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墨汁灌注组织透明辅片及组织切片光镜方法,观测了30例足月新鲜胎儿结肠粘膜下层的微血管构筑。粘膜下血管分支复杂形态各异,吻合方式多样,呈“层状”分布,形成三级血管网,其中一级血管网为结肠器官内血管三维空间联系的交通枢纽,其分支分别参与构成浆肌丛、环行肌丛及粘膜丛。不同结肠段和不同部位血管网的网眼密度均有差异。网眼密度由壁外向壁内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不同肠道菌群背景小鼠肠固有层浆细胞的数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粘膜固有层浆细胞分泌入肠腔的IgA对维持局部抗体的有效水平,拮抗细菌定植、粘附,以及中和肠腔毒素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对IgA的分泌又起诱导作用〔1〕。但有关肠粘膜固有层浆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在不同肠道菌群背景小鼠中的变化,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2〕,对清洁级小鼠、无特殊致病菌小鼠及特异定植白色念珠菌14d后无特殊致病菌的小鼠进行了观察,比较了肠粘膜固有层浆细胞的数量变化,以进一步探讨肠道菌群与机体肠局部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 健…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的粘膜免疫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淋巴细胞网络 ,正常情况下可对经粘膜侵入的外来有害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应答。由粘膜途径进行接种疫苗可在感染部位直接诱导局部保护性免疫应答 ,防止感染和疾病。大多数免疫原性弱的抗原经粘膜供给时易引起免疫耐受 ,阻碍了粘膜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为了克服粘膜疫苗使用中面临的问题 ,人们设计出多种粘膜佐剂以增强相应抗原经粘膜供给时促进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本文将重点介绍现在研究较多的一些粘膜佐剂类型 ,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胞因子、CpG基序及化学合成类佐剂等的研究情况。深入了解粘膜佐剂作用的分子机理 ,有益于促进安全、有效的粘膜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的粘膜免疫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淋巴细胞网络,正常情况下可对经粘膜侵入的外来有害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应答.由粘膜途径进行接种疫苗可在感染部位直接诱导局部保护性免疫应答,防止感染和疾病.大多数免疫原性弱的抗原经粘膜供给时易引起免疫耐受,阻碍了粘膜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为了克服粘膜疫苗使用中面临的问题,人们设计出多种粘膜佐剂以增强相应抗原经粘膜供给时促进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本文将重点介绍现在研究较多的一些粘膜佐剂类型,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胞因子、CpG基序及化学合成类佐剂等的研究情况.深入了解粘膜佐剂作用的分子机理,有益于促进安全、有效的粘膜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大鼠膀胱粘膜抗菌蛋白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乙酸冲洗雌性Wistar大鼠膀胱粘膜获得膀胱粘膜酸溶性提取物,AU-PAGE分析表明,膀胱粘膜提取物含10余条主蛋白带,但不含已知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防御素样分子。利用琼脂糖弥散法和电泳凝胶琼脂糖弥散法杀菌试验发现,膀胱粘膜提取物有两条主蛋白带对致病性大肠杆茵ML-35P耐药株有强杀菌活性,这两条杀菌蛋白带命名为RatBP-1和RatBP-2,分别占膀胱粘膜提取物蛋白质总量的5%和2%。本实验的结果首次提示,大鼠膀胱粘膜内存在的抗菌蛋白,可能是膀胱粘膜杀菌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6.
