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大剂量甲氨蝶呤+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化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1.8~2.0Gy/次,5次/周,共20次;病灶局部三维适形增强照射4Gy/次,总剂量8~16Gy;甲氨蝶呤3.0g/m~2,缓慢静脉滴注,第1天,每28d为1个周期。观察组给予利妥昔单抗375 mg/m~2,缓慢静脉滴注,第1天;甲氨蝶呤3.0mg/m~2,缓慢静脉滴注,第2天;阿糖胞苷0.5~1.0g/m~2,缓慢静脉滴注,第3天,每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3a观察2组1a、3a生存率。结果化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30.8%)、总有效率(88.5%)均高于对照组(15.4%、61.5%)(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Ⅲ级,观察组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42.3%)与对照组(6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口腔炎发生率(26.9%、0、11.5%、11.5%)均低于对照组(65.4%、15.4%、65.4%、53.8%);观察组3a生存率(61.5%)高于对照组(26.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1a生存率(88.4%和7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及中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可提高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三维适形放疗与NP方案化疗同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2002年8月-2005年6月收治的2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剂量为65-75Gy/4-6周,同时行化疗,主要为NP方案长春瑞滨(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以上方案21天为一周期。结果完全缓解率(CR)为18.2%,部分缓解率(PR)为63.6%,总有效率(CR+PR)为81.8%。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与NP方案化疗同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为满意,毒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45例。结果45例患者均行同期放化疗,其中6例患者后续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26例患者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5年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58.0%、57.2%,ⅠE~ⅡE期分别为64.0%、63.6%,Ⅲ~Ⅳ期为29.2%、30.0%。结论同期放、化疗可有效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进一步改善生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依托泊苷与奈达铂同步调强放射增敏化疗用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调强放疗同步化疗药物增敏化疗的80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直线加速器6MV-X线等中心照射。同步化疗于放疗第1天开始,依托泊苷组(32例)予依托泊苷胶囊100 mg治疗(第1~10天和第21~30天口服),奈达铂组(48例)予奈达铂30 mg/m^2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1次/周)。两组患者放疗方式和剂量相同(GTV 56 Gy/28 F/5+W,PTV 50.4 Gy/28 F/5+W)。放疗结束2周后均接受依托泊苷75 mg/m^2(第1~5天静脉滴注)+奈达铂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治疗,21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结果依托泊苷组和奈达铂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4.4%和8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依托泊苷组和奈达铂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2、0.34、0.04,P>0.05);随访时间16~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依托泊苷组和奈达铂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4.4%、87.5%,2年生存率分别为62.5%、6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泊苷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4.4%)明显高于奈达铂组(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5);依托泊苷组和奈达铂组患者Ⅱ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8.8%和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P<0.05)。结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期间同步依托泊苷增敏化疗疗效虽然与奈达铂相当,但是放射性肺炎特别是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奈达铂组,需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以口腔黏膜反应、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为主。[结论]加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是进行顺利放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以口腔黏膜反应、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为主。[结论]加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是进行顺利放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紫杉醇加顺铂(TP)方案与顺铂加氟尿嘧啶(PF)方案化疗同步放疗对局部晚期喉癌的效果和毒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局部晚期喉癌47例随机分为TP化疗同步放疗组(TP组)24例和PF化疗同步放疗组(PF组)23例。两组均予常规放疗,方法相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放射耐受剂量(DT)60~70 Gy/6~7周(2.0 Gy/d,每周5次)。放疗同时予2周期化疗,放疗结束后继续完成2周期化疗,共4周期。TP组予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8 d为1个周期;PF组予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注射(第1~5天),28 d为1个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近期疗效、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5年观察生存期。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PF组的放射性咽喉炎、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TP组2.4年,PF组2.0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方案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喉癌有效率较高,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全脑放疗同步VM26 DDP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全脑照射剂量30Gy,每次3 Gy,5次/周,或40 Gy,每次2 Gy,5次/周。化疗DDP20 mg/m2,静脉滴注,连续4 d;VM26 60 mg/m2,静脉滴注,连续3 d,3~4周为1周期。全脑放疗5次后开始同步化疗。放疗结束并完成2周期化疗后复查头部CT或MRI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均完成全脑放疗及2周期化疗。脑转移灶有效率68.4%,CR11例(28.9%),PR15例(39.5%)。结论:全脑放疗同步VM26 DDP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较好,毒副反应不大,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郭雪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33-1634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与TP同步化疗方案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6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A组60例(同步放化疗),B组56例(单纯放疗),A、B两组患者均进行三维适形放疗,采取常规分割,每次200cGy,qd,每周5d,其处方剂量为6000~7000cGy。