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方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掌握在相对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应采取什么样的健康促进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农牧民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通过PPM-DOTS项目的实施与多部门合作进行县、乡、村健康促进师资培训班,由村妇联、学校、村委会、村卫生室等具体组织实施对村民的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结果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与多部门合作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是农牧民群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结论1、必须由县级卫生行政、爱卫会、妇委会加强合作、紧密配合、积极协调,才能达到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目的,提高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2、由县疾控结防机构与乡政府、乡妇联、乡卫生院共同培训村级结核病健康促进宣传员。3、由村委会、村医利用多种形式对三级目标人群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在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前后,对结防知识知晓情况的变化,为健康促进策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妇联干部对一定区域内的农村居民开展面对面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前后分别对干预群体随机抽取的对象进行现场特定结防知识问卷调查,比较其总体结防知识知晓率。结果通过调查,干预实施前后,居民结防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1.14%和84.84%,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居民知晓率与其职业、文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在农村实施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结防知识知晓水平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周毅 《重庆医学》2011,40(13):1300-1301
目的分析2009年基层组织村医、村医兼村干部、村干部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资料,了解其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使用统一调查问卷对全县386个村876人进行现场答题式问卷调查,并将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386个村村医、村医兼村干部、村干部对结核病7条信息总条目干预前的知晓率分别为92.3%、88.6%、71.4%,干预后的知晓率分别为99.6%、99.2%、99.5%。结论应加强基层组织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防门诊宣教干预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方法结防门诊医生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宣教干预措施对门诊确诊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病知识宣教,分析患者在宣教干预前后对结防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是45.58%和8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47,P〈0.01)。干预前知晓率与患者学历和职业有关,干预后知晓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职业无关。结论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在门诊实施面对面、一对一的宣教干预能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学班主任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及传播活动的效果。方法对内乡县的中学班主任志愿者786人进行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调查与培训,采用问卷调查对所有志愿者进行了调查,分批次举办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结果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在94.78%~95.38%,志愿者经过培训后,防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健康行为率有明显提高。结论班主任志愿者已经具备一定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经过专项培训后,防结核病知识进一步提高,教育活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小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对师生结核病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28所中小学师生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对师生进行现场特定结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干预育后,教师、中、小学生结防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提高25%、33%和54%,与干预前知晓率比较,统计学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学校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能显著提高师生结防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河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评价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全省共抽取5200例调查对象,使用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对公众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式问卷调查。结果合格调查问卷5025份。调查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8%,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48.7%。城区公众和农村公众对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分别为71.8%和40.2%,城区明显高于农村。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和职业密切相关,文化程度与知晓率间呈正比关系,医务人员的总体知晓率最高,其次是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最低是农民、学生和无业人员。通过家人亲戚、同事、朋友、村医、乡医和社区医生交谈是获取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政策的主要途径。声像制品(磁带、录像带、光盘)是公众最喜欢的结核病宣传材料。结论河北省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还比较低,应加强对公众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增加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重点加强农村和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同时结核病健康教育应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用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开展乡村干部结核病健康促进培训,提高大众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病人发现率,控制结核病流行。方法开发利用领导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建设,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乡村干部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结果2006-2007年共培训农村干部800余人次,使农村干部群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乡村干部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培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学校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对学校结核病防治控制工作的影响.方法2009.12月—2011.12月对林州市高级中学实施以下健康促进措施:每年对高级中学师生进行一次结核病防治知识集中培训,并发放适合学校使用的宣传材料;健康教育老师每年冬春季节在卫生课上讲解结核病防治知识;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运用知识竞赛、校园广播、墙报板报、多媒体光盘播放等形式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收集2009—2011年学校结核病病人信息.对其相关信息分析及评价.结果健康促进工作实施后,学校师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大幅提高,学校结核病病人的早期发现率明显提高及发病人数明显减少.结论在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可以提高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变,对预防学校结核病的发生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波  迟京秀  江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92-193
目的了解我县某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后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某医院21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比较医护人员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前后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结果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培训后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训前医护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应加强结核病知识的培训,避免医护人员因认知不足而感染结核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村医生结核病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使用自制调查问卷采取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结果 13.3%的村医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判断正确率低于60%.有90%以上村医生掌握了结核病基本知识,但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short-course,DOTS)部分内容掌握情况较差.影响村医生结核病认知因素为从医年限、技术职称、是否参加过防治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等.结论 村医生结核病认知水平尚不能适应目前国家结核病预防控制形势,应安排从医年限长、技术职称高的村医生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对村医生防治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2.
