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胰岛素高雄激素黑棘皮病综合征马兴兰青海西宁钢厂医院内科(810005)关键词胰岛素,雌激素,黑棘皮病高胰岛素高雄激素黑棘皮病综合征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就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女性,15岁,因进行性肥胖伴颈部皮肤发黑5年,加重伴头痛2...  相似文献   

2.
黑棘皮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现报告 1 2例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为本院 1 997年 7月~ 1 1月诊断为特发性黑棘皮病的 1 2例。其中男 3例 ,女 9例。特发性黑棘皮病的诊断标准为 :典型的皮肤改变 ,排除其他内分泌和恶性肿瘤疾病。设观察对照组为同期内分泌科确诊的 9例单纯性肥胖患者 ,男 1例 ,女 8例。单纯性肥胖的诊断标准 :体重指数 (BMI) ,男性≥ 2 7kg/m2 ;女性≥ 2 4kg/m2 ,不伴有黑棘皮病的皮肤改变。1 2 观察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 ,过夜禁食 1 0~ 1 4小…  相似文献   

3.
黑棘皮病(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亦称黑色角化病(Keratosis Nigricans),或称色素性乳头状营养障碍症(Dystrophypapillaire et pigmentaire),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皮肤病。1876年Mitchell首先发现这种皮肤病变,1890年pollitzer和Janvosky分别报道两例,并命名为黑棘皮病。此后,文献对本病的报道渐多,1931年Burgess收集英国皮肤病杂志  相似文献   

4.
安民民 《安徽医学》1996,17(5):46-47
<正>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 AN)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疾病,以皮肤呈天鹅绒样增厚、色素沉着、表皮角化过度为特征,好发部位多在颈部、腋窝、肘窝及关节膨出部分。其病因不太明确,近年来临床证实AN与组织利用胰岛素缺陷密切相关。我院去年一年中收治了6例黑棘皮病,6例病人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本文复习6例病例,以提高胰岛素抵抗与AN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黑棘皮病临床少见,伴脂肪肝者尚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4岁.因全身多处皮肤变黑4年入院.自幼肥胖.10岁时发现颈部、腋窝、外阴、双手背部皮肤变黑粗糙,无痛痒.头发渐变白.近2年食后腹痛,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青少年肥胖合并良性黑棘皮病患者的代谢特点,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114例青少年肥胖患者分为合并黑棘皮病组(病例组)及单纯肥胖组(对照组),在2组人群中进行基本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新制定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人群≥10岁的代谢综合征(MetS)诊断标准(中国标准)计算MetS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在114例青少年肥胖患者中合并黑棘皮病组46例(40.4%)及单纯肥胖组68(59.6%)其中合并黑棘皮病组体重指数、腰围等明显升高;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结论:在青少年肥胖人群中,超过1/3患儿合并黑棘皮病,黑棘皮病是严重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标志;黑棘皮病的发生与高胰岛素水平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黑棘皮病系一少见的皮肤病 ,可与少数内分泌疾病伴发 ,如过度肥胖、肢端肥大症等 ,认为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1 ] ,但临床较少见。与甲减相伴发尚未见报道 ,我科遇到 1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 ,16岁 ,病史 1年 ,体重增加 30 kg,伴乏力、怕冷、少汗 ,皮肤干燥、脱屑 ,纳差 ,腹胀 ,便秘 ,反应迟钝 ,记忆力下降 ,尿少 ,脱发及眉毛外 1/ 3。查体 :神志清楚 ,体态匀称 ,肥胖 ,表情淡漠 ,粘液水肿面容。颈项部、双腋下、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肘关节处皮肤色素沉着 ,呈铅灰色。皮肤增厚 ,表面有小乳头状隆起 ,如天鹅绒状。甲状腺 °,心界大 …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假性黑棘皮病临床上较少见,我院于2010年7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14岁,因"体重增加伴皮肤色素沉着3年,停经半年"于2010年7月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史,无糖尿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9.
黑棘皮病(AN)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近10年来国内外报道增多,但对其病因众说纷纭。本文报告1例胃癌伴发AN,并对其病因进行初步探讨。患者男,43岁。因“颜面及皱折部皮肤变黑2月”入院。10年前诊断“胃溃疡”,反复多次用甲氰  相似文献   

