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巡检工作存在到达难、定位难、监督难、上报及时率低的现状,提出基于GPS/GPRS、嵌入式GIS和移动数据库技术,结合全国导航地图,研发了线路智能导航巡检系统.利用GPS实现人员、设施定位,巡检轨迹采集以及缺失路网采集,为线路抢修、巡检是否到位监督和巡检路径规划提供数据;利用GPRS实时上报发现的各种隐患,为及时派遣并解决问题提供准确信息.示范工程实例表明,该研究成果能有效解决传统输配电线路巡检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减轻变电站现场巡检工作负担,提升设备巡检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头盔的可穿戴式移动巡检系统.智能头盔将安全帽与智能电子模块有机结合,构建具有摄像、红外热成像、无线网络通信、视频通话、精确定位等功能的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智能头盔可与移动巡检上层应用系统协同交互,支撑远程操作监视、作业人员运动轨迹跟踪、运维...  相似文献   

3.
特高压线路工程巡检存在速度慢、风险大、无法留取视频和巡检位置信息等问题,通过在索道上挂载无线图像传输设备,让设备替代巡检员进行快速巡检是电力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解决特高压线路工程的索道视频回传问题,已有智能摄像系统采用1.4 GHz的图传模块传输图像、视频信息,采用900 MHz的数传模块传输定位信息.该智能摄像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当前长距离引水工程存在的巡检手段相对落后、信息传递慢、统计查询难、巡检维护工作不易监管的问题,基于NFC和云计算技术,结合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可视化技术,提出一套适用于长距离引水工程的巡检控制体系。首先对工程巡查隐患进行分级分类,通过移动巡检系统结合NFC标签进行巡检数据采集。巡检数据实时同步到云平台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准确与效力。通过云计算技术,建立基于"云+NFC"的引水工程智能巡检系统,实现工程区域建筑物、设备及环境的全方位管控,可为维护和管理人员提供协同工作技术支持。经某引水工程现场应用表明,该套系统能够满足工程运行维护要求。  相似文献   

5.
由于变电站面积大且运行环境复杂,导致传统巡检方法的效率较低,无法保证变电站运行安全,提出基于无人机航拍摄影的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巡检方法。规划一条可以巡检所有目标点的最优无人机巡检路径,控制无人机按照规划路径自动采集变电站运行环境的航拍影像,识别影像中缺陷进行变电站电力故障的检测,实现变电站运行环境的智能巡检。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追踪巡检输电线路时,每条线路的平均巡检时间为29.14s,有效克服了变电站巡检速度过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改进电力线路巡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从电力配电网10 kV线路巡检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手持终端PDA、无线公网通信技术GPRS,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基于轨迹导航的智能巡检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满足设备巡检和缺陷管理的需求,能提高巡检效率,并使巡检作业规...  相似文献   

7.
为主动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及动态,机房巡检工作尤为重要。针对目前机房巡检的精度问题,在传统机房巡检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及室内蓝牙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机房智能巡检平台设计方案。与传统机房巡检技术相比,智能巡检技术处理人工操作更便捷智能,有利于建立网家电网自身的智能巡检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输电线故障应急处理能力,利用移动巡检系统实现人员调度、抢修决策分析等功能,从而实现管理人员指挥决策与现场人员作业的无缝结合、快速互动.详细介绍了基于输电线路状态检测平台研发的移动巡检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并通过实例描述了本系统如何结合输电线路状态检测系统以及生产管理系统各业务功能模块在设备状态检测、故障预警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初,国网营口供电公司五环220 k V变电站实现便携式智能巡视系统的应用,这标志着该公司首次实现220 k V变电站智能化巡视。便携式智能巡视系统是用于变电站设备巡检工作的新一代智能系统,其基于射频识别物联网技术、成熟的无线通信等技术。系统实现了电力设备巡检工作的无纸化、信息化,可实时有效地记录巡检人员的工作状态,显著提高巡检工作的效率、电力设备的运维水平及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传统巡检系统到位率监督不力、巡检数据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水电厂智能巡检管理系统。首先,采用具有高频RFID读写功能的智能设备作为移动巡检终端,通过客户端与移动智能终端之间的无线通讯,实现了巡检业务的智能流转;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数据库储存技术、多信息融合诊断技术等,实现了水电厂巡检数据的结构化存储和挖掘分析。实际运用表明,该系统可大幅提高水电厂巡检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为水电厂运维检修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输电线杆塔巡检是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的重要研究趋势,针对运行输电线路巡检工作量大,不能实现集中统一管理问题,国网黄山供电公司开发了一套适应于输电线路杆塔路径导航的软件,称为电力线路智能巡检导航系统。该软件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并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而实现的电力输电线路杆塔维护辅助工具,利用后台路径处理软件可以将采集的线路整合到导航地图中,实现输电线路的杆塔导航,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满足了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及大型检修的需要,进一步促进了电力安全生产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输电设备巡检影像的小样本特征愈发凸显,为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带来了新的挑战。样本分布不平衡导致大量输电图像样本资源无法充分利用,为此提出基于生成对抗数据增殖的输电设备可视缺陷检测技术。通过引入循环生成对抗网络对输电设备巡检影像样本进行增殖,而后利用扩增后的样本完成输电设备可视缺陷检测模型训练,实现可视缺陷检测效果的优化提升。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循环生成对抗数据增殖对输电设备可视缺陷检测有效性与稳定性的提升效果,为输电设备可视缺陷检测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大坝远程移动监视、重要缺陷的自动识别和重点监测设备测读,开展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和轨道机器人的大坝安全智能移动巡检技术研究。首先基于轨道机器人构建了大坝安全智能移动巡检系统,在此基础上,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大坝典型缺陷的自动识别和重点监测设备测读。结合某水库大坝进行实际应用,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实现了大坝安全远程、大范围巡检,可显著减少人工巡检工作量,并可在极端自然条件下取代人工巡检及时掌握大坝等水工建筑物运行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控提供重要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改变目前以人工巡检为主的电厂巡检模式,提高电厂巡检作业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充分掌握机器人自主巡检系统的设计方法。[方法]文章从机器人自主巡检系统的设计思路出发,明确系统功能,分别从硬件架构和软件功能两方面给出巡检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以此设计方案为依据,设计出一台集先进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5G+机器人自主巡检系统。此外,为使得机器人的巡检结果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出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文章基于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完成了对仪表读数、阀门、按钮开关状态等信息的分析处理。[结果]5G+机器人自主巡检系统能够实现地图构建、任务部署,并能自主导航执行巡检任务,自动识别巡检设备,同时利用5G回传巡检数据,完成巡检结果分析并自动生成巡检报告。[结论]开发的5G+智慧电厂机器人自主巡检系统可大幅提升巡检效率,提高电厂运维的智能化水平,为电厂的自主巡检作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专业人员全面掌握锅炉房、汽机房、升压站、辅助车间的运行状态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实现减员増效的同时保障了重点区域设备安全运行,更好地助力智慧电厂建设。  相似文献   

