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放工作面过向斜构造深孔全封闭注浆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综放工作面过向斜构造区时,为加固破碎、裂隙发育的煤层顶板,采取了工作面超前进行深孔全封闭注浆技术。通过现场钻孔窥视煤体内部结构和破坏范围,确定采用水泥浆和低黏度化学浆联合加固方式。结果表明:采用水泥浆可封闭1 mm以上裂隙,同时隔断化学浆表层渗透通道。采用无机与有机材料混合加注的方式,整体注浆效果比使用单一材料注浆好。经巷道向工作面超前深孔全封闭注浆,使注浆施工与回采工作面生产互不影响,对向斜构造区域煤体进行了有效加固,保证了工作面在该构造区域安全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2.
针对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时,煤壁易产生片帮现象、顶板易出现冒落等问题,为促进综采工作面安全顺利地通过断层,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某矿97309综采工作面过DF_(41)、DF_(102)断层工程概况为例,提出了应用超前注浆加固技术来加固断层破碎煤岩体的过断层方案,介绍了钻孔的布置情况、具体注浆参数,并分析了注浆加固效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断层破碎带进行超前注浆加固,综采工作面过断层过程中,没有出现片帮以及冒顶问题,综采工作面安全顺利地通过了断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工况下的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3512智能化综采面开采的3#煤层及顶板岩层松软,回采过程中容易出现片帮及冒顶,断层破碎影响带片帮、冒顶发生率显著增加.为确保采面回采安全,采取注浆方式对煤体及顶板进行加固,即采面采用深孔注浆,机巷采用浅、深孔相结合注浆方式对断层影响范围的煤岩体进行加固等技术措施.现场应用后,采面过断层期间未发生片帮、冒顶等事故,为...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工作面回采过断层期间顶板破碎易片帮冒顶等问题,对11100工作面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注浆加固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工作面注浆加固快速过断层技术。该技术采用调斜旋转回采和割顶留底回采方案,合理选取注浆材料,设计注浆参数,并对注浆效果进行检验。实践证明,通过断层区域的注浆加固,改善了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提高了顶板稳定性和煤岩承载能力,结合对回采方案的优化,保证了工作面快速安全通过断层。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煤矿工作面在推采过程中遇到具有复杂原岩应力环境及受采动活化影响的断层带时,面临顶板与煤壁支护困难,停采停面加固破碎围岩开采效率低,开采成本高与安全性差等系列问题,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工作面断层活化模型,分析了断层构造带区域原岩应力分布特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断层活化过程及期间岩体裂隙发育演化规律,提出了从被动过断层到超前工作面预注浆加固断层构造带的断层治理思路,确定了静、动压2阶段分步预注浆的合理有效距离为超前工作面300~400 m和30~50 m。通过对断层构造带平行与扇形注浆孔的分级递进式布置、高压注浆设备的计算选型与泵效校检、“两堵一注+排气管”耐高压(15~20 MPa)定位封孔方式的设计与强度验算,形成了帷幕注浆(0~10 m孔)、浅孔注浆(10~30 m孔)、中深孔注浆(30~80 m孔)和预留深孔注浆(80~130 m孔)相结合的静动压分步耦合预注浆断层带加固关键技术,实现了注浆压力5~15 MPa、注浆流量0~6 m3/h、注浆范围0~150 m的远距离高压注浆,达到了超前工作面30~400 m预注浆加固断层破碎带煤岩体的目的。该技...  相似文献   

6.
孟君 《山西焦煤科技》2011,35(8):40-42,56
煤岩体化学注浆加固就是利用化学浆液来充填和固结围岩(或煤层)的裂隙面,提高围岩整体性,保持围岩稳定。马兰矿在南五12504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通过研究论证,选用了波雷因化学加固材料对破碎煤岩体注浆加固,采用多打眼少注浆的方式,工作面初次加固完成后,在超前加固的前提下进行回采,然后根据现场工作面顶板情况考虑第二次注浆。确保了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7.
史彦明 《煤》2021,30(4):47-49
为保障南煤集团大阳泉公司8133工作面顺利通过断层破碎带区域,通过分析端面顶板垮落机理,确定破碎带区域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基于理论分析确定端面顶板注浆加固形成的厚度需大于2 m,结合工作面地质条件及断层破碎带特征,设计破碎带区域采用超前预注浆+架前注浆相结合的注浆方案,并在注浆方案实施后进行注浆效果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后,破碎围岩体被有效胶结成一个整体,工作面通过断层区域时,无压架及大范围片帮冒顶现象出现,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8.
淮南矿区地质条件复杂,断层构造多,为了解决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期间大尺度顶板岩块超前抽冒、煤壁片帮、支架失稳、护帮护顶困难及压架等问题,研发了一种用于工作面过断层的超前预加固无机复合注浆材料,优选了"两堵一注"耐高压囊袋封孔方法及注浆机具,结合长距离钻孔测斜验证,提出了采煤工作面断层超前预注浆治理技术。依据采煤工作面中断层的产状特征及赋存条件,按照断层加固区注浆钻孔全覆盖和提高注浆钻孔利用率的思路,将工作面断层超前治理预注浆钻孔布置分为如下3种方式:(1)对于断层组或断层走向与工作面回采巷道走向夹角较小(小于45°)的单一断层构造带,可在回采巷道内垂直采煤帮布置平行递进式预注浆钻孔;(2)对于断层走向与工作面回采巷道走向夹角较大(大于45°)的单一断层构造带,可在工作面回采巷道巷帮钻场内集中布置扇形预注浆钻孔;(3)对于煤层厚、落差大的断层构造带,可采用巷钻结合方式布置预注浆钻孔。工程实践表明:采用采煤工作面断层超前预注浆治理技术能够提高过断层期间顶板强度及稳定性,可有效避免顶板岩块超前抽冒,煤壁片帮及支架失稳等问题,有利于工作面快速通过断层构造带,为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22051工作面过陷落柱期间正常回采,根据工作面地质资料及现场工作面煤壁片帮、顶板破碎、煤矸冒落等情况,提出对工作面煤体和陷落柱周围破碎煤岩进行超前注浆加固,提高其稳定性和支护强度。通过现场应用效果分析可知: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后,工作面回采平均日推进度为3.5 m/d,回采期间未发生顶板冒落和煤壁大面积片帮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工作面仰斜开采时的安全,避免回采出现煤壁片帮事故,通过对煤体结构稳定性的受力分析,并结合其他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在工作面仰斜回采阶段利用两巷顺槽施工超前注浆钻孔进行加固治理,采取波雷因PN-1型注浆材料充填煤岩体破碎裂隙,提高煤体塑性强度和抗拉强度,经过钻孔窥视:孔内煤岩层分布均匀,原生裂隙被注浆材料充填,痕迹明显,未发现横向和纵向裂隙,工作面仰斜回采时未发生片帮现象。  相似文献   

11.
