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素心血池显像研究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素心血池显像研究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郑柏洁,张金谷,张洪玉,翁心植应用核素心血池显像研究肺心病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1~3],而对右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报道甚少.我院自1988年~1991年对60例各型肺心病患者进行了右...  相似文献   

2.
核素时相分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素时相分析能灵敏地反映心室各局部的收缩功能及其协调性。在冠心病患者中,其诊断灵敏性达92~95%,并可准确地反映出心肌缺血、梗塞及室壁瘤的部位及大小。在传导异常疾患中,时相分析可形象地观察及定位传导异常的起点及途径,能显示出右束支、左束支及其分支的传导阻滞,并可定位诊断预激传导旁路,其准确性达80~88%,高于ECG在预激综合症中的诊断。此外,时相分析在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心脏疾患的诊断及鉴别中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核素时相分析是应用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原理,对心脏血池显像中各心动周期每一象素的放射性时间曲线进行正弦或余弦的拟合,通过重建振幅图、相位图及相位直方图,可灵敏地反映心室各局部的收缩功能及其协调性变化,在冠心病及传导异常等心脏疾患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SARS冠状病毒对心脏及其传导系统影响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对心脏、尤其是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应用HE、组织化学及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对6例SARS死亡患者的心脏组织及其中1例死者的心脏传导系统进行病理研究。结果 SARS患者的心脏损伤表现为心肌细胞空泡变性、萎缩和少数心肌细胞肌浆溶解,心肌问质轻度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及轻度小血管炎;Macchiavello染色示心肌细胞胞质内偶见病毒包涵体;核酸原位杂交示少部分心肌细胞及心脏传导系统特化心肌细胞内呈现明确的冠状病毒(SAPS-CoV)阳性杂交信号。结论SARS-CoV不仅能够感染心肌细胞,而且可感染心脏传导系统中的特化心肌细胞,可引起心脏轻度病毒性心肌炎性改变。该研究结果为解释临床上SARS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酶谱异常提供了重要的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检验^99mTc-MIBI运动心肌显像的预测价值,对含30例空勤人员在内的207例核素心肌显像正常或可疑异常进行了18~49个月的随访调查,并按Bayesian法分别计算了加入和未加“核素心肌显像结果基本正常”因子的患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可能性(CAD发生的验前概率)。结果:①心脏事件发生率0.966%(2/207),年发生率0.38%.30例空勤人员均未发生心脏事件;②加入“核素心肌显像结果基本正常”因子使得按Bayesian法计算出的患CAD的可能性明显降低。通过分析,笔认为.正常(阴性)的核素运动心肌显像结果能可靠地预示预后良好(心脏事件发生机会很低),为核素显像阴性空勤人员的心肌缺血判断、预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而Bayesian法是鉴定中可以考虑的综合多指标得出预测参数(如患CAD可能性)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平面位相分析定位房室旁路价值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位相分析定位房室旁路价值再评价沃金善,杨洪霞,诸骏仁,李志善,赵惠扬,陈可靖,陈绍亮对19例Wolff-Parkinson-White(W-P-W)综合征病人进行核素位相分析,对照电生理检查或心外膜标测定位,重新评价平面位相分析在房室旁路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心脏舒缩功能的评价张水旺RuddyTD应用核素心室显像观察和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后心脏舒缩功能,以了解有关参数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资料与方法正常对照组10例,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28.0±6.9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  相似文献   

8.
核素心室显像相位分析检测甲亢患者心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位分析以心室各部位心肌收缩的同步性、协调性反映心脏的收缩功能。本研究总结了64例甲亢患者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性心脏病前的核素心室显像相位分析结果,探讨甲亢患者心脏功能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韩昌远 《西南军医》2010,12(1):62-63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加硫酸镁极化液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肺心病心袁患者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即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给氧、限制钠盐摄入、抗生素、适当应用利尿、强心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10ml,10%氯化钾10ml,胰岛素4,8单位,硝酸甘油5-10mg,加入10%葡萄糖500ml内。以每分钟10-15ug的速度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7-10天。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NYHA心功能级别和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及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峰与A峰(E/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心功能改善U级以上)24例,显效率为66.7%,常规治疗组显效11例,显效率为30.5%。两组显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脏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心输出量及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峰与A峰比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酸甘油加硫酸镁极化液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核素骨显像异常表现的甲状旁腺腺瘤一例李伟,陈雅清,屈婉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旁亢)临床一般依据血清钙和甲状旁腺激素(PTH)增高而诊断.1993年8月本科根据1例腰腿痛患者核素骨显像所显示的特殊征象拟诊为甲旁亢而收治入院.后经99mTc...  相似文献   

