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目的了解合肥市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整群抽取合肥市3所医学院校80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口腔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66.09%,口腔保健积极态度总持有率为70.37%,口腔卫生行为总形成率为44.25%。女生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高于男生、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P < 0.01);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并没有随年级增高而增加,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高于其他专业学生(P < 0.05~P < 0.01);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均呈正相关(P < 0.01)。性别、家庭居住地、年级、专业、自评口腔健康状态是知识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性别、家庭居住地、年级、自评口腔健康状态及是否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是态度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性别、家庭居住地、专业、自评口腔健康状态是行为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合肥市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尚可、口腔卫生行为较差,亟需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芜湖市高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乳腺癌防治及健康教育提供建议和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芜湖市4所高校6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芜湖市高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总知晓率为70.79%,乳腺癌态度总持有率为71.15%,乳腺癌预防行为总形成率为62.31%。芜湖市高校医学专业学生知信行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大五学生知信行得分最高,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知信行得分越高,接受过乳腺癌健康教育的学生知信行得分高于未接受过教育的(P < 0.05)。乳腺癌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1)。专业、母亲受教育程度、乳腺癌健康教育是乳腺癌知识的影响因素;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乳腺癌健康教育是态度的影响因素;专业、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乳腺癌健康教育、乳腺癌家族史是行为的影响因素;专业、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乳腺癌健康教育是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芜湖市高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态度尚可,行为略差,应进一步加强乳腺健康教育工作,提升高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安徽省五所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为促进大学生口腔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安徽省5所医学院校1 419名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口腔知识的知晓率偏低,除对“氟可增加牙齿抗酸能力”知晓率为79.42%(1 127/1 419),“酸性物质是牙菌斑主要致龋物质”知晓率为63.78%(905/1 419)外,其他知识知晓率均低于60%;大学生中68.50%(972/1419)认为接受口腔教育很有必要,70.26%(997/1419)在自身口腔健康评价中认为有微小疾病;大学生口腔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媒体(57.15%)、书籍(54.62%)和知识宣传手册(51.16%)。女生对氟可增加牙齿抗酸能力、茶是含氟最高的饮品、牙线可有效清理牙间隙、饮用水是人体氟摄取的主要来源等口腔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男生(P < 0.05~P < 0.01),在智齿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均优于男生(P < 0.01)。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在口腔健康检查必要性、电动牙刷有利于口腔健康、刷牙目的、愿意接受口腔教育方面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总体不佳,建议学校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知、信、行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5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心理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 关于心理健康的态度得分相对较高.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健康的知识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与老生在态度方面得分比较无差异(P>0.05);本科与专科及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护理专业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着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百色市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百色市2 9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性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2 986名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总得分为(15.36±2.97)分,正确率为0.6%(17/2 986)。不同性别、年龄、年级、民族、户籍、就读学校、就读专业、父母亲的最高学历及家庭月收入的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性行为态度得分不同,学习成绩优秀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得分高于学习成绩较差、一般、良好的学生(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就读学校、就读专业、家庭月收入是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均P<0.001);性别、户籍、就读学校、就读专业是大学生性行为态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百色市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全面,且受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等影响,应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校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某医学专科学校2015级大二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口腔保健行为的实施率,口腔保健的态度以及口腔健康状况。探讨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与学生口腔健康之间的关联。 方法 参照WHO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2016年9月在学校内系统抽样抽取356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结合问卷和口腔健康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应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录入,并进行逻辑纠错,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χ2检验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学生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发生情况的差异,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关键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口腔知识态度行为和龋病牙龈炎发生的关联。 