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直接进样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花生中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酸(PA)的方法。采用改良Folch方法提取样品总脂肪,然后将提取出的总脂肪直接溶于流动相进行液相色谱分析,以L-Si型正相硅胶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2∶3)为流动相A,正己烷-异丙醇-25 mmol/L乙酸铵溶液(体积比3.6∶5.4∶1)为流动相B进行二元梯度洗脱,蒸发光检测器检测。PC、PE、PI和PA 4种磷脂色谱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5,4种磷脂的平均回收率在93.59%108.57%之间,RSD均小于10%。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稳定性高、前处理简单的特点,可应用于磷脂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2.
王霞 《中国油脂》2020,45(9):97-101
对海水鱼海鲈肌肉磷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分析其磷脂组成的方法。采用ChromolithPerformance-Si型正相硅胶色谱柱(100 mm×4.6 mm)进行磷脂组分分离,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乙酸体系,三元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 L/min,以各磷脂组分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海鲈肌肉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59%,EPA和DHA总含量达30.86%。采用HPLC-ELSD,磷脂组分分离效果良好,精密度高,变异系数均小于3%,平均回收率为86.00%~105.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0%,此方法测定海鲈肌肉磷脂组成准确、高效,可运用于其他如海水鱼磷脂的分析检测。海鲈肌肉包含6种磷脂组分,其中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最高,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肌醇(PI)次之。  相似文献   

3.
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UPLC-Triple-TOF-MS/MS)分析法,对不同泌乳期人乳中的磷脂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为中国人乳磷脂组成的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从哈尔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黑龙江省)和吉林(吉林省)地区采集到汉族人初乳(1~5 d)、过渡乳(6~20 d)和成熟乳(21 d~)共计73份。LipidView 1.2用于检索磷脂分子式,PeakView 2.2及其插件MasterView 1.1用于磷脂定性分析,MultiQuant用于磷脂相对定量分析(基于色谱峰面积)。结果显示,人乳中检出磷脂共计60种。其中,磷脂酰胆碱(PC)17种,磷脂酰乙醇胺(PE)25种,磷脂酰丝氨酸(PS)4种,磷脂酰肌醇(PI)5种,鞘磷脂(SM)9种。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鞘磷脂(SM)、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肌醇(PI)在总磷脂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8.12%、26.97%、29.54%、4.43%和0.94%,各种磷脂的相对含量随泌乳期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大多数磷脂的相对含量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母乳、牛乳及羊乳的全脂质组分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共检出17种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PC)、11种神经酰胺(ceramide,Cer)、15种鞘磷脂(sphingomyelin,SM)、3种己糖苷神经酰胺(hexosylceramides,HexCer)、32种甘油二脂(diglyceride,DG)和2 5种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母乳与牛乳有3 6种存在显著差异的脂质,与羊乳有1 4种(P0.05)。结果表明,母乳极性脂含量(1 462.99μg/mL)显著低于羊乳而高于牛乳(P0.05),且母乳及牛乳遵循SMCerPCHexCer分布,羊乳则是CerSMHexCerPC。母乳与牛乳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极性脂质主要为SM,其中SM(d14∶0/20∶0)和SM(d15∶0/24∶1)在母乳(15.90μg/mL和16.55μg/mL)中显著高于牛乳(P0.05),而羊乳与母乳间除PC(26∶0/0∶0)外,不存在其他显著差异的极性脂质。中性脂质方面,母乳中性脂质量浓度(47 749.40μg/mL)显著高于牛乳及羊乳(P0.05)。母乳与牛羊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中性脂质主要为TG,尤其母乳在TG(14∶0/16∶0/18∶0)与TG(16∶0/17∶0/18∶0)含量上显著低于牛羊乳(P0.05),同时3种乳在TG(17∶2/18∶0/20∶5)含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不仅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脂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筛选出的差异脂质可作为鉴别牛羊乳的脂质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到较高纯度的草鱼头磷脂并分析其抗氧化性能,采用乙醇溶液浸提冷冻干燥草鱼头粉末制备磷脂,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优工艺后,利用薄层层析(TLC)分析比较草鱼头磷脂种类的组成及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并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磷脂制备最优工艺方案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6 g/mL,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得到草鱼头磷脂的纯度为84.20%±0.65%,提取率为3.03%±0.06%。草鱼头磷脂主要含有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鞘磷脂(SM)、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四种磷脂,其中PC的含量最高(60.00%±0.26%),其次为PE(20.00%±0.17%)。草鱼头磷脂脂肪酸组成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主(52.09%±0.59%),其中,C20:5n-3(EPA)和C22:6n-3(DHA)含量较高。体外抗氧化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草鱼头磷脂的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还原力能力都显著(P<0.05)优于对照的商品大豆磷脂。  相似文献   

6.
