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江西医药》2021,56(11):1962-1965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组30例,采用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开放组30例,采用开放性肾盂成形术;收集及评定两种术式具体参数标准,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炎性因子、应激指标表达.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数值均低于开放组,术后1d各炎性因子表达低于开放组,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酶联免疫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性手术相比,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有显著效果,炎性因子表达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与开放肾盂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同一组医生完成的80例单纯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患者,其中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手术各40例,均采用利尿性肾图、IVU、磁共振尿路造影术(MRU)等检查确诊。2组患者年龄、性别、左右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未发生外科并发症。经后腹腔镜组和经腰部斜切口组在术中失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两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有与开放手术同样高的成功率,疗效肯定,与开放手术相比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可能成为治疗UPJO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3.
曹永胜  彭博  刘项  余鑫  褚晗  毛长坤  闻竹 《安徽医药》2017,21(7):1237-1240
目的 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的32例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男26例,女6例,左侧25例,右侧7例,年龄6月13 d~10岁,中位年龄3岁.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腹腔引流量、切口外观、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6~24个月,复查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尿常规,观察肾盂分离程度、肾实质厚度变化及输尿管通畅程度、有无尿路感染.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40~330 min,平均216 min.术中出血2~10 mL,平均4.7 mL.术后均无明显疼痛.术后3 d腹腔日均尿引流量0~220 mL,平均35 mL.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4~16 d,平均6 d.术后肠道恢复时间1~3 d,平均1.9 d.术后住院日4~19 d,平均10 d.术后随访B超示肾盂分离程度均逐渐减轻、肾实质厚度逐渐增加,IVU示输尿管均通畅、肾积水好转,无尿路感染.切口瘢痕轻微.结论 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疗效满意、损伤少、痛苦小、瘢痕轻微、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腹腔镜治疗的38例UPJ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9~42岁。B超检查:肾盂轻度扩张积水(<15mm)9例,中度(15~30mm)23例,重度(>30mm)6例。合并肾盂结石3例。分别采用FoleyY-V成形术、Fenger成形术、Hellstr m术以及Anderson-Hynes成形术。结果38例手术均成功,无1例改开放手术。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症状消失,影像学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通畅,肾积水、肾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O有效、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一种手术方法,可望做为UPJO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后腹腔行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 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我院泌尿外科6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经后腹腔行腹腔镜下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男44例,女20例,体重50~74 kg,平均体重55 kg,19~61岁,平均35岁.术中根据积水的情况和狭窄的程度在后腹腔镜下40例行Anderson-Hynes离断术,14例Y-V成形术,4例异位血管切断肾盂复位4例,2例行纤维松解术.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取得成功,超声检查肾积水明显好转,静脉肾盂造影(IVU)提示未发现明显狭窄,造影剂通过顺利.结论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决定了手术成功的关键,后腹腔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成功率最高、容易被患者所认可,目前已经取代开放性手术,成为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新的金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推广[1].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9):212-214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UPJ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UPJ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是UPJ的一个较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对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干预效果.方法 抽选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儿126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行开放性离断肾盂成形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03.6±28.4) min、出血量(42.5±23.6) ml、住院时间(7.0±2.5)d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1.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1.6%vs.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LYPJO)的疗效.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途径实施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16例(A组),同期经腹膜后途径实施开放性肾需成形术24例(B组).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1年,吻合口均无狭窄,肾积水有不同程度改善.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100~200 min vs.80~150 min);但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60~120 ml vs.200~350 ml).A组保留导尿5~14 d,术后住院时间5~13 d,术后尿漏2例,均在1周内自愈.B组保留导尿5~13 d,术后住院时间8~14 d,术后发生尿漏3例,均在1周内自愈.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近远期疗效相当,可以作为治疗UPJO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俞利群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11-34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腹腔镜下行肾盂癌根治术治疗的26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开放性肾盂癌根治术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d、14 d的EORTC QLQ-C30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7d及14 d的EORTC QLQ-C30量表各项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优于开放性手术,是腹腔镜手术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合电切镜)下肾盂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肾盂癌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肾盂切除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结合电切镜)下肾盂癌根治术.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死亡患者.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治疗组发热、血尿、感染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结合电切镜)下肾盂癌根治术能有效减少创伤,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采用经腹腔途径与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甲组采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乙组采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与随访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比乙组少(P<0.05);甲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明显比乙组高(P<0.05);甲组患者的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26.19%,明显比乙组的7.14%高(P<0.05);甲组与乙组患者随访成功率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时间较长,但住院时间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经在总体效果上优于腹腔途径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与经腰部斜切口途径治疗肾盂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31例,其中1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组,18例行经腰部斜切口途径肾盂成形手术组,两组术中均留置双J管.结果:31例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两组患者B超示肾盂积水减轻,症状缓解.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安全、有效,较开放途径微创、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比经腰背部小切口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病例40例和腰部切口手术入路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病例39例。对比两种手术入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有何利弊。结果对比两种手术入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腰背部小切口入路明显优于腰部切口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腰背部小切口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入路简捷,损伤小,显露清楚,易于掌握,且可同期治疗双侧病变。能有效地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与开放肾盂离断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离断肾盂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肾盂离断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患者止疼药用量、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以及手术成功率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有与开放手术同样高的成功率,与开放手术相比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值得我们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不同入路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选择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20.39±8.51)min、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75±1.08)d、引流时间(3.24±1.37)d、尿管拔除时间(12.01±3.14)d、住院时间(14.36±3.25)d均短于对照组的(185.07±12.44)min、(3.56±1.42)d、(5.43±1.89)d、(16.95±3.47)d、(21.68±5.73)d,术中出血量(422.05±31.86)ml少于对照组的(618.37±50.6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IIEF-5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在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可发挥显著应用价值,且经后腹膜入路较经腹腔入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更利于促进其性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泌尿外科手术比较,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等优点。后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有效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方法。我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开展后腹腔镜手术治疗UPJO12例。现将围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应用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治疗的30例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取另外30例患者作为对照对象(对照组),给予研究组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出院后的肾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没有再次发生肾盂连接部梗阻现象。结论 在后腹腔镜下对肾盂连接部梗阻患者进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能够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这种手术方法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效果显著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肾脏形态和功能恢复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某院小儿外科就诊的50例先天性UPJO并重度肾积水患儿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对术后患儿定期行B超及同位素检查,观察患肾形态和功能的恢复。结果:患儿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10~12周进行复查,患肾缩小,肾皮质厚度增加,患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并趋于稳定。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2周内肾皮质明显增厚,体积缩小最明显,肾盂长径和前后径缩小也较明显,和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UPJO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肾脏形态和功能的恢复从术后两周开始明显,10~12周趋于稳定,对于处理方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时间的确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和经后腹腔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选择腹腔镜下经腹腔路径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选择腹腔镜下经后腹腔路径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左右侧手术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侧手术时间(77.69±13.43)min短于右侧的(95.00±15.1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左右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腔和经后腹腔路径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经腹腔路径手术时右侧肿瘤手术时间较左侧更长,肿瘤较大时选择经腹腔路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部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236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腰部小切口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患者118例为对照组,采用腰部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患者11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肾积水改善总有效率(9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部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且肾积水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