结果 356名学生问卷显示父亲文化程度不同,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检查结果:患龋率为32.0%,牙龈炎的检出率为29.5%。不同专业和不同生源地学生牙龈炎的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问卷调查的53项中,知晓龋病是危害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和知晓不能预防牙周疾病的方法对龋病的患病率有影响,未使用漱口水和未做龈上洁治是牙龈炎的危险因素。 结论 该医学专科学校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存在不均衡性,龋病患病率较高,需开设口腔教育课程,加强口腔卫生指导,促进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扬州市邗江区高中生口腔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学校口腔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至9月在邗江区某课外辅导机构学习的20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统计分析其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6.74岁,对龋齿的知晓率为37.1%,口腔健康知信行总均分为19.83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走读、BMI值越大,则知信行得分越低。结论本区高中生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不容乐观,提示应加强对高中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口腔卫生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学生口腔卫生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21年1—12月新余学院各年级在校学生500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大学生口腔卫生健康行为。根据调查结果分为合格组与不合格组,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所有学生基线资料,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可能导致大学生口腔卫生健康行为不合格的相关因素。结果 500名大学生中,有220名学生口腔卫生健康行为合格,合格率为44.00%。单因素分析中,不合格组男生、大一、农村家庭、刷牙次数<2次/d、未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未使用含氟牙膏、口腔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低占比高于合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每月生活费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大一、农村家庭、刷牙次数<2次/d、未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未使用含氟牙膏、口腔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低是影响大学生口腔卫生健康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学生口腔卫生健康行为存在较高的不合格率,男生、大一、农村家庭、刷牙次数<2次/d、未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在校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简称知信行,KAP)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自编调查问卷,通过微信+问卷星形式对山东省3所高校12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和对COVID-19的知信行情况.结果 知信行现状方面,认知均分为(12.25±1.19)分,态度(行为技巧)得分为(38.10±4.57)分,行为(有效行为)得分为(55.66±5.35)分.性别、年级、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对COVID-19的认知存在差异(P<0.05).户口类型、是否有医疗保险、目前健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对COVID-19的态度存在差异(P<0.05).户口类型、是否有医疗保险、年级、专业、目前健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对COVID-19的行为存在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无相关性(r=0.022,P=0.431),态度和行为呈正相关(r=0.450,P<0.001).大学生采取有效行为的因素为态度(行为技巧)、年级、目前健康状况.结论 大学生对COVID-19总体认知水平较高,态度较积极,多数大学生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控,建议学校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健康状况的学生继续加强对COVID-19知识的宣教,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某医学院各年级726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调查医学生健康素养情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女生健康素养总分及知识素养、行为素养得分均高于男生(P<0.01),家庭月收入≥3 000元者态度素养得分高于<3 000元者(P<0.05),不同健康状况的医学生知识素养得分、态度素养得分、行为素养、健康素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健康素养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健康素养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女生(P<0.01).不同年级医学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得分、基本保健得分、安全与急救得分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健康状况好的医学生和健康状况一般的医学生3个健康素养维度得分均高于健康状况不好的医学生(P<0.05~P<0.01).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农村和城镇、听过讲座与未听过讲座、父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及月生活费不同水平医学生的3个健康素养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结论:高校医学生的健康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其3个维度的健康素养水平不均衡.可以从医学生的专业、年级、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参加健康讲座等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浙江省某市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知识、信念、行动情况,分析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医院的322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学历、职业的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P〈0.05)。322名被调查者中,92.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医护活动中实施健康教育很重要,60.5%的被调查者在医护工作中经常给病人讲解疾病预防的知识,57.1%的人会经常对病人的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参加过医院或专门健康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班的占73.6%,94.1%的被调查者愿意进一步接受专门的健康教育培训。结论很有必要提高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培训率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心脏猝死(SCD)高危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CPR)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 2015年1-6月以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于该院心内科住院的SCD高危患者的主要照顾者139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CPR知识、态度、行为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SCD高危患者主要照顾者CPR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率分别为36.85%、64.26%、29.24%;SCD高危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文化程度、居住地、健康状况、培训经历、急救经历及患者患病时间均为CPR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SCD高危患者主要照顾者CPR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较差,应加强CPR培训,提高其知识、态度、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安徽省女大学生乳房自检“知信行(KAP)”现状,并定量分析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高校科学开展乳房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选取安徽省15所综合性大学的2 4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5.0对女大学生乳房自检KAP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Amos 24.0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结果女大学生乳房自检的知识总知晓率为73.62%,态度总持有率为78.18%,行为总执行率为27.91%。