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五年来,高考理科命题专家对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类的考题“情有独钟”,年年都有,可是还是有很多考生在这道题上“栽跟头”.也就是说,电解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型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盐类水解;电离平衡;电解质的化学反应;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等.考生应该重视这类题型,做到全面掌握,以期啃下这块“硬骨头”,下面对离子浓度大小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自2010年高考方案改革实施,纵观2010年~ 2014年广东高考卷,不难发现,溶液中的离子问题是高考的一大热点,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通过对广东省近五年的溶液中离子浓度考点的对比,从考点分析、命题预测、知识剖析、解题策略四方面对此题进行解读研究,进行思考总结,探究如何提高学生对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问题的解析能力.  相似文献   

3.
电解质溶液中有一些弱电解质参与化学反应,往往涉及多种离子平衡方面的计算。这里介绍一下,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综合平衡与简单平衡的关系,称它为溶液中弱电解质综合平衡常数与简单平衡常数间的规则吧。  相似文献   

4.
电解质溶液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以及各种工业生产过程 ,在化工、冶金、地质、海洋和环保等领域都需要有关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的理论来探讨问题的本质 ,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然而 ,对于复杂的存在反应的电解质溶液相平衡 ,理论还很不成熟 ,实验方法也有待革新。该项目从电解质溶液理论、实验、过程集成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如在国际上率先引入了离子水化平衡贡献的概念 ,提出了基于离子水化的电解质溶液分子热力学模型 ,从而将电解质热力学计算由通常的常温、低浓度扩展到高温、高浓度、混合电解质、弱电解质以及有化学反应发生等以…  相似文献   

5.
离子共存题是近年来会考、高考化学中的一种常见题型 ,它具有题型简单 ,知识面广 ,综合性强等优点 ,是用来考查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较好题型。判断各种离子在溶液中是否能大量共存 ,首先是要能迅速判断出哪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判断的方法分类如下 :1 .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判断原则 :溶解性表中不溶或微溶的物质的阴、阳离子 ,不能大量共存。如 :Ag 和 Cl-、H 和Si O2 - 3 、Fe3 和 OH-、Cu2 和 S2 -等。2 .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判断原则 :有弱酸、弱碱和水等弱电解质生成 ,它们在水溶液中主要以…  相似文献   

6.
赵锟 《广州化工》2014,(9):106-107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一般需要准确标定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其步骤较为繁琐,且易引入实验误差。通过多组实验对比,探讨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实验的改进方法,发现通过简单的调整实验方案,不仅可以简化操作步骤,而且还能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离子共存是近几年广东高考试题中常考的一个内容,是每年高考的常规,高频考点,其考察形式一般为选择题,该题考查考生对离子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了解情况,对中学常见离子的性质的掌握程度。现对"离子共存"解题思路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广东高考由原来的X科变为现在的理综已经有五年了,纵观这五年来的广东高考化学卷,每年选择题的考查均是"6+2"模式,所占分值为36分,考点比较固定,本文拟对2010-2014年来选择题考点进行归纳及分析,并提供对应考点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9.
离子共存作为高考的重要考点,在每年的广东高考卷都会出现,从历年高考中有关离子共存问题的难度上分析,这类问题都属于中等难度,一般是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离子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正>盐类的水解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弱电解质的生成,破坏了水的电离,促进水的电离平衡的过程)。"以醋酸钠(强碱弱酸盐)的水解为例:由于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与水电离出的H﹢  相似文献   

11.
从电解质溶液的经典理论、半经验模型和统计力学3方面综述了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理论和模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局限性作了相关评述。从分子、离子角度对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比较,探讨了其宏观热力学性质与微观结构的相关性。展望了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理论近期研究的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纵观历年高考化学题目,我们可以发现,电化学试题仍会是高考的一大热点,在高考卷中电化学部分所占的比例较大,一般在10%左右。难度适中,但试题的计算量较大,得高分不容易。其高考知识点包括电极反应的书写、电极产物的判断、电解前后溶液的pH变化、电解质溶液的恢复、根据电极产物的量的大小推断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有关电化学的综合实验题等。  相似文献   

