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甲肝减毒活疫苗和丙种球蛋白应急接种控制甲肝爆发点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及血清学效果,经注射后45天的观察,甲肝减毒活疫苗组罹患率为2.33%,丙种球蛋白组罹患率为1.86%,两者无差异。甲肝减毒活疫苗组注射后10天、45天抗-HAV-IgG阳转率分别为72.09%、95.35%,结果显示,甲肝减毒活疫苗应急接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唐景裕  孙永德 《现代预防医学》1997,24(2):184-184,181
1994年5月至1995年4月间对卢龙县医院门诊就诊的157例散发性急性肝炎病人和57例急性爆发流行的肝炎病人进行了戊型肝炎的病原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散发性急性肝炎中戊型肝炎感染率为1.46%,急性暴发肝炎病人中戊肝感染率为1.40%。流行特点均为散发,多与甲型肝炎呈混合感染,发病年龄平均为17.13岁。大于甲肝的发病年龄。发病多为8 ̄9月份与甲肝相似。  相似文献   

3.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保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在甲型肝炎流行情况下,其保护发病与保护感染效果。方法:在某乡甲肝流行情况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甲肝疫苗免疫史,估计疫苗保护发病效果;选择该乡发病率较高的13个村小学学生,进行血清学及甲肝疫苗接种史调查,计算疫苗保护感染效果。结果:甲肝病毒活疫苗保护率为98.1%,95%可信限下限为83.5%。隐性感染率在接种组与未接种组分别为10.23%和11.59%,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具有很好的保护发病效果,可以同国外灭活疫苗相媲美,其保护感染效果不及保持发病效果。  相似文献   

4.
甲肝疫苗问世以前,甲型肝炎的发生往往呈发病率高,流行高峰明显,小年龄组发病比例占多的流行特征。我市自1994年以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为主广泛应用甲肝疫苗以来,5年共接种甲肝疫苗近10万人,接种率约9.58%,甲肝的流行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以甲肝疫苗接种前后几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来源本站疫情资料和人口资料。二、流行特征1.流行强度 接种甲肝疫苗后的1994~1998年中,甲肝年均发病率为33.67/10万,比接种甲肝疫苗前的1990~1993年甲肝年均发病率125.65/10…  相似文献   

5.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和乙肝血源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效果观察。通过血清学检测筛检出298名对HAV、HBV易感的健康儿童,分为3组观察,即单独接种甲肝疫苗的Ⅰ组、单独接种乙肝疫苗的Ⅱ组和同时接种甲、乙肝疫苗的Ⅲ组。甲肝疫苗接种后1个月,Ⅰ组和Ⅲ组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7.39%和90.14%;7个月后分别为98.31%和100%,抗-HAV滴度在1:1~1:32之间,GMT分别为4.54和5.09。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个月,Ⅱ组和Ⅲ组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7.09%和97.14%,抗—HBs水平GMT分别62.92和63.39,经统计学检验亦无显著性差异。本文研究证明甲、乙肝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为将来甲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8年水灾后受灾地区甲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水灾后甲型肝炎(甲肝)的流行动态,在湖北和内蒙古等7个受灾省(自治区,下同)中,于1999年1~4月采集1~25岁正常人群血清14322人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甲肝抗-HAVIgG,部分抗-HAVIgG阳性血清过一步检查抗-HAVIgM。结果表明,灾区人群甲肝抗体平均阳性率(51.27%)明显高于非灾区(42.21%),首次证明甲肝流行与受灾有联系.甲肝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除湖北(72.7%)和江西(88.4%)两省外。其亡省的灾区和非灾区1~25岁人群甲肝抗体阳性率均<50%,属甲肝抗体低屏障区.在松花江流域甲肝抗体水平明显低于1992年的调查结果.首次用检测抗-HAVIgM的方法,在正常人群中证明有散在的甲肝亚临床病例存在(1.1%),7个省无一例外,是隐蔽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HAV)感染人体而引起的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为了解甲肝的流行状况,为日后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2001年对2807名人群进行了抗-HA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血清标本采自我县4所小学、1所中学和1家工厂共2807名自然人群,血清检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采用ELISA法。2结果与分析本次检测2807人,甲肝抗体(抗-HAV)阳性998 人,阳性率为35.55%,男性阳性率为34.39%(511/1486),女性为36.87%(48…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山东省输血后乙,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1994年1月至1995年1月对某省级医院外科,妇科的83名手术受血者及58名对照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输血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受血级琢对照且分别为25.30%和5.17%(X^2=9.79,P〈0.01);输血后两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02%和1.72%(X^2=1.54,P〉0.05);输血量与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显著性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血清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入院的临床确诊为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1055例患者进行病原学分型研究。结果沙市市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构成以甲肝和乙肝为主,分别为39.34%和32.13%。其次是重叠感染占13.27%,丙肝与成肝各占0.28%和6.62%,病因不明占8.72%;尚未发现单纯丁肝与单纯CMV与EBV感染者。重叠感染有3种类型11种模式,即双重感染10.81%,三重感染1.80%,四重感染0.66%。11种模式中以甲、乙双重感染多见占8.15%,其次是HBV合并CMV感染占3.50%,其它9种模式少见。沙市市5种病毒性肝炎按其检出率高低排列,其病原谱为甲肝48.63%,乙肝45.02%,戊肝6.26%,丁肝3.03%,丙肝1.14%,CMV感染3.50%,EBV感染0.10%。  相似文献   

