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研究AFP和CEA基因启:功子的转录活性与肿瘤特异性,本实验利用PCR技术扩增AFP和CEA基因上游序列,并将其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构建pGL3-AFP和pGL3-CEA荧光报告质粒。将构建的pGL3-AFP和pGL3-CEA质粒分别与pRL-TK共转染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肝癌细胞株Huh-7、肺癌细胞株A549、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肝正常细胞株QSG7701、人肺正常细胞株Beas-2b,用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这两种质粒在不同细胞里的荧光活性表达。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AFP和pGL3-CE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证明AFP和CEA均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这些结果表明AFP和CEA均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AFP和CEA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和探讨靶向基因-病毒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胃癌细胞系(BGC823),为建立活体成像的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及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及荧光素酶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稳转到胃癌细胞BGC823中。不同浓度的嘌呤霉素用于筛选细胞,单克隆细胞用有限稀释法挑选,用流式细胞仪检验构建的BGC823-FLuc细胞的纯度。细胞的荧光素酶表达量用荧光素酶底物试剂检测。MTS比较改造前后BGC823细胞的增殖。结果:流式检测显示单克隆细胞系阳性率达到99.9%,且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到荧光信号值。MTS法检测发现改造前后细胞增殖基本一致,说明加入荧光素酶基因未对细胞增殖产生明显影响。结论:表达荧光素酶及绿色荧光蛋白的单克隆胃癌细胞系构建成功。此细胞系具有可用于体外及体内实验以研究肿瘤模型的优势的。  相似文献   

3.
结合转基因修饰的手段,能有效提高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但由于缺乏T细胞高活性表达系统,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双荧光素酶启动子活性筛选系统,检测一系列常用强启动子(CMV、CMV(in)、CAG、EF1α及CASI)在T细胞株K562及Jurkat中的活性,发现EF1α启动子活性在T细胞株中的活性最高。在EF1α的基础上,增加mCMV增强子和hCMV增强子顺式作用元件,构成了2个新型嵌合型启动子CCEF及CCEF(in)。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结果表明,新构建的2个启动子在T细胞中的活性高于EF1α,且两者相比CCEF启动子活性更高(p0.05)。利用CCEF启动子控制PD-1全长抗体基因,并将此表达框插入腺病毒基因组,构建重组腺病毒Ad-CCEF-anti-PD-1。通过Western blotting及ELISA方法检测病毒感染T细胞株后,抗体基因的表达效率。结果表明,Ad-CCEF-anti-PD-1感染T细胞后,PD-1抗体能在T细胞中正确表达,且表达量较高(K562中11.019μg/mL,Jurkat中9.078μg/mL),表明该腺病毒介导的T细胞高效的基因表达系统成功构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鼠结直肠癌细胞(CT26)构建能够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以及具有嘌呤霉素抗性的CT26-Fluc细胞株,并建立其荷瘤鼠模型。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将Firefly luciferase基因片段整合至转座子系统中得到质粒,将所得质粒转染进入CT26原始细胞株,使其在该细胞内表达。后通过细胞敏感性实验获得CT26最低致死浓度,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CT26-Fluc单克隆细胞系。流式细胞仪检测CT26-Fluc单克隆的纯度。同时利用显微观察等方法证实细胞增殖和细胞形态与CT26原始细胞系不存在显著差异。将构建成功的CT26-Fluc植入BALB/c小鼠右后侧背部皮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仪验证该细胞系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且能够用于小鼠结直肠癌成瘤模型。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Firefly luciferase的CT26-Fluc细胞系,为小鼠结直肠癌模型及其病灶转移机制的研究建立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检测人溶菌酶/乳铁蛋白双基因重组质粒pEBH-IL在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pEBH-IL质粒DNA导入体外培养的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加入G418对转染的细胞加压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采用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PCR方法检测牛乳腺细胞基因组中的目的基因,并采用Westhorn Blot对重组质粒在牛乳腺细胞表达产物进行检测。试验表明: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对照组加压后第7 d细胞全部死亡,转染组第12~15 d汇片达80%左右;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GFP表达;PCR检测到目的基因;阳性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以人溶菌酶/乳铁蛋白为目的基因构建的重组质粒pEBH-IL在牛乳腺细胞中具有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6.
对构建HPV16 E6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HPV16 E6进行研究.从宫颈癌细胞株CaSki细胞中提取的的DNA基因组为模板,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法扩增出HPV16E6基因片段.HPV16E6基因片段和质粒pET28a(+)经Nco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HPV16 E6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PCR鉴定和酶切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 Star-DE3 Plyss中,构建了HPV16 E6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28a(+)-HPV16E6.HPV16E6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28a(+)-HPV16 E6的构建为HPV16 E6重组蛋白的制备和为宫颈组织HPV16型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相关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具有高效蛋白表达及活力的抗肺癌杂交瘤单克隆细胞株(LC-1)抽提总RNA,反转录成cDNA。根据肿瘤单链抗体(ScFv)基因设计引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克隆出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基因,并通过重叠延伸PCR法将重链基因与修饰后的轻链基因连接为单链抗体基因。改造后的ScFv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表达质粒ProGFP-ScFv,随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用诱导剂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采用Ni-NTA树脂进行纯化,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其纯度。酶联免疫检测(ELISA)表明该蛋白已具有抗体活性。395 nm激光激发显示绿色荧光,表明目的基因在原核生物中存在表达。  相似文献   

