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杭州钢高炉合理的煤气流分布。精料是高炉强化冶炼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高炉生产过程极其复杂,煤气流分布状态更是难以进行直接而准确的检测。通过对国内目前高炉监测手段的特点及适用性的分析,同时结合高炉煤气流分布的规律,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多种检测信息和应用模糊推理技术的高炉煤气流识别方法。采用这种模式识别方法能够较为容易地在推理过程中引入高炉专家的操作经验知识,从而更合理地描述高炉内部煤气流的...  相似文献   

3.
冯广斌  曹锋  袁苗苗  马腾 《炼铁》2013,(4):42-46
结合长钢9号高炉生产实践,通过分析煤气流分布的影响因素,阐述了煤气流分布的判断和控制,并提出了煤气流调节原则。  相似文献   

4.
针对济钢2号高炉90°夹角铁口布局情况,进行了生产操作的改进。重点是改变其边缘煤气流的不均匀分布,使高炉煤气流分布趋于合理,从而减少煤气流对高炉生产的影响,保证了高炉长期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5.
马钢2500m3高炉上下部调剂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平  惠志刚 《钢铁》2002,37(7):12-15
马钢2500m^3高炉于1994年4月投产,通过投产后几年来上下部调剂实践,逐步摸索出无料钟布料规律,合理的风口面积参数和煤气流分布,焦炭质量对大高炉民炉缸工作状态,煤气流分布与利用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首钢2号高炉煤气流分布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首钢2号高炉煤气分布不合理的状况,进行了布料调整试验,改变其过分发展的边缘、中心煤气流分布,使高炉煤气流分布趋于合理,从而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炉顶温度,延长炉衬寿命.  相似文献   

7.
煤气流控制技术的开发及其在武钢5号高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令坤  张建鹏 《炼铁》2011,(5):16-18
提出了一种利用炉顶上升管煤气温度判断煤气流分布的技术思路,并用禁忌克隆算法实现了煤气流分布的判断.武钢5号高炉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分析煤气流分布、调剂布料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调整控制好高炉内煤气流的分布,保持高炉长期安全稳定顺行,是真正实现低成本炼铁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原燃料条件变化、操作炉型变化以及事故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采取上下部调剂、保持炉缸热量充沛、日常操作标准化等措施,实现了高炉炉内煤气流的合理分布,提高了煤气利用率,降低了高炉燃料消耗,保持了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操作炉型与生产条件和冶炼制度相对应,并且按照高炉冶炼原理与煤气流运动分布规律相匹配。介绍了宝钢高炉的发展过程和各高炉的炉型特点,结合宝钢4座高炉炉型特征及煤气流分布特点,研究高炉操作炉型的演变规律,分析炉型结构差异对高炉煤气流分布的影响;探讨适合宝钢生产条件和操作制度的炉型结构,进一步优化炉型设计,摸索不同炉型高炉煤气流调剂控制技术,提升高炉煤气流控制技术和应对技术,实现高炉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0.
Nikus  M 安云沛 《国外钢铁》1997,22(6):17-22
介绍了一个在线的评价高炉径向煤气流分布的模型,该模型是在炉喉区的摩尔和能量流平衡的基础上,并依靠煤顶煤气温度和由固定在料面上探针测量的煤气温度建立起来的,而煤气通量的分布则是卡尔曼滤波器来评价。该方法证明可以得到芬兰高炉煤气流分布的短期动力学并可探测出突然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鞍钢11号高炉开炉后的炉况,包括高炉炉料结构和高炉冷却壁破损情况等,重点介绍了采用大批重布料制度后对炉顶温度、煤气流分布和炉体热负荷所带来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大批重布料制度后,煤气流分布合理,高炉一直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煤气流分布对高炉冶炼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承钢4#高炉煤气流波动的原因,从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热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后,高炉煤气流得到了很好控制,达到了煤气流分布合理、高炉稳定顺行、煤气利用率提高、焦比降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林 《四川冶金》2002,24(6):2-4
小高炉煤气流分布有其不同于大容积高炉的特点,主要取决于鼓风动能和风速,另外,渣铁液分布、炉缸液面高度、焦炭质量、软熔带形态、进料质量等对煤气分布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志朝  侯金姝  董艳忠 《炼铁》2004,23(1):38-40
对邯钢l260m^3高炉采用薄炉衬技术后的一些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控制合理煤气流分布、维持合理操作炉型、加强操作管理是薄炉衬高炉操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高炉煤气流的控制是高炉操作的重要方面,为了更直接地判断煤气流的分布,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开发的教学模型整理出了25种煤气流分布模式,该模型有助于高炉操作者更直观地判断煤气流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对邯钢首次在4#高炉炉身上部及炉喉进行喷补造衬作了分析,认为喷补造衬后可以使高炉煤气流分布趋于合理,消除突然悬料和频繁崩料的现象,提高高炉的各项技术指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邓炳炀  文学铭 《炼铁》1989,8(6):1-4
本文根据宝钢1号高炉生产实践,探讨了冷却板高炉合理煤气分布的特点.笔者认为冷却板高炉边缘煤气流必须有适当发展,边缘η_(co)控制在25~35%为好.否则,容易发生炉墙结厚,原因是冷却板冷却强度大.  相似文献   

18.
Sax.  MNH 蒋玲 《武钢技术》1997,35(4):18-23,32
高炉煤气分布的在线模型[芬兰]MatsNikusHenrikSaxen1前言高炉煤气径向分布是个重要的变量,它不仅影响炉身的热量及质量传输,也影响炉衬寿命。矿石和焦炭的径向分布对料床的透气性影响很大,可通过控制炉料的分布来控制气流分布。由于高炉内部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高炉煤气径向分布在线预报模型。该模型以高炉炉喉部位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为基础,利用固定于料面上的料面仪测定炉顶温度和煤气温度分布,并且通过Kalman过滤器对煤气流分布进行了测定。以通过跟踪芬兰高炉煤气流分布的瞬间动态分布及其突发性主要变化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南钢2000m^3高炉自2004年7月投产以来,通过对上下部调剂的实践摸索,逐步掌握了无料钟的布料规律、合理的送风参数以及煤气流分布,实现了高炉的稳定顺行,各项技经指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