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董继先 《四川中医》2012,(10):75-77
目的:观察加减羌活胜风汤结合电针及基础疗法对后交通动脉瘤(PCoAA)介入术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的效果。方法:将38例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术后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按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两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减羌活胜风汤配合电针疗法进行治疗。评价两组的总体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眼眼裂及瞳孔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痊愈7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8.9%。观察组痊愈13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患眼睑裂均增加(P<0.01),瞳孔均缩小(P<0.01),其中治疗组眼裂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羌活胜风汤结合电针及基础疗法治疗后交通动脉瘤致介入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三个中心的4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228例)和对照组(22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36天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比较P<0.05;眼球运动度恢复比较 内直肌下直肌的恢复两组分别比较均为P<0.05;眼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针灸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观察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灸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晓哲 《中国针灸》2008,28(4):248-250
目的:探讨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穴取睛明、球后、承泣等;电针加穴位注射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电针、腺苷钴胺局部穴位注射。2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41.7%,电针加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77.8%,2组疗效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加穴位注射组中脑瘤发病在2周之内手术的患者针刺疗效优于2周以上手术者(P〈0.01);术后1月之内针刺治疗者疗效优于1月以上针刺者(P〈0.01)。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是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的及早诊断与手术、针刺及时的干预治疗都关系到动眼神经麻痹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6,(5):551-55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活血化瘀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29%,对照组为67.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电针与常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潘华  李守然 《中国针灸》2004,24(8):531-533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常规针灸治疗组各70例,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面部功能锻炼.结果:电针治疗组对受损伤的面神经的恢复疗效优于常规针灸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疗法对面神经麻痹引起的面部肌肉瘫痪有较快、较好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三个中心的4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228例)和对照组(22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36天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比较P〈0.05;眼球运动度恢复比较 内直肌下直肌的恢复两组分别比较均为P〈0.05;眼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颅脑外伤后昏迷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竟  吴滨  张永玲 《中医杂志》2004,45(7):504-50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对颅脑外伤后昏迷的促醒作用.方法:30例颅脑外伤后昏迷的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接受针刺和穴位注射治疗.以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并比较两组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的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GCS分值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主要症状如失语,偏瘫,面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等颅神经损伤好转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有促醒的趋势.对面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损伤等颅神经损伤及失语等症状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杨柳  刘新英  郝佳 《世界中医药》2013,8(8):912-91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中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在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处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年人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肢体痉挛34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并用Ashoworth张力评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本病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王新宇 《中国针灸》2007,27(3):179-181
目的:探寻改善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改良穴位配合康复训练组(A组)148例、康复训练组(B组)142例、常规穴位配合康复训练组(C组)144例和药物组(D组)144例4个研究组。用Fugl-Meyer(FM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上肢运动能力,用Barthel指数(BM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研究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FMA、BM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各组之间治疗后比较,A组明显优于B、C组(P<0.05),B、C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改良穴位配合康复训练极大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的机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脑卒中的高效率治疗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腓总神经麻痹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和8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强锋  殷克敬 《陕西中医》2014,(6):741-74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疗法配合启脾汤内服提高肌力低下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5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启脾散内服配合穴位注射疗法组30例),对照组(调制中频电治疗组21例)共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肌力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 :启脾汤内服配合穴位注射疗法在提高肌力方面明显优于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和95.00%,两组痊愈患者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配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透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75例,采取透刺加电针的疗法;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针刺法加电针,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69.33%,对照组痊愈率48.0%,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透刺加电针的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耳鸣耳聋68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改琴  张莉君 《陕西中医》2009,30(7):882-883
目的:比较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取耳门、听宫、听会等穴;对照组34例常规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68.0%。P<0.05。结论:本方法可营养神经、减轻局部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还能持久地刺激穴位,调整气血的运行,使精气上输耳窍,与针刺配合共奏止鸣复聪之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配合冰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饮水实验评定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吞咽功能分级各级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Ⅰ级患者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冰刺激不仅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而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熊健  左珊珊 《中医药导报》2006,12(9):34-35,7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普通针刺疗法,两组均配合适当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95.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方法和普通针刺方法在治疗单纯性肥胖方面疗效相当,但是患者对穴位埋线易于接受且能坚持。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4,(7):782-783
目的:观察粗盐炒小茴香穴位热敷对妇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妇科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粗盐炒小茴香穴位热敷,连续使用3d。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及患者有无腹胀情况,以判断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统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炒小茴香穴位热敷可促进妇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且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法治疗颈性眩晕进行临床疗效。方法:120名患者随机平分为3组,三组患者均取足三里、完骨等为主穴。常规针灸组采用捻转补泻手法进行针刺,电针组使用电针治疗仪进行针刺,电针穴位注射组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于安眠穴、风池穴川芎嗪注射液及0.2%利多卡因,进行穴位注射,每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4周后。结果:常规针灸组为60%;电针组为72.5%;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组为92.5%,三组患者的TCD检测结果经t检验比较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电针穴位注射组对颈性眩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