8.
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源基因拷贝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SYBR Green为荧光染料,通过携带双基因GFP和IL-24的质粒标准品绘制双标准曲线,并以绝对定量的方法检测GFP在稳定细胞株Hela-GFP基因组中的整合拷贝数。结果证实,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外源基因在基因组上的整合拷贝数。从而建立起一种高效且廉价的检测外源基因拷贝数的通用方法来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pre-miR-449a及其上下游200 bp序列克隆至pcDNA3.0多克隆位点,采用脂质体转染该载体至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Real-Time PCR检测载体的表达能力,同时使用荧光淬灭法检测表达产生的miRNA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转染实验组载体的Hela细胞miR-449a的表达明显升高,而对照组表达几乎无变化,显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可以高效表达miRNA;此外,目的质粒与报告质粒共转染Hela细胞后绿色荧光明显淬灭而对照组荧光未淬灭,证明表达的miRNA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0.
选择了一种人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作为研究对象,全基因合成GLP-1基因序列,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和Xho I双酶切合成后的pUC57质粒获得目的基因。以XbaI和XhoI双酶切表达质粒pPICZαA,将目的基因与表达质粒pPICZαA用T4连接酶连接,构建pPICZαA-GLP-1质粒,转入毕赤酵母GS115。合成的目的基因序列为128bp,用GLP-1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重组子,得到120bp左右的片段。将此特异性片段扩增回收,测序发现确为GLP-1基因,表明成功转入毕赤酵母中。为进一步研究GLP-1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构建并鉴定携带人oct4、klf4、sox2、nanog4个基因的腺病毒载体,重组出能同时表达这4种转录因子的腺病毒,为进一步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提供新方法。使用口蹄疫病毒2A序列将人的oct4、klf4、sox2、nanog4个基因顺序连接,定向克隆至腺病毒载体pDC328上,并在nanog下游插入红色荧光蛋白dsRed2作为报告基因。利用酶切及PCR方法鉴定病毒载体的正确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毒感染HEK 293细胞24 h后红色荧光的表达,检测病毒功能;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内4种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酶切后DNA电泳鉴定证实载体构建成功,重组后病毒PCR显示病毒携带oct4、klf4、sox2、nanog基因;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到红色荧光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到细胞内4种基因的表达。本研究成功构建的腺病毒载体,能够介导以上4种转录因子在细胞内的同时表达,为进一步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实验以盐生动物卤虫(Artemia)为材料,采用酚-氯仿法提取总DNA,以已报道的BAD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从卤虫的基因组DNA中分离得到了1个BADH基因片段,经测序,得到一段868 bp的核苷酸序列,输入Gen-Bank进行BLAST同源性比较,发现所得片段与植物中的籽粒苋的BADH4基因中的一段序列有96%的同源性,此项研究为更深入地研究抗盐动物的BADH基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VR2332株ORF7的全长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扩增出完整的ORF7基因,并将PCR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双酶切测序后重组质粒pMD-18T-N得到目的片段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重组质粒pET-28a(+)-N....  相似文献   

