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应用覆膜支架行腔内主动脉隔绝术.结果:本组21例覆膜支架均成功释放,1例覆膜支架覆盖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引起术中深昏迷,急行双侧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搭桥后神志恢复,术后2周CT血管造影复查显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均经右侧股动脉切开置入记忆合金血管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口,术后造影证实其疗效.结果 无病例死亡.术后即刻造影,无内漏.术后7~10d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无内漏,无截瘫发生,恢复良好.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靠,远期疗效有待继续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2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注意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预防动脉夹层破裂;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血压和尿量的变化,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无内漏,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应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其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2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注意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预防动脉夹层破裂;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血压和尿量的变化,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无内漏,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应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其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应用覆膜支架行腔内主动脉隔绝术.结果:本组21例覆膜支架均成功释放,1例覆膜支架覆盖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引起术中深昏迷,急行双侧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搭桥后神志恢复,术后2周CT血管造影复查显示桥血管通畅.术后均未发生内漏、截瘫、无切口感染.术后出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8例,发热11例.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随访2~50个月,患者生活状态均良好,螺旋CT扫描提示血管内支榘均未移位.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微创、安全、有效,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2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注意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预防动脉夹层破裂;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血压和尿量的变化,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无内漏,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应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其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增强螺旋CT、MRI诊断:5例为DebakeyⅢ型,1例为DebakeyⅡ型。先行升主动脉造影(左前斜45°)及腹主动脉造影(正位),明确诊断,确定破口位置,然后选择合适的带膜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记忆合金支架自动张开封闭破口。结果:4例典型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应用带膜支架成功封闭破口。术后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随访5~12个月,支架位置及形态均未见明显改变,假腔内血栓渐机化。结论:与传统的经胸人工血管置换术相比,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具有简捷微创、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的优点。目前,对于近期疗效已得到认可,对其远期疗效的评价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4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仁宇  杨建  杨帆  谭今 《华西医学》2009,24(1):50-52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技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近年我院收治的40例主动脉夹层进行分析。40例患者均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升主动脉造影,了解主动脉真假腔、夹层裂口及其与重要血管分支位置关系。切开右或左侧股动脉置人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支架后重复造影检查。观察真假腔血流变化、主动脉分支供血的情况。结果:40例患者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率100%,无术中转开胸手术,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增强CT,假腔不再显影,支架通畅,无扭曲、移位。结论: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死亡率低,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0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股动脉置管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周复查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无移位、扭曲;术后3个月复查,1例出现轻度内漏,无胸背部疼痛等症状,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内漏自行闭合。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降低病死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和效果。方法 4例胸主动脉夹层和2例腹主动脉夹层病人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术前均行彩超、三维重建螺旋CT、MRI等检查确诊。结果术后DSA造影显示:6例动脉夹层消失,覆膜支架近远端与主动脉结合处无内漏,支架无移位。术后3~6个月彩超及CT随访显示腔内覆膜支架无移位及内漏。结论腔内隔绝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与术后效果。方法选取临床16例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这些患者均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存活情况。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随访率81%,其中1例因堵闭左颈总动脉急行右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未出现脑血管并发症;4例内漏,其中1例为分叉支架由于内漏不闭合术后6个月再行支架术,其余3例于术后3个月自行闭合。随访中1例死亡(心源性猝死)。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阚峰玉 《全科护理》2014,(25):2359-2360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37例腹主动脉瘤病人行腔内隔绝术,同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37例病人均成功行 EVG手术,其中分叉型覆膜支架33例和直筒型覆膜支架(4例),手术均顺利,术毕造影均未见明显Ⅰ型内漏、血管出血或支架移位等并发症;术后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腹主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术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腔内隔绝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DebakeyⅢ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19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经过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均为DebakeyⅢ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均采用EVGE治疗。18例破口封堵成功无内漏,1例出现Ⅰ型内漏,术后1例患者12h内出现脑梗死。19例随访3~36个月,1例女性患者于术后3个月再次发生DebakeyⅡ型夹层而死亡。其余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情况良好。结论EVGE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使治疗更为微创,减小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传统手术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风险极高,目前腔内隔绝己成为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主要手段.文章回顾性分析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外伤致DeBakeyⅡ,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12/2008-12东南大学附属江阴人民医院收治了6例DeBakey Ⅱ,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冠状动脉CT成像基础上,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一步明确并行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总结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效果.结果:6例DeBakey Ⅱ,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支架释放成功率100%.造影复查5例无明显渗漏和假腔显影;1例少许渗漏,以适应性球囊逐段贴覆后渗漏消失.均无死亡,CT复查无明显支架移位或渗漏,随访3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结论: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DeBakey Ⅱ,Ⅲ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DeBakeyⅡ,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31例,慢性主动脉夹层7例;均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的杂交手术治疗,术后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3、6、12个月均行CT血管造影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2.63%;术后发生内漏2例,脑梗死2例,低氧血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35例随访3~12个月,CT血管造影显示支架形态良好,无移位,假腔血栓逐渐形成。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需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及操作技巧。方法1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9例、胸主动脉瘤1例)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术前行CTA或MRA及主动脉造影检查,判断主动脉夹层裂口位置与数量及胸主动脉瘤范围、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左侧胸主动脉直径、近端裂口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真腔直径以及腹主动脉主要分支血管的血供来源,选支架规格及输送路径,然后在全麻下行右股动脉切开,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释放系统,定位准确后释放覆膜支架,完成腔内隔绝术。1例因破裂口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而先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结果10例患者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近端裂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距离平均3.5cm,出现Ⅱ型内漏1例。随访1~24个月,术后无截瘫发生,胸背部疼痛症状消失。1例胸主动脉瘤破裂伴食道瘘患者术后1个月死于感染。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方法。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国产覆膜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2002-06/2007-04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覆膜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 Ⅲ 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2例.主动脉夹层裂口2个以上者10例,第2裂口位于腹主动脉段者8例,2例于胸主动脉中下段.采用国产覆膜支架(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血管内置入治疗.所有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12例患者支架全部成功置入,共置入12枚支架,其中带锁骨下动脉分支型支架2枚,支架长度80~100mm,直径32~38 mm(平均34.8 mm).1例出现内漏重复扩张后内漏消失,其余患者未出现与夹层及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无支架腐蚀、降解、扭曲等;术后血凝分析、血小板数量与术前比较差异不大,未出现溶血反应.结果提示应用国产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胸主动脉夹层瘤,创伤,安全有效、成功率高,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瘤的护理重点。方法 7例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围术期接受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都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止痛、控制血压、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度过急性危险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14例主动脉夹层瘤的诊断和治疗,总结经验。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瘤14例应用彩超、多排CTA等检查明确诊断,均为DeBakey Ⅲ型,均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结果:诊断和治疗及时正确,手术无死亡,效果均良好。结论:主动脉夹层瘤发病急,进展快,容易漏诊及误诊,应用多排CTA主动脉造影可以快速明确诊断,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瘤,并发症少,效果满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68例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术中移植物全部释放成功,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无血栓栓塞、截瘫、器官缺血、吻合口狭窄、动脉瘤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