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云南省澜沧县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蘑菇中毒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合毒蘑菇标本物种鉴定和毒素检测判定中毒原因。结果 该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食者4人全部中毒、死亡1例;中毒潜伏期为15~20 h;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头晕为主(均为3例)。死者临床特征以急性肝脏损害为主;毒蘑菇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为拟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蘑菇子实体中检出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事件为一起误食拟灰花纹鹅膏菌引起的中毒。结论 该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为误食拟灰花纹鹅膏菌引起。规范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以及对毒蘑菇标本进行种类鉴定和毒素检测,是明确毒蘑菇中毒原因和事件有效处置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 2 0 0 3年 5月 2 3日~ 6月 15日在四川省德阳市发生的 81例毒蘑菇中毒事件并进行标本鉴定和毒素分析 ;方法 :现场采集标本进行形态学鉴定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蘑菇子实体、病人血液、病人透析液进行鹅膏肽类毒素检测 ;结果 :调查表明导致中毒的是鹅膏属中的异味鹅膏 (AmanitakotohiraensisNagasawa&Mitani) ,异味鹅膏子实体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两种主要致死毒素 ,即α -鹅膏毒肽 (a -amanitin) ,β -鹅膏毒肽 (β -amanitin) ,其含量分别为196 4 2、 6 2 76 μg/g干重子实体 ,被检的 3个病人中有 1个病人的血液检测出含有 β -鹅膏毒肽 ,被检病人的透析液中未检测到毒素 ;结论 :异味鹅膏为有毒蘑菇 ,采食时要注意区分 ,不要误食。  相似文献   

3.
毒蘑菇的种类不同, 所含有的毒素成分不一样, 鹅膏菌属类蘑菇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是我国毒蘑菇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食用毒蘑菇有潜伏期, 临床过程中有假愈期, 早期表现轻微没有引起医师足够重视, 容易错过治疗时机。本文对4例患者食用含鹅膏毒肽蘑菇后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鉴定过程进行分析, 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毒蘑菇中毒诊治及早期种类鉴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桂阳县1996-2002年发生的四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了解导致中毒死亡的毒蘑菇种类,以防事故的再次发生。方法:采用宏观形态和显微观察鉴定蘑菇。结果:在这四起毒蘑菇事件中,中毒人数93人,死亡16人,死亡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占13人,说明年龄小和年龄大的中毒者对蘑菇毒素的抵抗力明显低于身强体壮的中青年人;导致中毒死亡主要由两类蘑菇所引起,一类是鹅膏菌,主要由灰花纹鹅膏菌所引起剧毒蘑菇,由于它们与一些可食的种类极为相似,毫无识别毒菌经验者不要采食是预防毒菌中毒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万一发生误食中毒要尽快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蘑菇毒素及其中毒治疗(Ⅰ)--鹅膏肽类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蘑菇中毒事件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频频发生,主要是由鹅膏属中的一些种类所引起.本文对鹅膏肽类毒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产生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种类、毒素分析检测方法、中毒症状和机理以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为鹅膏菌中毒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条纹毒鹅膏菌形态分析河北省卫生防疫站(保定071000)钟辉王跃进周爱文郭智慧郝玉琦1994年河北省平山县发生一起野生毒蘑菇中毒,一家6人中毒5人死亡。中毒菌系条纹毒鹅膏菌,该菌及该菌引起的中毒经查新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未查到相同菌名的报道,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7.
鹅膏毒肽对大鼠心肌细胞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误食含有鹅膏毒素蘑菇而中毒死亡事件在世界各国普遍发生,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为鹅膏菌中的鹅膏肽类毒素。鹅膏毒肽中毒可导致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的升高。我们以大鼠为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其心肌酶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心肌细胞病理改变的关系,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鹅膏毒肽中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蘑菇毒素及其中毒治疗(Ⅰ)——鹅膏肽类霉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毒蘑菇中毒事件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频频发生,主要是由鹅膏属中的一些种类所引起。本文对鹅膏肽类毒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产生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种类、毒素分析检测方法、中毒症状和机理以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为鹅膏菌中毒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鹅膏菌多肽毒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鹅膏菌多肽毒素是野生毒磨菇产生的主要毒素,常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毒与死亡。由于鹅膏毒肽对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Ⅱ具有专一性抑制作用以及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具有束缚作用,它们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对生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拟综述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某市36起毒蕈中毒事件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长沙市毒蕈中毒发生情况,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统计了湖南省从1994-2000年的36起毒蕈中毒事件,并测定了主要毒蕈的毒素含量。结果:在中毒事件中,共有210人食用,205人中毒,中毒率为962%,83人死亡,死亡率为39.52%,引起中毒的主要毒蕈为:灰花纹鹅膏,鳞柄白毒鹅膏,亚稀褶黑菇,中毒多发生在6月至8月。结论:中毒原因主要是食用者缺乏对毒蕈的认识,中毒后死亡率高的原因是因为毒蕈含毒素量高,中毒后就诊确诊太晚和缺乏特效解毒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西藏林芝市外来务工人员误食野生毒蘑菇引起中毒的事件,为预防类似中毒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中毒事件中共同食用蘑菇家庭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此次事件共8人中毒,罹患率72.7%(8/11),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将患者家庭剩余未加工的菌类进行形态鉴别,其中一种为豹斑毒鹅膏菌。结合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判定是一起误食豹斑毒鹅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食品安全宣传,重点要对林芝市常年易发生中毒事件的毒蘑菇进行图片展示。  相似文献   