采用核磁共振磷谱(~(31)P-NMR)测定不同泌乳期、不同胎龄的人乳磷脂组成,结果显示足月儿和早产儿人乳中,磷脂的主要组成均为鞘磷脂(SM)、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乙醇胺缩醛磷脂(EPLAS)、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酰丝氨酸(PS),其中SM含量最高,其次为PC和PE,PS和PI含量最低。总磷脂含量在相同胎龄不同泌乳期以及相同泌乳期不同胎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磷脂组成上,足月儿人乳中PI在初乳和过渡乳中的含量分别为(4.14±0.42)%和(3.66±0.66)%,显著高于成熟乳中的(2.79±0.09)%;早产儿人乳中PC在初乳和过渡乳中的含量分别为(30.74±2.03)%和(29.40±2.37)%,显著高于成熟乳的(27.55±2.42)%,此外EPLAS含量随泌乳期的延长逐渐降低,PE含量逐渐升高,PE+EPLAS在不同的泌乳期无显著性差异。另外,足月儿和早产儿的脂肪球结构无明显差异,磷脂构成的膜包裹体积平均粒径约为5μm的脂肪球。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磷脂软胶囊中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s, 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P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PI)3种组分的含量。方法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后,经Bridge?HILIC色谱柱(4.6 mm×150 mm, 5μm)分离,以0.9 mmol/L甲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0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在浓度0.025~0.25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分为0.300~1.386 mg/g,定量限为1.002~4.624 mg/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0%~4.0%。结论该方法高效,便捷,准确度高,适用于磷脂软胶囊中3种磷脂成分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鸟枪质谱方法,分析水产动物肌肉组织内的磷脂轮廓。通过串联质谱直接进样分析从样品中提取的总脂,在正离子模式下以m/z 184.1为定性子离子通过母离子扫描模式确定磷脂酰胆碱(PC分子);以141 u为中性丢失碎片,通过中性丢失扫描模式确定磷脂酰乙醇胺分子(PE)。共鉴定出29种磷脂分子,包括16种PC分子和13种PE分子。3种水产品磷脂的分子种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各自具有独有分子,其中PE的分子组成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利用Bligh-Dyer法提取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头胸部、虾螯、虾尾壳和虾尾肉中的总脂,利用硅胶柱层析分析比较各部位总脂中糖脂、中性脂和磷脂的含量,利用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比较磷脂种类的分布、组成及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小龙虾各部位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并与总脂、中性脂和糖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龙虾头胸部的总脂含量最高(2.61%),其脂质种类以占总脂72.85%的中性脂为主,磷脂含量为16.52%,同时含有10.63%的糖脂;虾螯、虾尾壳和虾尾肉总脂含量在0.45%~0.70%之间,均以磷脂为主,占总脂的60%以上,其次为糖脂,中性脂含量最低。小龙虾各部位含有相似的磷脂组成,都含有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鞘磷脂(Sphingomyelin,SM)、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心磷脂(Cardiolipin,CL)及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其中PC、PE和SM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磷脂。小龙虾各部位磷脂均含有较高含量(40%)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磷脂中PUFA主要为C20:5n-3(Eicosapntemacniocacid,EPA)和C20:4n-6(花生四烯酸,ARA)。  相似文献   

10.