14.
采用Shuffling的方法,将AAVl-9Cap基因序列进行改组,筛选出高效靶向肝癌细胞的嵌合AAV载体。以pAAV-MCS载体为骨架,构建出含从V2ITR和Rep2序列的pAdB载体,在此基础上,构建含有嵌合Cap序列的pARC载体库,用于转染293细胞,并加入5型腺病毒(Ad5),包装出嵌合AAV病毒。然后将包装出的嵌合AAV病毒与Ad5共感染BEL7402肝癌细胞,经过三轮筛选后,初步筛选出可以靶向肝癌细胞的嵌合AAV。最后将筛选出的AAVRep2嵌合Cap基因的融合片段连接到pMDl8-T载体上,构建出pARC-T载体,与AAV-EGFP质粒共转染293细胞,并加入Ad5,包装出病毒基因组合EGFP基因、病毒外壳为嵌合Cap的AAV病毒(cAAV-EGFP),并用其感染BEL7402细胞,观察绿色荧光的表达。最后观察到绿色荧光表达,证明筛选出了靶向BEL7402肝癌细胞的嵌合AAV。  相似文献   

15.
16.
SOCS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是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因子,SOCS3间接调控的STAT3磷酸化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试验构建携带socs3的溶瘤腺病毒AdCN305-SOCS3,在细胞水平研究socs3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并评估AdCN305-SOCS3的抗肿瘤效果。该病毒感染多种肿瘤细胞,均能特异性扩增,同时表达功能正常的SOCS3蛋白,从而抑制STAT3磷酸化,引起肿瘤细胞的明显凋亡。对AdCN305-SOCS3的研究,证实SOCS3蛋白和AdCN305-SOCS3病毒都具有抗肿瘤的功能,在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溶菌酶成熟肽(FcLys)可溶性问题,构建了点突变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重组表达。以已构建的带有FcLys目的基因的重组克隆质粒为模板扩增FcLys点突变(FcLysM)的基因片段,将该对虾溶菌酶成熟肽序列的N端和C端中含有几个疏水性氨基酸经点突变改为亲水性氨基酸,但不改变其活性中心和二硫键的形成。将FcLysM的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并转化,制得基因工程菌pET-39b(+)-FcLysM/Rosetta(DE3)。通过基因测序方法验证该重组表达质粒读码框的准确性以及FcLysM目的基因序列的正确性。该工程菌表达后在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为分子质量约为43ku的融合蛋白FcLysM。进一步研究分析证明,该重组点突变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量高于非突变的对虾溶菌酶表达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蛋白(HPV16L1)为主要靶点的疫苗缺乏肿瘤模型细胞来验证疫苗的免疫效果的问题,构建了一个细胞模型并可以利用此细胞在实验动物体内形成肿瘤,用于以HPV16L1为主要靶点疫苗的验证实验。利用这个模型细胞或肿瘤模型可以在体内外检测疫苗的免疫学性质和保护功效。首先,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方法获得目标基因HPV16L1的基因序列并连接到载体质粒中,将质粒转染到细胞TC-1后在杀稻瘟菌素抗性压力筛选下获得稳定表达HPV16L1的细胞株。对TC-1和TC-1-HPV16L1两种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成瘤特性进行比较发现,外源基因的加入对细胞特性没有影响。通过体外杀伤实验证实细胞TC-1-HPV16L1能够被HPV16L1靶点疫苗免疫过的小鼠脾淋巴细胞杀伤。实验动物被疫苗免疫后,进行攻瘤实验发现疫苗只对TC-1-HPV16L1组具有保护作用。综上,在本研究中成功地构建了可以检测HPV16L1疫苗的抑瘤效果的模型细胞TC-1-HPV16L1,为HPV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模型细胞。  相似文献   

19.
将人参皂苷葡萄糖苷酶的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对该基因进行诱导表达,并对包涵体进行变性和复性。结果显示,经终浓度为0.5mmol/L IPTG在30℃下诱导表达4h,进行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并确定其分子质量约为75ku,与理论值基本相符,表明该基因得到了表达。包涵体经过变性和稀释复性后,经TLC活性检测,能够水解底物Rb1,表明具有人参皂苷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