10.
甲型肝炎病毒活疫苗(简称甲肝疫苗)的广泛使用,已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使甲型肝炎成为可预防的疾病。但是,存在着人群接种甲肝疫苗前是否进行抗体筛选等问题。本研究以当地甲肝流行病学数据、甲肝疫苗免疫效果数据、有关经济学数据为依据,运用决策分析方法推算出甲肝疫苗直接接种和先筛选后接种两种方案效益平衡点的抗体阳性率与年龄组,以此确定两种方案的首选对象,为制定嘉善县甲型肝炎预防免疫策略提供客观依据。1资料和方法1.1资料1.1.1甲肝流行病学数据根据本地区1993年甲肝流行病学调查人群甲肝抗体阳性率为64.…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选择抗-HAVIgG、抗-HAVIgM、HBsAg、SGPT等指标阴性,无甲肝接触史,无过敏史的6~9岁儿童114人作为免疫对象,24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的免疫效果观察。结果甲肝总抗体阳转率免疫2周为81.81%,4周为96.08%,免疫组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P<0.01);接种疫苗后24h、48h、72h作体温、全身及局部反应观察,未发现有体温升高和甲肝临床症状,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2~5岁560名儿童随机平分成两 组,一组为接种组,一组为对照组,均为280名。接种组皮下接种1ml甲肝减毒活疫苗,1年后与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应 用放射免疫法监测血清中抗HAV-IgG抗体,同时接种组全部儿童均再次接种1ml甲肝减毒活疫苗,再次抽静脉血做监 测。结果:接种组 280名,接种 1针甲肝疫苗 1年后抗HAV-IgG阳转率为 27. 89%,非接种组 280名,自然阳转率为 19.28%,经卡方检验,P>0.05,无明显差异。对接种组均复种甲肝疫苗,1年后再次查血清抗HAV-IgG阳转率,较前明 显提高为80.00%,与对照组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接种1针甲肝减毒活疫苗,血清中抗HAV- IgG抗体阳转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复种后阳转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及接种 1针甲肝疫苗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说 明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针(1ml)不能产生满意效果,需复种,复种后免疫学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1999年西安农村儿童甲型肝炎流行率、罹患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西安市农村儿童甲型肝炎流行情况,为采取针对性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有甲肝流行和无甲肝流行的村各1个,对象为0~10岁儿童77人,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平行检测抗-HAV-IgM和抗-HAV-IgG。结果 该市农村甲肝流行率为89.6%(95% CI:83.73%~95.45%),其中发病村为86.05%;对照村为94.12%,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66 9,P>0.05);不同年龄组与不同性别分别比较,流行率差异亦无显著性;甲肝罹患率发病村为16.67%(95% CI:0~46.7%),对照村未检出;合计罹患率为12.50%(95%CI:0~35.24%)。结论 西安市农村儿童甲肝感染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90年代初期感染率近似,属经济收入最差的农村第4类模式,提示我们应加强农村儿童甲肝防治工作,在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做好卫生防病宣教和自我保护意识,争取在本世纪初有针对性的开展婴幼儿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普种工作,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儿童免于本病感染。  相似文献   