卵磷脂类保健食品中PE、PC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准确快速地对卵磷脂保健食品中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我们建立了卵磷脂保健食品中磷脂主要组分磷脂酰胆碱 (PC)、磷脂酰乙醇胺 (PE)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的日间精密度为 5 4 %~ 9 0 %;PE、PC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83 0 %~ 10 5 6 %和 81 3%~ 86 0 %,均可满足卫生分析的要求。对 5种卵磷脂保健食品中的PC、P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PC、PE的含量分别为15 2 %~ 2 4 2 %和 3 1%~ 6 1%。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 ,且检测灵敏度高 ,分析速度快 ,适于在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大豆磷脂类保健食品中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PI)含量的方法。方法大豆磷脂类保健食品试样经正己烷:异丙醇(1:1, V:V)提取,经氨基柱(250 mm×4.6 mm, 5μm)分离,以流动相为无水乙醇-乙腈-水(50:40:10, V: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1.3、5.0、1.0 mg/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5%、99.5%、94.9%,精密度均为0.3%。结论本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保健食品中磷酯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大黄鱼各部位磷脂组分及其脂肪酸组成,本实验选取大黄鱼头部、背肌、腹肌、内脏、尾部以及鱼卵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各部位的磷脂含量、组分及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鱼卵中磷脂含量最高,为5.50 g/100 g。头部、背肌和腹肌磷脂组分一致,为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和磷脂酰胆碱(PC);头部磷脂中LPC和PC的含量分别为39.23%、45.12%,背部分别为62.74%、36.12%,腹部分别为66.69%、33.31%。内脏磷脂组分为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磷脂酰肌醇(PI)和鞘氨醇磷脂(SM),含量分别为59.37%、12.77%、29.83%。鱼尾磷脂为LPC、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分别为21.41%、59.37%、19.22%。鱼卵磷脂为LPC、PI、PE和PC,含量分别为12.30%、1.09%、9.12%、76.36%。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大黄鱼各部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鱼卵磷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43.1%,明显优于大黄鱼其他各部位。研究结果说明大黄鱼是一种富含磷脂功能因子的海洋鱼类。  相似文献   

13.
以提取卵磷脂(PC)后的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以碱性乙醇为溶剂提取磷脂酰乙醇胺(PE),并进行冷冻纯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PE得率为指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PE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5℃,料液比1∶20,乙醇碱浓度V(无水乙醇)∶V(25%氨水)=100∶2,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次数2次。在最佳条件下,PE得率为79.53%,含量为48.42%;当冷冻温度为-15℃,冷冻时间为8 h时,PE含量提升到72.73%,得率为66.71%。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与有机溶剂提取两种方法对秋刀鱼内脏中的磷脂进行提取,研究了两种方法提取的磷脂及SC-CO_2提取所得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对SC-CO_2提取磷脂的酸值、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C-CO_2法的提取率(23.90±1.10)%(干重)高于有机溶剂法的提取率(20.81±1.25)%(干重),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SC-CO_2法所得磷脂的脂肪酸总量高于有机溶剂法的,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分别为8.80%和8.9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分别为43.20%和43.82%;PC、PE的脂肪酸组成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磷脂酸值(KOH)为(21.52±0.57)mg/g,过氧化值为(2.06±0.12)mmol/kg,均符合JECFA标准Lecithin(Phosphalipides,Phospholipids;INS No.322(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单分子层技术研究了哈维氏弧菌来源磷脂酶D(Vh 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探究初始表面压力条件对VhPLD吸附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和磷脂酰肌醇(PI))吸附动力学参数(k_a、k_d、K_(Ads))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VhPLD对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参数与磷脂单分子层初始表面压力密切相关;在15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为PC PG PS PE=PI;在20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为PG PI PC PS PE;在25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则转变为PC PS PI PE=PG。  相似文献   

16.
