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硬腭颊部联合径路切除侵犯翼腭窝鼻咽纤维血管瘤.方法总结1990年~2001年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翼腭窝侵犯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方法.结果6例翼腭窝侵犯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均一次完整切除.结论硬腭颊部联合径路是治疗侵犯翼腭窝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侵犯前中颅底鼻咽纤维血管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发生于鼻咽腔的良性肿瘤,由于其血运极为丰富,常侵犯蝶窦、筛窦、翼腭窝及颞下窝、眼眶、甚至前中颅窝等颅底结构,手术切除十分困难。近年来,由于鼻内镜技术的发展,早期肿瘤全切率大为提高,同时并发症、复发率减少。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鼻腔、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 11例鼻腔、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在内镜下完成手术.术中在鼻内镜引导下,运用电凝逐步凝固肿瘤根蒂部,运用电动切割器将根蒂切断,对于较大的肿瘤可用电刀将肿瘤切开,电凝止血,逐步取出.较大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将肿瘤推入鼻咽,经口取出.结果 用鼻内镜顺利并完整的切除了鼻腔/鼻咽纤维血管瘤,术中出血60~550mL,术后无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5年,肿瘤无复发.结论 采用鼻内镜进行切除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但需要选择病例.  相似文献   

4.
杜军 《上海护理》2012,12(6):52-53
鼻咽纤维血管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又称男性青春期鼻咽纤维血管瘤,是鼻咽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肿瘤生长能力较强,呈侵袭性。常可侵犯翼腭窝和颞下窝等结构,且肿瘤血供丰富,手术中常可发生大出血,影响手术进展,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也是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发生于鼻咽腔的良性肿瘤,由于其血运极为丰富,常侵犯蝶窦、筛窦、翼腭窝及颞下窝、眼眶、甚至前中颅窝等颅底结构,手术切除十分困难.近年来,由于鼻内镜技术的发展,早期肿瘤全切率大为提高,同时并发症、复发率减少.但是侵犯颅内的晚期肿瘤,各种手术入路创伤巨大且复发率高,相关护理难度大,护理过程复杂.我科在开展了300多例经颅眶入路治疗前中颅底肿瘤的基础上,回顾分析其中16例侵犯前中颅窝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单纯鼻内镜、鼻内镜辅助下的Caldwell—Luc手术和鼻侧切开术三种外科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1999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100例,单纯鼻内镜治疗36例,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治疗35例,鼻侧切开术治疗29例,采用Krouse方法分级并统计术后复发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2年,总复发率为20.0%,单纯鼻内镜Ⅰ级组9.1%,Ⅱ级组9.5%.Ⅲ级组50.0%;鼻内镜+Caldwell—LUCⅡ级组为12.5%,Ⅲ级组12.5%,Ⅳ级组33.3%;鼻侧切开Ⅰ级组为0%,Ⅱ级组为50.0%,Ⅲ级组30%,Ⅳ级组40%。初次手术者72人,复发率19.4%,二次手术者28人,复发率为21.4%。【结论】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推荐采用单纯鼻内镜治疗,Ⅲ级病例采用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治疗,Ⅳ级病例采用鼻侧切开术治疗,复发病例可以选择鼻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源性视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21例(22眼)鼻源性视功能损害患者在全麻或局麻下分别用鼻内镜经鼻腔行鼻窦内镜手术以及眼眶手术治疗,术后鼻内镜下鼻腔鼻窦随访、眼科随访6个月。【结果】21例患者的病变鼻腔鼻窦以及其所累及眼眶的感染均治愈,术后坚持随访6个月共19例(2例失访),该19例患者(20眼)术后2~6个月的鼻窦术腔均完全上皮化。术后6个月后9眼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8眼视力状况不同程度改善,3眼无改善,无视力恶化的病例。术后13例患者的眼睑肿胀、突眼等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在鼻内镜下经鼻对鼻源性视功能损害的手术治疗安全性高、疗效显著、不影响面容,治疗方式具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Le Foft Ⅰ型截骨进路切除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 4例患者术后除1例因术中左眼内直肌损伤,术后出现视物轻度重影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经8个月~7年随访,全部患者咬合良好,咀嚼有力,面型无改变,肿瘤无复发.结论 Le Fort Ⅰ型截骨进路用于侵入翼腭窝、颞下窝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护理上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借鉴.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主动学习,了解手术方式,并针对不同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切实做好观察及护理工作,才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鼻腔-鼻窦-翼腭窝(pterygomaxillaryfossa,PMF)-颞下窝(infratemporalfossa,ITF)手术入路的相关结构进行解剖,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6例12侧成人尸头标本按中线锯开后进行解剖,并完全模拟该手术入路,对相关解剖标志进行了观察、拍摄和测量。结果翼腭窝-颞下窝区结构复杂,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经过。圆孔外口距正中矢状面距离为(19.18±1.48)mm,与后鼻孔上缘的距离为(19.81±1.52)mm,距鼻小柱根部为(77.31±5.13)mm。卵圆孔到鼻小柱根部为(86.40±3.76)mm。结论经鼻内镜鼻腔-鼻窦-翼腭窝-颞下窝手术入路能够简单和迅速地到达翼腭窝和颞下窝,可较好地显露翼腭窝及部分颞下窝区的结构。经鼻内镜入路进入PMF时术野的深度限制为70mm左右,注意保护位于蝶窦外侧壁的翼管神经、上颌神经及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ICA),进入ITF时,术野的深度限制为80mm左右。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由于肿瘤侵犯范围广泛,常规手术进路难以充分暴露肿瘤而造成手术困难。1998/2006年我院应用鼻锥翻转进路对8例复发性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进行切除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治疗的若干问题(附38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钟福万,余达德鼻咽纤维血管瘤多发生于10~25岁青年男性,瘤体富含弹性差、管壁薄的血管。