15.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目前使用直升机进行输电线路巡检,为了提高对直升机和直升机输电线路巡检数据的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设计并开发了直升机巡检管理系统.首先提出了基于J2EE技术的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论述了基于Google地图的输电线路和飞行路线的动态交互可视化原理与实现方法,开发了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口...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电气操作流程是工作人员以操作票为书面依据,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发生操作人员跑错仓位或误看、漏看操作票指令等情况,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引导技术的室内变电站巡检辅助装置,从整体系统结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三个方面阐述了巡检辅助装置的实现方案。该巡检辅助装置能够实现操作人员作业流程设备监护,在需要操作(或关注)的设备面板上用激光信号标识,引导或指示作业过程(顺序),避免出现常见的误操作。  相似文献   

17.
提出±1 100 kV换流站户内直流场智能巡检系统设计方案,满足±1 100 kV特高压换流站户内直流场设备正常运行而产生的恶劣电磁环境下不进人设计的巡检要求。运行人员不需进入直流场内即可完成直流场主设备日常巡检,配置双重化的智能巡检设备和巡检设备人工回收的设计方案,既提高巡检的可靠性,又能保证在单套巡检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维修。设计方案提高了巡检工作的自动化程度,系统既能满足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又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电网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智能调度系统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地区电网智能调度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研究相关的可视化技术。在分析智能调度系统及可视化技术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调度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总体思路与原则。通过对智能调度可视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及软硬件的构建分析,实现了基于SVG技术的可视化展示。通过二维、三维图形展示电力一次接线图信息、状态评价信息、试验信息及设备属性信息等,直观地显示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快速获取信息,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陆上换流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不能满足未来深远海域海上换流站的监控管理要求,为此提出换流站智慧化建设的理念。首先分析海上风电场换流站的运维特点及换流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现状;然后基于海上换流站现场智能化监控和远程智慧化运维管理的需求分析,通过对设备状态全面感知、无人机巡视巡检、设备异常主动预警、设备故障智能诊断、主辅设备智能联动、远程操作一键顺控、人员行为智能管控、运维管理智慧决策等技术的应用研究,提出海上风电场换流站智慧型监控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思想,并研究分析该系统的体系架构和功能特征,为海上换流站的智能化、智慧化建设提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0.
高压电缆已取代架空线成为城市核心区电网的首选,高压电缆金属护层合理接地是其安全运行的保证。目前国内大多数主干电缆主要通过计划检修实现高压电缆接地电流检测和接地线防盗割。该方式操作简单,但增加了运维成本,且无法实时监测。接地电流在线监测和接地线防盗割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目前该领域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所采用的监测系统常从敷设环境出发,停留在隧道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功能单一。基于综合数据智能监测管理平台,采用远程供电和通讯信号共缆传输技术、EMC电磁兼容设计、低功耗设计、终端防护设计、无线传输理论等,建立了高压电缆线路接地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和接地线防盗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