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西方式的自由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生活,存在一种"单向度化"的趋势,即将人的愿望和诉求扁平化。同时,考虑到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输出他们自己的"自由民主政治生活"的范式,这种"单向度化"同时还意味着其他国家在有关政治生活的想象方面被一种单一的模式给规制,从而没有办法和能力去意识到并主动地打破这种范式的规制。这种被意识形态化的"政治生活"输出,倘若换一个角度来看,会成为我们创新的一个起点。比如,"情理"这一概念本身包含了在地化和生活情境具体化的诉求,从而为我们在规范层面上进行政治生活的想象和创造开放出多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王淑梅 《兰州学刊》2011,(4):195-197
网络虚拟是网络中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环境,由于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使用上的偏颇和监管引导方面的不足,使其还存在淡化人际交往、弱化人际信任、异化人际本位的可能性。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和使用有效性的不断提高,这些负面影响会逐渐减小,并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而完全消除。由于网络虚拟不仅拓展了主体自由发展所需的自由时间,还为主体个性、需要、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培养主体的自由精神,网络虚拟的未来必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形构着一种新的时空结构 ,这种结构并不必然地意味着人类的解放 ,虽然它为人类解放提供了一系列现实的前提。已有全球化的历史逻辑表明 ,全球化的自在形态恰恰是不利于人类普遍和自由发展的 ,只有在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抗争的条件下 ,自在全球化历程才有可能向人类普遍和自由发展维度开放  相似文献   

4.
元宇宙描绘了打破现实时空之维、接合虚实二元的“超未来”性社会形态,创造出杂糅现实世界、虚拟世界、拟态世界的多维空间。在朝向元宇宙的媒介发展过程中,“身体-主体”隐喻、实践的“虚拟-现实”隐喻、“自由-规范”隐喻等一系列意识形态隐喻不断生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批判考察了社会再生产中诸意识形态“唤问-规训”的实现机制,将其方法论范式导入元宇宙的分析视野中可以发现,元宇宙逻辑下虚拟空间与拟态仿真成为可能,人的主体性沦为了意识形态唤问中非经验的绝对之思、非实在的指称代词和非自我的他性认同;实践活动堕化为了意识形态的技术欺骗、虚拟生产的异化模式和知识劳工的生产之源;自由成为了虚实重叠的空白假象、自在自为的意识悖论和国家机器新形态的规范自觉。破解元宇宙中意识形态规训困境,媒介发展需以人的全面复归与自由解放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空间,无疑具有客观性、实在性、主观性、意识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特征。即便是自然空间,也不能外在于人类实践。因此,人类既可以创造物质,也可以创造空间。因为,"物质"和"空间"都不是纯粹抽象的概念,而是存在于万物之中。比如,社会空间、精神空间、文化空间、虚拟空间等,都可谓是人类创造的不同的空间形式。特别是虚拟空间,既不同于自然空间或现实空间,也不同于想象的、无形的或纯粹抽象的空间。它是人造的社会空间的转型和延续。它有几何形状,虚拟主体可以在其间旅行,现实主体可以对其观察和利用,然而却无法用现实的尺度测量,因为它具有零距离的性质,以满足与日俱增的拥挤的人类需要和变迁。当然,也没有人会把"空间生产"看作"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的全部,因为谁都知道,建造房子、修建桥梁、制造汽车、创建工业园区等无数与空间生产相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都不等于生产粮食、蛋糕和牛奶,只不过是在强调人类文明史上空间的生产、建构和创造的重要性而已。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生活方式。然而,在当前的互联网生活中,人的符号化,人际关系的虚拟化,人被互联网支配,以及人受制于信息环境等现象无不显示着互联网生活具有多面性,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支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互联网的初衷是为了实现自由,自由是互联网生活的真谛。人们想要享受真正的互联网生活,实现网络自由,必须消除互联网生活的异化,重构互联网生活,回归互联网的真谛,构建合理的互联网规范。引导人们实现网络自律是人类实现网络自由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当代艺术的创造来自于当代社会的包容,艺术教育应该是一种对各种艺术观念和形式更加开放的、包容的、实现"超越"的教育."宽容与超越"正是法国当代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史的精神核心.因此,"宽容与超越"始终洋溢着自由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新信息文化主体的理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秀红 《学术论坛》2004,(5):165-169
以新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信息文化是主体的新境遇它建构了自然空间和虚拟空间两个文化平台;构建了新文化时空,"无时间之时间"与"流动空间"成为其表征;整合了传统媒介并促成新媒介文化.新信息文化语境下的主体是真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区域性主体与全球化主体的融合,身体的缺场与心灵的在场交错,主体间性得以扩张.在关于新信息文化主体性的讨论中,存在着悲观论和乐观论两种观点,既要看到主体性张扬的一面,又不能回避其对主体性的异化,应追求主体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9.
