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麦胚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提取小麦胚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10,提取时间60min,温度45℃,料液比为1:16;在最佳条件下小麦胚芽蛋白的提取率为42.74%。  相似文献   

2.
麦胚凝集素(WGA)是麦胚中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将它从小麦麦胚中提取出来,能提高面粉生产企业经济效益。利用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建立了从小麦胚中提取、分离和纯化麦胚凝集素的尼龙布袋法生产工艺;利用SDS凝胶电泳对纯化麦胚凝集素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采用40%~45%的饱和硫酸铵制备粗WGA样品;粗品麦胚凝集素溶液与布袋中壳聚糖的使用比例在3:1~1:1;壳聚糖吸附麦胚凝集素的时间为20h,电泳显示可获得较纯化的麦胚凝集素样品。纯化的麦胚凝集素相对分子量为20412。  相似文献   

3.
麦胚凝集素(WGA)是麦胚中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将它从小麦麦胚中提取出来,能提高面粉生产企业经济效益。利用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建立了从小麦胚中提取、分离和纯化麦胚凝集素的尼龙布袋法生产工艺;利用SDS凝胶电泳对纯化麦胚凝集素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采用40~45的饱和硫酸铵制备粗WGA样品;粗品麦胚凝集素溶液与布袋中壳聚糖的使用比例在3:1~1:1;壳聚糖吸附麦胚凝集素的时间为20h,电泳显示可获得较纯化的麦胚凝集素样品。纯化的麦胚凝集素相对分子量为20412。  相似文献   

4.
黄纪念  宋国辉  孙强  詹传保  魏红 《食品科学》2010,31(22):139-144
对脱脂麦胚中谷胱甘肽(GSH)和麦胚蛋白的提取进行研究。首先采用低pH 值条件从脱脂麦胚中提取谷胱甘肽,并采用超滤将该提取液中的谷胱甘肽与蛋白质进行分离。再对提取过GSH 后的麦胚残渣中的蛋白质进行碱提研究。最后合并超滤分离出的蛋白质与碱提蛋白质,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对麦胚蛋白进行纯化制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分别对GSH 和麦胚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最终确定GSH 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pH6.3、提取时间15min、固液比1:13(g/mL)、提取温度55℃,GSH 的得率和提取率分别为0.31% 和72.1%。麦胚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pH10.5、提取温度65℃、固液比1:11、提取时间60min。提取蛋白质相对于碱提用沉淀的得率为39.2%,提取率为90.4%。相对于总麦胚得率为20.8%,提取率为58.8%。合并超滤截留液与碱提离心上清液,确定沉淀蛋白质最佳pH4.2,蛋白质沉淀率为97.5%,所得蛋白质含量达85.2%,相对于脱脂麦胚中总蛋白质提取率为81.1%。  相似文献   

5.
以麦胚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和脂肪酶活力及过氧化物值为指标,研究了抑制小麦胚油脂氧化的技术方法.试验得出:水分为13.6%的麦胚、经0.120 MPa的高压湿热处理4 min与麦胚水分为15.3%、微波功率为700 W、处理2 min,均可以获得稳定化效果良好的小麦胚,同时处理后的麦胚水溶性蛋白质变形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分析优化小麦胚油浸出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微波稳定化后小麦胚芽作为试验原料,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植物油抽提溶剂,建立了浸出法提取小麦胚油优化生产工艺。探讨了不同原料颗粒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体积分数与麦胚质量分数比值(溶胚比值)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浸提温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提取时间对麦胚出油率的影响等单因素试验。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择溶胚比值、浸提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响应面优化分析试验设计因素,建立了小麦胚油浸出法优化提取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小麦麦胚油浸出工艺:颗粒度为60目筛上麦胚粉碎物,以植物油抽提溶剂为提取溶剂,溶胚比值为20.5∶1,温度43℃、浸提38 min。优化工艺模型预测出油率的理论值为6.67%,验证试验显示小麦胚油实际出油率为6.65%。  相似文献   

7.
小麦胚的提取及开发利用陆龙麦胚是小麦制粉的副产品,是一种纯天然的、不含任何人工合成添加剂的低价高级营养品,它是小麦的生命中枢,相当于人体胎盘的作用。麦胚占小麦重量的1.4~3.9%,含有麦粒中8%的蛋白质、20%的脂肪、64%的维生素B;、26%的维...  相似文献   

