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程度、睡眠质量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以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睡眠质量及排尿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睡眠质量情况及术后排尿情况评估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减少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肝癌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2例肝癌介入治疗者,随机分为临床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临床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入院时和介入治疗前存在心理焦虑情况的不同。结果:患者心理焦虑状况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琴  朱云杰 《包头医学》2010,34(3):180-180
目的:为探讨临床护理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86例患者开展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程护理;结果:86例患者均能积极配合介入手术治疗,消除了紧张情绪,减少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积极有效的全程护理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0例消化道手术病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检测,辅以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对疾病和手术的恐惧感、手术治疗效果、医疗氛围、家庭经济状况、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婚姻关系、事业受影响程度、对病情了解程度、担心医护不精心10项因素与抑郁焦虑状态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消化道手术患者术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患者对手术的担心和顾虑是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癌骨转移患者介入手术前中后的焦虑反应与处理方法。资料与方法入院拟行限期介入手术治疗无精神疾病的肝癌骨转移患者32例,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自我评定,对于存在焦虑者,于介入手术前1天(术前处理后)、术后1天(术中处理后)、术后7天(术后处理后)再予以3次焦虑评分。结果行介入手术肝癌骨转移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各种焦虑,经过给予相应的处理后,患者焦虑的情况整体有明显的改善,焦虑评分显著的降低。结论肝癌骨转移患者介入手术前中后的焦虑反应,可通过医务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干预,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改变其错误的认知,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达到积极配合介入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首次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心理康复组(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介入治疗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宣教,康复组在宣教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心理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以及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程度相似(P>0.05),经过心理康复治疗后,手术日早晨康复组比对照组的焦虑值明显下降(P<0.01),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P<0.01)、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减轻(P<0.05)。结论:心理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稳定术中生命体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使肝癌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介入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患者的心理应激特点及坦度螺酮对焦虑评分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126例有心脏介入指征的患者采用改进的焦虑量表(SAS)进行术前评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加坦度螺酮组,对照组只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各组患者术后SAS评分情况.结果 有心脏介入适应证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抑郁等状况,经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坦度螺酮能明显缓解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肝癌术后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以提供减轻肝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6例肝癌术后病人分为对照组33例,干预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由专职护士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于术前、术后1周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1周对照组和干预组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肝癌术后病人负性情绪程度,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调查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化疗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一般资料、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社会支持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94例患者按照SDS标准分评价标准,无抑郁患者48例(51.06%)、轻度抑郁患者28例(29.79%)、中度抑郁患者15例(15.96%)、重度抑郁患者3例(3.19%);按照SAS标准分评价标准,无焦虑患者52例(55.32%)、轻度焦虑患者32例(34.04%)、中度焦虑患者9例(9.57%)、重度焦虑患者1例(1.06%)。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家庭年均收入、年龄以及对疾病了解程度为影响患者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P<0.05),社会支持、化疗不良反应、文化程度以及对疾病了解程度为影响患者焦虑情绪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存在广泛的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支持、经济条件、年龄以及对疾病的了解情况等。  相似文献   

10.
刘晓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1):1397-1398
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使肝癌患者顺利接受介入治疗,并在介入过程中减轻痛苦,介入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方法:术前与患者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一般状况;术中关心、体贴患者,使其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术后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减轻痛苦。结果:196例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缩短疗程,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朝芝 《四川医学》2009,30(8):1338-1339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对60例宫颈癌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在心理干预前后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后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P〈O.05),60例患者均治疗顺利。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洪群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2):122-123,125
目的 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对21例术后男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应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3.0)》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生活功能和焦虑、抑郁情绪的评价.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除便秘项目的评分外,干预后QLQ-C30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前后SAS、SDS≥51分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癌根治术后患者住院期间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86例乳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术前、术后均进行心理治疗及系统的健康教育,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乳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状况和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进行测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乳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差,心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戚小青  梁卓琼  胡月珍 《西部医学》2014,26(10):1402-1404
目的 探讨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87例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体能调节训练及心理辅导教育,癌因性疲乏(CRF)程度使用简易疲乏量表(BFI)评估,焦虑及抑郁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生活质量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量表(OLD评估,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无疲乏及轻度疲乏患者均明显增加,而中度疲乏及重度疲乏患者明显减少,干预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活动能力、日常生活等OLI五个方面的得分及总分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能够缓解患者的疲乏程度,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膀胱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2例行回肠代膀胱术的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ll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分析并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存在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惠者焦急和抑郁情绪,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病人术后抑郁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抑郁严重程度和特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用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对94例乳腺癌病人术后抑郁状态进行测评。结果 乳腺癌病人术后均存在抑郁,且显高于常模(P<0.05);不同年龄不同化程度的病人术后抑郁程度不同,31—49岁的病人化程度高其抑郁程度严重。结论 乳腺癌病人术后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当重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乳腺癌病人术后护理教育、健康指导、协调家属的配合对缓解病人的抑郁症状有积极作用,更好的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110例中晚期肿瘤病人,按照病人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抑郁量表、数字分级法、癌症病人生命质量通用量表评价2组病人在焦虑、抑郁、癌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和癌性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和平均癌痛程度、最严重癌痛程度、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焦虑、抑郁心理,明显改善病人癌痛自我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桂冰  李丹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7):547-549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新住院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情况及2周住院治疗后抑郁、焦虑症状变化。方法对51例神经内科新入院患者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中文版(SF-36)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进行测评,2周末再次评估。结果51例患者中有46例完成两次评估。1/4~1/3的患者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入院常规治疗2周后,所有患者的抑郁、焦虑量表得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女性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比男性患者明显。脑血管病患者明确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23.33%和36.66%。结论神经内科新入院患者中多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住院2周的躯体疾病治疗并未使抑郁、焦虑症状明显缓解,提示临床应重视对抑郁焦虑症状的及时筛查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探讨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等对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内科治疗组与合并心理治疗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测评,同时与正常人群对照。结果 糖尿病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合并心理治疗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较内科治疗组显著,且糖代谢更好。结论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可更好地改善情绪症状及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20.
黄海燕 《中国病案》2012,13(8):75-76
目的分析术前实施心理干预如何影响额叶胶质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2月-2011年11月额叶胶质瘤患者45例,除实施神经外科的术前常规护理以外,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一对一的心理干预。随机选取实施神经外科术前常规护理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SCL-90评分来评定)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的HAMA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1天的HAMA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CL-90的术前强迫症、精神病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五个项目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实施心理干预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病人术前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