A组化疗第1d静滴紫杉醇135mg/m2,第1~3d静滴顺铂30mg/m2。其化疗均于放疗的第1与第29d实施,为2周期。结果 A组近期有效率达到93.33%,B组仅75.00%,差异显著(P<0.05);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是78.8%、67.2%及49.97%,B组则分别是69.1%、50.13%及37.38%,均不具显著差异(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以及放射性食管炎。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与TP同步化疗方案进行联合治疗,其不良反应呈略增加趋势,但予以对症处理,均能耐受,近期的疗效显著,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左旋门冬酰胺酶-奥沙利铂方案化疗与放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ENKTL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为3组:Ⅰ组(50例)采用GELOX化疗后联合根治性放疗方案,Ⅱ组(16例)采用其他化疗方案后改用GELOX化疗后联合根治性放疗方案,Ⅲ组(14例)为仅接受GELOX化疗方案。全组平均化疗周期为3个周期,全组放疗平均照射总剂量为50.20±3.50。结果:治疗后80例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CR率为67.50%(54/80)。Ⅰ、Ⅱ、Ⅲ组接受化疗后CR率分别为45.00%、10.00%、18.00%(P=0.029)。80例患者2年PFS为79.00%,2年OS率为85.00%。Ⅰ组和Ⅲ组的2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84.00%和92.00%。Ⅰ组2年OS率、PFS率(96.00%、84.00%)均高于Ⅲ组(47.00%、40.00%)(P=0.045、0.003)和Ⅱ组(50.00%、45.00%)(P=0.001、0.00));而Ⅱ、Ⅲ组之间OS率、P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0.97)。影响OS和PFS的因素为化疗后缓解情况。结论:临床上采用GELOX诱导化疗联合根治性放疗方案在治疗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最佳治疗方案及预后因素,以提高对原发性肺NK/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4例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肺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影响总生存(OS)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PFS)期的预后因素。结果①入组的24例患者中男16例,女8例,中位年龄为49(4~76)岁。②患者初始症状大多为发热(66.7%)、咳嗽、呼吸困难。主要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单侧(45.8%)或双侧(54.2%)肺部浸润、结节或肿块。③24例患者中20例接受放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4例接受姑息治疗。所有患者的中位OS期为9.5(0.1~26.0)个月,1年OS率为45.8%。以门冬酰胺酶为基础化疗方案的总有效率(ORR)为88.2%。④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患者的OS和PFS显著优于年龄>60岁的患者(P值分别为0.002、0.004),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COG评分)≤2分患者的OS和PFS显著优于ECOG评分>2分患者(P值分别为0.042、0.00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和ECOG评分>2分与不良OS和PFS相关(OS:P值分别为0.024、0.024;PFS:P值分别为0.035、0.024)。结论原发性肺NK/T细胞淋巴瘤罕见且预后差,以门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显著,年龄>60岁和ECOG评分>2分是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FOLFOX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37例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均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或外周肘正中静脉穿刺,置入单腔输液导管,经电脑输液泵控制氟尿嘧啶的输液速度,接受FOLF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第2天;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2天;氟尿嘧啶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44 h;14 d为1个周期),中位化疗6个周期,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7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67.6%,其中完全缓解率为27.0%,部分缓解率为40.5%,肿瘤进展时间为9.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7个月。在初次化疗的11例患者中,有效率为81.8%;在既往接受过化疗的26例患者中,有效率为61.5%。FOLFOX方案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和末梢神经感觉异常,多为~度,度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和末梢神经感觉异常。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的化疗方案作为辅助性化疗或姑息性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癌均有较好疗效,且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MMP-9、LMP-1在鼻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鼻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潜伏膜蛋白-1(LMP-1)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鼻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MMP-9、LMP-1的表达情况,同时与组织芯片中其他类型淋巴瘤及1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进行比较.结果 鼻NK/T细胞淋巴瘤组中MMP-9、LM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18/20)和45.0%(9/20);组织芯片包含的B细胞淋巴瘤组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组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11/18)、50.0%(6/12),LM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2/18)、25.0%(3/12).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组未见LMP-1的阳性表达, 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30.0% (3/10).鼻NK/T细胞淋巴瘤组MMP-9、LMP-1 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与LMP-1表达呈正相关(r=0.327,P<0.05).结论 MMP-9在鼻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LMP-1能上调MMP-9表达,可能与鼻NK/T细胞淋巴瘤的高度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R-CHOP方案治疗17例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7例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DLBCL)共接受6个周期R-CHOP方案的治疗:利妥昔单抗375mg/m2第1天,环磷酰胺750mg/m2第2天,阿霉素50mg/m2第2天,长春新碱1.4mg/m2第2天,泼尼松100mg/d第2~6天。结果总缓解率为82.4%,其中完全缓解9例,完全缓解率为52.9%,5例达到部分缓解,部分缓解率29.4%。17例患者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4%(14/17)和58.8%(10/17),1年和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4.1%(16/17)和76.5%(13/17)。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仅1例出现利妥昔单抗输注相关反应。结论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疗效高而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5.
