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所谓“打吨儿”,就是短时间的睡眠,多指午睡。中医认为,睡眠是阴阳交替的结果,午睡不可缺。古人以睡眠为眼食,昼寝明目补劳,妙在自然。 近年来,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睡眠专家们研究发现,人体睡眠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时,中午1时的高峰较明显。也就是说,人除了夜间睡眠外,在白天有一个以4小时为间隔的睡眠节律。专家们认为,人白天的睡眠节律往往被繁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研究专家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表明,人的睡眠严格按照每4小时一个周期的固定节律运行。人在白天有3个睡眠高峰: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尤以中午1时最为强烈。在这时,人最容易犯困,因而在此刻午睡也最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许多发达国家的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和共识,认为适时而得法的午睡,可以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舒缓心血管系统,降低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度,有利于预防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养生月刊》2004,25(4):381-381
有关研究表明,午睡是正常睡眠和清醒的生物节律的表现规律,是保持清醒必不可少的条件。国外有资料证明在一些有午睡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其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  相似文献   

4.
黎江 《家庭中医药》2007,14(1):45-45
1.午间一刻寐.好比一夜睡 午睡是保证人体精力旺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不少人,尤其是脑力劳动者都能体会到,午睡后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国外有资料证明,在一些有午睡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其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这与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使人体肾张度降低有关,所以,有人把午睡比喻为最佳的“健康充电”,这是很有道理的。美国哈佛大学几位心理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午间小睡可以提神醒脑,效果相当于一整夜八小时的睡眠。因此,为了你的工作效率与你的身体健康,请君别忽视了午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午睡有学问     
午睡有学问 不仅是古人,现代绝大多数^都愿意在午饭后小睡一会儿,这并不是我们懒散,而是由于我们体内的生物节律在起作用。而午睡恰恰是人体保护生物节律的一种方法。研究表明,午睡是正常睡眠和清醒的生物节律的表现规律,是保持清醒必不可少的条件。不少人,尤其是脑力劳动者都会体会到,午睡后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9):412-413
午睡可预防冠心病有关研究表明,午睡是正常睡眠和清醒的生物节律的表现规律,是保持清醒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生》2010,(12):33-33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德国科学家一项关于睡眠的研究发现,午觉是效率最高的一种睡眠。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睡眠专家们研究发现,人每天有4个睡眠高峰,其中在下午1点钟时最想睡觉。  相似文献   

8.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与人的生长发育、精力体力的恢复密切相关,对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一些疾病也与之相关。如消化性溃疡易发生于凌晨2:00,20%的心肌梗死、15%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午夜至早晨6:00,18.6%的卒中发生于睡眠时,且比症状较清醒时发病者要重,而清醒后数小时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高峰时间。因此,了解人体在睡眠时的变化对于脑血管病的影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  相似文献   

9.
人体的睡眠-觉醒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节律紊乱的结果,采用辨时服药的方法治疗失眠,能顺应人体有节奏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利于充分调动体内、外的抗病积极因素,以增强药物之效能,从而诱导紊乱的睡眠-觉醒的节律复常,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滕晶 《中医药学刊》2005,23(1):178-179
人体的睡眠一觉醒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节律紊乱的结果,采用辨时服药的方法治疗失眠,能顺应人体有节奏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利于充分调动体内、外的抗病积极因素。以增强药物之效能,从而诱导紊乱的睡眠一觉醒的节律复常,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付癌症不仅有赖于化学疗法或放射性疗法等治疗手段,也离不开健康的生活习惯。美国研究人员新提出一种观点认为,晚上美美地睡上一觉,有助于抵抗癌症。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施皮格尔及其同事在新一期《大脑、行为及免疫》杂志上撰文说,晚上睡得好不好会显著改变人体内激素的平衡,这可能与人患某些癌症有关。他们在文中指出,褪黑激素和皮质醇激素就是这样两种与睡眠相关的激素。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褪黑激素能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大脑在人睡眠过程中会大量产生褪黑激素。但如果由睡眠和清醒组成的人体24小时生理节律发生紊乱,大脑产生的褪黑激素…  相似文献   

12.
要不要午睡     
国人有午睡的习惯,然而近年来有人提议不必午睡。那么,从人体健康角度来看,究竟要不要午睡呢?午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习惯。形成午睡习惯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物节律。有人进行过一项实验:让自愿受试者连续几个星期呆在一间既没有钟又不能分辨  相似文献   

13.
正常的生理反应 不是婴儿、老年人或病人才需要午睡,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在经过半天的活动之后,有一股力量会驱使我们休息一下。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午后的暑热,就会小憩片刻以保持体力。 睡眠专家狄曼特、布劳顿和丁吉都发现,人类的身体倾向两段式睡眠:一次在晚上,人的中心体温和清醒程度会同时下降;另一次发生在下午,但程度较轻。 不管晚上睡眠是否足够,一天之中会想小睡片刻,是人类正常的  相似文献   

14.
正"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致残、致死率极高的疾病,脑卒中后睡眠倒错是脑卒中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表现为睡眠-觉醒节律的昼夜颠倒,白天嗜睡,夜间清醒。睡眠倒错不仅会加重脑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情,诱发脑卒中的再发,而且直接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与转归[1]。笔者在导师陈幸生主任的指导下,运用芒针透刺督脉治疗脑卒中后睡眠倒错,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专家们发现,不少惠冠心病的人常在夜间憋醒,出现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这是因为夜间神经活动与白天不同,加上睡眠时身体平躺,流回到心脏的血液此坐起或站立时增多,膈肌上抬,心脏活动的空间减少,所以这些都有可能使心脏供血受到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16.
专家们发现,不少患冠心病的人常在夜间憋醒,出现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这是因为夜间神经活动与白天不同,加上睡眠时身体平躺,流回到心脏的血液比坐起或站立时增多,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有午睡的习惯,每天中午小睡片刻,不但可以恢复精力,还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对于退休在家的老人,睡午觉就更是必需的了,既能打发时间,又有益身体健康。但是,最近国外专家研究认为,老年人如果健康状况较差,午睡反而可能成为夺命“杀手”。  相似文献   

18.
经常感觉疲劳首先要检查是否有器质性疾病,但大部分疲劳与以下因素有关,可以学会战胜它。节律与疲劳由于受清醒一睡眠周期的影响,人会在每天的同一时刻感觉到睡意阵阵袭来,也会在同一时刻感到精神抖擞,做事情事半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客观睡眠节律时”暨“客观潮汐子午时”与各种事故的研究。结果 :提示各种事故发生与人体“客观睡眠节律时”暨“客观潮汐子午时”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而且 80 %事故在午、辰、申时发生 ,从而提请特殊工作的人们应尊重、注意和预防“客观睡眠节律时”暨“客观潮汐子午时”所提供的平安图  相似文献   

20.
<正>寤寐,字义上指醒与睡两种状态,寐指睡眠属阴,寤指清醒属阳,实质上则是反应了人体睡眠觉醒与自然昼夜节律保持一致的重要的生命节律。在病理情况下,寤寐失常主要表现为不寐和多寐两种睡眠障碍的情况。情志失常、饮食劳倦等因素扰乱阴阳交替规律,均会导致寤寐失常。1中医对寤寐的认识不寐~([1])又称为"不得卧"、"目不暝",是指经常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