豆粕中残余脂质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粕中含有部分正己烷未能去除的残余脂质,采用体积比为2∶1的氯仿-甲醇溶液及水饱和正丁醇从豆粕中提取残余脂质,并对残余脂质成分进行了分析.传统的氯仿-甲醇溶液法可以将豆粕中大部分脂质提取出来,而与蛋白结合能力较强的极性脂需要进一步通过强极性的水饱和正丁醇提取.研究结果显示,豆粕中总脂质含量为2.10%,其中中性脂占25.24%,极性脂占74.76%,中性脂主要包括甘油三酯、FFA、甘油二酯;极性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酸(PA).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猪心脏中缩醛磷脂酰胆碱(plas-PC)和缩醛磷脂酰乙醇胺(plas-PE)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猪心脏为原料,经总磷脂提取、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柱层析分离、碱水解制备缩醛磷脂、硅酸柱层析等过程,研究了缩醛磷脂酰胆碱和缩醛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并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抑制法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优化层析条件下,获得的PC纯度为93.5%,产率为36.3%;PE的纯度为91.6%,产率为18.5%.以硅酸为介质进行分步洗脱,获得的plas-PC和plas-PE的纯度为90.2%和92.5%,含磷量为1.67mg/mL和2.18mg/mL,基于总磷脂的产率为3.3%和4.3%.10.0mg/mL plas-PE和plas-P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抑制率分别为46.10%、39.11%和33.39%、31.01%.  相似文献   

18.
陈晨 《中国油脂》2022,47(1):137-142
为了推动乳制品的精准评价,采用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结合多荧光探针技术观察乳脂肪球的微观结构,并利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 FRAP)定量检测母乳、牛乳、羊乳中乳脂肪球膜上生物分子的流动性。结果表明:3种乳的微观结构基本一致,均出现了新月区,证明了新月区是局部磷脂富集区;乳脂肪球中甘油三酯和水溶性蛋白质的动态分子比例较高,极性脂质和磷脂酰胆碱的动态分子比例较为接近,鞘磷脂的动态分子比例最差;牛乳中甘油三酯的流动性慢于母乳和羊乳,母乳中极性脂的流动性最慢。FRAP可以直观地表征乳脂肪球膜上生物分子的流动性,可为乳状液中膜界面的生化特性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工厂低磷脂酰胆碱(PC)含量大豆粉末磷脂的积压问题,以及获得高纯度的磷脂酰乙醇胺(PE),以用碱性乙醇从低PC含量大豆粉末磷脂中提取的粗PE产品为原料,通过冷冻结晶法纯化制备高纯度PE。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PE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实验对冷冻结晶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E的最佳冷冻结晶纯化条件为:料液比1∶40,冷冻时间21.5 h,冷冻温度-25℃,乙醇体积分数94%,乙醇碱浓度为94%乙醇与25%氨水体积比100∶8。在最佳条件下,产品PE含量为76.56%,PE回收率为81.25%。因此,冷冻结晶法纯化工艺可用于制备高纯度PE。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海水鱼和淡水鱼鱼头磷脂及脂质脂肪酸组成的差异,以海水鱼(马鲛鱼、巴浪鱼、金鲳鱼)和淡水鱼(罗非鱼、鲫鱼、鲢鱼)鱼头为研究对象,利用Floch法提取6种鱼鱼头总脂;硅胶柱层析法将总脂分离收集中性脂、糖脂和磷脂;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比较6种鱼鱼头磷脂种类的分布、组成;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分析6种鱼鱼头脂质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6种鱼鱼头中提取率最高的脂质类型为中性脂,占总脂的48.98%~77.84%,其次为磷脂,占总脂的5.93%~22.86%,糖脂提取率最低,占总脂的3.67%~15.91%。鱼头磷脂中共检出4种磷脂组分,分别为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鞘磷脂(Sphingomyelin,SM)、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其中PC明显高于其他磷脂组分。脂质中均含有较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其中以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为主,且均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ntemacnioc acid,EPA),海水鱼和淡水鱼鱼头磷脂中DHA和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8.39%~21.43%和5.61%~10.38%,且海水鱼鱼头中以DHA和EPA为主的PUFA含量高于淡水鱼鱼头。因此,海水鱼鱼头是提取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潜在资源,尤其是制备n-3多不饱和脂肪酸型磷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