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锆的光度分析进展已有报导.近年来,胶束增溶光度法的应用,使测定锆的高灵敏显色体系不断出现.但一般均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两性表面活性剂,而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增溶、增敏剂的胶束增溶光度法并不多见.本法拟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作用于锆—苯基萤光酮显色体系,且有聚乙烯醇存在下,分光光度法测定锆.在0.05~0.50N的盐酸介质中,锆与苯基萤光酮生成水溶性的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对钪(Ⅳ)与苯基荧光酮及其几种衍生物的显色反应的影响,证明苯基邻位有含孤对p电子的取代基者,混合表面活性剂并无明显的协同增敏效应,但可使显色条件变宽.提出了用P_(507)树脂萃取色层分离后用水杨基荧光酮(SAF)分光光度测定高钛试样中微量钪的方法,准确度和重现性皆好.  相似文献   

3.
在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TritonX-00)存在下银与硫代米蚩酮(TMK)显色  相似文献   

4.
测定钯的胶束增溶光度法绝大多数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表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则极少被研究。K.Uesugi等曾利用漂蓝6B(亦称ECAB)二元体系在pH5.2—5.7范围内光度法测定钯(ε=4.79×10~4)。本文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存在下,漂蓝6B和Pd(Ⅱ)的显色反应和光度特性,试验和拟定了用该体系测定微量钯的条件和方法,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并测定了络合物的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牛磺酸、环氧氯丙烷、硬脂酰氯、3-二甲胺基丙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AS-S),并用以从某低品位锰矿石中强化浸出锰,考察了AS-S质量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酸矿质量比、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性表面活性剂(AS-S)质量浓度30 mg/L、酸矿质量比0.65/1、液固体积质量比8/1、浸出温度60℃条件下,锰浸出率达98.45%;浸出渣的主要成分为CaSO_4·2H_2O和SiO_2,表明矿石中的锰基本被浸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铝(Ⅲ)—铬天青 S—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体系分光光度性质已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广泛应用于测定岩石、矿物、金属及合金中微量铝.对于铝(Ⅲ)—铬天青 S—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分光光度性质则研究得较少.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二甲酚橙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锆形成络合物的显色反应。试验证明,在选择的条件下,当存在CTMAB时,摩尔吸光系数为,除Fe~(3+)和Nb(V)干扰测定外,所试验的近30种金属、非金属离子均不干扰测定,用于钢中微量锆的测定,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已有大量的报导,而在络合滴定中研究表面活性剂与指示剂的作用,为数也不少,但对指示剂甲基百里酚蓝(MTB)的研究尚未见有资料发表。  相似文献   

9.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偶氮类显色剂体系除了用于变色酸双偶氮试剂测定稀土、钍和锆等少数元素外,研究得尚不多.锰(Ⅱ)-5-Br-PADAP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的显色反应虽然已见报道,但锰与偶氮类显色剂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胶束增溶光度法尚未见报道,因此开展这类体系的研究对于扩展各类表面活性剂应用范围还是有意义的.一、主要试剂和仪器Mn(Ⅱ)标液:按常法配成1mgMn(Ⅱ)/ml的标液,用时再配成实验所需的浓度;5-Br-PADAP:0.1%,称取0.1g试  相似文献   

10.
樊海燕  宝金花  赛音 《稀土》2005,26(2):73-75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钛与2,4-二氯苯基荧光酮(2,4-DClPF)的显色反应条件,在0.12~0.42mol·L-1HCl介质中,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Ti(IV)与2,4-DClPF生成红色多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45nm,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所拟方法用于稀土精矿标样中微量钛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5次测定的RSD<3%。钛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7μg/L。  相似文献   

11.
在苯基萤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锗的体系中,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代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动物胶以 后,提高了光度测定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缩短了发色时间,并应用于生产中;但是在室温低于15℃时CTMAB已处于过饱和介稳状态,往往因振荡等原因使显色体系出现CTMAB的  相似文献   

12.
铝—铬天青S—表面活性剂三元络合物用于光度分析已有不少报导。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引入对于提高反应的灵敏度,改善反应条件起到良好的作用。特别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引入,不仅大大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而且还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已用于合金钢中微量铝的分析。但是,由于钛对铝的显色反应有较严重的干扰,在很多测铝体系中钛的允许限量均很小,纯钛及钛合金  相似文献   

13.
马德纯 《冶金丛刊》1998,(1):28-30,27
本文叙述和比较了钢铁及合金中磷的光度测定常用的几种方法,并简述了近期光度测定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碱生染料-磷钼杂多酸显色系以及荧光度测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邻硝基苯基荧光酮(以下称o-NPF)是测定金属离子高灵敏度显色剂之一。有关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对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国内外已有研究和综述。已用于钛、锗、锆、锡、铌、钪、钽等的光度测定。但用于微量铋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对该试剂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对铋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存在下,铋与o-NPF在  相似文献   

15.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邻苯二酚紫作显色剂,光度法测定钨铁中钨的含量,并进行了条件试验和结果对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9-吡啶基荧光酮的酸度常数,研究了试剂与Ga(Ⅲ)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pH8.4~9.0范围内形成蓝紫色络合物,其组成比为1:4,摩尔吸光系数为2.98×10~5,是测定Ga(Ⅲ)的高灵敏方法。许多金属离子的干扰经乙酸丁酯萃取分离以消除之。本法已用于测定催化剂中微量镓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HCl-H3PO4混酸处理磷钾伴生矿提钾过程中,考察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钾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加入能将钾的浸出率提高10~15个百分点,最高可达95.0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6000及聚乙二醇-10000)的加入对钾的浸出产生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汞的水相光度测定虽然已有报导,但并不多。文献首次合成2—(5—Br—2—吡啶偶氮)—5—二氨基苯酚(简称5—Br—PADAP)以来,很多分析工作者应用该试剂对近20种金属离子进行了光度测定,摩尔吸光系数多数在10~5数量级。本文探讨了该试剂用于光度法测定汞的可能性。实验证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ronX—100(简称TX—100)存在下,汞与5—Br—PADAP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桔红色络合物。  相似文献   

19.
乳化剂OP增溶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钛合金中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伟 《冶金分析》1993,13(4):1-1
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5-Br-PADAP)高灵敏显色剂在光度分析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或OP作增溶剂,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文献已有报道.然而,二者显色酸度均选择了在pH9左右的弱碱性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仲钼酸铵和硝酸为原料,在超声波作用下,通过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三氧化钼。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纳米MoO3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液相法制备纳米三氧化钼的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有效抑制三氧化钼颗粒的长大和团聚,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性能优于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仲钼酸铵溶液浓度为0.16 mol.L-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浓度为1.8 mmol.L-1时,可制备出粒径为50 nm左右的球形纳米三氧化钼。随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浓度的增大,产物纳米三氧化钼的形貌由球形转变为束状、层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