图像的高精度检索。实验结果表明,DMSH在EuroSAT和PatternNet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均值较对比方法分别提高0.8%~3.0%和9.8%~12.5%,其可以在遥感图像检索任务中取得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丁泳钧  黄山 《计算机工程》2022,48(6):207-212
雾霾天气会使计算机视觉相关系统获取到的图像质量下降并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传统图像去雾算法通过分析大量图像建立模型,并找出清晰图像与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但该类算法大多存在颜色失真和图像失真的问题,且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可能失效。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去雾算法得到的图像质量相对较好,但是该类算法对数据集要求较高,普遍需要成对数据进行训练,而获取同一时刻和场景下的有雾图像与无雾图像难度较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的改进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无需使用成对的数据进行训练。通过优化生成器生成的无雾图像与真实无雾图像之间的颜色损失,使得生成器能够生成与无雾图像具有相同颜色分布的图像。同时,通过向2个生成器中分别添加对应目标域图像的输入并引入特征损失函数,以解决经典CycleGAN在图像转换时存在的图像失真问题,从而更好地还原原始图像的细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DCP、CycleGAN、AOD-Net、Cycle-dehaze等算法,该算法的结构相似度提高4.3%~23.0%,峰值信噪比提高2.3%~36.9%,其能取得更好的去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