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消渴脂平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及血浆HbAlc、Ins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Wistar大鼠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柠檬酸缓冲液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消渴脂平胶囊540、270、135 mg/kg剂量组,取同批次的大鼠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期间大鼠的一般情况,药物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糖耐量(OGTT)、检测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消渴脂平胶囊540 mg/kg剂量组在灌胃葡萄糖30 min时即表现出一定的改善糖耐量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消渴脂平胶囊540、270 mg/kg 2个剂量在灌胃葡萄糖60、120 min时表现出一定的改善糖耐量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消渴脂平胶囊540、270 mg/kg 2个剂量组可降低大鼠血浆中HbAl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给予消渴脂平胶囊治疗4周后,Ins含量明显回升,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提高,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结论 消渴脂平胶囊对糖耐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桑叶消渴胶囊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桑叶消渴胶囊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口服3 g/kg淀粉的糖耐量和连续给药29 d血糖、甘油三酯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Wistar大鼠用链尿佐菌素(STZ)造成Ⅱ型糖尿病模型,测定甘油三酯.按照血糖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受试物低、高剂量组250 mg/kg、1 000 mg/kg,阳性对照二甲双胍200 mg/kg,糖耐量实验阳性对照改为拜糖萍20 mg/kg,ig量按10.0 ml/kg BW计算.糖耐量实验当天动物禁食过夜测定空腹血糖,给药时同时给予淀粉3 g/kg,于30 min、60 min、120 min后测血糖,并计算血糖升高值.降糖实验当天动物禁食4h后测定餐前血糖再给药,给药后240 min测定餐后血糖,尾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甘油三酯,计算各组给药后较给药前血糖下降值及血糖下降百分率.结果 受试物低、高剂量组能抑制Ⅱ型糖尿病大鼠糖吸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0 min、12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连续给药29 d能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能降低甘油三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桑叶消渴胶囊剂量达到250 mg/kg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口服淀粉糖耐量有显著的抑制糖吸收作用,连续给药29 d剂量达到1 000 mg/kg能显著降低血糖和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花紫薇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致Ⅱ型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及降糖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饲喂高糖高脂饲料加ipSTZ 70 mg·kg^-1诱导搪尿病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550mg· kg^-1)、大花紫薇提取物三个剂量组(20、40、60 mg·kg^-1)1每组10只,灌胃给药连续7W.观察糖耐量,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果糖胺(GSP)及肝糖原(Gly),根据血糖和胰岛素(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花紫薇提取物三个剂量20、40、60 mg·kg^-1均能明显降低Ⅱ型糖尿病小鼠血糖、GSP水平(P<0.01)及HbA1c水平(P<0.05),增加血清胰岛素和肝糖原含量(P<0.01),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P<0.01);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大花紫藿提取物三个剂量20、40、60 mg· kg^-1均能降低小鼠在给予葡萄糖后各时间点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结论]大花紫薇提取物具有降血糖作用,并能改善糖耐量,其降糖作用可能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促进肝糖原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C57BL/6小鼠血糖以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合并高脂肪饮食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姜黄素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0.5%CMC-Na,阳性组灌胃二甲双胍0.3 g/kg,姜黄素组灌胃姜黄素0.2 g/kg,连续给药8周。第8周最后一次给药后测定血糖、血脂、糖耐量、胰岛素耐量水平。结果:灌胃葡萄糖出现糖负荷以后,二甲双胍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糖负荷后1 h时,姜黄素组血糖值明显较低(P0.05)。注射胰岛素1 h后,姜黄素组血糖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二甲双胍组1 h后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姜黄素组血清TG、LDL-C、HDL-C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TC水平降低不明显。结论:姜黄素可降低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增加糖耐量,提高小鼠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可纠正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同时观察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胰腺损伤情况.方法 用30 mg/kg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糖尿病模型,错时腹腔注射0.375 g/kg葡萄糖和皮下注射超短效胰岛素制备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INS)、胰腺中Bax和Bcl-2含量.