肿瘤发展可侵入鼻腔、鼻窦、眼眶、翼颌窝、颞下窝及颅内,可发生大出血及压迫堵塞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N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0年9月诊治的7例N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Ⅰ期患者,2例Ⅱ期患者,2例Ⅲ期患者,术前均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全身麻醉,在鼻内镜下完成肿瘤切除手术,带吸管电凝辅助止血.结果:7例患者肿瘤均彻底切除,手术平均时间(110±33.5)min,术中出血量介于230 ~650 mL,中位数出血量380 mL,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6年,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联合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NA切除手术治疗Ⅰ期及Ⅱ期NA患者,具有出血量少、肿瘤切除彻底等优点,对局限于鼻腔、鼻咽腔、筛蝶窦及未侵犯颞下窝的外侧区和未侵犯颅内的Ⅲ期NA患者也适用.  相似文献   

13.
历荣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149-215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21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患者,术后随访2年,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鼻内镜表现以及鼻窦CT评分改变情况。并通过术中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的安全性。[结果]21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治愈16例(76.2%),好转2例(10.5%),无效2例(9.6%),1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但其术后鼻窦炎临床症状、CT评分明显改善。【结论】鼻内镜手术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药物保守治疗失败后的另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9.10~2012.2期间7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 本研究中78名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良好,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经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翼腭窝手术入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腭窝手术的可行性与解剖路径。方法10%甲醛充分固定的5例(1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在电视监视下,从鼻腔置入0°鼻内镜,依次切除中鼻甲、钩突、筛泡以及前后组筛房,扩大上颌窦口后咬除上颌窦口后部腭骨垂直部直达其与蝶骨交界处,全部切除上颌窦后壁内侧半骨壁,显露翼腭窝。分别用0°、30°鼻内镜充分暴露翼腭窝内的结构,逐层进行解剖,记录所涉及到的组织结构,探查其毗邻关系。结果所有标本均能满意显露翼腭窝。翼腭窝显露范围向上达眶尖,向下达翼腭窝底壁,向外能完全暴露翼突外板上半部分以及翼突根部,部分显露颞下窝。结论鼻内镜下可以满意显露翼腭窝,安全控制翼腭窝内所有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采用扩大的Caldwell-Lu进路处理鼻腔及向翼腭窝侵袭肿物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39例翼腭窝合并有鼻腔病变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扩大Caldwell—Lu进路切除肿物,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备齐术中所需用物,熟悉手术配合过程,掌握内镜操作方法,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结果39例患者中,有36例一次性手术成功,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3例复发患者经过第2次手术达到满意效果。结论鼻内镜下扩大Caldwell—Lu进路切除侵及翼腭窝肿物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的理想微创手术,同时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36例鼻内镜联合唇龈切口进路切除鼻咽侵及翼腭窝占位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鼻咽侵及翼腭窝占位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唇龈切口进路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有34例术毕安返病房,有2例术中出血超过5000ml,术后转SICU观察、对症治疗,分别于术后第2,3天返病房。36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认真准备手术器械;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默契配合手术,严格无菌操作,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工人医院五官科在2006-12-2010-12收治的18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全部在鼻内镜下切除,术后门诊内镜定期随访。结果根据内镜下所见及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18例肿瘤全部切除。术后随访12个月~3a,5例复发,13例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切除鼻腔鼻窦肿瘤视野清晰,面部无瘢痕,损伤小,可以较好地保存鼻腔的重要结构。便于术后复查和处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BPH患者行PKRP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1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80mL,前列腺组织切除重量平均45g,平均住院时间3.5d,术后随访3~10个月,最大尿流率18mL/s,残余尿量10~30mL。【结论】PKRP术是一种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治疗鼻部疾病围手术期护理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2 0 0 3年 ,我科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1](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行血管造影栓塞术 10例 ,效果良好 ,现将DSA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顽固性鼻出血 6例 ,鼻咽纤维血管瘤 10例 ,其中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16~ 75岁 ,平均年龄 39岁。顽固性鼻出血者均为单侧鼻腔后部出血 ,反复 1个月。CT示鼻咽纤维瘤位于鼻咽部及一侧鼻腔者 8例 ,位于鼻咽部及双侧鼻腔翼腭窝者 2例。2 .操作方法。所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最新生产的LCV新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