10.
黑棘皮病是少见的皮肤病,恶性者更属少见,我们曾收治有特殊皮肤粘膜损害伴发贲门癌的一例,报告如下。李某、男、59岁,青海人,护林员。因全身起很多小疙瘩已8个月,于81年9月3日入院。自述8个月前患感冒后,先后在头、面、颈及双手足出现乳头状突起,皮肤渐变粗糙发黑,且癢痒。近年来皮疹逐渐增多,口唇、口腔内粘膜、两腋窝、肘窝、胭窝及大腿根部也长出疣状新生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肥胖合并黑棘皮病患者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分泌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肥胖合并黑棘皮病患者38例和单纯性肥胖患者35例,以及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各组炎症指标(游离脂肪酸、尿酸、C-反应蛋白)、糖脂代谢指标和胰岛素水平,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FGF21水平.结果 肥胖合并黑棘皮病患者组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血清FGF21、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其他两组(P<0.05,P<0.01),胰岛素作用指数(IAI)低于其他两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肥胖患者血清FGF21水平与空腹胰岛素及HOMA-IR正相关(r=0.410,P=0.009;r=0.350,P=0.027),与IAI和体脂率呈负相关(r=-0.615,P<0.001;r=-0.55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升高和FGF21升高是肥胖患者合并黑棘皮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8,P=0.020).结论 肥胖合并黑棘皮病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和高FGF21水平.FGF21升高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而黑棘皮病患者的糖耐量受损较无黑棘皮病的肥胖症患者低,提示FGF21的升高可能对糖代谢有一定保护作用.尿酸和FGF21升高是肥胖症患者合并黑棘皮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收集了国内已报道的黑棘皮病58例,探讨了与内脏疾病的关系。黑棘皮病依据内脏表现分为四型。皮肤的表现可做为恶性肿瘤存在的讯号。  相似文献   

13.
Crouzon 综合征伴黑棘皮病(Crouzon syndrome with acanthosis nigricans,CAN )又称颅面骨发育不全伴黑棘皮综合征,是由位于染色体4 p16 . 3 的FGFR3基因突变所致,与 FGFR2 基因突变导致的 Crouzon综合征不同[1 ].该病的特点为 Crouzon ...  相似文献   

14.
恶性黑棘皮病较为少见,现报告二例如下,以引起临床重视。病例摘要例1:潘××,女性,41岁,住院号811212,因咳嗽、咳痰三年,皮肤进行性变棕黑色一年余,胸背疼痛三个月,于1981年3月4日入院。患者三年来每逢冬春季节或因劳动后有反复发作性咳  相似文献   

15.
假性黑棘皮病五例肖文彤,李冬芹,徐敏(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郑州450052河南省直机关第二门诊部郑州450000)关键词黑棘皮病,皮肤皱褶,肥胖黑棘皮病在临床上具有典型色素性棘状皮损,角化过度,疣状增生。作者自1990年6月至1993年6月...  相似文献   

16.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为少见的皮肤病,原因不明。最近我们迂到一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患者拜××、男,80岁、回族、农业社员,甘肃省会宁县人。主诉:面、颈、腋窝部皮肤变黑发痒一年余。病史:一年以前从面颊部、颈部皮肤先开始变褐黑色,且伴有轻度痒感,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7.
<正> 黑棘皮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现报告2例。例1:患者高某,男,60岁。因周身皮肤瘙痒、区域性皮肤粗糙伴色素增加近3个月就诊。病人身体消瘦,食欲差。皮肤科检查发现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手背和足背有对称性分布的皮肤增厚且粗糙,皮纹加深,黑色素增加,呈大片黑褐色天鹅绒状改变。心肺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取手背黑斑处皮肤活检,切片示表皮增生,棘层肥厚,角化过度,基底细胞黑色素增多。真皮乳头上伸呈指状,形成乳头状瘤样改变,符合黑棘皮病。3个月后患者出现上腹疼痛,全身黄疸。经上消化道钡餐及超声波检查为胰头癌,  相似文献   

18.
恶性黑棘皮病是较少见的病例,我院于1982年收治一例,除具有一般典型皮肤粘膜表现外,尚伴有食管下段癌及胃小弯癌,对此病例我们作了皮肤活检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3岁,主诉皮肤发黑18个月,吞咽困难13个月。患者于18个月前发现前额部有4×9cm皮肤发黑区域,以后逐渐发展,按顺序为面、颈、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3例并发胃及贲门腺癌的黑棘皮病病例。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我们讨论了恶性黑棘皮病,该病的肿瘤多系消化道腺癌。其皮肤损害原因尚不清楚。某些内分泌物质可能与此有关,这些内分泌物质有由肿瘤分泌的表皮生后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生后激素及MSH。此外,黑棘皮病还可并发许多不常见,但很有趣的以细胞抗胰岛素性为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超体质量、肥胖及黑棘皮病的儿童青少年空腹末梢指血血糖的测定,进一步探讨超体质量、肥胖及黑棘皮病对儿童青少年血糖的影响。方法对19 112例北京市在读6~18岁中小学生进行临床查体,包括皮肤黑棘皮病及身高、体质量等,测定空腹末梢指血血糖。结果超体质量、肥胖和黑棘皮病儿童青少年检出率分别为21.38%、9.7%和2.43%。在空腹末梢指血血糖≥5.6 mmol/L和≥6.1 mmol/L 2组,超体质量、肥胖儿童青少年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空腹末梢指血血糖<5.6mmol/L和<6.1 mmol/L 2组,本调查还发现在空腹末梢指血血糖≥5.6 mmol/L组黑棘皮病儿童青少年阳性率显著高于空腹末梢指血血糖<5.6 mmol/L组。5.6 mmol/L和6.1 mmol/L两界值比较,后者并没有显示出优势。结论6~18岁超体质量、肥胖及黑棘皮病学龄儿童青少年出现空腹末梢指血血糖≥5.6 mmol/L几率显著增高。超体质量、肥胖及黑棘皮病学龄儿童青少年应作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建议空腹末梢指血血糖分界值为5.6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