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晚年丁玲肯定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和启蒙价值,鼓吹文学的"真实性"和"批判性"原则,导致了对杂文创作的重视.在内容层面上,其杂文创作以"反封建"为其思想线索,以社会问题和文艺界问题为言说重点,大胆揭发问题、针砭时弊;在形式层面上,则通过采用"谈话"式的自然语调和"谈话"式的直白语言,自觉追求"劲捷直白"的风格,较好地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晚年丁玲的杂文创作继承"五四"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的传统,表现出了直面现实、干预现实的"韦护精神".  相似文献   

2.
"五四"传统与新时期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以钢 《江汉论坛》2005,5(7):115-117
"五四"时期启蒙主义的现代性信仰并没有提供一套性别语言,使研究者能够在启蒙思想内部描述出妇女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五四"启蒙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影响是综合、复杂的它一方面赋予此期女性创作以"人"的主体精神的高扬,另一方面却也同时规定了女性问题提出的限度.  相似文献   

3.
"王权主义"是对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及其思想文化的整体概括,这一论断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鉴于这一观点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深刻批判性,本文认为应该从合理性与现代性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传统政治思想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某些政治哲学认识和政策性论断方面.不过,思想的合理性并不等于现代性.从政治价值的视角来看,传统政治思想的主体价值结构与现代化理念是相悖的,先秦儒学与汉代儒学在价值准则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因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政治思想并不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学运动既是文体形式革命与思想革命相连的艺术革命,也是写作者与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和美学原则的革命,白话文写作者与接受者的审美意识的现代转化构成了"五四"白话文体追求现代性的重要视点.伴随着现代语言系统的建立,新文学的秩序也逐渐建立起来了.用白话文更加适合于表现现代生活,同时也深刻广泛地影响了整个民族的思维、言说方式.因此,"五四"白话文运动成为中国文化由古典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作为思想本体的层面上,现代白话与古代白话有质的区别。"五四"白话文学运动的发起者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现代白话的现代思想性质,他们关于提倡白话和废除文言的理由并不具有根本性,他们是在语言工具的意义上发动新文学运动的,但却意外地导致了思想革命。"五四"白话文学运动从根本上不同于晚清白话文运动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众语文运动。  相似文献   

6.
余英时作为当代海外卓有建树的历史学家,通过挖掘丰富的史料,对中国儒学、禅宗、道家思想中的文化底蕴作了并行综合探究.他开发中国文化矿藏,寻觅支持中国发展的现代性伦理资源,指出任何民族的"经济"背后,都隐藏着重要的"文化"背景,而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也同样有一个"韦伯式的问题".他发觉中国文化中"义之所在"、"直指本心"的精神与西方"因信称义"等思想同具普遍的合理价值,尤其是儒学中的"心、性"理论,为确立中国人"入世勤勉"心境发挥显著作用.然而,余先生似乎又不同意华人精神重返"儒学一尊"的旧途,由此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他上述思想主要体现于他的名著<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有两种版本,一种是资本主义现代性,一种是社会主义现代性.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个体自由",其理论旗帜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社会和谐",其理论旗帜是马克思主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预设了现代性价值由"实体之自由"发展到"关系之和谐"的历史必然性.正是这一必然性,为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实践中重建社会主义现代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肇端与发展,是近现代文学共同的话题。长期以来,中国文学的研究重点聚焦在内容和思想两个方面,这种研究思路潜隐一种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基础,即内容/形式、思想/语言。中国现代文学从发生期开始就提倡语言变革,相对于内容层面而言,文学语言这一长期以来被视为形式层面的要素成为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支点。种种语言选择的主张和实践,使得从"精神"到"文体"的最终表达都有了全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韦有多 《学术论坛》2005,1(5):16-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本着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事实认识的维度对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进行科学总结,也是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态度,从价值认识的维度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价值导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种历史事实判断,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从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维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哲学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6,(2):108-113
周氏兄弟早期的文学语言践行,并不是在一般层面建立现代白话文书面语,也不是倡导某种均质而系统的语言文字典范,而是深入到生命内核去相遇与绽放语言,展示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现代世界与生命体验,达到"思想性"与"文学性"结合。周氏兄弟所开拓出的文学语言是一种基于思想政治基质的高度心理化、精神化的深度文学语言,表明了一种鲜明而"欧化"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型意识,使得现代白话文摆脱较为单纯的工具性存在,而成为具有自我独立价值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