谢敏  赵淼 《安徽医学》2020,41(5):594-599
目的 通过调查马尔康市少数民族村医健康素养现状,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18年10月16日至11月1日以参加2018年四川省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医"合格村医培训工程的村医76名作为调查对象,以《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为基础,自编问卷开展调查。问卷包括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基本技能3个维度。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村医三个评价纬度差异及各项问题知晓情况。结果 马尔康市少数民族村医达到健康素养水平基本要求的比例为0.0%;达到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基本要求的比例为9.0%,达到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基本要求的比例为6.6%、达到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基本要求的比例为0.0%;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少数民族村医在健康素养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村医健康素养总得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r=0.430,P<0.05);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少数民族村医在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尔康市少数民族村医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低,应加强针对少数民族村医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其培训需求。方法对四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单位,对调查单位所有传染病监测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传染病预防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对"终末消毒定义"(98.4%)和"禽流感的高危人群界定"(97.2%)的知晓率较高,对"鼠疫报告时限"(71.4%)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途径"(51.6%)的知晓率较低;传染病诊疗医生对"肺结核临床诊断"(98.9%)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诊断"(98.2%)的知晓率较高,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途径"(34.0%)的知晓率较低;检验人员对"霍乱诊断试验"(97.0%)的知晓率较高,对"病原微生物菌种批准部门"(57.2%)知晓率较低;疫情信息管理人员掌握疫情网络直报计算机技能者占77.3%,至少会使用一种统计软件者占61.1%。不同岗位的传染病监测人员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需求不同。结论四省(直辖市、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人员传染病基本知识掌握不全面,计算机操作技能不高,应针对其不同培训需求选择适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本地及周边地区医疗机构对结核病健康教育情况,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获知方式及途径提出建议。方法通过电话或实地调研对本地及周边地区58所医疗机构及200名住院病人进行问卷式调查,就调查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三级医院对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工作落实良好,一级、民办及小诊所等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差;居民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其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主要通过电视媒体,而在院内获得知识途径则主要通过医生、护士讲解。结论本地及周边地区居民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医疗机构对结核病健康教育实施情况不良,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基层全科医师实施有针对性的糖尿病知识教育,以期得到提高基层医师糖尿病知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如下培训模式:编写培训讲义、教材;给基层医师集体上课与讨论,单个指导;到基层医院现场查房。培训前后分别进行2次问卷答题评分,根据评分对培训模式的效果评价。结果1)基层全科医生学历低,糖尿病诊治水平极低,尤其是村卫生室医生;2)培训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医生糖尿病相关知识考试成绩都很差,村卫生室医生明显低于前两组医生(P<0.05);3)经过统一模式培训后,3组医生考试成绩均较培训前提高(P<0.05),但村卫生室医生成绩仍然最差(P<0.05)。结论对基层全科医生进行系统规范的糖尿病知识培训,是提高基层医生糖尿病防治能力和防治意识的一种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5个市2319名农村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结核病患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0.84%,其中对结核病传播途径和最短治疗时间知晓率分别为50.54%和40.10%。影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医疗支付方式、病人类型和人均月收入。结论:农村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应加强该人群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浙江省某市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知识、信念、行动情况,分析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医院的322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学历、职业的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P〈0.05)。322名被调查者中,92.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医护活动中实施健康教育很重要,60.5%的被调查者在医护工作中经常给病人讲解疾病预防的知识,57.1%的人会经常对病人的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参加过医院或专门健康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班的占73.6%,94.1%的被调查者愿意进一步接受专门的健康教育培训。结论很有必要提高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培训率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