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苏州市传染病医院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原因,为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医务人员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市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置资料进行统计。结果2009-2014年,共发生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62人次。其中,医务人员针刺伤38人次(占61.29%),实习医生锐器伤11人次(占17.74%),实习护生锐器伤 8人次(占12.90%),护工被排泄物污染皮肤黏膜3人次(占4.84%),医技人员被患者的呕吐物喷脸或眼内2人次(占3.23%)。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经正确及时的应对处理及预防性治疗,无人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准确及时评估,有效的局部处理及合理预防性用药,是避免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状况,为及时处理职业暴露、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填写“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调查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 共收到60名医务人员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报告,发生职业暴露的职业以护士(含实习护士)最高44人,占73.3%,职业暴露人员年龄以20~35岁为主,占80.0%,手术科室报告职业暴露人数略高于非手术科室;锐器伤32人,血液、体液溅污28人;暴露后均及时进行局部处理,根据暴露者的暴露情况及自身对暴露源的病原体相应免疫状态,做出相应干预措施的有16人,经追踪随访6个月,均未发生血源传播性病原体感染.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增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医疗操作,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暴露后采取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降低被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护士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医学领域里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多由于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从而感染了某种可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就开始了“关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相关研究,Mishal等[1]采用前瞻性研究,探讨医务人员暴露于患者血液和体液的概率和分布情况,并定义医务人员为高危人群,其中护士是最危险的人群。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具有血液传播途径传染病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有关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感染的知识和态度,探讨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2003年7月,对夏津县人民医院30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05名医务人员中,获得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感染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业务培训与继续医学教育(80 00%);67 54%知晓被污染锐器刺伤后的正确处理,48 85%知晓对污染锐器的正确处理,55 41%知晓紫外线不能灭活 HIV,41 97%知晓戴双层手套可减少利器损伤后感染 HBV的机会,94 10%知晓对废弃血液及污物的无害化处理。[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有关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感染知识了解不全面,应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5.
医务人员经血源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经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为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保障医务人员健康提供参巧。方法对163例医务人员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的锐器伤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直接喷溅污染了粘膜或破损皮肤的原因、方式以及发生地点、工作类别、职称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追踪。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163例次,暴露率10.2%。暴露原因锐器伤146例次,占总数的89.6%。暴露率以手术室最高(占71.7%),其次为急诊科(47.5%)。暴露人群以护士、初级以下职称暴露率最高,分别为26.4%、14.3%。不同科室、职业、职称发生职业暴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发生职业暴露后,均进行紧急和进一步处理、追踪,无发现职业暴露感染个案。结论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感染危险性增加,锐器伤是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传播性疾病感染的最高危因素,低年资护士是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发生最高危群体。医务人员尤其护士的防护意识仍较薄弱,不按规程操作是导致职业暴露的最危险因素。加强安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规范操作,纠正不良工作习惯和行为,减少针刺伤乃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最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吴莉  张冬梅 《职业与健康》2007,23(18):1591-1593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实习护士生职业暴露血源性疾病防护知识、态度及行为影响的效果.方法 将120名某高职实习护士生随机分成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实验组对象进行〈血液传播疾病与护士职业暴露感染预防〉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分析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实习护士生对各项职业防护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正向态度形成率和相关行为转变率,无论与对照组相比,还是组内干预前后自身对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习护士生开展职业防护健康与安全教育,是帮助护士生掌握预防职业感染措施,避免血源性疾病感染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疗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55名医务人员,在一年中发生职业伤害的47人进行登记处理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发生率为3.75%,47人中发生锐器伤42人,其他职业伤害为5人,分别占89.4%和10.6%,但无一人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通过监测、管理,增强了医务人员主动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由于输血科医务人员每天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是获得性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易感人群。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笔者对输血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加以有效防范,减少被感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心理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认知、心理状态,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模式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2009年1-12月医院30名血源性传染疾病针刺伤后医务人员及实习生的认知、心理状态,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00.00%医务人员知晓处理针刺伤的正确措施,10.00%实习生不知晓正确的处理措施;69.80%暴露者担心传染上艾滋病,20.20%担心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30.00%惧怕感染其他传染病;50.00%被调查者在血液传播性疾病针刺伤时表现为惧怕,16.67%表现为恐惧,10.00%为悲伤心理;针刺伤后再次进行类似操作时36.67%被调查者表现为紧张焦虑但能正常工作心理,16.67%为无法正常工作。