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及黄酮的产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激素、培养基的成分组成及诱导子对银杏悬浮细胞生长及黄酮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银杏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NAA和6-BA组合使用比NAA、6-BA单独使用更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当培养基的蔗糖浓度达到35g.L^-1时,比较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去掉培养基中的氮源,虽不利于细胞的生长,但有利于细胞中黄酮的累积,黄酮的含量可达2.16%,培养基中附加0.1g.L^-1琼脂糖诱导子可使细胞中黄酮含量提高到细胞干重的2.23%。  相似文献   

2.
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及其黄酮类物质生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了银杏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诸多因子对细胞生长率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以N6+NAA(1.6-1.8) BA0.5为最好;最适接种量为2.5g-3.0g/瓶(鲜重),最适pH值为6.0-6.5,附加MES效果更好;碳源以40%葡萄糖进行细胞培养的30%蔗糖进行黄酮生产较好;细胞生长和生产黄酮的激素、碳源等培养条件不同,激素类以NAA(1.6-1.8) BA0.5进行细胞培养、以GA0.5 KT1.0进行黄酮生产最佳,附加黄酮前体物PLA可提高黄酮产量,放线菌素-D不适合黄酮类药用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银杏优良品种的种苗诱导愈伤组织,考察了B5,sH,MS,White4种培养基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性状和黄酮苷合成能力的影响,采用缺氧胁迫小细胞团法从愈伤组织中筛选高产黄酮苷的细胞系,并对细胞系在悬浮培养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ZG-1培养周期18d,生长指数为4.12,黄酮苷含量为1.25%,比愈伤组织提高了257.1%;Ms培养基有利于形成质地松软的愈伤组织,当培养基中NH4+与NO3-的浓度比为20.3/39.4或10.3/29.1,蔗糖质量浓度为30g/L或40g/L,pH值为5.6~6.0时,有利于细胞生长和黄酮苷合成.  相似文献   