Nasal natural killer (NK)/T cell lymphoma is a peculiar lymphoma with a unique immunophenotype. Etiologically, in 1990, the authors first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Epstein-Barr virus (EBV) genomes and their products in this lymphoma. EBV-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 are very important in controlling the long-term persistence of EBV infection. Amino acid changes encoding the CTL epitope on the lymphoma cells may result in a reduced CTL response. We focused on two major CTL epitopes SSCSSCPLSK (codon 340 to 349) and FLYALALLLL (codon 356 to 364) of the LMP2A gene and determined the sequence isolated from nasal NK/T cell lymphoma tissues. All isolates from 7 nasal NK/T cell lymphomas showed the same amino acid change from serine to threonine at codon 348 in the CTL epitope SSCSSCPLSK. Threonine or serine substitution at codon 348 was almost equally observed in peripheral blood EBV isolates from healthy individuals in various ethnic origins. The predominant threonine substitution of nasal NK/T cell lymphoma patients may represent disease-associated polymorphism rather than a geographic or race-associated polymorphism. The LMP2A strain including threonine substitution at codon 348 may be selected within tumors and play a role for tumor genesi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nasal NK/T cell lymphoma through reduced immune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16.
伴皮肤侵犯的鼻NK/T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皮肤侵犯的鼻NK T淋巴瘤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对 3例伴皮肤侵犯的鼻NK T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并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3例患者在确诊鼻NK T细胞淋巴瘤后数月内继发皮肤病变 ,并多在 1年内死亡。皮肤及鼻腔病变组织形态学有共同特征 ,免疫表型均符合结外鼻型NK T淋巴瘤特点 ,LCA、CD2、CD5 6和TIA 1(+) ,CD3胞质阳性 ,胞膜阴性。 3例中有 2例瘤细胞表达EBV ,瘤细胞增殖指数均 >85 %。结论 鼻NK T淋巴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 ,易发生皮肤侵犯 ,预后差 ,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赖于特征性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结果。方法 5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图像引导放疗联合NP方案化疗模式治疗。化学治疗方案采用NP方案(N:国产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使用;P:顺铂,25 mg/m2,第2~4天使用;28 d为1个周期),化疗从放疗开始第1天起同期应用,分别于第1、5周给予,放疗结束后巩固1个周期,共3个周期。图像引导放疗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行图像引导放疗。中位放疗剂量62 Gy(55~69 Gy)。结果 50例患者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4例,稳定6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80%。1年生存率为74%,4例(8%)患者出现NC I CTC≥3级放射性肺炎,16例(32%)患者出现放射性食管炎(Ⅰ~Ⅱ级)。结论图像引导放疗联合NP方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美罗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COTP方案化疗治疗方案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3例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行RCHOP方案:美罗华375mg/m^2,静脉滴注,每1个周期第1天(d1);环磷酰胺750mg/m^2,静脉注射,d1;表阿霉素60mg/m2,静脉注射,d1;长春新碱1.4mg/m^2,静脉注射,d1;强的松100mg,口服,d1-d5每21d为1个周期,重复治疗。全部13例患者完成6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生存情况。结果总有效率(CR+PR)84.6%(11/13),1年PFS率为76.9%(10/13),1年总生存率为92.3%(12/13)。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5-Fu持续静脉输注联合奥曲肽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其耐受性。方法 治疗组58例给予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每8 h 1次;5-Fu 0.25 g/(m~2·d),深静脉24 h持续输注,使用时间均为第1~21天;对照组34例给予5-Fu(用法同治疗组),PDD6 mg/(m~2·d)静脉滴注,每周用5 d,连用3周。2组均每4周为1周期。结果 2组临床受益率(PR+NC)分别为59.3%和41.2%,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腹痛、腹胀、纳差、乏力症状改善好于对照组,腹胀和纳差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42.6%KS评分提高,对照组26.5%,无统计学差异。2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Ⅰ、Ⅱ度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治疗组的腹泻和口腔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奥曲肽联合5-Pu持续静脉输注对晚期PHC有一定的疗效,对减轻晚期患者的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耐药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1例耐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长春瑞滨针2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顺铂针25 mg/m2静脉滴注,第2天和第4天。研究组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紫杉醇脂质体针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铂针5 mg&#183;ml-1&#183;min-1,静脉滴注,第2天。21 d为一治疗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价疗效改善、骨转移病灶疗效改善、镇痛效果改善、活动能力改善、完全缓解率改善、复发转移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及毒副反应情况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生存质量改善、转移病灶发生率、镇痛效果、活动能力较对照组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1.21、2.32、3.16、3.15,P均<0.05)。研究组完全缓解率、Kamofsky评分、PFS和OS均高于对照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3,t分别=6.73、3.97、3.27,χ2=3.24,P均<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发生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1.03、1.12、1.39、1.48、2.01、1.79、1.36,P均<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耐药三阴性乳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