结论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针刺伤职业暴露后存在心理障碍,尚缺乏有效的支持体系,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和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99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对阳江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所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4.60%的职业暴露发生在护士,20.20%发生在医生;发生原因的前三位是输液注射拨针、手术中损伤、处理医疗废物;72.7%职业损伤是由注射器针头所致。结论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范意识,采取积极防范措施,预防锐器损伤的发生。一旦发职业暴露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预防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李锦慧 《现代保健》2010,(28):136-137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通过查询2007—2009年医院感染管理科HIV、HBV、HCV职业暴露后的髓记记录,共发生职业暴露22例次,评估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途径,提出不同的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逐年下降,2007年为7.69%,2008年为4.48%,2009年为192%。22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经追踪观察,无1例感染血源性疾病发生。结论有效的十预措施的实施,为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态势及危险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2012-2015年发生的149例职业暴露案例中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过程、暴露物品、处理过程等进行追踪和调查,掌握医务人员职业认知和预防标准的依从性,根据该院实际情况建立预防体系,防止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结果 2012-2015年血源性职业暴露人次达149例,平均每年受伤37.25例,其中锐器伤139名(93.29%)。暴露地点:病房占52.35%,门急诊注射输液室占26.17%,手术室占10.74%,污物间占6.04%,其他占4.70%。暴露后处理:及时规范伤口处置占比75.84%,伤口处置不规范、不及时占比17.45%,未现场伤口处置占比6.71%。结论基层医院护理队伍不稳定是血源性锐器伤发生率逐年递增的主要原因。暴露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素质、职业暴露防护认知缺乏,个人自我保护意识及操作过程不规范等。建立并强化血源性职业防控机构工作制度,可有效避免锐器伤引发的血源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源性病原体接触登记表的应用状况,为临床建立完善职业暴露处理系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2004年颁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9年颁布《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等法律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新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对上报的48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进行分析。结果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的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居多;发生率最高的季节、地点、原因分别是第1季度37.5%,门急诊41.67%,病人躁动引起41.67%;97.92%由锐器伤引起,其中空心针占70.83%,54.17%无采取防护措施;95.83%医务人员掌握完善的处理措施,72.92%感染源得到了明确,无一例医务人员生因职业暴露发生血源性疾病的感染。结论职业暴露处理措施、流程完善,血源性病原体接触登记表资料信息收集全面,有助于职业暴露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尽可能避免发生血液性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14.
探讨流动采血车上采血护士对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增强采血护士对感染性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预防血源感染性疾病对采血护士造成的伤害.加强对采血护士进行感染性职业暴露自我防护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流动采血车上日常采血过程中规范的防护管理,有效避免锐器伤所致的血液对皮肤(黏膜)接触,有效地避免血源感染性疾病的感染与传播,才能在保障献血者安全的同时保证血液质量,满足临床供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处理环节,降低因此造成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发生,对因此造成的感染做到有据可查。方法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处理存在问题。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伤口处理不规范,职业暴露后不报告或迟报告,未进行血清学检查或检查缺项,心理疏导欠缺,预防用药、追踪随访不到位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不规范,许多环节需要改进,要加强培训,正确执行现场应急处置流程,加强管理,完善报告制度,做好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检查和心理疏导工作,做好预防用药和追踪随访工作,以降低职业暴露后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发生,维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处理环节,降低因此造成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发生,对因此造成的感染做到有据可查。方法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处理存在问题。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伤口处理不规范,职业暴露后不报告或迟报告,未进行血清学检查或检查缺项,心理疏导欠缺,预防用药、追踪随访不到位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不规范,许多环节需要改进,要加强培训,正确执行现场应急处置流程,加强管理,完善报告制度,做好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检查和心理疏导工作,做好预防用药和追踪随访工作,以降低职业暴露后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发生,维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罗红  朱红艳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14-2415
<正>随着《职业病危害防治条例》的颁布,职业病危害颇受医护人员的关注。医疗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有20多种血源传播性疾病能经此途径传播[1]。自1981年McCcrmick等首次报道了针刺伤对医务人员的危害以来,国际上开展了大量有关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人群[2]。为了护士的职业安全,了  相似文献   

18.
郭启云 《现代保健》2010,(9):141-142
在医学领域里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情况,多是由于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者被携带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从而感染了某种可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本文针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分析、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供最新和最实用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技术和信息,以达到正确地预防和治疗职业伤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职业暴露后有效处理措施,减少艾滋病对医务人员的危害。[方法]对2011年10月发生在邹平县某医院的1起职业暴露事件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该暴露者经临床应急处理及抗病毒预防用药,未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结论]在职业暴露后,及时规范采取处理伤口并预防性服药,可有效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在医疗工作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医护程序中有创性操作(如血液透析、留置针等)的增加,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液暴露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每年有近万人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工作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静脉注射治疗。在医务人员大量接触针头锐器的同时,也很大的增加了被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性血液传染病的重视,本文将对血源传染病职业暴露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