4.
将云南文山三七幼叶诱导出愈伤组织,并采用悬浮震荡培养三七细胞.细胞培养基质中的碳源浓度和激素浓度对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MS+1.5 mg/L2,4-D+1.0 mg/L KT+28 g/L蔗糖,pH为5.8的培养基最适合文山三七幼叶诱导得到的愈伤组织细胞悬浮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东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幼茎诱导的愈伤组织经多次继代培养,选择生长旺盛,紫杉醇含量高的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建立了东北红豆杉细胞悬浮系,同时,对影响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建立了东北红豆杉细胞悬浮系,同时,对影响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细胞悬浮培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合愈伤组织生长的条件以及影响细胞悬浮培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银杏嫩叶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同时分析光暗条件对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含量的影响。愈伤组织生长后,用分光光度比色法分析测定银杏愈伤组织黄酮含量。实验结果:在光照条件下,添加激素6-BA1.0mg/L和NAA2.0 mg/L的MS培养基中,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生长最好,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外植体和激素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杏胚的不同部位子叶、胚芽、胚轴、胚根为外植体,比较不同外源激素和培养条件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最易诱导愈伤组织,且在暗条件下诱导效果最好,2,4-D和队影响子叶的愈伤诱导能力;以茎段为外植体,发现生长素为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所必需,且NAA诱导效果好于2,4-D;以叶片为外植体,发现生长素中的NAA诱导愈伤效果最好,雌雄叶的诱导能力相同.在愈伤组织生长过程中,NAA是子叶和茎段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必需的,BA对茎段愈伤组织生长速.度无显著影响,但可使愈伤组织敛密,并有利于分化.MS 1 mg/LNAA 0.005 mg/LKT(或BA)的培养基对叶片愈伤组织生长最理想,雄叶愈伤生长较快,光照培养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8.
银杏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雄株幼叶为材料,系统研究了离体条件下不同外源激素种类与浓度、不同光质条件及不同培养基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效应。以期为银杏细胞的进一步培养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取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细胞系.试验结果表明:基因型无论是对细胞悬浮系建立还是对单细胞培养都有很大影响;改良1/2B5培养基用于细胞悬浮培养能获得良好的细胞生长与分裂;继代培养时间以及大量元素减半都影响玉米悬浮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对雷公藤叶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研究不同营养条件对雷公藤愈伤细胞生长及其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细胞在White培养基上增殖最快,而在MS培养基上生长最慢;White和MS培养基中悬浮细胞在第6天时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7.14 mg/g和4.77 mg/g,而N6培养基中雷公藤甲素最大产量为6...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阐明了 EGB对动物软脑膜和肠系膜微循环、血液系统、学习记忆、中枢递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影响 ,为 EGB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了全面的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银杏叶提取物和注射剂的指纹图谱及相关参数。该研究方法的系统性、特征性和重现性良好,保证其标准化,有助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务川县银杏古森林残存群落考证初报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向应海  向碧霞 《贵州科学》1997,15(4):239-244
三十年代初,由美国出版的《中国植被》一书中明确记载:贵州省务川县龙洞沟、韩家沟一带有野生银杏及森林群落分布。经过1989、1990、1991和1997年的多次考查结果证实;龙色,韩家沟已无森林,但是,在该县的灌水,丰乐,都濡黄都及紧邻县区,确实发现以银杏为主的古森林残存群落多处,在这些零星和分散的残存群落中,银杏种群个体大都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水分含量对银杏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应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4个家系1年生银杏实生苗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试验共设16处理,即4种水分水平(田间持水量的80%,60%,40%和20%)、4个银杏家系,处理为100d。结果表明:(1)在前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银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蒸腾速率及Fv/Fm差异较少,而在后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5个指标明显降低;(2)测定的各项指标之间相关系数都较大,其中与Fv/Fm相关密切的为净光合速率,与净光合速率相关密切的为细胞间隙CO2浓度和蒸腾速率;(3)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即干旱胁迫)的条件下,银杏净光合速率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下降而下降,主要因气孔限制所致,同时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和CO2同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口服大剂量银杏叶制剂测定家犬血浆中的抗氧化指标 ,以便进一步了解银杏叶制剂的药理学作用。方法 用家犬 6只 ,按 10 0mg/kg剂量一次经口服给予银杏叶胶囊 ,于选定时间点从前肢内侧皮下静脉取血5 0mL ,分离血浆 ,测定血浆中抗氧化指标含量。结果 给药后家犬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较给药前有所降低 ,在 7~ 2 4h之间降低程度更加明显。丙二醛 (MDA)的含量在给药 5h以内有所降低 ,7~ 2 4h之间MDA含量有所增加。结论 银杏叶制剂剂量过大 ,抗氧化能力减弱 ,这是由于产生的·O2 - 在体内大量蓄积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银杏病害种类的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病害在广西各栽培地区普遍发生,经研究鉴定有8种.它们是日灼,茎腐病[macrophomianphaseli(Maubl)Ashby],根腐病(Fusariumsp.或RhizoctoniasolaniKiihn),轮纹病(PestalotiaginkgoHori),黑斑病(AlternariatenuisNess),叶斑病(PhyllostictaginkgoBrunand),炭疽病(Colletotrichumsp.),黄化病(病原待定).这些银杏病害在广西均是首次报道,其中银杏叶斑病菌、银杏轮纹病菌为广西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对银杏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4个银杏品系1年生实生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正常土壤水分条件下,银杏各品系叶肉细胞及细胞核正常,核膜清晰,少数叶绿体中含淀粉粒和嗜锇颗粒,细胞质中含较多电子密度强的黑色物质;(2)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的水分条件下,银杏各品系叶肉细胞及细胞核基本正常,核膜基本清晰,叶绿体片层较清晰,叶绿体含少量嗜锇颗粒和淀粉粒,叶绿体外膜、细胞核膜和细胞壁上附着电子密度强的黑色物质;(3)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40%的条件下,银杏各品系叶肉细胞核膜大部分消失,多数叶绿体模糊,片层开始紊乱,所含嗜锇颗粒有增大、增多趋势;(4)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20%的条件下,银杏各品系细胞核膜基本消失或消失,多数叶绿体外膜变得模糊,片层基本消失,叶绿体中嗜锇颗粒明显增多,少数叶绿体中虽含有片层却出现膨胀现象;(5)从各品系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综合情况分析,44号和11号品系耐旱能力强于32号和55号品系。  相似文献   

18.
银杏外种皮多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仲伟  张峰 《山东科学》2003,16(2):57-60
本文综述了银杏外种皮多糖(GBEP)的提取、成分分析及生物学活性。提取方法为热水抽提法,得率为6.58%;银杏外种皮多糖为肽多糖类,多糖构型为呋喃糖α-糖苷键构型,单糖成分为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鼠李糖;银杏外种皮多糖具有增强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体内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和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繁殖以及延缓小鼠衰老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异常迅猛,数据规模不断增加,分布式数据库的分析效率亟待优化,其中连接操作更是分布式数据库的主要性能瓶颈.外连接在商业中运用非常广泛,分布式外连接算法涉及到大量的网络传输,严重影响系统性能,虽然有一些研究针对内连接进行了优化,但这些优化方法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外连接.文章中基于Cuckoo filter(布谷鸟过滤器)的分布式外连接算法,通过构建Cuckoo filter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配,减少数据传输量的同时,提高执行的并行度,使得查询性能得到提升.通过在Ginkgo上实现该算法,并加以充分实验,验证得出该算法提高了分布式外连接操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银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了解银杏组织培养现状,找出银杏组织培养的规律,概述了利用银杏的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花粉培养、胚及其发生的培养、毛状根培养等组织培养手段进行银杏种质保存及生理学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弄清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步骤的关键酶,利用原生质体、雌配子体细胞和花粉获得体细胞胚,建立起一个将胚长成植株的体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