11.
增强MR肺灌注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增强MR肺灌注扫描技术(MRPP)与增强MR肺动脉造影(MRPA)、核素肺灌注扫描相对照,初步探讨此项成像技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14例最终明确诊断为肺动脉栓塞患者,均行增强MRPA及MRPP。5例患者同时拥有核素肺通气一灌注扫描结果。3例经溶栓治疗后复查MRPA及MRPP。通过在上、中下肺野和异常区域内设置感兴趣区(ROI),测量信号强度(SI)、时间一信号曲线,获取灌注高峰期信号强度变化率。结果1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MRPA发现共62支肺动脉闭塞,MRPP共发现55个肺灌注异常区与之相吻合。符合率为88.71%,14例中MRPP显示有25个肺段合并有段及段以远的肺动脉栓塞。5例同时拥有核素扫描结果的患者,核素显示37个段灌注缺损,MRPP显示33个段,敏感度为89.19%,3例经溶栓治疗后复查MRPA和MRPP,均见受累肺动脉明显改善,肺灌注缺损区明显减少。正常灌注与灌注缺损区及低灌注区的信号强度变化率(TR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82,P〈0.01)。结论MRPP能够显示肺动脉栓塞的灌注缺损区和低灌注区。时间一信号曲线显示肺动脉栓塞区对比剂无灌注高峰期,信号曲线波动幅度小,信号强度变化率减低。MRPP对段及段以远的肺动脉栓塞的显示有较高的研究价值。MRPP联合MRPA可进一步提高MR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2.
22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D)患儿接受了^99mTc-RBC核素心室造影,与30例年龄相仿的正常儿童相比,DD患者心率快,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与27例其他类型儿童心脏病相比,DD改变主要在左室,且81.8%的病人有特征性相位改变。结论:(1)DD患儿均有明确的心肌损伤;(2)这种损伤表现于左室,影响收缩一舒张两期;(3)DD患儿在核素心室显像时有不同于其他儿童期心脏病的特异表现;(4)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可以准确提示DD的心脏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3.
肾衰所致高血钾心律失常的治疗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云生 《人民军医》1998,41(2):96-97
肾功能衰竭(肾衰)所致高血钾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目前,非透析治疗多为给予胰岛素、碳酸氢钠、钙剂及利尿剂等,但治疗作用有限,且维持时间很短。近年研究认为,治疗肾衰所致高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首先应掌握高血钾对心脏的影响,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1高血钾对心脏的影响高血钾对心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使心肌细胞内、外K+浓度阶差减小,从而使心肌传导纤维的静息膜电位负值减小或最大舒张电位减小,动作电位的O位相上升速度减慢;(2…  相似文献   

14.
心脏神经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心血管功能有赖于其完整的神经支配。心脏对机体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血流动力学需求的适应性,特别是心脏的节律、传导和收缩力等,多受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NS)调节。许多疾病时,心脏ANS改变可能发生于心脏出现明显结构和功能异常前,但以往对心脏ANS的在体评价主要局限于一些有创的检查方法。随着放射性示踪技术的发展,用SPECT或PET无创性评价心脏ANS功能、获取疾病状态下心脏ANS的病理生理信息已成为可能。心脏神经显像是通过SPECT或PET显像研究心脏ANS神经末梢、  相似文献   

15.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王光先,周永泉,唐培兰,刘正琼,罗会林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及时诊断对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以及观察疗效等均有重要价值.核素骨显像能早期诊断骨转移癌.现将我院160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60例肺癌...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骨显像非转移性浓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骨显像非转移性浓聚分析翟全宜,黄淮,周建国,单桂芳,洪明珠恶性肿瘤患者骨显像出现核素异常浓聚多为发生骨转移,仅少数为非肿瘤病因所致(以下简称非转移性浓聚).我们对107例恶性肿瘤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其中骨转移性浓聚72例,非骨转移性浓聚11例,...  相似文献   

17.
用位相电影(PC)结合位相参数(PP)检测了20例预激综合征(WPW)患者及16例正常人。结果表明:WPW患者的相角程明显增宽,心室最早时相提前,<105°,心室峰呈双峰或多峰,与正常人比较,差异非常显著,说明上述指标是反映心室收缩协调性和传导变化的敏感指标。PC结合上述指标能帮助识别较难确定的WPW。本法特异性为81%,灵敏度为86%,正确预测值为87%,提示此法对WPW定位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肺心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及酸碱失衡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心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及酸碱失衡的进展400037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钱桂生杨晓静关键词肺心病;酸碱失调;血气分析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92.1肺心病患者常因呼吸功能障碍而引起缺氧和呼吸性酸碱失衡,又由于缺氧、肾功能障碍以及不适当用碱性药物、肾...  相似文献   

19.
张庆成  陈广浩 《武警医学》2000,11(10):585-587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蛋白结构改变在高原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中致病作用及机理。方法 运用多克隆抗体,流式细胞计等技术对58例高原肺心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膜结合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免疫荧光测定,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患者血小板膜结合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膜糖蛋白、肺动脉和肺动脉阻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合纤维蛋白原和糖蛋白Ⅲa愈高,肺动脉压升高愈明显。结论 血小板膜蛋白结构改变是高原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 患者,男,70岁。活动后胸闷、胸痛、乏力1个月余,休息后缓解。行心电图及平板试验均未见异常。心脏核素检查静态无缺血表现,动态左窀前间壁、心尖心肌有缺血表现。行心脏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心电门控下,100ml对比剂(370mgI)+40ml生理盐水以4ml/s经肘静脉注射,注射开始23.8s后肩动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