结果 模型波动组和模型组的血糖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波动组和模型组中HbAlc、FFA、INS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波动组中HbAlc、FFA、INS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合量(P<0.01);模型波动组胰腺中Bax含量显著升高(P<0.01)、Bcl-2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 每日两次错时注射胰岛素和葡萄糖可以成功建立大鼠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且血糖波动能加重胰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糖脂清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糖脂清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喂饲高脂饲料8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30 mg/kg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按糖脂清用药剂量为3.2,1.6,0.8 g生药/kg体质量灌胃给药,以血脂康(0.25 g/kg体质量)及二甲双胍(0.25 g/kg体质量)作为阳性对照药,给药30d后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糖脂清能显著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降低血脂含量,降低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糖脂清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清热方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的影响.方法:65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活血清热方灌胃16周,氧化酶法检测大鼠血糖,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western法检测红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比正常组大鼠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含量升高;活血清热方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含量下降.结论:活血清热方可能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红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从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丹参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小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50只小鼠按2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STZ500mg,72 h后尾尖取血测空腹血糖,血糖值大于20 mmol/L为糖尿病小鼠.40只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丹参素低剂量组(15 mg/kg)、中剂量组(30mg/kg)、高剂量组(60mg/kg).丹参素组小鼠1次/d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2周,末次给药12 h后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基化血红蛋白(GHb)的水平,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STAT1、PPARγ和HGF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及丹参素组的血糖及GHb水平均增高(P<0.01),胰岛素水平降低(P<0.01),丹参素各剂量组间血糖、胰岛素及G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糖尿病模型组血清AST、AL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丹参素组血清AST、ALT水平较糖尿病模型组下降(P<0.05);丹参素各剂量组间AST、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STAT1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PARγ和HGF的表达则降低(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丹参素组的小鼠肝脏组织中PPARγ和HGF的表达上调(P<0.01),STAT1表达减少(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丹参素对糖尿病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中PPARγ和HGF的表达,抑制STAT1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4组,每组12只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35mg/kg,2次)连续腹腔注射的方法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空腹血糖≥11.1mmol/L作为成模标准.待模型成功建立后,丝胶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分别给予丝胶(2.4g/kg/d)和二甲双胍(55.33mg/kg/d)灌胃35天.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P<0.05);丝胶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丝胶可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这可能是丝胶降血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茶多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茶多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KK-Ay 2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以等体积的50、100、150 mg/kg/d的茶多糖和生理盐水连续灌胃8周.4周末时检测各组小鼠的糖耐量,8周末时测其空腹血糖、胰岛素、果糖胺、血脂以及肝糖原等指标.结果:4周末时高剂量组小鼠的葡萄糖耐量得到显著改善(P<0.01),至第8周时,中、高剂量组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甘油三酯和果糖胺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肝糖原显著升高(P<0.01).结论:茶多糖可有效降低KK-Ay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并对糖代谢、脂质代谢有改善作用,提示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香菇多糖对高血糖大鼠降血糖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Lentinan,LNT)对实验性高血糖大鼠血糖、糖耐量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旨在研究治疗糖尿病的新路径.方法:体重250士20g Wister大鼠30只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20mg/kg)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并将其随机分成四组,分别用生理盐水、低剂量(100mg/kg)香菇多糖、高剂量(200mg/kg)香菇多糖及盐酸二甲双胍灌胃,试验期21d,观察、比较香菇多糖的作用.结果:香菇多糖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P<0.05),其作用有时效性、剂量性,而且高剂量组的降血糖效果与药物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试验期内香菇多糖能明显改善高血糖大鼠的糖耐量(P<0.05),而对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香菇多糖有显著的降血糖、改善糖耐量作用,其作用非通过胰岛素.  相似文献   

12.