粘膜佐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的粘膜免疫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淋巴细胞网络,正常情况下可对经粘膜侵入的外来有害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应答。由粘膜途径进行接种疫苗可在感染部位直接诱导局部保护性免疫应答,防止感染和疾病。大多数免疫原性弱的抗原经粘膜供给时易引起免疫耐受,阻碍了粘膜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为了克服粘膜疫苗使用中面临的问题,人们设计出多种粘膜佐剂以增强相应抗原经粘膜供给时促进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本文将重点介绍现在研究较多的一些粘膜佐剂类型,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胞因子、CpG基序及化学合成类佐剂等的研究情况。深入了解粘膜佐剂作用的分子机理,有益于促进安全、有效的粘膜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微皱褶细胞(M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洁  高杰英 《现代免疫学》2001,21(5):317-319
粘膜病原体侵入机体的过程是病原体与粘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 :位于淋巴滤泡上皮中的特化的粘膜上皮细胞—微皱褶细胞 (M细胞 )是大多数粘膜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靶细胞。本文对M细胞的存在部位、起源发育、结构和功能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胃癌病变位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而无论病灶大小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应用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对消化道较小的无蒂浅表性恶性病变行病灶切除的方法。随着内镜技术和器械的改进与发明,EMR技术得到不断改进与创新,已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Th1和Th2细胞在痢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粘膜免疫应答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初步了解CD4^+细胞参与痢疾疫苗诱导小鼠肠粘膜免疫应答的基础上,从细胞及分子水平进一步探索Th1和Th2细胞在小鼠肠粘膜对痢疾疫苗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本室构建的福氏2a及宋内氏双价痢疾疫苗株FS-2117或FS-5416灌胃免疫小鼠,从细胞表型及几种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两方面观察小鼠肠粘膜中Payer氏结(Peyer’s patch,PP)及肠系膜巴结等免疫诱导部位Th1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初步了解CD4 + T 细胞参与痢疾疫苗诱导小鼠肠粘膜免疫应答的基础上,从细胞及分子水平进一步探索TH1 和TH2 细胞在小鼠肠粘膜对痢疾疫苗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本室构建的福氏2a 及宋内氏双价痢疾疫苗株FS2117 或FS5416 灌胃免疫小鼠,从细胞表型及几种细胞因子m RNA 表达水平两方面观察小鼠肠粘膜中Payer 氏结( Peyer’s patch , PP) 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免疫诱导部位TH1 和TH2 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1) 痢疾疫苗灌胃免疫后早期,小鼠肠粘膜的免疫诱导部位表现为TH1 型细胞亚群百分率的显著降低;免疫后晚期TH1 型细胞亚群百分率则显著升高,且高于未免疫的正常小鼠。(2) 痢疾疫苗免疫后从小鼠PP 中分离的CD4 + T 细胞,在特异性痢疾疫苗抗原刺激下,先出现IL5 、IL6 的高表达,后出现IFNγ、IL2 的高表达。结论 痢疾疫苗免疫后小鼠肠粘膜免疫的诱导部位早期表现为TH2 型细胞亚群的优势活化,晚期逆转为TH1 型细胞亚群的优势活化。  相似文献   

11.
粘膜s—IgA免疫及其神经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s IgA)是粘膜体液免疫最主要的功能执行者。s IgA的产生过程具有不同于非粘膜部位Ig生成的特点。s IgA在体内具有粘膜结构的表面及外分泌腺等部位 ,通过免疫清除、免疫屏障及中和作用 ,将病原微生物排出体外 ,达到了保护机体之目的。关于神经系统对s IgA的调节 ,虽然资料有限但已见端倪。本文论述的消化道粘膜s IgA免疫的原理及意义普遍适用于体内共同的粘膜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2.
MAdCAM-1分子(MucosalVascularaddresssin)也称为粘膜血管定居因子,是在肠道粘膜淋巴组织和固有层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的一种粘附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它可以同向派伊尔小结(peryer‘spatches,PPS)归巢的淋巴细胞上的归巢受体分子整合素α4β4及选择素LSeleetin结合,在引导淋巴细胞向粘膜部位的定向归巢中的重要作用,这里仅就其分子结构,基因结构及  相似文献   

13.
郑鸣 《解剖学杂志》1996,19(4):287-291
对82例死亡的正常胎儿的鼻中隔角和鼻中隔呼吸区粘膜的发育及组织形态学特点作了观察,结果表明:(1)鼻中隔角的形态从上至下分别呈“I”或“T”型,“Y”型,“M”型和“m”型;(2)鼻中隔后部粘膜增厚,表面出现粘膜皱襞;(3)Little区粘膜明显隔呼吸区粘膜对吸入空气起着重要的温湿作用;小儿外伤性鼻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Little区粘膜的增厚隆起,易被手指擦伤所致。  相似文献   

14.
<正>软腭肌及舌肌的标本显示其起止点比较困难,特别是软腭部围成咽峡的几块软腭肌,其位置比较深,肌腹比较细小,表面由粘膜覆盖,在一个标本中很难将其同时显示出来,给教学带来不便,此部位的标本以往多采用人工图画来教学,学生比较难明白其在人体的正常位置关系。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大鼠胃癌变前期胃窦粘膜G细胞、D细胞和EC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法,观察亚硒酸钠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诱发的大鼠胃癌变前期胃窦粘膜G细胞、D细胞和EC细胞的变化。结果: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短期灌胃后(阳性对照组),胃窦粘膜G、D、EC细胞的数量和平均光密度值(OD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少(P〈0.01)。N-甲基-N’-硝基-  相似文献   

16.