靳慧广 《现代矿业》2020,36(3):80-83
为了保证15209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过F4正断层,提高煤柱回采量,减少破岩量以及降低工作面机械设备故障率,游仙山煤矿通过技术研究,对工作面过F4断层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分析对比,提出了松动爆破俯斜法施工方案,并对工作面俯斜回采期间,对俯斜顶板采用了“撞楔超前支护+注浆+施工恒阻锚索吊棚”联合支护措施。通过实际应用,俯斜法过断层回采方案,与传统施工方案相比,可提高原煤回采量达4.2万t,同时顶板联合支护措施,控制俯斜顶板下沉、破碎现象,解决了俯斜期间顶煤预留难度大的技术难题,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2.
姚鑫磊 《中州煤炭》2020,(12):162-166
化学注浆加固技术目前已在煤炭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各种顶板事故处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对单位工程总体注浆材料消耗量的控制,主要依靠施工人员的现场经验进行评估,缺少理论支撑,易造成材料浪费。塔拉壕煤矿在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大范围切落进行化学注浆加固的应用实践中,通过建立力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计算,优化施工方案,改变顶板的力学参数越过垮落边界,进行注浆量控制,在实现工作面顺利搬家回撤的前提下,注浆材料总体消耗量大幅减少,经济效益明显。研究可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在类似条件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显德汪矿二采区122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针对不规则边角煤工作面大角度调采期间,出现的煤岩体破碎较严重且在仰采时出现煤壁片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高分子加固材料进行注浆加固的方式,阐述了高分子加固材料的注浆加固原理,设计出注浆加固方案并进行应用。回采实践表明,采用高分子加固材料进行注浆加固后,工作面片帮和冒顶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工作面正常回采。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2-208工作面安全通过断层破碎带,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区域时围岩的应力及塑性区特征进行分析,确定过断层区域采用注浆加固+调整采煤工艺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各项参数进行设计。结果表明:工作面采用上述方案推进通过断层区域时,液压支架无超限及压架,基本无煤壁片帮和顶板冒顶的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煤矿超前支护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影响工作面快速推进以及超前液压支架破坏顶板锚杆(索)严重等问题,以古汉山矿1604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理论分析了工作面超前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和注浆锚索支护原理,提出在工作面超前巷道采用锚注支护技术,取消原工作面超前液压支架,减小了单体支柱支柱密度,并在现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巷道顶板实施注浆锚索后,顶板围岩裂隙内浆液充填范围广;超前巷道受工作面支承压力和采动影响后,巷道变形不明显;进入沿空留巷后,留巷实体煤帮最大移近量为276 mm,采空区帮最大移近量为216 mm,顶板最大移近量为225 mm,底板最大鼓起量为164 mm,顶板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万军 《中州煤炭》2020,(5):137-143,148
为解决煤矿采掘接替紧张、巷道围岩控制困难等问题,以鹿台山矿为研究背景,综合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手段,对沿空留巷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开展研究,提出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沿空留巷上覆岩层运动结构及其运动特征,提出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基本原理,并确定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应在采空区侧强制切顶卸压、巷道顶板加强、挡矸防护和滞后支护组成的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留巷巷道顶底板下沉量98 mm,底板底鼓量最大约102 mm,实体煤帮最大变形量约134 mm,采空区帮最大变形量约108 mm,锚索最大受力322 kN,留巷变形在合理范围内,留巷效果良好,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切顶沿空留巷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于树奎 《煤炭工程》2020,52(8):84-87
针对综采工作面顶板破碎、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工作面顶板控制技术,提出在综采工作面冒顶区煤壁前方开巷道进行顶板加固、马丽散化学注浆剂加固、罗克休泡沫充填三者相结合的顶板控制技术方案并进行研究,最后在小纪汗11217综采工作面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创新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综采工作面的顶板,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增强,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8.
赵庄二号2309综放工作面内地质构造异常带大量发育,导致工作面煤岩体结构破碎,对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及瓦斯治理带来困难,威胁工作面的回采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2309综放工作面地质构造异常区域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并对各加固区分别进行注浆加固方案设计,并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监测分析,科学合理地解决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异常带的安全问题,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雷春亮 《江西煤炭科技》2020,(1):165-167,171
为了解决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回风侧端头顶板控制问题,针对马道头矿8211工作面的地质情况,通过对回风顺槽超前注浆加固,提高超前支护范围和支护强度,并对回风侧端头三角区煤壁和顶板进行化学浆加固的技术方案,有效控制了顺槽超前区围岩变形和工作面回风侧端头三角区煤壁片帮,保证了工作面端头区顶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