SEM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良好。人口学特征对行为的影响最大(P < 0.01)。乳房自检的知识、态度与行为3个变量呈两两正相关关系(P < 0.01)。知识对态度的直接效应值为0.293(P < 0.01);态度对行为的直接效应值为0.289(P < 0.01);知识对行为的直接效应值为0.160(P < 0.01),知识通过态度对行为产生的间接效应值为0.085(P < 0.01),态度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安徽省女大学生乳房自检KAP现状有待提高。在乳房自检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注重“知、信、行”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卫校学生的营养"知识(K)、态度(A)、行为(P)"(KAP)现状,为进一步对其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晋中市卫校的三个年级的49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营养知识得分为11.0±3.6。城乡及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学生得分高,高年级学生得分高;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较好,93.6%的卫校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知识;学生饮食行为较差,仅有35.4%的卫校学生饮食规律;各年级在食用豆制品频率为1-2次/d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卫校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水平普遍欠缺,但均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师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师生营养观念、开展学校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职教师,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一、二年级博士研究生和一至三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师生样本,以电子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KAP)评分影响因素。结果: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师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5.7±1.5)分;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7.3%。营养态度平均得分为(8.3±3.0)分;营养行为平均得分为(5.1±2.0)分。总体营养KAP平均得分为(19.1±4.6)分。其中教师得分(19.9±5.2)高于学生得分(18.9±4.5),女性得分(19.5±4.5)高于男性得分(18.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博士研究生的营养态度、营养行为得分及KAP总分均高于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P<0.01)。结论: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师生营养态度较为端正,营养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营养行为上尚有一些不合理之处。性别、身份、学位是影响营养知信行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学校应积极开展营养教育宣传,提高师生营养知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重庆市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城乡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并分析其差异,为今后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及建议。方法 2017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重庆市3个区(县)慢性病管理系统中的城乡高血压患者90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及KAP问卷的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城乡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差异。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831份,其中农村患者421例,城镇患者410例。城镇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及格率均高于农村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KAP总分均高于农村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城镇高血压患者的KAP水平优于农村,但两地区总体KAP水平均有待提高。应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重要作用,对城乡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对控制吸烟的态度,分析该人群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医学院一到四年级在校学生787名,采用自填调查问卷的方法来调查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吸烟相关的知识、信念、行为。结果:787名调查对象中总吸烟率为18.0%,其中男生为30.6%,女生为2.0%,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01);随着年级的升高,吸烟率呈上升趋势(P<0.05),好奇、社交需要、周围朋友是影响学生吸烟的主要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在对吸烟有害健康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知晓方面有差异(P<0.01),对肺癌、高血压的知晓率有差异(P<0.05);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对于遭受被动吸烟时的态度、对不同人群吸烟的态度、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和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态度都具有差异性(P<0.001)。结论:医学生吸烟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和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现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营养KAP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实施相关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院199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营养KAP现况调查,并采用频度描述、相关性分析及描述性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营养K、A、P之间存在相关性( K与A的相关系数r=0.334,K与P的r=0.410,A与P的r=0.480);营养K、A、P的得分及格率分别为64.8%、92.0%、79.4%,其中K受职务、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科别及受教育背景影响较大( P<0.05);P与职别、学历、职称、科别相关( P<0.05);A不受全部6项调查因素的影响( P>0.05)。结论某院临床医务人员的营养态度良好,营养行为有待规范,营养知识不全面,临床营养部分尤其缺乏。有必要针对性地分层次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继续营养教育,提升临床营养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