人鼻腔嗅粘膜嗅鞘细胞的原代培养和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人鼻腔嗅粘膜嗅鞘细胞(OECS)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利用鼻窦镜选取上鼻甲嗅区粘膜,原代培养嗅鞘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成功培养出人鼻腔嗅粘膜OECs,为扁平的双极、多极形态,对P75、GFAP呈阳性反应,纯度在50%左右。结论 人鼻腔嗅粘膜培养OECs的方法实用可行,但须在取材部位和纯化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松软牙槽嵴和/或牙槽嵴粘膜增生形成的原因,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80例戴用全口义齿一年以上的患者进行临床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缺牙原因,义齿戴用的时间,牙槽嵴粘膜情况,松软牙槽嵴和/或牙槽嵴粘膜增生发生的部位,人工牙的类型等。结果:①180例全口义齿病例中,有松软牙槽嵴者20例,占22%,男:女=6∶4,其中下牙槽嵴占60%,上牙槽嵴占20%,上下牙槽嵴均有者占20%。患牙槽嵴粘膜增生者共8例,占4.4%,最多发生在下舌侧,其次为下唇沟。同时患有松软牙槽嵴和牙槽嵴粘膜增生的有4例,占患牙槽嵴粘膜增生病例的一半。②在患松软牙槽嵴的病例中,人工牙为塑料牙和瓷牙各占50%。缺牙原因为牙周病者共12例,占60%,龋病2例,占10%,龋病-牙周病者8例,占30%。③在患松软牙槽嵴的病例中,下颌牙槽嵴条件均为差,上颌牙槽嵴条件均为中或差。在患增生的粘膜组织的病例中,75%病例义齿固位为中或差,25%义齿固位为较好。结论:发病原因与患者缺牙原因,牙槽嵴部位,牙槽嵴条件,人工牙类型等有关。因此可以认为,牙槽嵴粘膜松软是戴用全口义齿后出现的不可忽视的问题,而牙槽嵴粘膜松软和/或增生的粘膜组织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一副全口义齿不是一劳永逸的,使用一定的时间后需要更换,特别对牙槽嵴条件较差的患者而言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1977~1987年10年间进行纤维胃镜粘膜活检7033例,其中正常粘膜288例,占4.09%;浅表性胃炎4487例,占63.79%;萎缩性胃炎357例,占5.07%;肥厚性胃炎3例(0.04%),各部位息肉56例(0.79%);慢性溃疡232例(3.29%);肿瘤1091例(15.55%),其中胃癌780例,占11.09%;食管癌302例,占4.29%;其他慢性炎症519例(7.37%)。正常粘膜检出率偏高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偏低。浅表性胃炎最终可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部分可引起肠型胃癌的发生,三者之间的病变有一定的关系。提高纤维胃镜的活检诊断水平必须从取材、制片、阅片等每个环节做起,病理诊断必须结合纤维胃镜肉眼所见及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FSM-2117和FS-5416是两株具有不同生物表型的福氏、宋内氏双价痢疾菌苗株,FSM-2117无侵袭表型,无溶血活性,不表达侵袭蛋白抗原(Ipa-),FS-5416则为Ipa+,本实验是为了观测两株菌苗(Ipa-,Ipa+)免疫后引起的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GALT)中的细胞免疫反应,以探明痢疾菌苗在肠粘膜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 以BALB/c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只,灌胃免疫FSM-2117及FS-5416,8×108CFU/只,分别在1,4,7,10,13天随机取各组小鼠5只分离GALT淋巴细胞;同时设一组PBS对照组,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GALT中诱导部位[派伊尔小结(PP)、肠系膜淋巴结(MLN)]及效应部位[上皮间淋巴细胞(IEL)、粘膜固有层(LPL)]T细胞亚群的变化,荧光显微镜计数200个细胞计算阳性率.结果 用SAS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两株双价菌苗株均可引起肠粘膜GALT中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不同粘膜部位免疫反应不同.诱导部位(派氏小结、肠系膜淋巴结)CD4+细胞亚群明显升高,末次免疫后第7天达峰值,而后迅速下降;在效应部位,粘膜固有层表现为CD4+细胞亚群明显升高,而IEL主要表现为CD8+细胞亚群的升高,均于第7天达峰值.两株菌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都具有显著性(FSM-2117 P≤0.01,FS-5416 P<0.01),但两菌苗株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株双价痢疾菌苗均可在小鼠GALT引起免疫反应,说明其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0.
咽鼓管功能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鼓管(eustachian tube)的解剖结构首次由Bartolomme Eustachio(1563)描述。咽鼓管对中耳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生理功能:(1)以通气来调节中耳与外界气压的平衡;(2)引流和清除中耳产生的分泌物至鼻咽;(3)防止鼻咽声压及分泌物。从咽鼓管功能的角度讲,咽鼓管解剖学不仅局限于骨部和软骨部,还包括其附属结构,即咽鼓管和软腭肌系统、筋膜和悬吊系统以及咽鼓管粘膜、粘膜下结构等。所有这些解剖结构与咽鼓管功能关系极为密切,是理解临床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