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信息化时代校园网的拓扑结构在总结以往的管理软件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校园网络形势发展的需要,我校校园网络数据信息安全策略的主要设计思想为: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按照系统使用用户设计系统模块。整个系统的使用用户分为三种角色: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不同角色的用户具有不同的使用需求、不同的操作对象、不同的权限和不同的操作功能。网络中大多  相似文献   

2.
"校园一卡通"系统在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是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是校园资源整合的需要,是提升系统协调性需要."校园一卡通"系统要基于校园建设需求,突出学籍与教务管理模块、人事管理模块、图书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其他管理模块等模块建设,发挥"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3.
面向用户群组的推荐主要面临如何有意义地对群组进行定义并识别,以及向群组内用户进行有效推荐两大问题。该文针对已有研究在用户群组定义解释性不强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社区的组推荐框架。该框架利用社交网络结构信息发现重叠网络社区结构作为用户群组,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并根据用户与群组间的隶属度制定了考虑用户对群组贡献与用户从群组获利的4种聚合与分配策略,以完成组推荐任务。通过在公开数据集上与已有方法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框架在组推荐方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智慧校园系统,面对不断增长的信息,存在控制效率低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基于该现象,设计并实现基于嵌入式及RFID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系统。其由智能RFID感知模块、网络融合模块、嵌入式硬件支持模块、支撑站模块、业务应用模块以及综合服务模块构成。系统分别对这些模块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完成校园的智能化管理。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嵌入式系统各项功能运行稳定,运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移动终端校园踪迹分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校园地理信息的庞大,实现手机与校园信息的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需求,利用Android的智能终端、百度地图开发和校园地理信息,基于网络实现了一种个性化校园服务系统。客户端实现了定位设置、个性化校园设置、校园踪迹记录、系统踪迹分析等功能,服务器端采用MVC模式实现智能查询功能。通过测试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功能完善等优点,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应用到其他校园,具有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6.
阎琦 《信息技术》2014,(3):92-94,99
高校学生请假系统是适用于高等院校学生请假的网络应用软件。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将整个系统分为学生请假模块、辅导员和学生主任模块、主管院长模块和教师模块等6部分,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系统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和建模,完成了系统的静态建模。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建立了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系统采用B/S结构开发,在校园网上进行测试,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时空覆盖类感知任务对参与者的时间与空间约束使得传统单参与者模式难以适用。为此,该文提出群组协作的移动群智感知任务分配方法,以群组模式替代传统单参与者模式。设计层次化群组协作的任务分配框架,提出偏好感知的社交群组生成方法,引入社交关系生成社交群组,提高任务完成率。提出效用优化的任务群组匹配方法,采用网络流理论进行群组-任务匹配,保证平台效用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任务完成率与平台效用方面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请假系统是适用于高等院校学生请假的网络应用软件.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将整个系统分为学生请假模块、辅导员和学生主任模块、主管院长模块和教师模块等6部分,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系统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和建模,完成了系统的静态建模.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建立了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系统采用B/S结构开发,在校园网上进行测试,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联合作战使命任务需求为牵引,基于作战网络模型,提出了密码信息网络和密码任务群组概念;作战网络的动态性导致了密码任务群组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大了密钥的生成与分发难度。利用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机理设计了密码任务群组的计算方法,并对密码态势认知、密码网络建模、密钥的生成和分发路径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特点,设计了分发流程和架构,实现了密钥自动生成和灵活动态调整,解决了特定战斗任务之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带来的密钥分发难题。有效提高了密钥分发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为密钥分发系统与指挥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与作战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的自动协同筹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PowerPC的FC网络交换模块开发的多端口全双工FC网络交换模块,模块实现了FC网络数据单播、广播及端口监控、时钟同步等功能。本文从系统架构、硬件电路、逻辑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全面阐述了FC网络交换模块的设计思路,并通过测试验证达到设计需求,满足可编程性强,集成度高、低功耗、开发周期短等各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