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彩虹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758-1759
<正>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的常见并发症,也可见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肺部肿瘤、肺间质纤维化等,是内科急症之一,大咯血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咯血归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辨治多从肝火犯肺考虑,益气活血者甚少。余师杨道文教授临证首重审机辨治,求本溯源,现将其应用益气活血法辨治咯血急重症之经验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保和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多年治疗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气虚血瘀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提出益气活血法的治疗法则,并在益气活血方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提出了益气活血兼通阳散结,或滋阴养血,或疏肝健脾,或化痰解毒等多种临证治则。  相似文献   

3.
金锁固精丸医常以男科用药,单纯女科临证应用较少,虽有报道也多带内科疾病性质,余多年来在单纯性女科临证加味应用,疗效显著,兹举案如下。  相似文献   

4.
贾孟辉主任医师在中医内科临证过程中,尤为重视望诊在中医内科病症的运用,逐步形成了一套操作简便、实用易学、病症应验率极高的特色望诊模式。对中医内科临证诊断及后学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于志强教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五十余载,中医理论基础深厚,临证经验丰富,擅长应用中医经典名方论治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等,临证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系、脾胃系及其他杂症等。临证侍诊学习,观于教授对于妇科常见疾病包括月经不调、带下过多、乳癖等亦有涉猎且临床疗效显著,获益颇多。本文临证举隅于志强教授论治妇科疾病验案三则以供赏析。  相似文献   

6.
总结时毓民教授灵活应用健脾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哮喘的临证经验。时教授在分期论治基础上,强调健脾益气并用,活血药物贯彻始终,重视补益肾阳。并浅析其遣方用药经验,举病例一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赵一  余月娟 《中医研究》2000,13(1):20-21
赵国岑主任医师从医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消化见长,兼治内科杂证。临证善调阴阳,顾及先天,重视脾胃,条达肝气。用药主张益气活血为主。总结出了“补中气、调脾胃、治消化;健脾气、固肾气、治消渴;益心气、活瘀血、治胸痹;填肾精、分阴阳、治不育”36字要诀。其中益气活血法在临床上尤为常用,其理清药精,运用灵活,临床验之,常获良效。1攻补兼施 辨证统一 益气活血法则是对立的统一。益气和活血、一补一和,似乎是两种对立的治疗法则,细研之,益气则能鼓动血流运行,即“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益气亦…  相似文献   

8.
葛惠男教授临证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临床上各种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尤其是在消化性溃疡、慢性顽固性腹痛的治疗中运用更广,处方常以已故名医黄一峰老先生经验方——益气活血方为主进行化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高克俭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杂症,在临证中擅于从肝胆经论治内科疑难杂病。在临床高教授运用温胆汤加味用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独具特色,效果颇著。介绍高教授应用参松温胆汤治心悸、通络温胆汤治疗中风后遗症、薤白温胆汤治疗胸痹、逍遥温胆汤治疗头痛方面的临症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眩晕(颈椎病)、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疑难杂症,临证辨证加减。结果:临床效果良好。结论: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祛风通络、补虚。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教授行医近50年,是上海市名中医,自幼深受其父苍山先生行医诊病熏陶,后师从张伯臾老先生,在中医内科病诊治上多有建树,是一位既深谙中医经典文献,又有丰富临证经验的中医大家。严师在长期行医过程中对多种内科疾病均有体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辨治思路。临床上,严师以益气活血合补肾通督法治疗头部疾病,特别是失眠,屡有效验。兹将有关经验介绍如下。1理论基础1.1脑为元神之府  相似文献   

12.
石冠卿先生临证多年,医术精湛,擅治内科疑难杂病,现撷取石冠卿先生3则验案,深入研读,分析探讨,学习其临证思路、遣方用药经验等。  相似文献   

13.
张梦侬(1896—1977),原名炳丞,字宏彪,湖北汉川人,生前曾任湖北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主任,全国名老中医,擅长治疗妇科、儿科及内科杂病。著有《临证会要》、《儿科辑要》、《产后临证医案》等书,其《临证会要》尤显张老临证特色。今就《临证会要》一书,条分缕析,探张老临床经验之奥妙,总结张老临证之特色,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益气活血,祛痰通络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血府逐瘀汤临证加减治疗冠心病60例。结果:坚持中药治疗,总有效率91.67%。结论:益气活血,祛痰通络法能有效缓解心绞痛及临床其他症状,对临床气虚血瘀痰凝型冠心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介绍王诚喜教授运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肺气虚损、肺络瘀阻。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的理论,临证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获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牛宝生是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知名专家,出身中医世家,从事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三十余载,学验俱丰。临证擅长应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对内科杂病、伤寒、温病造诣颇深。现撷牛教授应用经方小柴胡汤治疗内科杂病验案三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明  周莉 《光明中医》2016,(7):1012-1013
目的简要介绍周莉运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基础理论结合临床病案的方法,介绍周莉运用二陈汤随证加减的有效经验,总结探讨二陈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临证运用二陈汤,须掌握其证候特点,辨明兼证情况,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二陈汤用药精炼,配伍合理,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慧教授认为胸痹疾病患者常伴有气虚、气滞,且体型偏胖者多是痰浊的表现,治疗中可用益气活血、行气解郁及化痰泄浊的方法,久病伤阴者,注意益气养阴。其临证时对血府逐瘀汤、丹栀逍遥散、三仁汤及生脉散等方灵活应用,现举4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杨霓芝教授根据岭南地区慢性肾病水肿患者的体质特点,结合长期治疗经验,提出“气虚血瘀湿积”是其基本病机,主张治以益气活血化湿法为主,并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临证经验——辨证分型、中西互参,本虚标实、标本兼治,益气活血、一以贯之,中正平和、精简力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逐渐被推广并得到世界各地认可,其疗效也被各界人士认同,在治疗腓神经麻痹上也相得益彰。文章介绍了王晓红教授治疗腓神经麻痹的临证经验,她认为本病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有关,为"本虚标实"之证,临证采取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原则,起到"疏经通络,益气活血"的作用,在改善肌力和感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对神经损伤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中药、康复、超声波、TDP等为腓神经麻痹的治疗提供越来越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