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五味子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五味子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及色素稳定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吸光度值的变化为指标,研究色素稳定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乙醇浓度45%,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40min;五味子色素光稳定性较好;在酸性、弱碱性条件下稳定,当pH≥12时出现颜色变化;对糖、氯化钠有一定稳定性;抗坏血酸和Na2SO3对色素影响较小;苯甲酸钠和H2O2对色素影响显著;金属离子Ca2+、Mg2+、Na+对色素无明显影响,Fe2+、Cu2+、Al3+对色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绿色主题"号召越来越强的当今,天然色素因具有染色效果佳、可靠性高、色泽自然纯正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关于天然色素的研究亦越发火热;本实验以橘皮为实验对象,采用乙醇浸提获得色素粗品,石油醚萃取纯化得脂溶性橘皮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因素A(料液比)、因素B(乙醇浓度)、因素C(浸提温度)、因素D(浸提时间)4个单因素的影响顺序为A(料液比g/m L)D(浸提时间h)C(浸提温度℃)B(乙醇浓度%);确定橘皮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A2B1C1D2,即:料液比1:10、浸提24 h、浸提温度50℃、乙醇浓度85%。通过对此提取工艺的研究,为更好的开发利用橘皮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以提取得率和色价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的色素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虎杖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30,超声温度25℃,超声功率50 W,超声时间20 min,其中料液比为显著影响因素;虎杖色素对热、光、蔗糖、NaCl、维生素C(Vc)等因素的影响较稳定,而pH、H2O2、柠檬酸对虎杖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水皂角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 ,以提取物中水皂角总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 ,对影响水皂角多酚提取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皂角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浸提温度 >乙醇浓度 >固液比 >浸提时间。确定了水皂角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 70 % ,浸提温度 70℃ ,浸提时间 5h ,固液比 1∶10。  相似文献   

5.
黑果枸杞色素的提取和精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黑果枸杞色素的提取和精制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pH 3.0的80%乙醇作浸提剂,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 h,固液配比1:40;用X-5大孔吸附树脂对色素进行精制,以树脂柱径高比1:15、流速3 mL/minp、H 3.0、色素液浓度1 g/L为最佳吸附条件,色素的吸附量可达0.03715 g/mL湿树脂体积;而以95%乙醇做洗脱液,在pH 2.0、流速5 mL/min、3倍于柱床体积的洗脱液条件下解吸附效果最佳,色素回收率达到97.78%;制取的色素产品外观呈紫红色,色价为36.7。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玫瑰茄花色素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比较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玫瑰茄花色素提取的适宜溶剂为乙醇,适宜的酸碱度为p H 2.0;影响提取效果因素依次是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40目、乙醇浓度70%(V∶V)、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5 h、最佳料液比1∶20,在此优化条件下,玫瑰茄花色素的提取率可达0.485%。  相似文献   

7.
湘西慈竹叶中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正交试验,以溶剂浸提-回流法提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研究了湘西慈竹叶中总黄酮提取和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溶剂、溶剂浓度、水浴温度、回流时间4种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大小依次为,溶剂>溶剂浓度>回流时间>水浴温度,其中溶剂及其浓度是主要因素,回流时间和水浴温度是次要因素。不同溶剂对慈竹叶总黄酮提取效果影响大小顺序为丙酮>乙醇>乙醚。浸提-回流法提取湘西慈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提取条件(固定料液比为1∶20)是:以75%的丙酮为浸提剂,于70℃下回流加热4 h。在优化提取条件下,测得湘西慈竹叶总黄酮含量为13.0 mg.g-1(春)~12.4 mg.g-1(秋),春季新叶中黄酮含量略高于秋季老叶。湘西慈竹叶总黄酮含量略低于四川南充慈竹叶。  相似文献   

8.
红曲色素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红曲霉经液体发酵可获得红曲色素 ,通过离心、过滤、乙醇浸提获得的发酵液中色素浓度为 0 .0 1 7g/mL。但其对光照、pH值、温度等不稳定限制了其用途。将 β 环糊精与所得色素包合 ,通过紫外扫描来初步表征包合物 ;并将包合物与游离色素放置在不同光照、pH值、温度条件下来比较各自的色泽保存率 ;结果表明 ,包合物与红曲色素相比 ,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9.
成熟欧李果肉中单宁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成熟欧李为试验材料,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为提取剂,采用L25(5^6)正交试验设计,从溶剂浓度、固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的不同水平对欧李果肉中单宁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欧李果肉中提取单宁的最佳条件为:以丙酮作提取剂,浓度60%,浸提时间4h,浸提温度30℃,固液比1:20;以乙醇作提取剂,浓度30%,浸提时间4h,浸提温度60℃,固液比1:30。  相似文献   

10.
研究加压提取地榆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探讨了乙醇浓度、料液比、粒径、提取压力、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6个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加压提取地榆中黄酮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加压提取地榆中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浸提温度120℃,料液比为1∶20,提取溶剂为60%的乙醇,浸提时间为30min,浸提压力为5 kg/cm2,粒径为40目,在该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可达17.35%。与回流提取法相比,加压浸提法可显著提高浸提率。  相似文献   