13.
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3种电解质溶液为对象,结合溶液中水的活度、黏度等热力学数据,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研究了原料浓度、循环速度、进口温度、冷侧真空度等参数对其真空膜蒸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的活度、黏度等热力学性质是造成3种电解质溶液膜通量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溶液浓度的提高,膜通量逐渐下降,在低浓度范围内,3种电解质溶液的膜通量比较接近,当溶液浓度超过3.0 mol/L时,三者出现分化,尤其是氯化镁溶液的通量出现较大地下降;原料的循环流速显著影响膜组件热侧溶液的进出口温差,从而影响中空纤维膜组件整体的蒸馏效率;原料进口温度和冷侧真空度是影响膜通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系统分析了弱电解质水溶液NH3-CO2-H2S-H2O四元体系汽液平衡理论,建立了本体系汽液相平衡计算模型,为炼油厂酸性水储罐小呼吸排放气量的计算提供了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弱电解质溶液中组分浓度、H2S/NH3摩尔比和温度对酸性水溶液NH3-H2S-H2O-空气平衡体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弱电解质溶液中组分浓度和H2S/NH3摩尔比的增加以及温度的升高,均能导致体系汽相分压增加,增大酸性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多年高考化学试卷年年涉及这种题型。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电离度、水的电离、p H值、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但这部分知识是大部分学生的难点,许多同学在学习中常常下了很大的功夫却得不偿失,因此考试中得分率很低。本文主要介绍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解题方法及规律。相信对大家做此类题目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30℃及质量比为1:1:2的CTAB/正丁醇/苯的条件下,分别以水、酸、碱和盐作为分散相配置微乳液并测定电导率。结果表明,以水为分散相配置的微乳液微乳区为0.04-0.54之间,电导率范围为0.03-0.16s/m。以电解质溶液配置的微乳液微乳区均有大幅度减小,电导率也有些微减小;弱电解质或极稀电解质溶液配置的微乳液微乳区则没有变化,而电导率变化则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广东省高考改革后化学科命题的必考点之一,该题型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四个选项可以考取不同的知识点,涵盖范围广、能力要求高,因此是高三复习的重点内容。本文重点分析了广东省2010年到2013年高考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四个考点供2014年的考生作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氧化还原反应是每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纵观历年高考,我们不难发现,每年的高考题都会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所以我对这几个考点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和方法归纳。  相似文献   

19.
空气纳米气泡(Air-NBs)的理化特性是其广泛应用的基础。本文利用纳米粒度-zeta电位分析仪研究了水力空化原理产生的Air-NBs的理化特性,即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考察了装置运行压力、电解质浓度、pH和温度对Air-NBs理化特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去离子水和CaCl2溶液中Air-NBs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压力越大,其产生的Air-NBs的小粒径比例更大,且电解质的加入有助于气泡粒径的缩小。随着溶液中电解质浓度、pH和温度的升高,溶液中Air-NBs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但气泡间的聚结作用会导致其粒径随时间逐渐增大;通过对两种溶液中Air-NBs粒径的实时监测发现其能在溶液中存在5天之久。胶体稳定(DLVO)理论和zeta电位效应可以合理阐释溶液中Air-NBs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谢小莉  曾钫  童真 《化学世界》2005,46(9):537-540
考察了相反电荷聚电解质浓溶液的复合体系形成宏观单相的可能性,发现只有当聚电解质所带电荷被完全屏蔽时才可能呈宏观单相体系.弱聚电解质NaPAA与PDADMAC复合体系当聚合物总浓度大于13.3wt%时即为均相溶液,具有与中性高分子稀溶液相似的流变行为.而强聚电解质ADPy/PDADMAC、NaPSS/PDADMAC复合体系为悬浮液.粘弹性测试表明NaPSS/PDADMAC体系中形成了由聚离子桥链连接复合物粒子构成的三维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