12.
两起灰花纹鹅膏蕈中毒,进食12人,中毒12人,死亡8人。分析了鹅膏蕈的主要致病成份——鹅膏毒肽的化学结构与性质,毒性机理,以期提高鹅膏蕈类中毒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尤其在南方各省频频发生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 ,我们现场调查统计 ,1994~ 2 0 0 2年湖南省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 49余起 ,3 3 0余人中毒 ,死亡 111人 ;广东省 2 0 0 0~ 2 0 0 2年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 6起 ,3 0人中毒 ,死亡 12人 ;江西省永修县 2 0 0 1年发生一起严重的毒蘑菇中毒事件 ,就诊患者近 3 0 0 0人次 ,中毒住院患者近 2 0 0人 ,死亡 6人。等等。蘑菇中毒已成为我国食物中毒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导致蘑菇中毒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不会识别毒蘑菇、基层宣传不到位、未能及时送至医院抢救、救治方法不对 ,最终导致中…  相似文献   

14.
宁德市1986~2005年食物中毒致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宁德市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为防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决策。[方法]对宁德市1986-2005年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6-2005年合计发生食物中毒309起,中毒3846人,死亡41人。其中,化学性食物中毒122起,中毒994人,死亡6人;细菌性食物中毒74起,中毒1983人,死亡1人;动物性食物中毒41起,中毒177人,死亡30人;植物性食物中毒43起,中毒336人,死亡4人;病因不明的29起,中毒356人。按食物中毒起数统计,细菌性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占73.0%,化学性中毒有机磷农药占79.5%,动物性中毒河豚鱼占56.1%,植物性中毒毒蘑菇占58.1%。[结论]1986-2005年宁德市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中,细菌性以副溶血性弧菌居首,化学性以农药最常见,动物性以河豚毒鱼居多,植物性以毒蘑菇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永州市毒蘑菇中毒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蘑菇中毒预警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导出2015-2019年永州市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系统"上报的毒蘑菇中毒事件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5-2019年永州市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共269起,累计发病941人及死亡10人,病死率1.06%;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6月份事件起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为最多;死亡人数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祁阳县、零陵区、道县、东安县;农村家庭是毒蘑菇中毒事件暴发的主要场所;20~5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均为最多,该组病死率为1.18%,60岁及以上老人病死率为1.20%;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是胃肠炎型毒蘑菇中毒,引起死亡的主要是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毒蘑菇中毒,导致死亡最多的是含有剧毒的灰花纹鹅膏。结论毒蘑菇是永州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死因子,应针对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和特定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提高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6.
鞍山地区常见毒蘑菇分布及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蘑菇是一类含有致病性物质的大型真菌,分布广泛,由其引起食物中毒较为常见。鞍山地区1981~1990年间发生毒蘑菇中毒15起,中毒60人,死亡6人,病死率为10%。笔者从1986年起,连续6年对鞍山地区有毒蘑菇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鞍山地区常见毒蘑菇的分布 毒蘑菇的生长分布主要受地理、气候因素影响,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可导致毒蘑菇分布种属和数量上的差异。鞍山地区东部为长白山脉的余脉千山山脉,最高海拔700m,市区为100m以下的丘陵地带,西部依邻辽河下游冲积平原,年平均降水720m,集中降水在6、7、8月份…  相似文献   

17.
1985~2005年曲靖市食物中毒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曲靖市食物中毒的发生发展变化趋势与发生原因,为制订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85-2005年曲靖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曲靖市食物中毒流行势态与中毒原因。[结果]1985-2005年合计发生食物中毒162起,中毒7 751例,死亡58例,病死率为0.75%。城镇发生72起、中毒2 977例、死亡4例,城郊、农村发生90起、中毒4 774例、死亡54例。造成食物中毒的因素主要是原料污染(30起)、食用前加工不当(72起)、误食毒物(60起)。其中植物毒素中毒(四季豆)中毒42起;3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蜡样芽孢杆菌中毒15起、沙门菌中毒10起、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5起;73起化学性中毒中,毒鼠强中毒40起、有机磷中毒28起。食物中毒发生在集体食堂的30起,公共饮食服务业43起,家庭89起。[结论]曲靖市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以城镇、农村、城郊的集体食堂为主,死亡人数以农村家庭为主;中毒原因由过去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过渡为细菌性、化学性、植物性等多种中毒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6日24时许,我市宾阳县某镇发生一起因误食毒鹅膏菌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2例全部死亡,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连开发区毒蕈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科学指导预防工作。[方法]对大连开发区2003~2008年发生的20起毒蕈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起毒蕈中毒合计有66人食用,49例中毒.中毒率为74.24%;5例死亡.病死率为10.20%。20起毒覃中毒中。发生在7月的12起、中毒27例、死亡4例,发生在8月的8起、中毒22例、死亡1例。49例中毒者中,本地居民14例,外来打工人员及其家属35例;男性36例.女性13例。5例死亡者均为误食白毒伞的外来人口。[结论]7~8月是大连市发生毒蕈中毒的季节,外来人口是毒蕈中毒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加强餐饮服务业的监管,找出关键控制环节,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方法]对莱芜市餐饮服务业1999~2008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莱芜市餐饮业累计发生食物中毒31起,中毒301人,死亡1人。其中,集体食堂发生2起、中毒131人,餐饮服务单位发生11起、中毒74人,家庭聚餐发生14起、中毒77人,死亡1人;第三季度发生11起,中毒122人,死亡1人;农村发生22起,中毒196人,死亡1人;细菌性食物中毒12起、中毒176人,化学性食物中毒17起,中毒118人(其中亚硝酸盐中毒10起、中毒101人),动植物性食物中毒2起、中毒7人、死亡1人;中毒的食品为肉及肉制品的21起,中毒199人。[结论]莱芜市餐饮业食物中毒以家庭聚餐、餐饮服务业为多,农村较多见,中毒的食源以肉及肉制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