德勒兹哲学直接指向一种与生成变化条件相关、而与个人主体无关的自由.这种自由既不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权,也不是攫取的权力;它是一种创造新关系的能力或潜力.这种自由旨在恢复被康德的道德哲学所压抑的自由的积极主动方面,从而创造出能够逃脱同一化辖制的、真正的差异.不过,德勒兹的自由,它所提供的摆脱同一化辖制的出路并不能避免现实社会中的总体化.但即便如此,德勒兹的自由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过程,不断地扩大了社会对于差异的包容力度,对今天的激进政治学研究仍然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魏涛 《兰州学刊》2012,(8):94-98
网络虚拟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以人与交往对象在空间上的分离为表征的虚拟化生活带给我们的不止是见方居所之内的日渐"宅化",而且伴随而来的是以游戏冲动为附载的走向审美化生存的当代困境。"宅化"的主体生存方式以对现实生动活泼的真实的游戏化,冲击抑或震颤着人们优雅、诗意、自由生活的现实生成,造成人们由对现实真实的依赖转变为对虚拟的真实的麻醉化沉浸,形成人们在虚拟秩序中人的生存困境。只有重构人的意义世界的评价体系,超越对象性思维方式,充分觉解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方可得解。  相似文献   

11.
图像技术与美学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宪 《文史哲》2004,11(5):5-12
技术进步对文化的影响相当深刻。从手工模仿,到照相复制,再到数字图像技术,图像技术的进步导致了三种不同的视觉文化形态,相应地构成了模仿文化、复制文化和虚拟文化。技术的发展导致图像符号与现实关系经历了深刻变化,进而导致了美学观念的演变。模仿论是一种理性主义的美学观,它肯定实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和艺术家的艺术表现以及艺术符号可以真实地再现实在世界。机械复制削平了传统美学观中的一切等级和依赖关系,将模仿物与被模仿物置于同一的无差别地位,所以现代主义以一种全然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形态出现。虚拟技术消解了虚拟与真实的界限,虚拟文化将艺术家的写实能力彻底去魅了,极大地提升了想象力,使之超越了传统模仿原则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论虚拟思维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维空间是人类思维自己所编织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只属于自己的人类小宇宙。传统的思维空间主要是概念性的逻辑空间,它为人类思维的想象力、抽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翱翔的场所。有别于传统的“概念之网”, 现时代的虚拟思维则是数字化的构成与表达,由01所形成的“数字之网”,不但具有新颖的表达方式与构建方式,而且实现了思维的感性外化,是人类思维空间的又一次升华与飞跃。在此,虚拟思维不仅仅是人类的思维中介,而且生成了一个全新的、感性的客观世界。换言之,当代数字化时代的根本内核便是人类思维小宇宙的一次“大爆炸”与“感性化”。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网络社会。从哲学意义上,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两个维度,分析网络社会的文化特点及其积极效应。提出了网络产品的符号化与虚拟性、网络交往方式的超时空性与主体间性和网络观念的多元性与速变性三个主要特点。从对网络的文化特点的揭示基础上,提出网络文化增强了文化的渗透能力与信息共享可能,催生并丰富了虚拟经济形态,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人的生存样式。  相似文献   

14.
