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做了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的112例3~10岁低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围产期调查,发现低体重儿F-ERG改变与其在围产期中的温箱监护、吸氧、窒息及母亲被动吸烟有关。提示应重视围产期异常的低体重儿视网膜功能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2.
对做了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的112例3-10岁低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围产期调查,发现低体重儿F-ERG改变与其在围产期中的温箱监护,吸氧,窒息及母亲被 吸烟有关。提示应重视围产期异常的低重儿视网膜功能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3.
对1986年10月 ̄1993年10月青岛地区低出生体重儿2724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45%,早产是低出生体重的重要原因(占54.85%);其它原因是孕龄≤20岁(发生率8.42%)及〉35岁(7.83%),母亲职业为农民(发生率5.34%)及个体经商者(8.80%),母亲疾病、胎儿畸形(发生率107.6‰)。低出生体重儿围产期死亡率为252.2‰,探讨了预防低体重儿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1986年10月~1993年10月青岛地区低出生体重儿2724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45%,早产是低出生体重的重要原因(占54.85%);其它原因是孕龄≤20岁(发生率8.42%)及>35岁(7.83%),母亲职业为农民(发生率5.34%)及个体经商者(8.80%),母亲疾病、胎儿畸形(发生率107.6‰)。低出生体重儿围产期死亡率为252.2‰.探讨了预防低体重儿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重增加情况与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为降低高危妊娠、巨大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测量623例初产妇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并分析妊高征、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孕妇孕前体质指数过高则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孕前体质指数过低则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孕妇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过多,则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体重增加过少则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情况与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关。要重视母亲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变化,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6.
沂蒙山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沂蒙山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调查了2001年6月~2003年6月临沂市2所医院分娩的低出生体重儿的产科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产妇孕前及孕期因素与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关系。结果沂蒙山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2.277%,产妇的年龄、孕次、流产次数、产次的增多、多胎、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可以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而产前检查次数、分娩孕周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沂蒙山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低于1998年全国抽样调查水平,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产期各种因素与极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期间确诊的34例颅内出血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26例无颅内出血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对照组。对其有无胎膜早破、多胎、孕周、出生体重、胎儿宫内窘迫、生后有无体温不升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周1、min Apgar评分≤7分、宫内窘迫、低体重、使用机械通气和低体温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临床低体重、低胎龄、有宫内窘迫及1 min Apgar评分≤7分的早产儿应提高对其发生颅内出血可能的预见性,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石家庄地区城乡741例低体和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组低体重儿发生率为13.88%,明显高于域区组的发生率(7.66%)。低体重儿的死亡率高,畸形多,孕周〈37周的低体重儿预后不良。因此,积极开展围产期偏听偏信旭降低低体儿的发生率和畸形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报道435例出生低体重儿死亡者中,死胎死产组244例(56.09%)。主要死因是脐带、胎盘及母亲严重合倂症;新生儿死亡组191例(43.91%),主要死因为肺部疾患。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加强,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低体重儿,尤其早产儿的死亡率相对增加。因此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加强对低体重儿管理减少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10.
周初锦 《安徽医学》2008,29(6):709-710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探讨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间收治的127例低出生体重儿资料。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孕周不足、孕期异常、母亲疾病史、多胎、宫内发育不良等。孕周及出生时体重与死亡呈负相关。结论由于低出生体重儿各脏器功能不成熟,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存活率低。加强产儿科合作、治疗并发症、采用新技术新疗法是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双胎妊娠低体重儿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5年1月至1994年12月分娩总数10710例,双胎分娩99例,共有196个围产儿,其中低体重儿120例,发生率61.22%,同期低体重儿455例,总发生率4.25%,双胎分娩低体重儿是同期的14.4倍。双胎低体重围产儿死亡率高达213.67‰,是同期围产儿死亡率13.07‰的16倍。低体重儿死亡与孕周及体重密切相关,即孕周及体重越低,围产儿死亡率越高,相对危险度越大(P值分别<0.01和0.005)。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死亡有显著差异(P<0.05),不论哪种分娩方式,新生儿死亡中,早产儿死亡占90%.因此,双胎妊娠须加强围产期保健,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与子代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妇幼保健机构体检的婴儿母亲,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母亲的一般情况、孕期增重及子代出生体重、身长等情况.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母亲孕前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为12.3%(199例),孕期增重过高的检出率为52.1%(842例).