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乃良  汪洪峰 《钢铁》2004,39(Z1):314-316
梅山炼钢厂通过1号连铸机辊缝控制的持续优化,二冷配水的优化及内冷辊的改造等技术创新和改造,成功实现了单点矫直连铸机带液芯矫直工艺的生产实践.在保证铸坯质量的前提下,铸机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现代检测技术在双辊薄带铸轧机上的应用,对双辊薄带铸轧机的结晶器控制系统和薄带厚度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并指出了在铸轧薄带过程监测与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孟繁德  吴卫平 《特殊钢》1998,19(4):31-33
开发了双辊薄带连铸设备和工艺,成功地连铸出厚3~5mm宽580mm的不锈钢带,简述了铸带的表面质量,铸带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双辊薄带铸轧生产线的运行状况。整理出其工业化应用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如用于相关设计和决策的连浇时间、作业率等。给出了生产能力的算例。利用经典的传热凝固理论和经验对双辊连铸的关键参数进行界定,导出了辊缝d(铸带厚度)和辊径D、液位h和最大浇铸速度Vcm的关系。分析了铁辊和铜辊的差异。总结分析了双辊铸带宏观偏析有别于连铸坯的现象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孙济鹏  李二龙  潘湾萍  张捷宇  王波 《炼钢》2020,36(5):44-51,57
双辊薄带连铸的宏观温度场和凝固微观组织会受到铸辊和涂层的换热影响。建立了双辊薄带凝固坯壳-涂层-铸辊的物理模型,探究凝固坯壳与涂层间的换热系数(h_1)和涂层与铸辊间的换热系数(h_2)对薄带凝固过程在宏观温度场与微观组织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辊薄带的钢液凝固符合平方根定律;h_1的增大可以有效改善涂层表面裂纹的产生,加快钢液凝固,让铸坯微观组织的平均晶粒面积增大;h_2的增大可以改善涂层剥离情况,但会增加涂层表面开裂的可能,同时能使铸坯微观组织的平均晶粒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6.
 双辊铸轧过程中熔池内金属的流动状态及温度分布直接影响着铸轧过程的稳定性与铸带产品的质量。针对实验室双辊铸轧试验的特点,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了双辊铸轧过程的热流耦合问题,利用热平衡计算、铸轧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反向方法分段建立了凝固过程中凝壳与铸辊之间热传导系数与铸轧速度、熔池位置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熔池内凝固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双辊薄带坯连铸设备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所“八五”攻关项目φ1200×600mm双辊薄带坯连铸机的研制。其特点是采用同径双辊水平布置,可连铸吨钢水,铸带规格为2 ̄5×580mm。同时对出钢温度、钢包水口直径的选择、布流形式、侧封技术、铸带速度、轧制力、保护气氛等工艺参数对铸带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娥 《冶金设备》2014,(4):70-73
描述连铸机上不同部位的连铸辊的失效形式,介绍短辊装置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说明短辊装置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长辊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从连铸机作业率、生产成本、铸坯质量、投资、寿命、维护等方面分析了长辊装置的优势。详述方坯连铸机水平段连铸辊的改造措施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工艺生产硅钢周期长、能耗大等缺点,采用双辊连铸工艺制备3%Si无取向硅钢连铸薄带,利用MEM,SEM和TEM观察了铸带的组织、织构及析出物,同时对比了Al的质量分数为0.6%和0.9%的连铸薄带在组织、织构及析出物特征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双辊连铸工艺生产的3%Si无取向硅钢铸带的组织为均匀等轴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00μm;织构组成随Al质量分数的不同具有明显差别,Al质量分数为0.9%的铸带中{100}织构强度是随机织构的7倍;铸带中的析出物为A1N和MnS,最大尺寸分别为500和50nm左右.  相似文献   