虚拟社会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镜像,拥有虚拟实在性、匿名性、开放性、共享性、自律性等特性。其与现实社会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即它们在社会基础、社会关系和主体活动等方面有差异,但二者彼此互动统一于人类社会。基于此,我们认为,应从建立虚拟身份证明制度、构建虚拟伦理秩序、健全网络信息防护系统、完善舆情疏导机制等方面寻求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营被誉为21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信息化是虚拟经营最核心的基础和依托。建筑企业的虚拟经营则是生产组织方式的一种转变,是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所在。信息化会给建筑企业虚拟经营带来积极作用:信息传递快捷高效,减少交易成本;实现信息共享,扩大虚拟经营范围和程度;实现项目全过程监控,达到工程风险的有效控制。但同时也会增加信息污染、核心技术泄漏的潜在可能。技术与管理措施的齐头并进能有效减少信息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绵延的过程,从它伴随人类产生的原始状态与人的原始思维模式等诸方面分析,可以探知原生态和诗性是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而最能体现这两大审美特征的是民间文化.劳动大众在自由状态下真纯不羁、天籁自鸣和率性而发的情与意的抒发,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原生态特性;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崇高情感的原始诗性在历史长河中自然融入并积淀在各种民间文化形态之中.对原生态与诗性的阐释与发掘将对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会与人的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影响着人类社会,使人具有了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第二生存空间.现在的人既生存于一个现实的社会,同样不可避免的要生存于网络社会中.网络社会同现实社会相比有着诸多不同,人的社会化在网络背景下必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网络既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人的社会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利用、生产、建构和创造出了不同的空间形式。它既包括先于人存在的物质空间、能量空间、信息空间和生命空间,也包括人类创造的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理论空间、文化艺术空间、客观知识空间、虚拟空间和赛博空间。其中,空具有无限的充填欲,形具有无穷的可塑性。作为时空存在者,每个人都应该立足科学技术和艺术,从空间的多样化、立体化、信息化、艺术化、网络化、虚拟化和全球化入手,把握其内在规律和延异趋势,积极投身空间的设计、创造和建构,生产出更多的空间形态,以应对日益丰富的人的发展。这既意味着人类智慧对物质客体的超越,更体现出人的创造本性。否则,日益拥挤的人类,生活在有限的空间中,会愈发感到乏味和窒息。  相似文献   

19.
韩捷进 《齐鲁学刊》2012,(1):156-160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作家,在社会性强、哲理倾向突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明显地融入非现实的虚拟性艺术,以神话、民间传说、幻想、梦幻、科幻等艺术形式构思作品情节、塑造人物,打破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形式上的一致性,构成具有虚幻特征的艺术情境,表现人类社会现实生活,揭示理性的思想观念。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文学的幻化虚构艺术既与以变形、怪诞为表征的西方现代派文学不同,也与西方文坛非虚构文学思潮不同。艾特玛托夫等苏联作家运用的主要是现实主义艺术手法,他们对虚拟性艺术的运用是为了强化现实思想的表达。苏联文学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完美融合,丰富了当今世界文学艺术的方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同时,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文学的虚拟性艺术,改变了以往苏联文学艺术创作手法比较单一的现象,使苏联文学朝着多元化艺术创作方向发展,这在俄苏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创新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20.
虚拟财产继承立法构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互联网时代孕育而生的虚拟财产为社会生活带来了新的广袤财富,也同时拷问着变革中的继承法律制度.通过对其可被继承性、请求权基础、继承效果和意义的分析能得出虚拟财产继承的一般理论基础.虚拟财产类型广泛,性质特殊.可继承虚拟财产包括网络账号、网络物品、网络货币、网络电子信息、其他网络财产等五类.类型化的构建能为虚拟财产继承划定准确的范畴,为法律规范奠定基础.继而,根据权能、隐私权、契约等因素进一步对可继承虚拟财产予以限缩,构筑虚拟财产继承的立法规范.最终,通过所有权继承和使用权继承两个路径实现虚拟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