14.
罗甸县农村健康人群HBV,HC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贵州省罗甸县农村健康人群进行了HBV、HC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BsAg阳性率为10.06%,以30~、40~岁年龄组较高。HBV感染阳性率为44.38%,10岁以下已达31.71%,说明该县在10岁以下已具有明显的感染现象。HCV感染率为2.4%,处于较低水平。HBV感染在汉族与布依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HCV感染两民族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1992年随机抽取329名健康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抽血检测ALT和抗-HCV。结果抗-HCV阳性8人,标化阳性率为4.64%,均无输血史。男性抗-HCV标化阳性率为2.43%,女性标化阳性率为4.1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检测10岁以前儿童83人,无1人抗-HCV阳性;以后随年龄增长抗-HCV阳性率升高,提示HCV感染主要发生在成长过程中,垂直传播的意义较小。ALT均正常。检测丙种球蛋白8批、白蛋白10批和血浆1批,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00%、27.27%和1/1,流行病学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控制甲型肝炎流行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大面积接种甲型肝炎(甲肝)疫苗,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控制甲肝周期性流行效果评价。方法 对甲肝易感人群进行逐步免疫覆盖,并选择不同流行强度地区的人群进行抗—HAV IgG监测,分析评价甲肝疫苗累计接种率与人群免疫水平、甲肝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1993—2000年8年间累计接种甲肝疫苗1981805人份,累计接种率为34.15%,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15—45岁年龄组人群累计接种率分别为84.46%、82.23%、15.14%。2000年甲肝发病率仅为8.26/10万。②1998年人群抗—HAV IgG阳性率为74.24%,至2000年抗—HAV IgG阳性率达83.68%,其中2—4、6—8、13—15、20一、30—39岁年龄组的抗—HAV IgG阳性率已分别达到74.02%、68.49%、79.41%、85.71%、90.80%。③相关与回归分析,人群甲肝疫苗累计接种率与甲肝抗体阳性率存在正相关关系,r全市=0.91,F=15.10,P<0.03。结论 大面积接种甲肝疫苗后,人群甲肝抗体阳性率达到85%左右,有效地构筑了甲肝的群体免疫屏障,阻断了甲肝后续的周期性流行,甲肝发病率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2月份共收到伊吾县甲肝病例报告72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为2348/10万,是近年该县发病率最高年(1990年)的16倍,是该年甲肝发病率的29倍。72例病人75%集中在该县的两个新开发区,即前山乡淖毛湖开发区和盐池乡淖毛湖开发区。由...  相似文献   

18.
洪水灾区居民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洪水泛滥造成了环境、水源严重污染,退水后可能导致经粪-口传播的甲型肝炎暴发和流行。根据中央提出的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要求,按照卫生部及预防医学科学院的疾病监测方案,我们制定了湖南省灾后甲型肝炎(下称甲肝)血清学及流行病学监测方案,以了解受灾地区不同人群甲肝病毒感染状况及洪灾对甲肝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现将1999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按照监测方案,在常德市选取受灾程度中等、居民已返回家园的澧县为灾区监测点,并同时选取地理地貌、经济收入、近两年内肝炎报告发病率与澧县较接近的桃…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甲型肝炎抗体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丰莲  方颖 《现代保健》2010,(15):27-28
目的对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进行甲型肝炎抗体动态监测,了解不同地区甲肝的流行状况及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用ELISA方法对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进行甲肝肝炎抗体(抗一HAV)测定。结果共采集样本680份,测得抗一HAV阳性者369份,阳性率为54.26%;郊区与市区阳性率有显著差异(X2=17.93,P〈0.05),男、女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2.50,P〉0.05)。结论大连市2—15岁以下儿童甲肝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甲肝疫苗的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病毒性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病毒性型肝炎在河南省的流行的情况,1992-1994年在全省13个市县抽样调查5898人进行了一次丙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抗-HCV阳性率5.0%,男性为4.8%,女性为5.1%,感染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城乡无明显差异。地区有明显差异,感染率最高的确山县为11.1%,最低的扶沟县为2.0%。城乡胳种职业人群丙肝感染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