10.
双辊薄带凝固组织的数值模拟(Ⅱ)--数学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双辊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区所占比例对薄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在已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浇铸温度、铸辊转速、熔池高度等工艺参数对双辊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区比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全凝固点位置位于铸辊出口处和保持带厚不变的条件下,工艺参数对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区比例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钢的薄带连铸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纽柯公司Castrip和宝钢薄带工业试验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工艺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离心铸造合金白口铸铁轧辊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定梅 《中国钨业》2002,17(3):33-36,39
轧辊是线材生产中的关键工具 ,除了要有良好的抗断裂性能外 ,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耐磨、耐热性能。应用离心铸造方法 ,以Cr、Mo、W、V、Nb为主要合金元素 ,研制成功了CrMoWVNb白口铸铁轧辊。分析了白口铸铁轧辊生产中易出现裂纹的原因 ,提出了消除裂纹的措施。应用于高速线材轧机预精轧机架 ,使用寿命达到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4~5倍  相似文献   

13.
王开胜 《山西冶金》2004,27(2):39-40
介绍了太钢1549热连轧改造后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在精轧前段的使用情况,特别是在不锈钢生产中取得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
The dynamic and static recrystallization behaviors of twin roll cast low carbon steel strip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n attempt to provide guiding deformation parameters for the on line hot rolling.In order to investigat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behavior,as cast strip was reheated and soaked with austenite grain size similar to the width level of the as cast columnar structure.Tensile test was used and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is in the range of 900℃to 1 100℃and strain rates are 0.01 s-1,0.1 s-1,1 s-1.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stress exponent were determined as 306kJ/mol and 4.69 respectively.The ratio of critical strain to the peak strain is 0.65,and that of critical stress to the peak stress is 0.92.The dependence of the peak strain on the initial grain size and Zener - Hollomon parameters Z isεp =9.1×10-4×D00.48Z0.13.The kinetics of th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recrystallized grain size was predicted using models published.The as cast coarse austenite were dramatically refined after complet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For static recrystallization,the tensile test was carried out on Gleeble -3500 thermo - mechanical simulator.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is in the range of 800℃to 1 200℃with strain rate 0.01 s-1 to 1s-1.The pre strain is fixed at 0.04 to 0.12 and the inter-hit delay time varies from 1 s to 3 000 s.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Avrami exponent of static recrystallization were determined as 241 kJ/mol and 0.54 respectively.A kinetics model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static recrystallization kinetics.The predicted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双辊薄带连铸结晶辊辊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弹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法,对薄带连铸过程中,结晶辊温度场及其热变形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利用试验数据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表明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同时,根据仿真结果设定初始辊形,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辊形进行优化,使结晶辊在稳定浇注时保持良好辊形,使铸带厚度横向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6.
铸轧辊辊套温度场及热辊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求解铸轧辊辊套温度场所采用的有限差分法,即采用FTCS格式进行的二维轴对称坐标下的铸轧辊辊套瞬态导热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热辊型的求解,所得结果对于优良板型的获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双辊连铸不锈钢薄带凝固组织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金相观察分析了同径双辊薄带连铸机上生产的奥氏体不锈钢薄带的凝固组织,结果表明:铸带凝固组织包括2个柱状晶区和1个等轴晶区,其等轴晶呈近球形或蔷薇形。与传统连铸板坯相比,其柱状晶区一次及二次枝晶的间距较小,等轴晶粒内部为非枝晶结构,其尺寸大约是连铸坯等轴晶的1/10,凝固组织更致密。  相似文献   

18.
冷轧带钢轧机在线磨辊设备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贞益  王萍  白光润 《钢铁》2000,35(7):53-56
冷轧带钢在线磨辊是近年开发的一种新的板形控制技术,介绍了在线磨辊的设备及控制,论述了在线磨辊原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热带钢凸度是板形的一项重要指标。据此,结合梅钢1 422 mm轧线的实际生产情况,对热轧带钢凸度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原始辊型配置,轧辊热凸度的控制,机组窜、弯辊的配合应用,轧制计划的编排及现场操作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