超重/肥胖组其子代出生体重、巨大儿和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均较高(P<0.05),而子代的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以及大于胎龄儿发生率均在孕期增重过高组,增重适宜组和增重不足组间存在差异(P<0.05).在控制了母亲年龄等因素后,孕前超重/肥胖增加了巨大儿(OR=1.7, 95% CI:1.2~2.6)、大于胎龄儿(OR=1.7,95% CI:1.1~2.5)的发生风险,孕期增重过高则增加了巨大儿(OR=1.7,95% CI:1.2~2.5)、大于胎龄儿(OR=1.7,95% CI:1.1~2.4)的发生风险.而孕期增重不足能增加低体重儿(OR=2.2,95% CI:1.1~4.4)、小于胎龄儿(OR=2.0,95% CI:1.2~3.4)的发生风险.结论 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增重均与巨大儿和大于胎龄儿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孕期增重不足与低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的发生也密切相关.孕期保健应该加强对孕妇体重的监测,防止其对新生儿出生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伦教镇新生儿窒息发病情况及与孕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的关系,更好地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方法对伦教镇2D02年10月-2004年10月共142例新生儿窒息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8.2%,早产儿(22.7%)明显高于足月儿(6.5%),低出生体重儿(20.7%)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7.6%),异常分娩明显高于顺产,其中臀牵引发生率最高,为35.7%。结论进一步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适当放宽臀位产的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包括早产儿和低于胎龄儿.由于发育不良及宫内生长迟缓,死亡率远超过成熟儿.本文探索引起低体重儿的有关因素及低体重儿的合并症、死亡原因,从而加深认识预防发生低体重儿的重要性,力求进一步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资料来源及研究结果研究对象为1973~1974年在我院分娩的低出生体重儿,其孕龄>28周,体重在1000~2499g。除外畸形胎。(一)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见表1。各年度的出生率无明显区别。(二)发生低体重儿的有关因素:其中妊娠病理404例,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妊娠合并室间隔缺损的新生儿生后健康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北京地区某三甲医院87例母亲为妊娠合并室间隔缺损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别将母心功能Ⅲ、Ⅳ级的室间隔缺损产妇的新生儿与母心功能Ⅰ、Ⅱ级的新生儿进行比较;将母亲孕前未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与进行过修补手术产妇的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心功能Ⅲ、Ⅳ级产妇的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高于心功能Ⅰ、Ⅱ级产妇的新生儿,有统计学差异;孕前进行过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产妇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低于孕前未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产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心功能Ⅲ-Ⅳ的产妇新生儿窒息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较高;孕前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产妇较未手术产妇,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早产及足月低体重儿(LBW)的危险因素,我们采用了以医院病例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同时对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地区的母亲进行了全面调查。我们共收集673例足月LBW、644例早产LBW和1465例正常儿。结果发现,就二类LBW而言,母亲低体重、不良生育史、缺乏围产期保健、贫血及高血压均为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independent risk factors)。怀孕间隔的缩短与早产LBW危险度增加有  相似文献   

17.
足月低体重儿,亦称足月小样儿,是指孕周已达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 g的新生儿,其体格发育及生理变化不同于早产儿和正常足月儿。围产期的死亡率为正常儿的4~6倍,且其儿童期及青春期的体能与智能发育也有影响;本文对我院2001年~2005年5年内分娩的足月低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孕≥37周出生、体重〈2500g的活产婴儿121为研究对象,1∶1匹配孕≥37周、出生时差〈7d、同医院、同性别、同民族、出生体重3000g-4000g的正常出生儿进行对照。单因素和二分类多因素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用于筛选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结果共找到配对11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月经初潮年龄〉15岁、周期〉30d、经期〈3d、孕产胎次≥2、有流产宫腔操作史、早孕反应严重、孕期营养差、孕期食欲差、孕期阴道出血、胎盘异常、妊高征、母亲年龄≥35岁、慢性病史、乡村生存环境、体力劳动职业、母亲烟酒嗜好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OR〉1,P〈0.05或P〈0.01),产前定期保健、母亲文化程度高、经济收入好、父亲身高≥170cm、母亲孕前体重≥50Kg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低(OR〈1,P〈0.05或P〈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食欲差、胎盘异常、流产宫腔操作史、母亲慢性病史、体力劳动职业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产前定期保健、母亲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为保护因素。结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联,针对性地开展防治是降低低体重儿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113例低出生体重儿围产因素与合并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宏坤 《广西医学》2000,22(6):1204-1206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LBW)的围产因素及合并症。方法:对113例LBW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与104例正常体重儿比较。结果:LBW组母亲中流动人口、个体户及农民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亲的围产期合并症及病理产科因素、新生儿合并症明显多于对照组。呼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体温低下、感染是本组LBW常见合并症。结论:LBW的发生除了与病理产科因素有关外,与母亲综合素质明显有关。应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LBW发生。  相似文献   

20.
235例低出生体重儿监测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孕母的孕周、围产期保健、城乡分布、孕母文化程度、高危妊娠的发生等有关。为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应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三级网络管理,及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对高危妊娠的识别,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加大对基层妇幼工作的投入,稳定妇幼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