当归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的影响,探讨AP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机制。方法Wister大鼠(体重200±20g,)先高脂喂养4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20mg/kg)腹腔注射(每周一次)3次,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用生理盐水、低剂量(20mg/kg)AP、中剂量(60mg/kg)AP和高剂量(200mg/kg)AP以及文迪亚(0.8mg/kg)灌胃给药,给药周期为42天。同时采用正常的Wister大鼠为健康对照,观察AP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P各组能明显的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P<0.05),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并且AP高级量组能明显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结论AP能明显的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情况,说明AP的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来发挥作用,能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尼克酰胺核糖(NR)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的血糖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 29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6)、低剂量NR组[400 mg/(kg·d)](n=8)、高剂量NR组[800 mg/(kg·d)](n=7)。对照组全程饲喂对照饲料,后三组利用高脂喂养和多次低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共同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在造模成功后,NR/生理盐水每日通过灌胃的方式给予。采用糖耐量实验(IPGTT)、胰岛素抵抗实验(IPITT)、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反映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结果 NR组小鼠体重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与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实验的数据显示,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小鼠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岛素抵抗实验中,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与模型组的血糖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检测结果显示,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对T2DM小鼠的糖耐量受损有一定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修复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空腹胰岛素的水平发挥其保护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糖、血脂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高脂饲料复制高血脂大鼠模型, 分别观察葛根素160 mg/(kg·d)、80 mg/(kg·d)、40 mg/(kg·d) 连续腹腔注射6周对其空腹血糖、血清中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糖化蛋白、肝糖原合成和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糖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Ins水平降低;ISI升高(P<0.05或P<0.01);糖化蛋白明显降低(P<0.01);肝糖原合成增加;葛根素注射液高剂量组对高糖高脂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有降低作用(P<0.01,P<0.05),而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影响.结论:葛根素有明显的降糖和降脂作用,可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桑叶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南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来评价桑叶黄酮提取物对高脂喂养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高脂(脂肪占热量56.89%)喂养成年雄性SD大鼠8周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茼素(STZ,25mg/kg),1周后测空腹血糖≥200mg/dl纳入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模型组、罗格列酮治疗组、桑叶黄酮治疗组和对照组.8周后运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测GIR,并取血测血糖、血脂、PPARγ以及胰岛素.结果 桑叶黄嗣治疗组GIR、ISI和PPARγ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而血脂明显降低(P<0.05).结论 桑叶黄酮能增加高脂喂养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方法 将本院近年来30例行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做比较分析. 结果行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前患者空腹血糖(9.83±2.29)mmol/L,糖化血红蛋白(7.69±1.83)%;术后6个月空腹血糖(5.53±1.0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7±1.54)%;术后12个月空腹血糖(5.29±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1±1.37)%.手术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下降,为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外科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皮酰胺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治疗组(10 U.kg-1胰岛素皮下注射)、黄皮酰胺高剂量治疗组(50 mg.kg-1黄皮酰胺灌胃给药)和黄皮酰胺低剂量治疗组(25 mg.kg-1黄皮酰胺灌胃给药),另取大鼠腹腔注射pH 4.4柠檬酸缓冲液作为对照组,每组15只。给药3个月后,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不同;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海马GFAP mRNA的表达。结果给药3个月后,与对照组和胰岛素治疗组相比,模型组和黄皮酰胺高、低剂量组大鼠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升高(P<0.01);而黄皮酰胺组大鼠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的GFA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而黄皮酰胺高、低剂量组大鼠海马的GFA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皮酰胺可能通过抑制海马GFAP mRNA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起到保护作用,但没有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木姜叶柯总黄酮对大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遗传性高血糖小鼠、四氧嘧啶诱发高血糖小鼠模型、链脲菌素诱发大鼠高血糖模型,观察木姜叶柯总黄酮对大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木姜叶柯总黄酮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给药,明显降低遗传性高血糖小鼠的空腹血糖(P<0.05);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诱发高血糖小鼠的空腹血糖(P<0.05),同时能显著改善其糖耐量(P<0.05)。木姜叶柯总黄酮低、中、高剂量(30、60、120 mg/kg)给药明显降低链脲菌素诱发高血糖大鼠的空腹血糖(P<0.05)并能显著改善高血糖大鼠糖耐量(P<0.05)。结论 木姜叶柯总黄酮能显著改善高血糖大小鼠的血糖水平和糖耐量,提示其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青钱柳叶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钱柳叶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在高热能饲料喂养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0.8mg/kg腹腔注射造模,青钱柳叶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06g/(kg·d)、0.3g/(kg·d)、0.6g/(kg·d)剂量灌胃,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二醛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二醛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剂量增加,降低趋势明显,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钱柳叶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伤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C57BL/KSJ-db/db (db/db)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随机将db/db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组、白藜芦醇组(200 mg/kg)和吡格列酮组(5 mg/kg),每组8只,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糖脂代谢指标,比较各组血清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查肝脏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能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指标的升高(P<0.05),明显改善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等指标的异常(P<0.05);显著提高肝脏中肝糖原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P<0.05).结论 白藜芦醇具有明显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以及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