11.
为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榕树叶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以水作提取剂,在室温下浸提24h,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色素在330a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好,pH值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良好。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及葡萄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淀粉对其影响较大,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他均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黑米稻为中国著名的珍稀稻种。黑米不仅富含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硒等矿物营养元素,而且还含有具重要天然色素"黑米色素"。由于黑米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稻米,且富含花色甘类抗氧化色素,是现代食品行业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以黑糙米作为研究材料,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萃取法对黑米色素的提取工艺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作为黑米色素萃取剂时,按照料液比(w/v)1∶8,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80℃,黑米色素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红曲色素提取条件及结构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溶剂,从红曲中提取红曲色素。探讨了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并用FTIR和UV对色素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乙醇浓度为70%~80%,在此条件下提取5次,提取率可达到90%。在提取的头一小时内,浸出速率较高,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提取液浓度和降低乙醇用量。增大乙醇对红曲的用量比例,虽然有利于提高浸出率,但是会明显增加乙醇耗量。  相似文献   

14.
以硅藻金色奥杜藻(Odontella aurita)为实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其色素组成与含量,采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从干藻粉内提取岩藻黄素的条件。结果表明,该藻主要含有岩藻黄素、硅甲藻黄素、β-胡萝卜素、硅藻黄素等类胡萝卜素以及叶绿素a和叶绿素c1,其中岩藻黄素为该藻含量最高的类胡萝卜素。色素的萃取率与压强、温度、夹带剂含量以及萃取时间呈正相关,夹带剂含量对萃取率影响最大,CO2流速的影响最小;与有机溶剂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岩藻黄素效率略低,而更利于岩藻黄素的选择性萃取及分离提纯;岩藻黄素的SFE-CO2适宜条件为压强400 bar、温度50℃、CO2流速0.2 L/min、夹带剂比例10%、萃取时间2~3 h。  相似文献   

15.
祁白术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多糖含量,以正交优选工艺条件进行验证提取并加样测定回收率,结果显示:水提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水浴100℃、恒温3 h,沉淀得率为48.41%,可溶性糖含量为43.83%,可溶性糖得率为21.22%;水提后醇沉条件为药液浓缩为1.5mL药液/g生药、醇沉浓度达到90%、4℃冰箱24h,醇沉得率为31.28%。水提法料液比、水提温度影响有显著性(P〈0.05)、醇沉法醇沉浓度影响有显著性(P〈0.05)。工艺验证实验平均得率31.55%,RSD=1.57%;加样回收率平均98.00%,以优选工艺方法提取、较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张敏  郭素英  李娟  秦松  蔡敬民 《生物学杂志》2012,29(2):31-33,54
对海洋放线菌 H-109 菌株产生的桃红色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丙酮为最佳浸提剂,浸提时间为 1 h;最大吸收波长为 530 nm;对自然光和紫外光有较好的稳定性;温度对不同浓度色素的影响不同,相对低浓度时(A530 值 0.1 )较稳定;相对高浓度(A530 值大于 0.24)时,随着温度升高,有胶状沉淀析出;pH 值对色素稳定性有影响,pH值7~8 时较稳定,pH值小于 3 时,为亮黄色;pH值大于 10 时,有紫红色沉淀析出,该沉淀可以重溶于丙酮.  相似文献   

17.
以紫粒小麦麦麸为原料,通过碱水裂解初提、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钠滤膜浓缩和蒸发浓缩等技术手段从中提取天然紫色素。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其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在室温条件(25~30℃)下,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4(g/mL),提取3次。经体外抗氧化实验证明,提取的小麦紫色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此外,小麦紫色素与不同金属离子作用后可将羊毛染成不同的颜色。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优化后的工艺提取的小麦紫色素纯度高、抗氧化活性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轮叶蒲桃果实红色素提取与基本性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轮叶蒲桃果实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剂,定量定性分析光、温度、氧化还原介质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叶蒲桃果实色素最佳提取剂为酸性乙醇,属花色苷类色素。室内自然光对色素影响不大,该色素在80℃以下较稳定,对氧化剂、还原剂反应敏感。  相似文献   

19.
研究紫山药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了溶剂提取法提取紫山药色素的工艺参数。通过DPPH体系测定该色素清除自由基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紫山药色素属于花色苷类物质,优化的紫山药色素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80 min,料液比1∶30,提取溶剂为0.5%盐酸乙醇溶液,提取液花色苷含量可达2.075mg/鲜紫山药g。紫山药色素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98.14μg/mL。紫山药具有开发功能性色素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火棘果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贵州野生火棘果为原料,首先,以柠檬酸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在400~800nm范围内对提取液的吸收光谱进行扫描,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然后,以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为衡量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剂;再次,探讨了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单因素对火棘果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后,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1.在400~800nm范围内,火棘果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2.最佳提取剂为9%柠檬酸乙醇溶液;3.火棘果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2次,提取温度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