8.
低温脱脂麦胚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小麦胚芽提油新工艺及提油后低温脱脂麦胚的综合利用。由于小麦胚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和VE 等成分 ,因此开发利用小麦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麦胚球蛋白作为麦胚蛋白的重要成员之一,具有许多生理功能与生物活性,尤其在改善食品营养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麦胚球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及功能特性已逐渐呈现,但达到药用级纯度还很困难;同时,伴随分子印迹技术在生物大分子方面研究的深入,运用蛋白质印迹法分离纯化麦胚球蛋白将成为新的手段。本文对小麦胚芽球蛋白的结构、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生理活性、提取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近年来麦胚球蛋白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麦胚球蛋白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小麦胚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较全面地介绍了小麦胚和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的途径,并根据其营养组成提出了脂类食品(麦胚油)蛋白质食品(麦胚蛋白饮料、麦胚豆腐、麦胚蛋白粉、麦胚口服液)、保健食品基料(维生素E、谷胱甘肽、二十八碳醇)和其它麦胚食品(全脂或脱脂麦胚片、麦胚花生酱等)的工艺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1.
麦胚的生产与利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阐述了小麦胚所含主要营养及利用价值,麦胚的物理特性、提取工艺及麦胚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低温脱脂麦胚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小麦胚芽提油新工艺及提油后低温脱脂麦胚的综合利用。由于小麦胚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和VE等成分,因此开发利用小麦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脱脂麦胚粉为原料,用碱溶法提取蛋白质,然后用碱性蛋白酶对碱提残渣水解, 进一步提取蛋白质, 两步提取使麦胚粉中蛋白质,得率达18.66%。将提取得到的麦胚蛋白进行初步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对·OH和DPPH·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显示出其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  相似文献   

14.
麦胚的营养价值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麦胚的营养价值,从麦粒清理和磨粉两个阶段提取麦胚的生产工艺;介绍了小麦胚芽当前直接和间接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麦胚成分及其营养价值和功能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麦胚成分组成和功能特性的调查分析,说明麦胚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及非营养成分—小麦黄酮。认为这些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麦胚将是新一代保健食品营养源。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麦胚凝集素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胚凝集素是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将其从麦胚中提取、开发,能促进麦胚的综合利用,提高相关生产企业经济效益。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进行饱和度硫酸铵质量分数、甲壳素用量和甲壳素吸附麦胚凝集素时间的响应面优化分析。建立了提取、纯化麦胚凝集素优化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麦胚凝集素分离、纯化工艺参数:饱和硫酸铵质量分数为47.5%、甲壳素用量为2.0:1和甲壳素吸附麦胚时间为19 h。优化工艺模型预测麦胚凝集素相对得率的理论值为92.1%,验证试验显示麦胚凝集素实际提取率为92.7%。  相似文献   

17.
采用前路出粉工艺,由于麦胚与麸皮二者分离困难,一般没有提胚工序。采用心磨出粉,利用麦胚与胚乳结合松散、密度较低、被挤压成片的特性,可设计提胚工序。在设计提胚工艺时,应注意小麦品种、润麦最佳水分、润麦时间及前路皮磨、清粉机、渣磨系统的操作对小麦胚提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小麦胚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胚的提取工艺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面粉厂(136001)曹海岳,赵原如小麦籽粒是由胚乳(82。5%)、麦胚(2.5%)、其皮(15%)三部分组成。小麦制粉的过程是将胚乳与麦皮、麦胚分开,并把胚乳磨细成粉,而麦胚麦皮都是副产品,作为饲料处理了。其实就营养...  相似文献   

19.
小麦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优质蛋白.而且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天然、保健的特点.经过干热法、蒸汽法、微波法等稳定化处理后,小麦胚芽可以提取胚芽油、谷胱甘肽、麦胚凝集素及制作麦胚食品.  相似文献   

20.
小麦胚芽油是一种珍贵的营养保健油,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布粉加工副产品-麦胚中提取小麦胚芽油,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考察他萃取过程对麦胚蛋白溶解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